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吳玉霞的結果 展開

吳玉霞

中央民族樂團首席琵琶演奏家

吳玉霞,中國當代著名琵琶演奏家、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民族樂團副團長、首席琵琶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高級職稱、全國性琵琶賽事評委;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及論文評閱人、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瀋陽音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藝術教育客座教授,全國三八紅旗手。

人物關係


人物簡介


女,1959年10月出生,漢族,大專學歷,無黨派。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央民族樂團首席琵琶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表演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文化部青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及論文評閱人、中國人民大學藝術教育客座教授。
1980年獲首屆全國琵琶比賽二等獎。近年來,多次在國內外成功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並出訪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美國卡耐基音樂廳等演出中反響強烈。錄有《情寄長白山》、《吳玉霞琵琶琴韻》、《千秋頌》、《敦煌古樂》等CD、VCD數十張;為《末代皇帝》、《風月》等電影、電視劇錄製音樂,創作及首演作品有《春秋》、《古道隨想》、《千秋頌》、《律動》、《風戲柳》等,發表文章和出版書譜《東瀛琵琶行》、《琵琶演奏曲集》、《琵琶演奏基礎教程》、《我的琵琶行》等。
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宣傳文化系統理論、出版、新聞、藝術界優秀學科帶頭人,中國文聯各文藝家協會“德藝雙馨”優秀文藝工作者,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委,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瀋陽音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藝術教育客座教授,全國三八紅旗手。
2021年8月-12月,參加2021上海音樂會。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

德藝雙馨之路

出生於上海普通人家的吳玉霞,是在10歲那年被少年宮的衛祖光老師選中,領進音樂之門的。如果說結緣琵琶是被選的,那麼為琵琶痴狂則是她自選的。雖然家中幾代無人習樂,但她通過一天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的苦練和琢磨,使自己的技藝一天天成熟,藝術修養一步步加深。
1977年吳玉霞從上海考到北京,在北京舞蹈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先後從師於劉德海、李光華、陳澤民、李光祖、吳國梁及衛祖光、楊承業、趙忠達,近年亦隨林石誠、王范地等名家學習不同流派的作品。在一個個前輩的藝術滋養下,歷經多年貫穿始終的艱苦訓練、博採眾長,她終於成長為技藝出眾、風格獨具的優秀琵琶演奏家,並形成了自己獨具的藝術風格。
吳玉霞
吳玉霞
吳玉霞的指導老師、著名琵琶演奏家李光華曾評價:“玉霞的演奏有時如水墨,愈暈愈淡,漸至無聲,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呈現出強烈的文化韻味,這點正是玉霞迥出於時輩而又為同齡人所不及之處。”而她“輕炫技、重境界”的藝術追求,也在舞台上下得到認可。在她1992年首次赴台演出時,台灣媒體盛讚她:“演奏琵琶曲調早已超越只注重於琵琶演奏技巧和旋律優美的階段,進入了琵琶曲調的核心,探索曲中主角的內心世界,再以卓越、巧妙的琵琶彈奏技巧,盡善盡美地詮釋出那份情感,絲絲入扣,每每令聽者動容,難以忘懷。”作為當代琵琶演奏家中的佼佼者,吳玉霞經常參加國內外重大演出,以精湛的演技和豐沛的激情打動無數觀眾,贏得廣泛讚譽。多年來,她的身影既出現在美國卡耐基音樂廳、林肯藝術中心、維也納金色大廳輝煌的舞台,也出現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長征頌——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等重要演出中,並隨中央民族樂團遍訪歐洲、非洲、亞洲、美洲,將中國民族音樂傳遍世界各地。
身為演奏家,只有不斷在舞台上與最廣大的觀眾進行交流,將自己的藝術服務於大眾,才能使自己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但在社會轉型期,藝術家也面臨價值觀和人生觀的考驗。一些人承受不住人們對藝術的疏離,對藝術的追求漸漸淡了;也有人似乎忘記藝術家應盡的責任,變得十分功利。而身為全國政協委員、“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吳玉霞一直把服務大眾、回報社會視為己任,多年來積極參加樂團的各類演出和文化三下鄉等條件艱苦的基層演出。她經常說:“自己有責任為改變文藝界一些急功近利和不良風氣做出表率;也有信心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周圍的人。”

藝術創新發展

吳玉霞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進取,藝術的生命在於不斷創新。多年來,她抵禦著外面世界的誘惑與紛擾,醉心於自己的藝術世界。在日復一日的潛心鑽研中,不斷探尋出敏感、靈性的藝術觸鬚,捕捉可為琵琶增色添翼的有益元素,對琵琶的演奏曲目、技巧、風格進行了多層次的探索與創新,從而進入琵琶藝術的自由王國。
武曲文彈,是她超越傳統審美、使老曲煥發新聲的另一種形式的探索。琵琶從演奏風格上有文曲、武曲之分,《霸王卸甲》是著名的琵琶武曲,取材於西楚霸王項羽戰敗后與虞姬生離死別的一段故事。而吳玉霞將身為女性對這一悲情事件的理解,融入到有違傳統的演奏手法之中,在演奏中把武曲的剛勁有力、粗獷豪放與文曲的曼妙空靈、輕柔細膩融為一體,使聽慣這首名曲的人也感到耳目一新。著名音樂評論家田青認為:“吳玉霞的琵琶獨奏曲《霸王卸甲》可以說是經典傳統曲目的代表作。吳玉霞多思敏求,懂得‘功夫在詩外’的道理,在舞台下、生活中注意多方面吸收藝術營養,使她的演奏有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使她的藝術氣質越來越有‘儒雅’的風範。她演奏的《霸王卸甲》恢弘處大氣磅礴,細膩處委婉幽邃,層次豐富、對比強烈、張弛合度,有一種大家氣象。”吳玉霞坦言:“傳統和規則也需要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在武曲中加入文曲的技巧,就是希望在武曲的敘事中加入對人物性格的刻畫以及對人物情感的描述,意在豐富琵琶的表現力。”
吳玉霞還在演出中嘗試通過新的樂器組合演繹傳統琵琶曲目,使琵琶演奏藝術更富有層次感和個性。
例如,大多演奏家以琵琶獨奏形式演出《送我一支玫瑰花》,而吳玉霞以琵琶與手鼓的形式對其進行全新演繹,琵琶原本歡快、明朗的風格在充滿陽剛氣的打擊樂的襯托下,凸現出陰柔、婉約的美感,給觀眾帶來不同以往的藝術體驗,為觀眾更好地理解這首樂曲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西為中用是吳玉霞又一個大膽的嘗試。2007年,吳玉霞在舉辦琵琶獨奏音樂會時增加了琵琶與中阮二重奏,琵琶與中阮及大提琴三重奏,琵琶與貝司及打擊樂演奏的紐西蘭民歌等新組合。不同樂器的合作,拓展了琵琶的表現空間,也增加了民樂與外國觀眾的親和力;三重奏、賦格、即興曲等西方室內樂形式的運用,使琵琶與其他族類樂器的特點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一些西方樂曲因此可以進入琵琶的演奏曲目,促進了中國民族音樂與西方音樂的互補與交融。
這些在保守的人看似“不合規矩”的創新之舉,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吳玉霞在不斷拓展琵琶藝術表現力、發展中國民樂室內樂方面的追求和成就。
除了繼承和創新,吳玉霞還是新作品的熱情推廣者,由她首演的琵琶協奏曲《春秋》和《古道隨想》,都是近年來湧現的優秀琵琶曲,一經推出就深受同行和專家的好評。

擔民樂傳承之責

吳玉霞在演奏琵琶
吳玉霞在演奏琵琶
在北京,許多中小學生聽過吳玉霞的琵琶講解音樂會,在自己景仰的藝術家的引領下進入音樂藝術之門。身兼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藝術教育客座教授,吳玉霞的社會活動很多,但出於弘揚民族音樂的責任感,她總是抽出時間為普及音樂教育、培養民族音樂後備人才四處奔波:她先後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廣東中山大學、南京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等地舉辦了幾十場“吳玉霞琵琶名曲賞析”普及音樂會;多年來,她擔任北京中學生金帆民樂團和中國人民大學學生民樂團的指導,悉心培養出許多在各類琵琶比賽中獲金獎的佼佼者;十幾年來,她幾乎每年都參加北京市專為中小學生舉辦的“打開音樂之門——暑期系列音樂會”,並且每年都力圖有新視角。
說到為此花費的大量時間和精力、犧牲的親情和名利,吳玉霞誠懇地說:“我生在平常人家,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得益於培養我的社會和觀眾,我理應回報社會。”
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促使吳玉霞擔當起參政議政的神聖職責,關注的目光也擴展到藝術界和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她針對重智育輕德育的教育現狀,提出在“高中生中設立成人儀式活動日”和“加強大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的提案,以喚起學生對社會、家庭的責任和社會對學生的全面培育;她對藝術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有獨到見解,呼籲業餘普及藝術教育不要急功近利,專業院校學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應不斷適應和注入新的理念,爭當全面發展的複合型人才。

人物評價


吳玉霞的演奏熱情奔放、音色優美、技術嫻熟,長於細膩的表現,因而韻味雋永;又極善揭示作品的內涵,所以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人民音樂》在一篇題為《一代國手在孕育之中》的文章中評論到:“她的演奏細膩而不做作,激情而不狂放,深切的領會,細膩的表達,情感的充沛,個性的鮮明,為琵琶演奏藝術樹立了新的品貌。”海外一家雜誌稱她的演奏“早已超越只注重於琵琶演奏技巧和旋律優美的階段。
在一般人眼裡,吳玉霞既有幸福的家庭,又有成功的事業,應該“歇一歇”了,可在朋友們眼裡,她是個“愛跟自己較勁兒的人”。身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藝術教育客座教授,她的社會活動很多,但她總是為自己提出新要求。她積極參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在促進民樂走向世界方面不斷進行有益的探索,她還在出訪歐洲、非洲的演出中,受到了當地觀眾和華人的歡迎和稱讚。吳玉霞以引領更多的人進入音樂殿堂、享受音樂和快樂為己任,為民族音樂的繼承、創新、發展而忙碌。出於弘揚民族音樂的責任感,她舉辦過幾十場普及性的音樂會,而以音樂普及教育為目標的《打開音樂之門》,已近十年。吳玉霞說:“藝術的生命在於不斷創新,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