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爐壺

紫砂壺式之一

四方傳爐壺是紫砂壺式之一,流行於清末民國時期,程壽珍、沈孝陸、俞圍良等紫砂大師都有製作。

概述


傳爐“爐”,茶陸羽以鼎煮茗,詩禮家聲遠。傳爐世澤長。渾厚端正的外形形制,是方中有圓,圓中寓方的典範,自古以來制此壺者眾多,只不過在傳統的基礎上稍加改進,彰顯其特點。
既青銅囂般威嚴穩.叉陶器古樸凝.典雅質樸。壹曲線強勁,囂壺鈕.底足.蘊藏渾圓勢。謙蠛君。溫潤蛔玉合該。

起源


首傳爐古道家煉丹所用之丹爐。葛洪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道教領袖,游盡天下名山,與丹術,醫道頗有心得。至麻姑神功泉(江西撫州南城)覺得泉水清冽脫俗,於是傳爐煉丹,留戀泉石之間,至今,葛洪仙井遺跡猶在。麻姑泉釀酒又稱壽酒,洪祖以其水煉丹求壽成仙,而人壽之極致又稱茶壽。今以陽羨砂壺,仿傳爐之型,飲茶延年。真乃切情,切意。其次,古時還有“金殿傳臚(爐)”一說,明清時代在殿試后兩天,皇帝召見新科進士。考取的進士們身著公服,頭戴三枝九葉冠,恭立於安門前聽候傳呼,然後與王公百宮一起進太和殿分列左右,肅立恭聽宣讀考取進士的姓名、名次。這就是“金殿傳臚”。“臚”有陳列的意思,“傳臚”就是依次唱名傳呼,進殿晉見皇帝。因古時候紫砂壺是士大夫階層的雅玩,將壺名取為傳爐,應有取其諧音后又取意自勉吧。

造型特點


傳爐壺壺嘴的造型是方中帶圓的基本形制,三彎流造型較其他壺流造型叉富於變化。壺嘴的巧妙造型最能體現制壺藝人壺藝手法。圓把挺而有力,剛柔相濟。壺肩部的線條渾厚、走勢圓滑。壺口也為方圓支口,壺蓋為方型圓角,四面通轉,壺蓋向上隆起。壺鈕為扁圓珠滴帽,圓潤小巧、可愛。壺的底足採用短而小的四乳釘足,四足墩圓,與器身的整體搭配協調統一,形成一體。此壺“大巧若拙.大象無形”,悠悠古韻盎然。虛實相間,方圓交替,妙不可言。

結語


在紫砂壺的眾多形制中,傳爐壺是集合先人的智慧和高超的製作工藝,發展到如今富含文化內涵於一體的器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