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北史的結果 展開

北史

一部記載北朝歷史的史書

《北史》是匯合併刪節記載北朝歷史的《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而編成的紀傳體史書。魏本紀五卷、齊本紀三卷、周本紀二卷、隋本紀二卷、列傳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記述從北魏登國元年(386(丙戌年))到隋義寧二年(618)的歷史。《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

基本信息


《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紀十二卷,列傳八十八卷。記述北朝從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齊(包括東魏)、周(包括西魏)、隋四個封建政權共二百三十三年的歷史。
《北史》主要在魏、齊、周、隋四書基礎上刪訂改編而成,但也參考了當時所見各種雜史,增補了不少材料。
總的來看,《北史》雖有內容偶呈蕪雜之弊,但畢竟體例完整、材料充實、文字簡練,在後代頗受重視,以致魏、齊、周三書唐以後皆殘缺不完,後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補足。作為研究北朝歷史的資料,《北史》與魏、齊、周、隋四書有互相補充的作用,不可偏廢。
作者李延壽,唐初相州今河南安陽人,曾任史官,參與修撰隋書、晉書。

內容簡介


《北史》上起北魏登國元年(386年),下迄隋義寧二年(618年),記北朝北魏、西魏、東魏、北周、北齊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應當指出的是,隋代的最初九年即開皇元年至開皇九年(581-589年)的歷史,可以作為北朝歷史看待;至於開皇九年隋滅陳統一全國以後的歷史,本是統一的封建皇朝的歷史,把這一段歷史看成北朝史而寫入《北史》是不恰當的。當然,也許是作者考慮到編纂上的困難,不得不作這樣的安排,但我們今天來看待和敘述北朝史,則不應沿襲《北史》的這個做法。
《南史》《北史》的作者李延壽撰寫這兩部書,本是為了“追終先志”,繼承父親李大師未竟的事業。李大師(570-628),字君威,隋唐之際人。他熟悉前代歷史,又長於評論當世人物,青年時代就產生了撰寫一部編年體南北朝史的志向。但他著手做這件工作時,已是唐朝武德初年了。不久,他因生活條件的變化,又曾一度中輟了這件事。當他再次獲得從事於此種撰述機會時,已是武德九年(626年),而他在貞觀二年(628年)就去世了。他在臨終之前,因“所撰未畢,以為沒齒之恨”。父親的事業和遺恨,深深地影響著李延壽,對他產生了一種感召的力量。李延壽,字遐齡,貞觀初年參與《隋書》編撰工作,從這時起,他就決心把南北朝史寫出來。以實現父親的遺願。李延壽用了十五、六年的時間搜集資料,而在貞觀十七年(643年)因參與修撰《五代史志》的工作,便得以廣泛閱讀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八朝正史,於是正式開始撰寫《南史》《北史》。除八朝正史外,李延壽還參考各種雜史一千餘卷,歷時十六年,於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撰成《南史》《北史》共一百八十卷。據說唐高宗還為《南史》《北史》寫了一篇序,可惜這篇序文早已失傳。
《南史》《北史》主要取材於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八書。李延壽撰寫“二史”的方法是對“八書”進行“抄錄”和“連綴”,並“鳩聚遺逸,以廣異聞”,“除其冗長,捃其菁華”。這是一個改寫、補充和刪節的過程,並非一般的抄錄可比。不過,李大師原來是打算“編年以備南北”,而李延壽卻以紀傳體撰成《南史》《北史》,這是後者在“追終先志”過程中的一個變化,無礙於他們共同的目的和旨趣。了解了上面這些基本情況,對於怎樣讀《南史》《北史》的問題就比較好理解了。

社會影響


在二十五史中,《史記》是完全意義上的通史,而《南史》是通宋、齊、梁、陳四個皇朝的歷史,《北史》是通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六個皇朝的歷史,它們分別把南朝和北朝(包括隋朝)看作一個大的歷史階段,故可視為一定意義上的通史。李延壽說,他撰《南史》《北史》,是“以擬司馬遷《史記》”,當然不只是指採用紀傳體而言,也包含了“通”的思想和要求。正因為如此,唐代史學評論家劉知幾在講到《南史》《北史》時,把它們都歸於“《史記》之流”。這說明前人就很重視《南史》《北史》在“通”的方面的特點。
把《南史》《北史》作為一定意義上的通史來讀,一則有益於了解整個南朝和整個北朝歷史發展的脈絡,有助於我們從總體上去認識和思考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問題。再則,這也有益於我們了解作者分別把南北朝各朝歷史貫串一氣的歷史見解和撰述思想,並對前人批評它們“以家為限斷不以代為限斷”的論點有恰當的認識。應當說,在以某一個皇朝的興衰存亡為斷限而著史的歷史環境下,李延壽能夠以數代之史為一史,“斷代為仍行通法”,無疑是個創造。

創作背景


充分注意到《南史》《北史》重視國家統一的歷史思想。
李大師為什麼要寫南北朝史?李延壽是這樣講的:“大師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南北分隔,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又各以其該國周悉,書別國並不能備,亦往往失實。”這種情況,從上面介紹的《宋書》、《南齊書》、《魏書》可以看得很清楚。而李大師所能見到的當時人的著作一定比這要多得多,因而感觸也會更深。李大師認為應當“改正”這種不正常的作史態度,所以才打算“編年以備南北”,寫一部貫通南北朝的史書。
從史學跟社會的關係來看,國家的統一,必然要求產生與之相適的歷史著作、唐初,皇家組織撰寫梁、陳、齊、周、隋五代史以及重修《晉書》,只說“正統”和“僭偽”,不特彆強調“華”、“夷”界限,只有在統一的政治形勢下才能做到。這反映了隋唐統一后“天下一家”的思想。李大師生活於隋唐之際,他提出“編年以備南北”的撰述計劃時,“五代史”尚未著手撰寫,重修《晉書》的工作還沒有提到日程上來,足見他重視國家統一的歷史思想是十分可貴的。
李延壽繼承了父親的這一歷史思想,在《南史》中取消了《索虜傳》,在《北史》里也不再立《島夷傳》;於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歷史均立“本紀”;於宋、齊、梁、陳歷史亦均立“本紀”。從而擺脫了南北朝時期因政治分裂而造成的史學家的偏見和局限,大致擺平了南、北歷史的地位。這不僅反映了在國家統一局面下“天下一家”的政治要求,也反映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中國各民族大融合的歷史結局。我們讀《南史》《北史》,不能不了解作者所處的歷史環境以及在這個歷史環境下所形成的撰述旨趣。

藝術特點


以“二史”同“八書”作比較。“二史”出於“八書”,但又在許多方面不同於“八書”,除了上面講的兩點以外,還表現在:
第一,內容上有增刪之別。“二史”對於“八書”的增與刪,有利也有弊。其所刪部分,多是皇帝冊文、詔令,大臣奏議、文章,從而使史文緊湊、醒目,可讀性強,這是利的方面。但是“二史”也刪去了“八書”中的一些重要史實。這是弊的方面。其所增部分,因多采自雜史中的預言和故事,因而加重了某些史事、人物的神秘色彩,這是弊的方面。但李延壽撰寫“二史”,參考的書籍比較多,因而增加了“八書”中原來所沒有的一些重要史料,擴大了某些人物傳記的篇幅,甚至還增寫了一些人物傳記。這是利的方面。可見,在增刪問題上,“二史”與“八書”各有得失,不能作簡單的看待。
第二,書法上有曲直之分。南北朝時期人們作史,因多所忌諱而形成曲筆者甚多。《南史》《北史》對這些曲筆有不少改正。如魏收在北齊文宣帝高洋時撰《魏書》,凡事涉高洋父親高歡在東魏所作所為時,多曲為回護;《北史》對此大多據實直書,予以改正。《梁書》《陳書》雖是姚思廉撰成於唐初,但因部分史稿系繼承其父姚察舊作,而姚察又多據梁、陳史官所錄,故曲筆也不少。如《梁書》對臨川王蕭宏大加褒美,稱讚他“性寬和篤厚”,“時稱其長者”;而《南史》則揭露他是個品行低劣、恣意聚斂、貪生怕死之徒。《南史》改正《陳書》曲筆之處更多,“使奸惡不能藏匿”。當然,“二史”亦並非完全沒有曲筆,但總的來看,在書法的曲直上“二史”是勝過“八書”的。
第三,文字上有繁簡之異。“八書”共五百三十七卷,“二史”只有一百八十卷,僅占原書卷數三分之一。這是李延壽“刪落釀辭”、“敘事簡勁”的長處。《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稱讚《南史》《北史》“敘事簡勁,比於南北正史,無繁冗、蕪穢之辭”,堪為“近世之佳史”,並認為陳壽之後,只有李延壽可以與之相比擬。正因為如此,“二史”比“八書”流傳廣、影響大。北宋以前,“八書”中有的頗多散失,而“二史”卻完整地保存下來,就是最好的證明。
李延壽自序說他補充的史料很多出於當時的“雜史”,即所謂“小說短書”,故事性較強,且多口語材料,增補入傳,常常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更能反映當時真實情況。這類資料在南史的何佟之傳,北史的東魏孝靜帝紀、高昂傳、斛律金傳、李稚廉傳、尒朱榮傳中都可以發現。但因此也摻入了大量神鬼故事、謠言讖語、戲謔笑料,這又是它的嚴重缺點。總之,南北史就史料的豐富完整來說,不加八書,但也不乏勝過八書的地方。作為研究南北朝歷史的資料,可以和八書互相補充,而不可以偏廢。
《南史》《北史》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以至於糟粕。如在歌頌帝王將相方面,在誣衊人民起義方面,在宣揚祥瑞災異、神怪荒誕之說方面,散布了許多封建主義思想和唯心主義歷史觀點。不僅“二史”如此,“八書”也如此,只是形式和程度不盡相同罷了。這是我們在閱讀“八書”、“二史”時不能不注意的。
以“二史”與“八書”相比,不是說“二史”可以代替“八書”,或者相反,那都不是正確的態度。在“二史”與“八書”的關係的問題上,正確的看法應當是:
(一)對於“二史”和“八書”撰述的歷史條件的不同,對於它們的作者在思想上的異趣,以及它們在材料運用上和表述形式上的區別,都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說明;(二)“二史”和“八書”在反映南北朝時期歷史面貌方面,在保存和傳播這一時期的歷史知識方面,各自都有貢獻,都有應當受到重視的理由和根據,我們不應在它們之間進行抑揚和褒貶;
(三)對“二史”和“八書”作比較,目的在於總結和說明它們的特點和優點,以便更好地認識它們,運用它們所提供的而又確實經過我們鑒別的歷史知識為今天的社會實踐服務。讀“八書”、“二史”如此,讀其他史書也是如此。

圖書目錄


本紀

卷一 魏本紀第一 拓跋部 道武 明元
卷二 魏本紀第二 太武 景穆文成獻文
卷三 魏本紀第三 孝文
卷四 魏本紀第四宣武孝明
卷五 魏本紀第五 孝庄 節閔 廢 孝武 文帝 廢 恭 孝靜
卷六 齊本紀上第六神武文襄
卷七 齊本紀中第七 文宣 廢 孝昭
卷八 齊本紀下第八武成後主幼主
卷九 周本紀上第九 文 孝閔 明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武 宣 靜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文帝
卷十二 隋本紀下第十二 煬帝恭帝

列傳

卷十三 列傳第一 后妃上
魏神元皇后竇氏 文帝皇后封氏 桓皇后惟氏平文皇后王氏昭成皇后慕容氏獻明皇后賀氏道武皇后慕容氏 道武宣穆皇后劉氏 明元昭哀皇后姚氏 明元密皇后杜氏 太武皇后赫連氏 太武敬哀皇后賀氏景穆恭皇后郁久閭氏 文成文明皇后馮氏 文成元皇后李氏 獻文思皇后李氏孝文貞皇后林氏孝文廢皇后馮氏 孝文幽皇后馮氏 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宣武順皇後於氏宣武皇后高氏宣武靈皇后胡氏孝明皇后胡氏孝武皇后高氏 文帝文皇后乙弗氏 文帝悼皇后郁久閭氏 廢帝皇后宇文氏 古恭帝皇后若干氏 孝靜皇后高氏
卷十四 列傳第二 后妃下
齊武明皇后婁氏 蠕蠕公主郁久閭氏 彭城太妃爾朱氏 小爾朱氏 上黨太妃韓氏 馮翊太妃鄭氏 高陽太妃游氏 馮娘 李娘 文襄敬皇后元氏 琅邪公主 文宣皇后李氏 段昭儀 王嬪 薛嬪 孝昭皇后元氏 武成皇后胡氏 弘德李夫人後主皇后斛律氏 後主皇后胡氏 後主皇后穆氏 馮淑妃
周文皇后元氏 文宣皇后叱奴氏 孝閔皇后元氏 明敬皇后獨孤氏 武成皇后阿史那氏 武皇后李氏 宣皇后楊氏 宣皇后朱氏 宣皇后陳氏 宣皇后元氏 宣皇后尉遲氏 靜皇后司馬氏
隋文獻皇后獨孤氏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 煬愍皇后蕭氏
卷十五 列傳第三 魏諸宗室
卷十六 列傳第四 道武七王 明元六王 太武五王
卷十七 列傳第五 景穆十二王上
卷十八 列傳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卷十九 列傳第七 文成五王 獻文六王 孝文六王
卷二十 列傳第八
衛操莫含劉庫仁弟子羅辰羅辰曾孫仁之尉古真從玄孫瑾穆崇奚斤叔孫建安同庾業延王建羅結樓伏連曾孫寶閭大肥奚牧和跋莫題賀狄干李栗奚眷
卷二十一 列傳第九
燕鳳許謙崔宏子浩張袞弟恂鄧彥海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
長孫嵩五世孫儉 儉子平長孫道生曾孫幼 幼孫曾熾 熾弟晟 從祖紹遠 紹遠子覽弟澄長孫肥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於栗磾孫勁 六世孫謹 謹子寔 寔(子顗)仲文寔 弟翼 翼子璽翼弟義 宣敏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
崔逞子頤孫彧玄孫冏 休 五世孫 六世孫贍 麃 逞兄遹王憲曾孫昕 晞皓封懿族曾孫回 回子隆之 回弟肅 回族弟述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三
古弼張黎劉潔丘堆娥清伊乙瑰周幾豆代田車伊洛王洛兒車路頭盧魯元陳建來大幹宿石萬安國周觀尉撥陸真呂洛拔薛彪子子琡尉元慕容白曜和其奴苟頹宇文福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宋隱從子愔 愔孫弁 弁孫欽道 弁族弟翻 弟子世良 世軌翻弟世景許彥五世孫惇刁雍子遵 曾孫沖、柔、辛紹先韋閬孫子粲杜銓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五
屈遵張蒲谷渾曾孫楷公孫表張濟李先賈彝竇瑾李韓延之袁式毛修之嚴棱朱修之唐和寇贊孫俊 酈范子道元韓秀堯暄孫雄柳崇
卷二十八 列傳第十六
陸俟源賀曾孫彪 玄孫師 師從叔雄劉尼薛提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司馬休之司馬楚之曾孫裔司馬景之司馬叔璠司馬天助劉昶蕭寶夤兄子贊蕭正表蕭祗蕭退蕭泰蕭捴蕭圓肅蕭大圜
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
盧玄玄孫思道 昌衡 元明 潛 盧柔子愷 盧觀弟仲宣 彪從子文偉盧同子斐 兄子景裕 景裕弟辯 光 光子賁 光從弟勇盧誕
卷三十一 列傳第十九
高允從祖弟祐 祐曾孫德正 祐從子乾 昂 季式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
崔鑒兄孫伯謙崔辯孫士謙 士謙子彭 士謙弟說 說子弘度 崔挺子孝芬 孫宣猷 曾孫仲方 仲方從叔昂 挺從子季舒 挺族孫暹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
李靈曾孫元忠 渾 弟子璨 璨曾孫德饒公緒李順玄孫元操李孝伯兄孫謐 謐弟子士謙 李裔子子雄李義深弟幼廉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二
游雅從祖弟明根高閭趙逸兄子琰胡叟胡方回張湛段承根宗欽闞駰劉延明趙柔索敞宋繇孫游道江式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王慧龍玄孫松年 五世孫劭 鄭羲孫述祖 從曾孫道邕 道邕子譯譯叔祖儼 儼族孫偉
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四
薛辯五世孫端 端子胄 端從子浚 端從祖弟湖 湖子聰 聰子孝通 孝通子道衡 聰弟子善 善弟慎薛寘薛憕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
韓茂皮豹子封敕文呂羅漢孔伯恭田益宗孟表奚康生楊大眼崔延伯李叔仁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裴駿從孫敬憲 庄伯 從弟安祖裴延俊裴佗子讓之 孫矩皇甫和裴果裴寬裴俠子祥 肅裴文舉裴仁基
卷三十九 列傳第二十七
薛安都劉休賓房法壽曾孫豹 玄孫彥謙 族子景伯畢眾敬曾孫義雲羊祉子深孫肅弟子敦 烈
卷四十 列傳第二十八
韓麒麟程駿李彪孫昶高道悅甄琛高聰
卷四十一 列傳第二十九
楊播子侃 播弟椿 椿子昱 椿弟津 津子遁 逸 謐 謐弟 愔燕子獻鄭頤楊敷子素 孫玄感 素弟約約從叔異 敷叔父寬 寬子文恩 紀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
王肅劉芳孫逖 芳從子懋常爽孫景
卷四十三 列傳三十一
郭祚張彝孫晏之 曾孫乾威邢巒弟子昕 族孫臧 邵李崇從弟平 平子獎 諧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崔光子劼弟子鴻崔亮從弟光韶 叔祖道固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裴叔業夏侯道遷李元護席法友王世弼江悅之淳于誕沈文秀張讜李苗劉藻傅永傅豎眼張烈李叔彪路恃慶房亮曹世表潘永基朱元旭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
孫紹張普惠成淹范紹劉桃符鹿悆張耀劉道斌董紹馮元興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五
袁翻弟躍 躍子聿脩陽尼從孫固 固子休之 固從 兄藻藻子斐固從弟元景賈思伯祖瑩子珽
卷四十八 列傳第三十六
爾朱榮子文暢 文略 從子兆 從弟彥伯 彥伯子敞 彥伯弟仲遠世隆榮從父弟度律 榮從祖 兄子天光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七朱瑞叱列延慶斛斯椿子徵孫政賈顯度弟智樊子鵠侯深賀拔允弟勝 勝弟岳侯莫陳悅念賢梁覽雷紹毛遐弟鴻賓乙弗朗
卷五十 列傳第三十八
辛雄族祖琛 琛子術 術族子德源楊機高道穆兄謙之 綦俊山偉宇文忠之費穆孟威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趙郡王琛子睿清河王岳子勱廣平公盛 陽州公永樂襄樂王顯國 上洛王思宗子元海 弟思好 平秦王歸彥兄子普長樂王靈山
神武諸子神武皇帝十五男:武明婁皇後生文襄皇帝、文宣皇帝、孝昭皇帝、襄城景王清、武成皇帝、博陵文簡王濟;王氏生永安簡平王浚;穆氏生平陽靖翼王淹;大爾朱氏生彭城景思王浟、華山王凝;韓氏生上黨剛肅王渙;小爾朱氏生任城王湝;游氏生高陽康穆王氵是;鄭氏生馮翊王潤;馬氏生漢陽敬懷王洽。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齊宗室諸王下
文襄諸子 文宣諸子 孝昭諸子 武成諸子 後主諸子
文襄六男:文敬元皇後生河間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廣寧王孝珩;蘭陵王長恭不得母氏姓;陳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漁陽王紹信。
文宣五男,李後生廢帝及太原王紹德;馮世婦生范陽王紹義;裴嬪生西河王紹仁;顏嬪生隴西王紹廉。
孝昭七男:元皇後生樂陵王百年;桑氏生襄城王亮,出后襄城景王;諸姬生汝南王彥理、始平王彥德、城陽王彥基、定陽王彥康、汝陽王彥忠。
武成十三男:胡皇後生後主及琅邪王儼;李夫人生南陽王綽;後宮生齊安王廓、北平王貞、高平王仁英、淮南王仁光、西河王仁機、樂平王仁邕、潁川王仁儉、安樂王仁雅、丹楊王仁直、東海王仁謙。
後主五男:穆皇後生幼主;諸姬生東平王恪,次善德,次質德,次質錢;胡太后以恪嗣琅邪王,尋夭折。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万俟普子洛可朱渾元劉豐破六韓常金祚劉貴蔡俊韓賢尉長命王懷任祥子胄 莫多婁貸文子敬顯厙狄回洛厙狄盛張保洛賀拔仁曲珍段琛尉摽摽子相貴康德韓建業 封輔相范舍樂牒舍樂侯莫陳相薛孤延斛律羌舉子孝卿張瓊宋顯王則慕容紹宗叱列平步大汗薩薛修義慕容儼厙狄伏連潘樂彭樂暴顯皮景和綦連猛元景安獨孤永業鮮於世榮傅伏
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二
孫騰高隆之司馬子如子消難 裴藻 兄子膺之竇泰尉景婁昭兄子睿厙狄干孫士文韓軌段榮子韶孝言 斛律金子光 羨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三
孫搴陳元康杜弼子台卿 房謨子恭懿張纂張亮趙起徐遠張曜王峻王紘敬顯俊平鑒唐邕白建元文遙趙彥深赫連子悅馮子琮子慈明 郎基子茂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魏收魏長賢魏季景子澹魏蘭根族子愷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 周宗室
邵惠公顥子什肥 導 護叱羅協馮遷杞簡公連 莒庄公洛生虞國公仲廣川公測弟深 深子孝伯 東平公神舉弟慶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
文帝十三王 孝閔帝一王明帝二王武帝六王 宣帝二王
周文帝十三子:姚夫人生明帝。後宮生宋獻公震。文元皇後生孝閔皇帝。文宣叱奴皇後生武帝、衛剌王直。達步妃生齊煬王憲。王姬生趙僭王招。後宮生譙孝王儉、陳惑王純、越野王盛、代紘王達、冀康公通、滕聞王逌。
孝閔帝一男:陸夫人生紀厲王康,字乾安。
明帝三男:徐妃生畢剌王賢。後宮生豐王貞、宋王實。實出后宋獻公震。
武帝七男:李皇後生宣帝、漢王贊。庫汗姬生秦王贄、曹王允。馮姬生道王充。薛世婦生蔡王兌。鄭姬生荊王元。
宣帝三子:朱皇後生靜皇帝。王姬生萊王衍。皇甫姬生郢王術。
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
寇洛趙貴從祖兄善 李賢子詢 崇孫敏弟遠 穆穆子渾 梁御子睿
卷六十 列傳第四十八
李弼曾孫密 宇文貴子忻 愷 侯莫陳崇子穎 崇兄順 王雄子謙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王盟子勱 從孫誼獨孤信子羅竇熾兄子榮定 毅 賀 蘭祥叱列伏龜閻慶子毗 史寧子雄 祥權景宣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王羆孫長述王思政尉遲迥弟綱 綱子運王軌樂運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
周惠達馮景蘇綽子威 從兄亮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五十二
韋孝寬兄夐 夐子世康 韋瑱子師 柳虯弟檜 慶慶子機 機子述 機弟弘 旦肅 機從子謇之
卷六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達奚武若干惠怡峰劉亮王德赫連達韓果蔡祐常善辛威厙狄昌梁椿梁台田弘子仁恭 孫德懋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五十四
王傑王勇宇文虯耿豪高琳李和子徹伊婁穆達奚寔劉雄侯植李延孫韋祐陳欣魏玄泉李遷哲楊乾運扶猛陽雄席固任果
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
崔彥穆楊纂段永令狐整子熙 唐永子瑾 柳敏子昂王士良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六
豆盧寧子勣孫毓楊紹子雄 王雅子世積 韓雄子禽賀若敦子弼 弟誼
卷六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
申徽陸通弟逞厙狄峙楊薦王慶趙剛子仲卿趙昶王悅趙文表元定楊標
卷七十 列傳第五十八
韓褒趙肅子軌張軌李彥郭彥梁昕皇甫璠子誕辛慶之族子昂王子直杜杲呂思禮徐招檀翥孟信宗懍劉璠子祥兄子行本柳遐子庄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隋宗室諸王
蔡景王整 滕穆王瓚 道宣王嵩衛昭王爽 河間王弘義城公處綱離石太守子崇
文帝四王 煬帝三子
文帝五男,皆文獻皇后所生。長曰房陵王勇,次煬帝,次秦孝王俊,次庶人秀,次庶人諒。
煬帝三男:蕭皇後生元德太子昭、齊王暕。蕭嬪生趙王杲。
卷七十二 列傳第六十
高熲牛弘李德林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梁士彥元諧虞慶則元胄達奚長儒賀婁子干兄詮史萬歲劉方馮昱王楊武通陳永貴房兆杜彥周搖獨孤楷弟盛乞伏慧張威和洪陰壽子世師骨儀楊義臣
卷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劉昉柳裘皇甫績郭衍張衡楊汪裴蘊袁充李雄
卷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三
趙煚趙芬王韶元岩宇文弼伊婁謙李圓通陳茂郭榮龐晃李安楊尚希張煚蘇孝慈元壽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
段文振來護兒樊子蓋周羅周法尚衛玄劉權李景薛世雄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裴政李諤鮑宏高構榮毗陸知命梁毗柳彧趙綽杜整
卷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張定和張奫;麥鐵杖沈光權武王仁恭吐萬緒董純魚俱羅王辯陳稜趙才
卷七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
宇文述雲定興趙行樞述子化及司馬德戡裴虔通王世充段達
卷八十 列傳第六十八 外戚
賀訥姚黃眉杜超賀迷閭毗馮熙李惠高肇胡國珍從曾孫長粲楊騰乙弗繪趙猛胡長仁隋文帝外家呂氏
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儒林上
梁越盧丑張偉梁祚平恆陳奇劉獻之張吾貴劉蘭孫惠蔚族曾孫靈暉馬子結石曜靈暉子萬壽徐遵明董徵李業興子崇祖李鉉馮偉張買奴劉軌思鮑季詳邢峙劉晝馬敬德子元熙張景仁權會張思伯張雕武郭遵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七十 儒林下
沈重樊深熊安生樂遜黎景熙冀俊趙文深辛彥之何妥蕭該包愷房暉遠馬光劉焯劉炫褚暉顧彪魯世達張沖王孝籍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七十一文苑
溫子升荀濟祖鴻勛李廣樊遜荀士遜王褒庾信顏之推弟之儀虞世基柳許善心李文博明克讓劉臻諸葛潁王貞虞綽王胄庾自直潘徽常德志尹式劉善經祖君彥孔德紹劉斌
卷八十四 列傳第七十二 孝行
長孫慮乞伏保孫益德 董洛生楊引閻元明吳悉達王續生李顯達倉跋張升王崇郭文恭荊可秦族皇甫遐張元王頒弟頍楊慶田翼紐因劉仕俊翟普林華秋徐孝肅
卷八十五 列傳第七十三 節義
於什門段進石文德汲固王玄威婁提劉渴侯朱長生於提馬八龍門文愛晁清劉侯仁石祖興邵洪哲王榮世胡小彪孫道登李幾張安祖王閭劉業興 蓋俊郭琰沓龍超乙速孤佛保李棠杜叔毗劉弘游元張須陀楊善會盧楚劉子翊堯君素陳孝意張季珣杜松贇郭世俊郎方貴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循吏
張膺路邕閻慶胤明亮杜纂竇瑗蘇淑張華原孟業蘇瓊路去病梁彥光樊叔略公孫景茂辛公義柳儉郭絢敬肅劉曠王伽魏德深
卷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五酷吏
於洛侯胡泥李洪之子神張赦提趙霸崔暹邸珍田式燕榮元弘嗣王文同
卷八十八 列傳第七十六 隱逸
眭誇馮亮鄭修崔廓子賾徐則張文詡
卷八十九 列傳第七十七 藝術上
晁崇張深殷紹王早耿玄劉靈助沙門靈遠 李順興檀特師由吾 道榮張遠遊顏惡頭王春信都芳宋景業許遵麹紹吳遵世趙輔和皇甫玉解法選魏寧綦母懷文張子信陸法和蔣升強練庾季才子質 盧太翼耿詢來和蕭吉楊伯丑臨孝恭劉祐張胄玄
卷九十 列傳第七十八 藝術下
周澹李修徐謇從孫之才 王顯馬嗣明姚僧垣褚該許智藏萬寶常蔣少游何稠
卷九十一 列傳第七十九列女
魏崔覽妻封氏 封卓妻劉氏 魏溥妻房氏 胡長命妻張氏 平原女子孫氏房愛親妻崔氏 涇州貞女兒氏 姚氏婦楊氏張洪祁妻劉氏 董景起妻張氏陽尼妻高氏 史映周妻耿氏 任城國太妃孟氏 苟金龍妻劉氏 貞孝女宗河東姚氏女 刁思遵妻魯氏 西魏孫道溫妻趙氏 孫神妻陳氏 隋蘭陵公主南陽公主襄城王恪妃華陽王楷妃譙國夫人洗氏鄭善果母崔氏 孝女王舜韓覬妻於氏陸讓母馮氏劉昶女鍾士雄母蔣氏 孝婦覃氏 元務光母盧氏裴倫妻柳氏趙元楷妻崔氏
卷九十二 列傳第八十恩幸
王睿王仲興寇猛趙修茹皓趙邕侯剛徐紇宗愛仇洛齊段霸王琚趙默孫小張宗之劇鵬張祐抱嶷王遇苻承祖王質李堅秦松 白整劉騰賈粲楊范成軌王溫孟欒平季封津劉思逸張景嵩 毛暢郭秀和士開穆提婆高阿那肱韓鳳齊諸宦者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一 僭偽附庸
夏赫連氏 燕慕容氏 後秦姚氏 北燕馮氏 西秦乞伏氏 北涼沮渠氏 梁蕭氏
卷九十四 列傳第八十二
高麗百濟新羅勿吉 奚契丹室韋豆莫婁地豆乾 烏洛侯 流求 倭
卷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三
蠻 獠林邑赤土 真臘婆利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氐吐谷渾宕昌鄧至 白蘭黨項附國 稽胡
卷九十七 列傳第八十五西域
龜茲、疏勒、烏孫、悅般、渴盤陀、鄯善、焉耆、車師、粟特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 蠕蠕匈奴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突厥鐵勒
卷一百 序傳第八十八 李延壽及其先祖

四庫提要記載


《北史》·一百卷(內府刊本)
唐李延壽撰。延壽表進其書,稱《本紀》十二卷、《列傳》八十八卷,為《北史》,與今本卷數符合。《文獻通考》作八十卷者誤也。延壽既與修《隋書》十志,又世居北土,見聞較近。參核同異,於《北史》用力獨深。故敘事詳密,首尾典贍。如載元韶之奸利,彭樂之勇敢,郭琬、沓龍超諸人之節義,皆具見特筆。出《酈道元》於《酷吏》,附《陸法和》於《藝術》,離合編次,亦深有別裁。視《南史》之多仍舊本者,迥如兩手。惟其以姓為類,分卷無法。《南史》以王、謝分支,《北史》亦以崔、盧系派。故家世族,一例連書。覽其姓名,則同為父子;稽其朝代,則各有君臣。參錯混淆,殆難辨別。甚至《長孫儉》附《長孫嵩傳》,《薛道衡》附《薛辨傳》,遙遙華胄,下逮雲仍,隔越抑又甚矣。考延壽之敘次《列傳》,先以魏宗室諸王,次以魏臣,又次以齊宗室,及齊臣,下逮周、隋,莫不皆然。凡以勒一朝始末,限斷分明。乃獨於一二高門,自亂其例,深所未安。至於楊素父子,有關隋室興亡,以其系出弘農,遂附見魏臣《楊敷傳》后。又魏收及魏長賢諸人,本非父子兄弟,以其同為魏姓,遂合為一卷,尤為舛迕。觀延壽《敘例》,凡累代相承者皆謂之“家傳”。豈知“家傳”之體不當施於國史哉?且《南北史》雖曰二書,實通為一家之著述。故延壽於《裴蘊傳》云:“祖之平,父忌,《南史》有傳。”《王頒傳》云:“父僧辨,《南史》有傳。”即互相貫通之旨也。乃《南史》既有《晉熙王昶傳》矣,《北史》復有《劉昶傳》;《南史》既有《鄱陽王寶寅傳》矣,《北史》復有《蕭寶夤傳》;《南史》既有《豫章王綜》《樂良王大圜》傳矣,《北史》復有《蕭贊(蕭綜入魏改名贊)》《蕭大圜》傳。朱修之、薛安都諸人《南史》則取諸《宋書》,《北史》則取諸《魏書》,不為刪並。殆專意《北史》,無暇追刪《南史》,以致有此誤乎?然自宋以後,《魏書》《北齊書》《周書》皆殘闕不全,惟此書僅《麥鐵杖傳》有闕文,《荀濟傳》脫去數行,其餘皆卷帙整齊,始末完具。徵北朝之故實者,終以是書為依據。故雖八書具列,而二史仍并行焉。明末清初,李清作《南北史合注》一百九十一卷。

作者介紹


李延壽者,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學家,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陽市)。貞觀中,累補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以脩撰勞,轉御史台主簿,兼直國史。初,延壽父大師,多識前世舊事,常以宋、齊、梁、陳、齊、周、隋天下參隔,南方謂北為“索虜”,北方指南為“島夷”。其史於本國詳,佗國略,往往訾美失傳,思所以改正,擬春秋編年,刊究南北事,未成而歿。
延壽既數與論撰,所見益廣,乃追終先志。本魏登國元年,盡隋義寧二年,作本紀十二、列傳八十八,謂之北史;本宋永初元年,盡陳禎明三年,作本紀十、列傳七十,謂之南史。凡八代,合二書百八十篇,上之。其書頗有條理,刪落釀辭,過本書遠甚。時人見年少位下,不甚稱其書。遷符璽郎,兼脩國史,卒。(《新唐書》)
受魏晉南北朝以降門閥制度影響,唐初仍存留一些崇尚門第習氣,李延壽也未能免俗,他在《北史·序傳》中津津樂道地講述先世事迹,自稱帝顓頊高陽氏、周柱下史李耳為“李氏之先”。被尊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的李耳,在唐朝是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定三教順序為道、儒、佛,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宣布李耳是他的祖宗。李延壽以李耳為祖,意在表明自己為聖賢之後,並且與當代皇帝同出一祖。在同一序傳中長篇累牘地列舉了歷代祖先的仕宦情況和功績,形同撰述家譜,表現出較強的門第觀念。他既迷戀於先祖的光榮,又流露出對現時自己名位較低的不滿。像那個時代的多數史家一樣,李延壽之所以走上治史道路,是與家學淵源分不開的。曾祖李曉,字仁略,“博涉經史,早有時譽”,“訓勖子弟,咸以學行見稱”,很受當時人稱讚;祖父李超,字仲舉,“博涉經史,不守章句業”,頗有創新學術的氣概。
特別給延壽重大影響的是他的父親李大師。李大師,字君威,“少有著述之志”,勤奮好學,知識廣博,善於作文,尤長史學,“備知前代故事,若指諸掌;商較當世人物,皆得其精”。大師一生經歷坎坷,他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升遷極慢。隋煬帝末年,政治腐敗,官吏貪污成風,大師任信都(今河北冀縣)郡司戶書佐,“獨守清戒,無所營求”,生活很窘迫。郡丞鞠孝稜感佩地說:“後於歲寒,此言於公得之。”隋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后,竇建德據有河北,大師在建德軍中為尚書禮部侍郎。起義軍被唐兵鎮壓后,大師被流放到西會州。他在那裡鬱悶不樂,作《羇思賦》以寄懷。當時鎮守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的楊恭仁見到此賦,很讚賞大師的才學,於是把他召至府內,深相敬重。大師早有編著南北朝史的志向,此時正有閑暇時間,而且楊恭仁家中藏書豐富,可以盡情閱覽。於是大師在辛勤著史中度過了幾年時光。到了武德九年(626),唐朝廷大赦天下,大師才得以回到京城長安。他的舊友房玄齡、封德彝已為朝中高官,勸他留京做官,他已無心仕進,便回河南家鄉繼續編寫南北朝史。不幸的是,兩年以後,他就病逝了,著述尚未完成。
《北史·序傳》對李延壽先祖的記載:
李氏之先,出自帝顓頊高陽氏。當唐堯之時,高陽氏有才子曰庭堅,為堯大理,以官命族,為理氏。歷夏、殷之季。其後理徵字德靈,為翼隷中吳伯,以直道不容,得罪於紂。其妻契和氏,攜子利貞逃隱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為李氏。周時,裔孫曰乾,娶於益壽氏女嬰敷。生子耳,字伯陽,為柱下史。子孫散居諸國,或在趙,或在秦。在魏者為段干大夫,段干木其後也。別孫悝,為魏文侯興富國之術焉。在趙者曰曇,以功封柏人,武安君牧其後也。在秦者名興族,為將軍。生子伯祐,建功北狄,封南鄭公。伯祐生二子,平燕、內德。子信為秦將,虜燕太子丹。信孫元曠,仕漢為侍中。元曠弟仲翔,位太尉。仲翔討叛羌於素昌,一名狄道。仲翔臨陣殞命,葬狄道川,因家焉。史記李將軍傳所云其先自槐里徙居成紀,實始此也。仲翔曾孫廣,仕漢,歷文、景、武三帝,位前將軍,立功沙漠。廣子當戶、椒、敢。當戶子陵,戰歿匈奴。椒。敢歷侍中、郎中令、關內侯。生子禹,位至侍中。並事具史、漢。禹生承公。承公生蜀郡太守先。先生長宗。長宗生博士況。況生孝廉本。本字上明,生巴郡太守次公。次公生臨淮太守軌。軌字逸文,生積弩將軍隆。隆字業緒,生雍。雍字雋熙,仕魏,歷尚書郎、濟北、東筦二郡太守。雍生柔。柔字德遠,晉舉秀才,為相國從事中郎、北地太守......

相關文獻


關於南北史的補表補志有:
周嘉猷:《南北史年表》。
周嘉猷:《南北史帝王世系表》。
周嘉猷:《南北朝世系表》。計收一百十餘姓,各姓又接不同郡望分列,頗有用。
汪士鐸(1802—1889):《南北史補志》。存天文、地理、五行、禮儀,共十四卷。地理志以宋齊為一篇,梁陳為一篇,魏齊為一篇,周隋為一篇。宋以大明八年為準,魏以武定之世為準,皆仍《宋書·州郡志》、《魏書·地形志》之舊,參考價值不大。禮志依據紀傳諸志及《通典》等,而未注出處,唯五行志註明出處,徵引時須檢原書。
汪士鐸:《南北史補志未刊稿》。存輿服、樂律、刑法、職官、氏族、道釋,共十三卷,體例與天文志等相同。《廿五史補編》首次據稿本印行。徐崇:《補南北史藝文志》。分南史、北史、載記三篇,以見於南北史紀傳者為準。不見於南北史僅見於八書者入載記。《隋書·經籍志》未收者居十之六七。各條皆註明出處,便於利用。
徐文范:《東晉南北朝輿地表》。分年表、州郡表、郡縣沿革表三部分。年表自晉惠帝太安二年(303)起至隋煬帝大業四年(608)止,按年排列。以西晉末的二十一州為綱,每州下舉出當年變遷沿革,各朝重要年份舉出當時全疆域所統州郡名稱數目。州郡衰接二十一州次序,每州下依朝代舉出本州及所統郡的變遷。郡縣表按各州所統郡為次序,每郡及所統縣下又依朝代敘述變遷。南北朝皆有僑州郡縣,大抵多在淮南、淮西、沔北、漢東。徐氏注意考出實土所在,以免讀史者為空名所惑,故詳州郡之建置分合於郡縣之下,因而州郡表及郡縣沿革表有重複處。此書與周嘉猷世系表為讀南北朝史的兩部重要工具書。
宋書音義4卷(清洪亮吉) 見南獻遺徵 書目答問雲未刻
宋書考證4卷(清孫?)北平圖書館館刊第9卷第1-4期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251-472頁題宋書考論
宋書札記1卷(清李慈銘) 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473-482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25-433頁民國印本
宋書州郡志校勘記1卷(清成孺)南菁書院叢書六集本 歷代地理彙編本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叢書集成第169冊
申范1卷(清陳灃) 菊坡精舍刊本 古學彙刊本 申宋書范曄傳之誣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483-498頁
宋書夷貊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
宋書補表4卷(清盛大士)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據南京??里國學圖書館寫本
補紀元表、諸侯王表、王子侯表、功臣侯表、外戚侯表、恩幸侯表六種
宋諸王世表1卷(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據歷代史表原刊本
宋將相年表1卷(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據歷代史表原刊本
宋方鎮年表1卷(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據歷代史表原刊本
補宋書宗室世系表(近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補宋書刑法志1卷食貨志1卷(清郝懿行)嘉慶21年自刊本光緒10年刊郝氏遺書本
粵雅堂叢書二十九集本附刊胡承珙校語(以下各本同)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叢書集成第766、781冊
補宋書藝文志1卷(清汪仁俊)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補宋書藝文志1卷(近人聶崇岐)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據稿本
晉宋書故(清郝懿行)嘉慶21年自刊本 郝氏遺書本 粵雅堂叢書二十九集本 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孫: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499-519頁
補校宋書州郡志札記(楊守敬)楊守敬集第7冊 續群書拾補據金陵書局本,已見迻校者不錄
禹貢半月刊第6卷第7期
齊諸王世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齊將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齊方鎮年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3冊
南齊書校勘記(清周星詒) 上海文管會藏稿本
孫:南齊書校議(今人朱季海) 中華書局1984年版,相當於中華點校本之校勘記
南齊書夷貊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0-523頁
補南齊書藝文志4卷(今人陳述)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據稿本
補南齊書經籍志(陳鴻儒等編)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33-459頁 民國間?印本、抄本
梁書佚文1卷(清王仁俊輯)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4頁
梁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61-469頁
毛本梁書校議(清陳灃)信古閣小叢書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5-530頁
梁書札記1卷(清李慈銘) 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31-541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59-461頁
補梁疆域志4卷(清洪齮孫)道光15年李兆洛刊本 歷代地理志彙編本 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叢書集成第3080-82冊
梁書夷貊傳地理考證(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補梁書藝文志1卷(清王仁俊)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梁諸王世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梁將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
陳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69-477頁
補陳疆域志(近人臧勵龢)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據稿本
陳州府職官備考1卷(清朱撰卿) 1916年淮陽縣誌附刻本
陳諸王世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陳將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冊
南史佚文1卷(清王仁俊輯)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42頁
讀南史記疑1卷(清王懋竑) 讀書記疑卷8
南史存校1卷(清王懋竑)讀書記疑卷13
南史札記1卷(清李慈銘) 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43-557頁
宋齊梁陳方鎮年表4卷(近人吳廷燮) 景杜堂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58-683頁
魏書校勘記1卷(清王先謙等)思賢講舍刊本 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本 叢書集成第168冊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684-701頁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89-525頁
魏書札記1卷(清李慈銘) 1930年北京圖書館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852-859頁
魏書宗室傳注12卷世系表2卷(近人羅振玉) 1924年東方學會鉛印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702-832頁題傳注12卷等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537-669頁 民國印本
魏書宗室傳注校補1卷(近人羅振玉)貞松老人遺稿乙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833-851頁實冊數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669-687頁
魏書鐵佛劉虎傳注(近人羅振玉)
魏書地形志校錄3卷(清溫曰鑒) 道光16年拾香草堂刻巾箱本題作校異有附錄 適園叢書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冊據適園叢書本
讀魏書地形志隨筆1卷(清溫曰鑒)北京圖書館藏管廷芬輯花近樓叢書抄本
延昌地形志20卷(清張穆) 傳抄本
稿本舊藏祁氏,后歸陳士可,僅存卷1-3司州及目錄1卷。各家傳抄本多從何秋濤抄本轉錄。
北魏地形志札記(楊守敬)歷代輿地圖·北魏地形志圖,楊守敬集第7冊郗志群校注〈續群書拾補〉第1399-1424頁
魏書外國傳地理考證1卷西域傳地理考證1卷外國傳補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955-985頁
魏書校補1卷(清盧文弨)群書拾補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4冊魏書禮志校補1卷
補樂志缺文,未全,后經陳垣據冊府元龜補足,已印入百衲本魏書。
魏書源流考(李正奮)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477-489頁 抄本
魏諸帝統系圖1卷魏諸王世表1卷魏異姓諸王世表1卷魏外戚諸王世表1卷魏將相大臣年表1卷西魏將相大臣年表1卷東魏將相大臣年表1卷(清萬斯同)
歷代史表原刊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魏書官氏志疏證1卷(清陳毅) 光緒23年刊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補魏書兵志1卷(清?今人谷霽光)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補後魏書藝文志(近人李正奮)北京圖書館有抄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687-733頁 民國抄本
元魏方鎮年表2卷(近人吳廷燮)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據排印本
西魏書(清謝啟昆)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733-911頁清刻本
北齊書佚文1卷(清王仁俊輯)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524頁
北齊書疏證(清杭世駿) 見南獻遺徵 書目答問雲未見傳本
北齊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911-917頁
北齊書校證(願學齋主人)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917-947頁 稿本
北齊書旁證(願學齋主人)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947-1019頁 稿本
補北齊書疆域志 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1019-1031頁
北齊諸王世表1卷北齊異姓諸王世表1卷北齊將相大臣年表1卷(萬斯同)歷代史表原刊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周書校勘記(清周星詒)見宋本北周書跋
周書斠議(羅振玉)二十四史訂補第7冊第1031-1037頁
周諸王世表1卷周公卿年表1卷(清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北周公卿表(清練恕)多識錄卷2 二十五史補編第4冊
周書緩案(陳故章)中華書局1959年石印線裝本
周書異域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986-991頁
殿本隋書考證(清傅雲龍校)二十四史訂補第8冊第1-21頁影印抄本
隋書札記1卷(清李慈銘) 1930北京圖書館鉛印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8冊第21-29頁影印讀史札記之九
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860-863頁
隋書求是(近人岑仲勉) 1958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孫:二十五史三編第5冊第864-948頁
縮印本,刪去附錄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