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發制人
漢語辭彙
后發制人,漢語成語,拼音是hòu fā zhì rén。意思是等對方先動手,再抓住有利時機反擊,制服對方。出自《荀子·議兵》。用法:作謂語;用于軍事等方面。
發:發動;制:控制,制服。等對方先動手,再抓住有利時機反擊,制服對方。
出處
《荀子·議兵》:“后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
發:發動,行動。制:制服,制勝。謂在雙方鬥爭中先讓一步,待對手暴露出弱點,自己處於有利的主動地位,一舉反擊壓倒對方。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楚漢成皋之戰、新漢昆陽之戰、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吳蜀彝陵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等有名的大戰,都是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后發制人,因而戰勝的。”參見“先發制人”。
以退為進、以退為攻
先發制人、先下手為強
作謂語;用于軍事等方面
秦晉淝水之戰等等有名的大戰,都是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因而戰勝的。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后發制人的作戰思想古已有之。西周佚兵書《軍志》就有“後人有待其衰”的說法。《孫子・軍爭》說:“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百戰奇法・后戰》指出:“凡戰,若敵人行陣整而且銳,未可與戰,宜堅壁待之,候其陣久而衰,起而擊之,無有不勝。法曰:後於人以待其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歷次革命戰爭中所執行的積極防禦戰略方針,基本精神是后發制人。堅持戰略上的自衛原則,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當敵人以優勢兵力首先發動進攻時,就將戰略上的內線、持久、防禦與戰役戰鬥上的外線、速決、進攻緊密結合,消耗其有生力量,待優劣形勢轉換后,再將戰略防禦導向戰略反攻和進攻,擊敗進犯之敵。在戰役戰鬥上,力求先發制敵,但有時為了創造更有利的殲敵條件,也會採取后發制敵的戰法。1946年9月,晉冀魯豫解放軍為了擊破優勢國民黨軍對山東定陶地區的進犯,曾採取運動戰形式,先以一部兵力誘敵深入,同時以主力預伏於大、小楊湖地區,待敵進入該地區后,突然發起攻擊,隨後乘勝卷擊,一舉殲敵1.7萬餘人,圓滿地完成了戰役任務。后發制人形式上是被動的,但具有積極主動的內容,是估量到不能迅速擊敗敵方,為保存軍力,待機破敵而採取的一種有計劃的作戰方式。在作戰方法上,通常是在強敵攻擊面前,先採取防禦或退卻,待己方兵力集中、調整好部署,或對方消耗疲憊、發生過失后,再以積極的攻勢行動制服敵人。在一般技術條件或全面戰爭中,由於作戰過程較長,作戰地域較為廣闊,作戰效能相對有限,后發制人有較大的施展空間和迴旋餘地。而在信息化條件下,擁有信息技術優勢的一方機動快、毀傷能力強,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達成對防禦或劣勢一方的優勢,造成巨大破壞。后發制人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在防禦態勢下搶佔先機,從被動中爭取主動的地位。處於防禦或劣勢的一方,要善於運用謀略,積極創造和捕捉戰機,力爭以快制快。只要戰爭帷幕一拉開,防禦一方即可運用多種手段迅速實施反擊,如運用高新技術兵器對敵本土實施對等還擊,或是打擊敵海外軍事基地和海上、空中目標,或是對敵方作戰體系結構和行動程序進行打擊破壞等,徹底打亂其進攻部署,以在“后發”的不利態勢下取得“制人”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