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沈君山的結果 展開

沈君山

原台灣清華大學校長

沈君山,男,1932年8月,出生於浙江餘姚,1932年8月29日生,家世顯赫,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美國馬里蘭大學物理博士,曾任職於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太空總署太空研究所及普度大學。 1973 年回台灣后,擔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兼理學院院長,后曾擔任台灣地區行政機構政務委員,並於1993 年當選第一屆民選校長。沈校長文武兼備,加上家世顯赫,故曾被讚譽為”四大公子”之一。

2018年9月12日上午10時,台灣清華大學前校長、知名物理學家沈君山病逝,享年87歲。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沈君山(1932年8月29日-2018年9月12日),浙江餘姚人,后曾擔任行院政務委員,並於1993 年當選第一屆民選校長。
1994至1997年間任台灣清華大學校長。
2018年9月12日上午10時,病逝,享年87歲。

家庭成員


父親:沈宗瀚,國際知名的農業專家,也是農復會的主任“委員“,是李登輝的直屬長官和提拔李的關鍵人物。
沈君山是沈曉庄的伯父。沈君月(沈曉庄的爸爸)

人物經歷


職業生涯

沈校長就學台大期間,曾是台大足球隊隊長,籃球隊隊員,赴美求學期間又連續三年獲得美國圍棋冠軍本因坊頭銜,回台灣后曾經代表台灣贏得兩次世界橋牌賽亞軍,當選七次國家橋牌選手,十大傑出青年。沈校長文武兼備,加上家世顯赫,故曾被讚譽為”四大公子”之一。

工作經歷

年輕時的沈君山
年輕時的沈君山
1956 年該校初復校時,沈校長即擔任梅貽琦校長之助理及吳大猷教授之助教。為當時全校四位專職人員之一。 1973 年回台灣,先後擔任該校理學院院長( 1973 - 1979 , 1984-1987 )、人文社會學院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 1982-1984 )、生命科學院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 1987-1988 )、共同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1987 - 1988 )等職,該校由一理工學校發展成注重通識,並具人文氣息之完全大學,沈校長厥功甚偉。

社會活動

沈校長回台灣后,處於 1988 年短暫“入閣”出任政務委員外,皆在清華校園度過。然長期關注“國事”,對民主發展及兩岸關係皆有獨特之貢獻。 1980 年代,台灣仍處於戒嚴時期,沈校長以其聲望熱忱,溝通朝野,保釋林義雄等因美麗島事件系獄人士,並長期擔任中央選舉委員,於族群融諧,厥功甚偉。 1990 年代初,兩岸解凍,沈校長出任回台灣統一委員會委員,提出兩岸分治之觀念,並三次與中共領導人江澤民晤談,對於和緩兩岸,啟動交流頗有貢獻。
沈君山
沈君山

人物軼事


晚年生活
沈校長於 1998 年春退休后,仍居於幽靜的清華校園,擔任科技管理學院諮詢委員會召集人,校友會理事長等職,並積極參與藝文公益活動。
仿本家前輩沈復,意欲在有生之年寫生“六記”,著有散文集《浮生後記--一而不統》、《浮生三記》、《浮生再記》。以瀟灑動情的筆觸寫出從青絲到白髮的人生幾度秋涼,從容道出“當官”與“罷官”的滋味,展現人文與科學對弈,情采斐然,並在談笑間看圍棋、橋牌交鋒,談棋論道寫出人生。正如作者所說的:“做我所能,愛我所做。”
沈君山融通文理,既是科學家,也是橋牌、圍棋高手以及台灣知名作家,有“才子”美譽。
沈君山還曾以高超棋藝為台灣清華大學募款。1995年時任台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向沈君山挑戰下棋,約定“贏1個子捐1萬元”。沈君山起先以為1萬元是新台幣,後來才弄清楚是美金計價,最後為台灣清華大學募款新台幣1500萬元。

人物評價


沈君山寫真照
沈君山寫真照
在其主持清華理學院期間,所屬各系經台灣地區教育事務主管部門評鑒為台灣最優秀之學院,其後任校長期間,清華大學每年之學術評鑒均領先群校,與台大相頡,互有所長,並為台灣最具學術聲望之大學。在此期間,適逢台灣校園民主運動的高潮期,清大校園發生不少民主抗爭運\動,幸賴沈校長的溫和開明處理,使清華校園並未受到太大衝擊。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2018年9月12日上午10時,台灣清華大學前校長、知名物理學家沈君山病逝,享年87歲。

後世紀念


沈君山個人照片
沈君山個人照片
沈君山家屬表示,沈君山生前並無宗教信仰,也曾親口囑咐日後以最簡樸方式火化,不設祭,不發訃聞,他們將遵照遺願辦理。
台灣清華大學將擇期為沈君山舉辦追思會,與沈君山的朋友故舊一同緬懷他的生平情誼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