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小黑蛛
蛛形目皿蛛科動物
蜘蛛名,為蛛形目,皿蛛科。分佈於湖北、江蘇、台灣、廣東、遼寧、廣西、貴州、河南、青海、雲南等。捕食昆蟲有蚜蟲、薊馬、紅蜘蛛、葉蟬、紅鈴蟲、棉鈴蟲、小造橋蟲,危害棉花等作物。近年來發現,草間小黑蛛和草間鑽頭蛛實際上是同一種蜘蛛。
成蛛
雌蛛:體長2.8-3.2毫米。頭胸部赤褐色,具光澤,頸溝、放射溝、中窩色澤較深。前、后齒堤均5齒,但翦齒堤的齒較大。胸板赤褐色。步足黃褐色。腹部卵圓形,灰褐或紫褐色,密布細毛。腹部中央有4個紅棕色凹斑,背中線兩側有時可見灰色斑紋。
卵
卵袋:灰白色。橢圓形或圓形;扁平塊狀,亦有隨產卵葉面限制形狀有所不一。卵袋絲表層較疏鬆,呈絲狀覆蓋物。卵粒團為圓球形,初為乳白色,近孵化時呈淡黃色或黃色。卵袋直徑長約6-8毫米,卵粒團直徑長約2—4毫米。卵粒圓球形,寬0.42-0.52毫米,高0.46-0.55毫米。
幼蛛
草間小黑蛛幼蛛一般蛻皮4次有5個齡期。
一齡:體長0.72毫米,眼域寬0.1毫米,頭胸部長0.35毫米,背甲長0.20毫米,腹部長0.37毫米,4對步足的長度依次是:0.62、0.56、0.43和0.55毫米。體黃白色且透明。前中眼黑色余白色,兩側眼基部分離。胸板黃色,邊緣略帶褐色。在卵袋內。
二齡:體長0.80毫米,眼域寬0.12毫米,頭胸部長0.39毫米,背甲長0.30毫米,腹部長0.41毫米,4對步足長度依次是:9.80、0.75、0.62和0.60毫米。全體黃色,眼域、背甲邊緣色濃,中窩隱約可見。兩側眼基部相連。步足上毛顯現。從背面可見腹柄。
三齡:體長1.70毫米,眼域寬0.28毫米,頭胸部長0.76毫米,背甲長0.46毫米,腹部長0.94毫米,4對步足的長度依次是:2.35、2.20、1.75和2.10毫米。體紅褐色,眼域黑色,步足黃色,中窩顯現,可見放射溝。步足上的毛加長、色濃。胸板桃狀,紅褐色,腹部灰白色,末端色濃。生殖厴處有褐色斑,從背面看不到腹柄。
四齡:體長2.50毫米,眼域寬0.30毫米,頭胸部長1.05毫米,背甲長0.70毫米,腹部長1.45毫米,4對步足長度依次是:3.70、2.80、2.25和3.05毫米。體背及步足紅褐色。中窩與放射溝均明顯。螯肢、下唇、顎葉及胸板褐色。腹部前端向前延伸覆蓋於背甲后緣。腹部灰褐色,有的個體腹末有褐斑,有的個體腹中部有隱約可見的黑斑。生殖厴已開始顯現。
五齡:體長2.70毫米,眼域寬0.32毫米,頭胸部長1.10毫米,背甲長0.71毫米,腹部長1.60毫米,4對步足的長度依次是:3.60、3.40、2.50和3.50毫米。頭胸部背面紅黑色,眼域、頸溝、放射溝和中窩處色深。胸板心臟形,黑褐色。胃外溝和紡器周圍黑褐色。雄蛛觸肢末端已膨大呈荷苞狀,頸溝前端隆起;雌蛛生殖厴處已顯著突起,顯現2個黑點。
草間小黑蛛為棉田內發生量最多的一種蜘蛛。自棉花苗期至拔桿期均具有一定數量。此蛛在棉花苗期,因氣溫較低,多在土塊間隙結網。當氣溫升高;棉花長大時,在棉葉或枝條間結不規則小網,蜘蛛常隱蔽在不規則網的邊緣,如有活蟲觸網,立即出來捕捉,亦可以遊獵方式來捕食棉蟲。成蛛和幼蛛均有假死習性,受驚則迅速逃走或吐絲下垂逃逸或墜落假死。成蛛和幼蛛均有自殘習件,交配后的雌蛛亦能殘食雄蛛。該蛛具有飛航習性,每當風和日麗的天氣,可以爬在棉葉上放出蛛絲,飄於空中,借氣流進行飛航。
世代歷期:第一代72.00天;第二代37.00天;第三代31.00天;第四代28.00天;第五代42.00天;第六代41.00天;第七代(越冬代)114天(王洪全等,1980)。胚胎髮育平均歷期;第一代5.88天;第二代5.90天;第三代5.698天,第四代7.46天,第五代7.61天,第六代8.52天(王洪全等,1980)。溫度對發育歷期的影響:在20-30℃溫區內,歷期與溫度呈負相關,即歷期隨著溫度的升高而縮短,無論在哪種恆溫條件下均以一齡期為最短,二齡和三齡期為最長;雌蛛的歷期比雄蛛長。
草間小黑蛛各發育階段的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分別是:卵期10.95℃和84.01日度;雄幼蛛期9.05℃和791.08日度;雌幼蛛期9.33℃和973.33日度。
由卵孵出的幼蛛,並不是每頭都能發育為成蛛,在發育的過程中,因多種因素會造成死亡。幼蛛成活率的大小與發生的代次有關。各世代平均成活率是:第一代33.33%,第二代45.00%,第三代62.50%,第四代34.15%,第五代56.70%,第六代50.00%。
草間小黑蛛
草間小黑蛛在湖北省以成蛛和幼蛛在土塊下、枯葉內、麥、豆、蔬菜、雜草、油菜等冬播作物的根隙和葉內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當氣溫在8℃以上時開始活動,一年發生6個世代,各世代出現時間見表144。根據王洪全等(1980)的觀察,該蛛在湖南長沙市一年可完成完整的6個世代,以第四、五、六代成蛛、亞成蛛幼蛛和第七代卵越冬。
性比與交配:根據在室內飼養從卵孵化到成蛛共計136頭,其中雌蛛74頭,佔總數45.59%,雄蛛62頭,佔總數45.59%。在田間採回747頭,其中雌蛛496頭,佔總數的66.94%,雄蛛251頭,佔總數的33.60%。都是雌蛛多於雄蛛。慈利縣農業局觀察,各代雌雄之比:第一代1:0.71;第二代1:0.745;第三代1:0.71。
草間小黑蛛的雌雄亞成蛛,當蛻下最後一次皮后,就開始交配。交配在網上進行。交配時一般雄蛛表現主動(有時雌蛛表現主動)。求偶時,雄蛛頭部朝向雌蛛,並以第1對步足接觸雌蛛,此時雌蛛腹部向上翹起,雄蛛將頭部納入雌蛛的頭胸部下面,以頭頂著雌蛛的胸板,雌雄蛛頭腹呈相反方向。雄蛛以觸肢向前上方伸向雌蛛的生殖厴處,並將觸肢器插入雌蛛生殖孔進行授精。授精時觸肢器呈“c”字形。雌雄個體均有多次交配習性,但雌蛛交配一次可終生產受精卵。交配時間在10-30分鐘。交配后的雌蛛,稍作休息后又可與另外雄蛛交配。
產卵與護卵:草間小黑蛛的雌蛛除少數個體白天可以產卵外,絕大多數是夜晚產卵。對產卵場所的選擇不很嚴格,土塊下、枯葉內及棉葉上均可產卵。產在棉葉上的卵,以葉正面為多。但是,其產卵場所隨著季節的不同而有變化,如早春3月卵袋多產在土塊下,而在7-8月高溫季節多產在棉花下部的葉片上,4、5、9、10月份又多產在棉上部的葉上。這些都是對溫度適應的結果。未交配的雌蛛亦能產卵,但不能孵化。
雌蛛有護卵習性。當它產下卵粒做成卵袋之後,雌蛛就伏在卵袋上或在卵袋旁進行看護。此時若有其它蜘蛛或昆蟲靠近卵袋,雌蛛就進行追趕或咬死。在守卵期間仍可取食。
產卵前期:草問小黑蛛的雌蛛性成熟后,在25-28℃的溫區內2-13天就可產卵。產卵前期由於受溫度的影響造成各個世代的產卵前期有差異,各世代的平均時間是:第一代5.00天,第二代4.25天,第三代3.40天,第四代4.60天,第五代5.86天,第六代(越冬代)132.25天(王洪全等,1980)。
產卵袋數:每頭雌蛛一生平均產卵袋數在8個左右,最多可達17個。產卵袋數的多少與代次和食物種類有密切關係。
各世代平均產卵數是:第一代11.08個,第二代8.83個,第三代4.33個,第四代8.37個,第五代6.20個,第六代9.5個。
不同食物對雌蛛產卵袋有影響:如以果蠅作飼料,平均產有效卵袋13.75個;平均無效卵袋1.25個。單以蚜蟲作飼料,雌蛛則不能產卵。卵袋含卵量:每個卵袋內含卵粒數,平均在30粒左右,最多可達70粒以上。每個卵袋內的含卵粒數的多少與個體大小、產卵次第和不同世代有關。
一般體大的個體產的卵袋就大,卵袋內含卵粒數就多,反之體小的個體產的卵袋就小,卵袋內含卵粒數就少。如雌蛛體長在3.00-3.50毫米的個體所產的卵袋內含卵粒數平均在37粒左右;體長在3毫米以下的個體所產的卵袋內含卵粒數平均不到30粒左右。
隨著代次的不同,卵袋內的含卵數不一樣,如平均每個卵袋內含卵量平均數在第一代為42.14粒,第二代39.00粒,第三代25.50粒,第四代37.85粒,第五代35.85粒,第六代24.93粒。
同一個雌蛛個體所產的多個卵袋內所含的卵粒數也不相同。這主要受產卵次第的影響。一般前期產的卵袋內的含卵粒數多,後期產的卵袋內含卵粒數少,產第九個卵袋以後的卵袋內的卵粒數減少顯著。
產卵量:單雌產卵量平均300粒左右,最多達430粒以上。溫度和食物是影響產卵量的重要因素,如在20℃恆溫條件下,平均產卵量為141.23粒,25℃為193.50粒,28℃為189.20粒,32℃為87.60粒。以25-28℃為繁殖的最適溫區。在有充分的食物和水份供應,或只供水不供食氣溫穩定在6-I0℃時仍能產卵;反之,只供食不供水,則很少產卵;若食物、水份均不供應,不能產卵。6℃以下則不能產卵。在自然變溫條件下,以果蠅作飼料,平均單雌產卵量為302.25粒;以葉蟬若蟲作飼料為388.75粒。
孵化率:草間小黑蛛卵的孵化率的高低與溫度、濕度和產卵次第的關係密切。
濕度大小對卵的孵化率影響極大。相對濕度在81%以上時孵化率可達100%;相對濕度在75-78%時,孵化率為95.90-98.30%;相對濕度在65%時,孵化率為80%;相對濕度在54%時,孵化率為66.60%;相對濕度在40%時,為38.20%;相對濕度在22%時為5.10%(西南農學院,1980)。相對濕度在80-90%,溫度在20-25℃時,孵化率可達90-100%;溫度高於30℃,相對濕度在70%,孵化率只有50-60%。溫度在6℃以下或35℃以上就不能孵化。
同一個體所產的卵袋,其孵化率亦不一樣。一般在前期產的卵孵化率高,後期產的卵孵化率低。
卵抗低溫能力:根據胡國文等試驗(1986),將卵塊置於-2℃冰箱內冷藏50天,孵化率達93.10%。在0℃的條件下,保存40天,孵化率可達100%。卵期耐低溫的能力與胚胎髮育階段又有很大關係:一般是初產的卵(1天之內,大概是囊胚期)抗低溫能力最強,2天之後,胚胎開始形成附肢分化期,抗低溫的能力就顯著降低。卵袋浸水5天對孵化率沒有顯著影響。
草間小黑蛛在棉田內主要捕食棉花多種害蟲和多種蟲態。根據我們室內測定(1987),對各種害蟲的日捕食量是;棉葉蟬13.50頭;棉小造橋蟲初孵幼蟲10頭;棉鈴蟲初孵幼蟲18頭;棉蚜19.57頭。亦可捕食紅鈴蟲成蟲。不捕食棉鈴蟲卵和斜紋夜蛾初孵幼蟲。
草間小黑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