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靜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

呂 靜,性別,女,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武進。復旦大學歷史系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在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從事研究。

人物經歷


復旦歷史系科畢業;
復旦歷史系碩研究畢業;
東京大學東亞歷史社會博士課程畢業;
1988-1991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2000-2001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外國人研究員;
2001-2003法政大學史學科客座研究員;
2005-至今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講師副教授;
現兼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協力研究員、日本法政大學大學院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以中國古代歷史作為研究方向,特別是利用傳世和新出土的文物考古資料,展開實證性的古代歷史研究。

主要貢獻


論文
(1)“春秋戰國時期的巫與巫術研究”,《史林》,1992年第1期,17~22頁。
(2)“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顧頡剛先生與中國民俗學”,《史林》,1993年第3期,1~8頁。
(3)“桃符避邪源流考”(署名騰越),《史林》,1993年第3期,95~96頁。
(4)“上巳節沐浴消災習俗探研”,《史林》,1994年第2期,9~10,53頁。
(5)“上海喪葬習俗漫說”,《國風》,第三卷第6期,1~6頁,上海民俗文化學社,1996年3月
(6)“秦の詛楚文についての再検討”,《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2號,74~99頁,中國出土資料研究會(后更名中國出土資料學會)編,1998年3月(同文中文版被收入《出土文獻研究》第5集,125~138頁,中國文物研究所編,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
(7)“‘左伝’に見える盟誓記事の史料批判的検討”,《史料批判研究》第2號,1~17頁,史料批判研究會編,東京,1999年7月

科研項目


曾獲日本國文部(科學省)國費獎學金,日本創價大學日中友好學術研究資助計劃等。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國家文物局、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等十數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
獲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資助、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藝術類項目《日本所藏中國古代漆器的調查與研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基金《中國古代實物文字史料及其歷史背景的研究》、國家文物局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復旦大學所藏甲骨文字整理與研究》、上海市教委科創重點項目《戰國秦漢社會漢字使用擴大化研究》、上海市教委課題項目《甲骨文歷史文化價值的弘揚與傳播》等。
長期作為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研究班成員展開《中國古代出土資料及其背景》研究,參與日本學術振興會研究費助成基礎研究《新出土史料所見古代東亞世界之諸相——漢字文化圈中的地域性》、愛媛大學“資料學”研究等海外簡帛學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