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泉鎮

徐州市轄鎮

青山泉鎮位於徐州市近郊,是一座傳統的工業大鎮。鎮區84平方公里,6萬人。青山泉鎮轄13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1985年率先成為蘇北第一個億元鄉,1993年被評為“蘇北地區綜合實力五十優鄉鎮”第一名,1995年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為“中國鄉鎮之星”,2006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2001年3月,被國家計委列為“國家級經濟社會綜合開發示範鎮”。2004年,全鎮GDP12.8億元,財政收入7891萬元,預計2005年全鎮GDP15億元,財政收入超億元。

2019年10月,青山泉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歷史沿革


2007年末,面積83.66平方千米,人口53726人,轄3個居委會、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青山泉村。原為銅山縣轄鄉,1956年划入徐州市郊區,1958年改青山泉公社,1962年划回銅山縣,1983年復改青山泉鄉,1994年劃歸賈汪區建青山泉鎮。1996年,面積84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轄青山泉、八丁、子房、唐庄、馬庄、四清、王集、花庄、白集、姚庄、夏朔、陳山、龐夏窪、張庄、京台、房上、后寺庄17個行政村和蔬菜、青山泉、衛東、南村4個居委會。
2013年8月,青山泉鎮四清村併入賈汪區老礦街道辦事處,青山泉鎮白集村併入大吳街道辦事處,青山泉鎮馬庄村併入潘安湖街道辦事處。
2019年末,轄3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分別是青山泉居委會、蔬菜居委會、工人村居委會,王集村、房上村、子房村、后寺庄村、前八丁村、荊台村、龐夏窪村、夏朔村、陳山村、張庄村、花庄村、姚庄村。

地理環境


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西部,距市中心25千米。轄6個社區、13個行政村。徐賈鐵路、104和310國道過境,龍鬚河、屯頭河橫貫境內。青山泉煤礦設在境內。
青山泉鎮
青山泉鎮

行政區劃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3203051021122蔬菜社區
3203051022121青山泉社區
3203051023122四清社區
3203051024121南街社區
3203051025121青山泉街社區
3203051026121衛東社區
320305102201220房上村
320305102202220后柿庄村
320305102203220前八丁村
320305102204122馬庄村
320305102205220荊台村
320305102206220龐下窪村
320305102207220夏朔村
320305102208220陳山村
320305102209220張庄村
320305102210220花庄村
320305102211122姚庄村
320305102212122白集村
320305102213122唐庄村

經濟


農業

該鎮通過實施農業提效計劃,推進“一村一品”和特色規模農業發展,努力實現農業高效化,做到充分挖掘資源優勢,整合利用山坡荒地、採煤塌陷地,積極鼓勵農民發展適度規模種養殖,著力建設高標準肉雞養殖場及花庄村養豬場,擴建百草園生態養殖場,建成2個“四有”經合組織,創建1個土地股份合作社,完成1個“三品”認證,加快合作社經營發展,著力啟動唐庄村秸稈提煉乙醇農產品加工項目,實現產業化發展。推進生態農業發展,著力打造北部山區生態開發、南部馬庄“農家樂”民俗游生態開發、西部白土塘水資源生態開發、東部高效農業生態開發四大生態部落農業區,形成四面旗幟、全面搞活的強勁發展態勢。 

工業

1、紡織產業:青山鎮紡織企業達50家,並初步形成軋花、紡紗、織布、染整、服裝加工系列化生產、集約化產出格局,年紡紗能力達20萬錠,服裝加工1500萬件,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
2、冶金產業:青山鎮擁有鋼鐵生產企業6家,鑄鍛、鑄管、機械配件、不鏽鋼加工企業7家。年鋼鐵產能突破100萬噸。其中森宇鋼鐵集團、恆昌鑄軋公司等冶金企業形成億元規模。因青山鎮電力生產、供應和鐵路運輸優勢突出,並擁有年產120萬噸焦炭的大型焦化廠,鋼鐵生產基礎條件優越,開發冶金深加工產品前景極其廣闊。
3、建材產業:鎮內大小山頭48座,石灰石儲量7億噸,砂頁岩5億噸,是水泥製造絕好原料。青山鎮擁有水泥生產線12條,青山鎮水泥生產能力可望2—3年內達到600萬噸。
4、高新產業:相繼實施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年產8000萬對微特電機轉子生產線、年設計能力30萬平米高分子新型玉石、年產1800萬米出口印花布生產線、年產60萬對TN型液晶顯示器、徐州諾特化工公司以出口為主的高效低毒農藥等6大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新項目。青山鎮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快速起步,產業增長潛力巨大。

主要優勢

1、區位優勢。青山泉鎮地處蘇魯兩省交界,北依齊魯大地,南連淮北平原,西距“五省通衢”的徐州20公里,東距亞歐大陸“橋頭堡”連雲港150公里,距黃金水道國——京杭大運河6公里,境內公路、鐵路、水運便利,京福高速公路縱穿其境,206、104分別從東西兩側並列而行,鎮內有兩大鐵路貨場,徐州觀音機場距青山泉僅30公里,航班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
2、資源優勢。境內煤炭保有量1億噸,境內大小山頭48座,石灰石儲量7億噸,砂頁岩5億噸,耐火土、大理石、焦寶石、白雲石等資源儲量豐富,可供水泥、石灰等建材業發展70年以上。
3、土地優勢。青山鎮區域內大規模的採煤塌地復墾開發,大大拓寬了建設用地與耕用地的置換空間。現有建設存量用地6000餘畝,可租可買,開發空間巨大。
4、電力優勢。賈汪區和青山泉境內有賈汪電廠和堯舜熱電廠(裝機容量56.4萬KW),並具備3.5—22萬KV等多等級變電設施,供電可靠性強,長年不限電,對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力保障。
5、載體優勢。高標準建成佔地3平方公里的紡織工業園和2平方公里的冶金工業園,園區實現了“七通一平”,綠化、亮化、美化、硬化設施配套齊全,集中供電、供水、供氣等服務手段可靠,對企業的集聚發展提供絕好載體。
6、產業優勢。初步形成以紡織、冶金、建材、高新四大行業為主導,化工、電子、玻璃工藝、發電等行業齊頭並進發展的格局,行業發展勢頭強勁。
7、建材優勢。徐州是建材生產大市,在本地建廠成本較低。新建鋼結構廠房一般在250元/平方米左右,框架混凝土結構400元/平方米左右。
8、環境優勢。堅持誠信立鎮,追求互利雙贏。2006年4月被評為“江蘇省投資環境最佳鄉鎮”。對外來投資,立項、用地、供電、供水、工商、稅務等手續由鎮招商辦代為辦理,並對項目建設過程實行全方位跟蹤服務。發展環境享譽徐州內外。

區位優勢

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青山泉鎮位於蘇魯兩省交界處,北依齊魯大地,南連淮北平原,西距“五省通衢”徐州25公里,東距“橋頭堡”連雲港150公里,區位十分優越,青山泉四通八達,鐵路、公路、航空皆通,京福高速公路縱穿其境,206、104國道分別從東西兩側並列而行,京杭大運河從南側經過,大型民用觀音機場距青山泉僅30公里,航空班機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交通十分便捷。

文化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遠在春秋戰國時大部分村莊已形成。漢朝的一位公主就葬在白集村村北(皇姑墓),宋代巾幗英雄穆桂英在演馬庄村操練兵馬,這些遺址現已成為開發價值很高的旅遊景點,其中保存完整的白集漢墓中的漢畫石造型生動氣勢宏大雕刻技法非常成熟,毋庸置疑地昭示出青山泉鎮在漢代就是一方人口密集,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的熱土。境內山頭林立,河渠縱橫,綿延不絕的鳳凰山,風光宜人的農田林網,一望無垠的萬畝冬棗園,構成青山泉鎮別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改革開放的大潮奏響了中華騰飛的樂章,古老而年輕的青山泉鎮占天時、地利、人和,必將煥發出更大的活力,譜寫出更新更美的篇章。

社會


基礎設施

基礎優勢突出,創業環境絕佳。境內煤炭保有量一億噸,石灰石儲量七億噸,砂頁岩五億噸,耐火土、大理石、焦寶石、白雲石也有相當儲量;鐵路、公路、水運極為便利,適宜發展大進大出產業;具備3.5—22萬KV多等級變電設施,並有熱電廠一座,供電可靠性強,長年不限電,可以充分滿足大中型工業企業用電需求;連續多年的大規模採煤塌陷地復墾開發,使青山鎮在建設用地上具有其它地區無法比擬的優勢,現已集聚6000餘畝集中連片的建設存量用地,可租可買,特別鼓勵客商實施土地權屬開發,一次性購買500畝以上土地、投資強度100萬元/畝以上者,可享受“一事一議”待遇,在稅收、地價方面給予特殊優惠;初步形成以紡織、冶金、建材三大行業為主導,擁有煤炭、造紙、化工、電子、食品、玻璃工藝、熱電等行業的產業框架,年紡紗能力25萬紗錠,服裝加工1500萬件,鋼鐵生產能力120萬噸,由產業內部配套協作衍生的商機良多。

計生下鄉服務

近日,賈汪區青山泉鎮計生協會開展服務下鄉活動,受到群眾歡迎。
該計生協會充分利用暑假期間的有利時機,深入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便民活動。一是組織大學生志願者,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進行防觸電、防溺水、防火、防盜、防食物中毒等安全教育的宣傳;二是組織計生幹部志願者,對全鎮計生特困家庭開展走訪慰問,對生活困難的獨生子女家庭在生產、生活等方面提供物質和資金幫助;三是組織計生技術服務人員,對新婚期夫婦發放《好孕寶典》,提供科學避孕知識,向孕期夫婦宣傳優生優育知識,為準媽媽提供健康檢查,指導孕婦消除懷孕焦慮,幫助孕婦釋緩壓力,助其快樂懷孕,健康分娩,對哺乳期婦女提供科學避孕知識,免費發放避孕藥具,指導孕期保健,並提供母嬰保健指導等一系列活動。

獲得榮譽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青山泉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