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北關小學的結果 展開

北關小學

淄博市淄川區北關小學

北關小學是一座百年名校,始建於1905年(前身為北寺義學)。百年來,它歷盡滄桑,數易其名,堅持育人一恆,為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合格畢業生。2005年九月一日隆重舉辦了百年慶典活動。

學校簡介


北關小學校園
北關小學校園
北關小學始稱淄川縣北關高等小學堂,成為淄川興辦新式學堂的開路先鋒。北伐戰爭結束后,淄城菜園人、同盟會員、著名蒲學專家路大荒先生,帶人推倒北寺神塑。之後,北關小學堂移入寺內。先生代替了僧人,學童代替了信眾。神殿里傳出學童的琅琅讀書聲。
1948年3月,新的淄川在隆隆的炮聲中誕生。學校也在8月復學,名為淄川縣立北關中心小學。1952年,淄川縣立第一小學高年級遷至北關合併為北關高小。后又設初級班,仍稱淄川縣立第一小學。1956年改稱北關小學。1969年增設初中班,稱淄城公社北關中學。1978年複名淄川區北關小學。
校園有一棵樹,百年的老槐樹。
這棵樹與北關小學一樣的古老滄桑。它樹高冠大,胸徑兩人尚能環抱。每到春季,花團錦簇,如雲似雪,飄香十里;夏天,綠雲如蓋,清爽宜人;秋季,則落葉歸根,蓄勢待發;冬天,枝丫虯勁,傲霜沐雪,直向藍天。
它見證北關小學走過了百年風雨。雖朝代更迭,數易其名,仍堅持育人以恆,,為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合格畢業生。
北關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始終走在本地區的前列,成為齊魯大地一顆閃亮的明珠。
北關小學教職員工,繼承前輩的優良傳統,淡泊名利,勤懇耕耘,勇於創新,用愛心和智慧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樂章。湧現出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教學能手、淄博市骨幹教師等一大批名師。
數萬學子從咿呀學語開始,在這裡乘風啟航,成才創業,足跡遍布五洲四海。
多年來,北關小學始終秉承育人為己任,視質量為生命,形成科學民主的人文氛圍,積澱了深厚凝重的文化底蘊。鑄造“敢於成功、追求卓越”的北小精神,形成了“底蘊深厚、師資優越、質量公認、特色凸顯、科教紮實、課改領先”的北小品牌。
回望昨天,百年薪火相傳,百年櫛風沐雨,百年春華秋實。她是一部書,記載著教育發展的歷程;她是一首詩,吟誦著時代風雲的變幻;她是一支曲,譜寫著悠悠師生情,莘莘學子意;她是一首歌,激越又悠揚,歌聲回蕩在孝婦河畔——自強不息,追求卓越!
北關小學
北關小學

演出活動


淄川區北關小學在百年校慶上表演的舞蹈
《這裡永遠是春天》《年年有餘》及小提琴合奏《小星星變奏曲
淄川區慶六一暨第十一屆小星星藝術節彙報演出
中北關小學的童聲合唱《茉莉花》
在淄川區慶三八暨區婦聯成立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上
北關小學表演的舞蹈《剪紙姑娘》
北關小學在淄川區慶六一暨第十一屆小星星藝術節彙報演出
舞蹈《年年有餘》
淄川區第四屆中小學音樂特長生大賽
北關小學一等獎獲得者剪影
北關小學在淄川區歷屆中小學音樂特長生大賽上的一等獎獲得者剪影

歷史


淄博市淄川區北關小學位於淄川區松齡路街道北關社區,始建於1905年,是一座百年名校。新中國成立以來,北關小學一直是淄博市和淄川區重點小學。1960年被列為山東省36處試點學校之一,試驗小學五年一貫制教學。1978年,率先使用全國統編教材。1990年榮獲“山東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05年被評為“山東省教學工作示範學校”,2006年獲山東省校本培訓示範學校、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等多項榮譽。

發展規模


進入二十一世紀,北關小學達到歷史最大規模,實現一校三址。擁有教職工150多人,在校學生2700餘人。投資千萬元,翻建校舍,配備設施,現代化教學手段達到國家一類配備標準,2008至2011年,學校投資百萬餘元再上新教學設備——電子式白板,成為古老而又年輕的現代化學校。

碩果榮譽


北關小學歷來重視藝術教育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被淄博市命名為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學校連年承辦淄川區小星星藝術節和中小學音樂特長生大賽,發現和培養了大批藝術新苗,近百人次在世界、全國、省、市各類藝術比賽中獲獎,畢業后,三十餘人考入了全國重點藝術院校。
淄博市淄川區北關小學“五大關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中國企業新聞網淄博頻道訊,淄博市淄川區北關小學採取強有力措施狠抓教育教學工作,具體體現為“五大關注”。一是關注教學常規管理。落實分層管理體制,建立校長-分管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教師的“五級管理”新模式,每周不定期對課堂常規進行檢查,及時反饋,查擺整改,向常規管理要質量。二是關注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深入開展“網路教研”活動,構建教師網上交流“綠色橋樑”,實現教師腦力資源共享,開展校級公開課、優質課等教學比武活動,實施“名師培養”工程,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示範引領作用,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三是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在開全課程,開足課時,抓實學科教學的基礎上,組織諸如小學生電腦作品大賽、模型大賽、英語風采大賽、特長生大賽等一系列特色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實現跨越式發展。四是關注現代教育技術設施的應用。加強學校教學設施的更新與完善,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建立《信息技術教室使用及維護制度》、《實驗室使用制度》、《圖書借閱使用制度》等規章制度,提高教學裝備的使用率。五是關注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實行每周“一教研”制度,保證充足的活動時間,每次活動力求做到“七有”,即有主題、有內容、有步驟、有創新、有總結、有報告、有記錄,保證活動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