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渡槽

春華渡槽

春華渡槽,位於湖南省長沙縣春華鎮,渡槽長2000多米,高25米,共有108個橋墩,穩穩地托住橋身。渡槽外觀秀美,氣勢雄偉,巍然古樸,像一條莽莽蒼蒼的巨龍在這蔥鬱綠色中奔騰,龍頭東起武塘大隊夷山,龍尾止於高豐大隊天鵝山南坡。1978年8月3日,渡槽竣工、引水東行。為湖南省最長的渡槽。為國內保存最完整並且正在使用的渡槽。

歷史事件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為解決這一方水土的燃眉之急,1976年,如何利用紅旗水庫豐富的水資源被提上議事日程,修建春華渡槽計劃出爐,附近的老百姓群起呼應。從全縣各個鄉鎮湧來的6萬勞動力擔當了修建渡槽的主體力量,生產隊負責提供勞動人民的口糧,湖南省水電三處擔任技術指導,機械公司提供了簡單的器械。除了國家供應有限的水泥,聰明的勞動人民就地取材,從附近的撈刀河挖沙做基。
修建碩大的渡槽,工程浩大,所需資金甚巨。地方和國家財力都有限,靠的就是眾志成城,是真正的“民心”工程。“在大集體的時代里,沒有工資的概念,從全縣各個村鎮選送的青壯年,自己帶碗筷,自己帶被子衣服,紮下去一干就是兩三年,由生產隊出口糧,計工分。”原花園村支部書記祖正輝告訴筆者,那時候,基礎設施和機械設備落後,造一座渡槽要花費許多勞力和石料資源,需要集體協作,歷時數月或數年才能完成。沒有先進的機器,挖土打洞,只能靠人們用最原始的工具鏟子、鐵鍬,工具下不去的地方,就用手去扒。
從旋轉的石梯拾階而上,舉目遠眺,一座座高大雄偉的橋墩由遠及近映入眼帘。數十噸的橋墩在那個沒有起重機的年代是怎樣豎立起來的呢?當時曾經參與春華渡槽修建的曹福潛為筆者解惑:“春華渡槽共108個橋墩,橋墩之間間隔20米,每個橋墩由8個石墩砌成,每個石墩重量不等,最輕的也不低於十幾噸。沒有大型起重設備,我們只能靠人力和簡單的器械用槓桿原理將石墩拉上去。上百人喊著號子,齊心協力才能扶一級台階上去。”曹福潛用手摩挲著渡槽的橋墩粗糙不平的表面,感慨良多。經過數十載的日晒雨淋,筆直挺立的橋墩顯出了一種厚重的滄桑感。粗壯的橋墩就像一個分足站立的巨人,單“足”就要兩人才能合抱,實在難以想象它們是僅僅憑藉人力就豎立起來的。
和曹福潛當時同屬長沙縣黃花區的朱覺良,提起那段甩開膀子建渡槽的歲月,記憶最深的是那座讓他結下良緣的臨時鐵索橋。“修建渡槽是全縣的一件大事,不止我們撈刀河以西的生產隊要參加,河東的青壯年也要出力。”撈刀河寬約100米,深4米有餘,建渡槽的時候三班倒,沒日沒夜地干,為了方便河東河西的往來,就在撈刀河上用三根鋼絲繩架了一個臨時的軟索橋,橋上鋪了竹板,約三米寬,有人過往時,橋面便會輕輕地搖晃。“建橋的時候,為了犒勞我們,每天晚上河東都會放電影,她也跑來看電影,一來二往,我們就熟悉了對方。”朱覺良黝黑的臉上,顯出一抹久違的紅暈,“當時看的是《吉鴻昌》,看到銀幕上全軍覆沒的時候,人群都發出驚嘆的聲音,我卻只看見了她微微出汗的鼻尖。”看完了電影,朱覺良送愛慕的女孩過河回家。夜,清涼如水,涼風習習,鐵索橋的間隙可窺見粼粼波光,調皮的孩子在鐵索橋上東奔西跑,軟索橋搖搖晃晃,女孩嚇得花容失色,朱覺良一把牽住了女孩的手,這一牽就是數十年。
春華渡槽
春華渡槽
久旱逢甘霖,渡槽修建好以後,春華從顆粒難收的貧瘠之地一躍成為五穀豐登的魚米之鄉。1985年,在全省開展的大規模噸糧田建設競賽中,春華連續三年拔得頭籌,創造了“三捧金杯”的佳話。1987年春華成為湖南省第一個成建制過噸糧的鄉鎮。

歷史意義


因為年代久遠,作為國內保存最完整並且正在使用的渡槽,春華渡槽從絢爛歸於平淡,渡槽的石方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磨損,縱是如此,仍然無損於渡槽在當地人心裡的高大形象。
“每次看到高聳天空、橫跨田野的渡槽,心裡就會浮現出當年熱火朝天建渡槽的場面。”朱覺良說過。
大氣磅礴的春華渡槽時至今天,更多的是承擔陸上橋的職責,但它的雄偉,它的功德,是令人嘆服的。湖南第一渡槽,是一條巨龍,能降甘霖,能帶動那一方人民騰飛;是一座橫卧的長碑,記載了春華人民乾旱歲月的辛酸,也記載下長沙縣熱火朝天的幹勁。它記下的,是一段不能忘懷的歷史。

地位


2005年,春華渡槽被列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