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旦科的結果 展開

旦科

阿壩州藏醫院院長

旦科,男,藏族,1933年出生在若爾蓋縣熱當巴鄉塔哇村,現任阿壩州藏醫院院長。

在治療心腦血管、胃腸、肝膽、慢性骨髓炎、風濕、癱瘓、脈管炎、鼻竇炎、結核病等疾病方面有獨到之處,在民族醫學界令人矚目。

曾任若爾蓋縣藏醫院名譽院長,現任阿壩州藏醫院院長、阿壩州藏醫學會理事長、阿壩州科協常委、四川省中醫藥技術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33年,旦科出生在若爾蓋縣熱當巴鄉塔哇村一個貧苦牧民家庭。
6歲時旦科被送進了當地的康沙寺,做了一名藏傳佛教寺院的小喇嘛,學習藏語文基礎和四繼密宗。
16歲時,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的旦科離開家鄉熱當巴,隨朝佛者一起到甘肅省夏河縣,拜卡加隱士高僧旦巴為師,學習《四部醫典》中的《根本醫典》和《後繼醫典》等藏醫藥學以及天文歷算、藏語文法、聲明學、詩學等傳統藏學知識。
後來旦科進入曾經神往的拉卜楞寺聞思學院學習,拉卜楞寺濃厚的學習氣氛再次激發了他的求學熱情。在聞思院辯場學習中,他曾舌戰群僧,擊敗了向他發問的人,深受拉卜楞寺僧眾的敬慕。他拜格西求覺爾倉、阿壩求堅倉等最著名的格西和藏醫專家為師,系統地學習了五部大論和《四部醫典》,獲得了廣博的佛學知識和藏醫學知識,進一步增強了自身的藏學造詣。

工作經歷

1979年,旦科到西藏藏醫院進修深造,接受了著名藏醫學家貢嘎平措、土登次仁和色拉寺、大格西蒙古族洛桑謝拉的教導。
旦科先後參與了若爾蓋縣藏醫院、研究所、阿壩縣藏醫院、紅原縣藏醫院、阿壩州藏醫院、研究所等的創辦工作曾任若爾蓋縣藏醫院名譽院長,現任阿壩州藏醫院院長

科研成就

從事藏醫藥臨床工作30餘年,善於接受新事物,主張借鑒中醫藥學的精華,結合傳統醫學的特點發展藏醫學理論。他堅持不懈地致力於藏醫理論研究,翻譯整理出大量的古今藏醫著作。文獻和有關資料,其中一些學術理論填補了安多地區藏醫藥研究的空白。旦科精於藏醫內、外科,擅長治療內科雜症及慢性骨髓炎、骨結核等。並研製出了8種治療婦科病、慢性骨髓炎、肺心病、消化系統疾病的新型特效藏成藥,深受患者的歡迎。
為繼承和發掘藏醫寶庫,解決藏醫後繼乏人乏術的問題,旦科和若爾蓋縣藏醫院其他知名藏醫藥人員一起,主動承擔了阿壩衛校"藏醫班"的教學任務,從事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他先後培養的藏醫藥人才達2100多名,這些藏醫藥人才成為全國醫壇上引人注目的專家。
旦科
旦科
旦科在藏葯的研製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就。1985年,在他的主持指導下,對名貴藏葯"七十味珍珠丸"進行了移植試驗工作,經多次反覆試驗,於1986年6月移煉成功。首批煉製3萬粒,投資5萬元,其經濟收入達12萬元。"七十味珍珠丸"投入市場銷售常盛不衰,受到各族群眾的好評,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榮獲四川省中醫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1988年10月,又陸續煉製出名貴藏葯"珍寶芒覺丸""仁青芒覺丸"等,填補了歷史以來安多民族地區名貴藏葯製劑生產的空白。
經過近30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他終於成為了一名理論基礎紮實,臨床實踐經驗豐富的藏醫師,受到了同行和社會的一致好評。後來,旦科又拜第六世貢唐倉·旦貝旺旭、毛爾蓋。桑木旦、佛師雍曾倉·克珠嘉措三位為師,聆聽了許多耳傳秘訣和稀有教法。
為了藏醫藥事業
藏醫藥學奇才旦科
藏醫藥學奇才旦科
在十年動亂中,藏醫藥也被認為是搞封建迷信的“四舊”加以破除,大量典籍資料、書版被毀。旦科清醒地意識到,若長時間下去,藏醫藥學可能遭到失傳的危險。他冒著風險,用以物換書的方式,換得了很多寶貴的經典藏醫藥書籍,以此來挽救藏醫藥學。1959年,旦科親手創建了若爾蓋縣紅星合作醫療站,之後,他走遍青、甘、川交界的山區,對藏葯植物進行全面普查,並對其特徵、性味、功能及療效等進行深入研究。
1974年,旦科代表阿壩州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民族衛生工作會議,會上他提出了一系列發展藏醫藥
事業的建議,引起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第二年,旦科和另一位熱愛藏醫的同行創辦了阿壩衛校藏醫中專班,由於沒有教材,旦科便毅然拿起筆,憑著驚人的記憶力,根據《四部醫典》為藏醫藥教學編寫了一套有著13門課程的通俗教材,計70多萬字。由於當時學生的文化水平有限,因此,旦科把這套教材寫得淺出深入,通俗易懂,後來這套書還被外省的藏醫學生採用。
在西藏藏醫院深造期間,通過前輩的引薦,旦科被藏醫學專家請去一起探討藏醫、藏葯、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他以淵博的知識和精深的藏醫學造詣,贏得了藏醫學專家的一致認同,老專家們送了一個“安多神醫”的稱號給他。
旦科先後參與了若爾蓋縣藏醫院、研究所、阿壩縣藏醫院、紅原縣藏醫院、阿壩州藏醫院、研究所等的創辦工作,並擔任成都中醫藥大學藏醫大專班的業務指導,甘肅省藏醫藥研究院等都滲透了他的心血和汗水。
1985年,旦科親自操作,成功研製出名貴藏葯“坐台”,后又加工配製出珍珠七十丸、仁青芒覺等名貴藏葯系列,填補了安多地區名貴藏葯製劑生產的空白。
在治療心腦血管、胃腸、肝膽、慢性骨髓炎、風濕、癱瘓、脈管炎、鼻竇炎、結核病等疾病方面有獨到之處,在民族醫學界令人矚目。
他還擠出時間他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加工配製和新制藏葯達100餘種,其中不少藏葯有獨特的療效,“夏薩系列藥品”甚至被人們視為“靈丹妙藥”。50多年的臨床經驗,他總結出了獨特的治療法,為藏醫學的繼承、發掘、整理、提高做出了貢獻,推動藏醫藥走向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

論文著作

他先後編纂了17萬字的《藏醫臨床經驗》、20萬字的《藏醫驗方彙集》及《藏藥方劑1500種》;同時組織編寫了藏醫中專教材13本,計70多萬字。其中,《藏醫驗方彙集》一書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先後參與了藏醫教材《藏醫方劑學》、《中國醫藥學百科全書·藏醫分卷》、《全國中等藏醫專業教材》、《全國藏醫本科教材》等著作的助編整理工作。

獲得榮譽


旦科先後獲得過國家、省、州多種榮譽稱號:全國文明醫生、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全省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藏醫學專家、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的經驗指導老師等。
1985年榮獲衛生部"全國文明醫生"稱號。
1986年他研製的“珍珠七十丸”榮獲四川省中醫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0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稱號。
1991年被四川省人事廳、四川省中醫管理局批准為"全省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
2002年他研製的藏葯“夏薩德西丸”獲21世紀亞太國際醫藥發展大會金象獎。
2000年他編寫的((藏醫常用驗方薈萃》在拉薩召開的國際藏醫學術會上獲得了“宇妥杯”優秀獎。
2006年旦科被評為四川省十大中名醫人物之首,他同時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社會任職


從1988年以來,連續當選為第七屆、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社會活動


阿壩州藏醫學會理事長、阿壩州科協常委、四川省中醫藥技術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