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鎮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轄鎮

玄武鎮,隸屬於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地處鹿邑縣西北部,東與楊湖口鎮毗鄰,東南接穆店鄉,南鄰丘集鄉,西連高集鄉,西北、北、東北與商丘市柘城縣皇集鄉、張橋鄉接壤,距鹿邑縣城25千米,區域總面積57.26平方千米。

東魏天平年間(534—537年),現玄武鎮境域置觀武鎮;1986年12月,由玄武鄉改為玄武鎮。截至2019年末,玄武鎮戶籍人口為75750人。截至2020年6月,玄武鎮下轄5個社區、2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人民路1號。

歷史沿革


東魏天平年間(534—537年),相傳曹操屯兵武平,操練軍隊,築台觀武,置觀武鎮。
唐代時,為避貞觀年號,改為玄武集。
明朝時,為觀武集。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為玄武鎮。
民國二十年(1931年),為第四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為觀武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8月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中國共產黨創建安平邊區縣,縣政府駐玄武集,屬豫皖蘇第二專員公署。
1949年後,為玄武區。
1956年4月,撤區,設立玄武中心鄉。
1958年8月,撤鄉,成立玄武公社。
1964年8月,為玄武區。
1965年4月,撤區,為玄武公社。
1983年4月,由玄武公社改為玄武鄉。
1986年12月,由玄武鄉改為玄武鎮。
1958年建玄武公社,1983年改鄉,1987年建鎮。1997年,面積51.5平方千米,人口5.2萬,轄西北頭、前庄、梁樓、柏木崗、大朱庄、馬庄、董樓、潘庄、郝庄、余里王、王橋、時口、橋北頭、前王、大陳庄、后劉庄、二門趙、后皇莊、胡集、李大樓、崔堂、劉樓、孟庄、李古同、明郭、關庄、王口、解樓28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玄武鎮位於老子故里河南鹿邑縣城西北部26公里處,北與商丘市柘城縣接壤,接連霍高速,南臨311國道和永登高速,省道老沈線從鎮區穿過。玄武鎮歷史悠久。區域總面積57.26平方千米。人口6.2萬人。
玄武鎮地圖
玄武鎮地圖

地形地貌

玄武鎮地處豫東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坡降1/6000,平均海拔41.8米,最高點海拔46.3米。

氣候

玄武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秋氣候溫和,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多偏北風,多年平均氣溫14.5℃,1月平均氣溫0℃,極端最低氣溫-19.1℃;7月平均氣溫27.6℃,極端最高氣溫41.9℃;生長期年平均263天;無霜期年平均218天;年平均降水量729.1毫米。

水文

玄武鎮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有三級河渦河流經全境,五級河白溝河流經西部,泓水河流經北部;另有薅須溝、紅淤溝、馬劉河等。

自然災害

玄武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連陰雨、冰雹、大風、蟲害等。1986年、1988年,玄武鎮因境內降雨量不足,氣溫偏高多風,遭到嚴重乾旱;2000年6月中下旬,連降暴雨,降雨量達320毫米,造成嚴重內澇,成災面積5200畝,倒塌損壞房屋894間,糧食減產130萬千克。

自然資源


2011年,玄武鎮有耕地5.4萬畝,人均0.8畝。

行政區劃


1997年,玄武鎮下轄28個行政村。
玄武鎮下轄行政村
西北頭前庄梁樓柏木崗大朱庄馬庄董樓
潘庄郝庄余里王王橋時口橋北頭前王
大陳庄后劉庄二門趙后皇莊胡集李大樓崔堂
劉樓孟庄李古同明郭關庄王口解樓
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下轄26個行政村;下設30個居民小組、178個村民小組。
玄武鎮下轄行政村
渦北渦南東頭前庄西小庄5個社區柏木崗大朱庄
梁樓馬庄董樓潘庄郝庄余里王王橋
時口操庄大陳庄后劉庄二門趙后皇莊胡集
李大樓北孟庄劉樓李衚衕明郭庄關庄王口
解樓后崔堂前王莊
截至2020年6月,玄武鎮下轄5個社區、2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人民路1號。
玄武鎮下轄行政村
關社區前庄社區渦北社區東關社區渦南社區李古洞村王橋村
大朱村胡集村后皇村王口村余里村孟庄村梁樓村
操庄村柏木村潘庄村時口村郝庄村大陳村前王村
董樓村后劉村馬庄村關庄村劉花棚村二門村李大樓村
崔堂村解樓村明郭村

代碼

411628101。
轄6個居委會:
居委會代碼
001南關居委會002前庄居委會
003渦北居委會004東關居委會
005渦南居委會006玄武工業園區居委會
26個村委會:
村委會
200李古洞村201王橋村202大朱村203胡集村204后皇村
205王口村206餘里村207孟庄村208梁樓村209操庄村
210柏木村211潘庄村212時口村213郝庄村214大陳村
215前王村216董樓村217后劉村218馬庄村219關庄村
220劉花棚村221二門村222李大樓村223崔堂村224解樓村
225明郭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總人口有6.6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5576人,城鎮化率69.1%;總人口中,男性33702人,佔51.1%;女性32298人,佔48.9%;14歲以下13563人,佔20.6%;15—64歲47110人,佔71.3%;65歲以上5326人,佔8.1%。2011年,玄武鎮人口出生率0.4‰,人口死亡率0.3‰,人口自然增長率0.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69人。
截至2018年末,玄武鎮戶籍人口為75224人。
截至2019年末,玄武鎮戶籍人口為75750人。
玄武鎮風貌 2張
玄武鎮風貌

經濟


綜述

2005年,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122807萬元,農業產值13983萬元,工業產值352689萬元,固定資產投資26400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07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596元。
該鎮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已形成皮革、皮鞋、製藥、傢具四大支柱產業和以建築、建材、化工、釀酒、運輸、養殖和麵粉加工等七大產業為主體的企業群體,其中龍頭企業4家,骨幹企業16家,小企業142家,培育出了河南鞋城皮革集團(全省百強企業第35名)和輔仁集團(全省百強企業第33名)兩個年產值近20億元的大型企業。其中鞋城皮革集團完成產值19.4億元,實現利稅1.5億元,出口創匯3700萬美元,且躋身於中國大企業集團千強榜,被中國鄉鎮企業協會評定為“中國最具生命力民營企業”;輔仁集團控股資金達22.1億元,完成產值24.5億元,實現利稅2.9億元,醫藥綜合能力居全省第一,製劑生產能力居全國第一,旗下的輔仁堂製藥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批准並已公告,“宋河”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2007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生產總值57.3億元,出口創匯4500萬美元,財政收入917萬元。該鎮先後被命名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六好黨委”、“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省發展鄉鎮企業先進(鄉)鎮”、“全省科技示範鎮”等榮譽稱號。黨和國家領導人溫家寶、李長春,省市領導徐光春、王明義、毛超峰、徐光等到該鎮視察指導工作。
2011年,玄武鎮財政總收入1311萬元,比2010年增長了19%;農民人均純收入5908元。玄武鎮已形成皮革、皮鞋、製藥、傢具四大支柱產業和以建築、建材、化工、釀酒、運輸、養殖和麵粉加工等七大產業為主體的企業群體。
截至2018年末,玄武鎮有工業企業234個,其中規模以上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3個。
截至2019年末,玄武鎮有工業企業247個,其中規模以上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2個。

農業

2011年,玄武鎮農業總產值2.1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6%。玄武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藥材、煙葉等。2011年,玄武鎮棉花種植面積120畝,產量15.6噸。玄武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

工業

2011年,玄武鎮有企業117個,其中產值超億元大型企業3個。已形成製藥、皮革、皮鞋、傢具四大支柱產業和以商貿、基建、建材、釀酒、化工、加工、養殖七大產業為主體的企業群。2011年,玄武鎮工業總產值為58.3億元。

商貿

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有商業網點2653個,有專業集貿市場5個,是鹿邑縣西北部醫藥、傢具交易市場和商品集散地。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8.3億元。
玄武鎮
玄武鎮

文化


地名由來
玄武鎮因該地古時位於湖泊之北,道教所奉的北方神為玄武,故名。又傳,曹操屯兵武平,操練軍隊,築台觀武,始稱觀武;唐代,避貞觀年號改名為玄武集。

交通


玄武鎮有永登高速公路、210省道、鹿柘公路過境,其中210省道境內長4.58千米。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有縣鄉級公路5條,總長29.7千米。

社會


黨支部40個,黨員930名,政府幹部161人,其中在職109人,離退休52人,在職班子成員8名,科級幹部12名,行政在編32人,事業在編40人,退伍兵37人,1993年被省政府命名為“中州名鎮”,2003年被國家發改委、聯合國計劃開發署定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
玄武鎮素有“皮都鞋城的美譽”,改革開放以來,玄武鎮的各項事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小城鎮建設,更是一日千里,現鎮區建設面積已達8平方公里,鎮區人口2.4萬元,輻射周邊10公里區域。為突出特色,把玄武打造成全國一流名鎮,該鎮於2003年初與河南省社科院地理研究所合作,量身製作、精心打造,先後完成了《玄武鎮2003-2020年鎮區建設規劃》和《玄武鎮2003-2020年經濟發展規劃》,在此基礎上,該鎮先後投資10000多萬元,完成了東環路、鞋城大道、輔仁大道、觀武路、人民路的修鋪、亮化、綠化工程,人民路下水道建設工程,人民路硬化和凈化工程,勸業商場、南北農貿市場,小吃一條街市場,垃圾處理場、公廁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向上爭取,又完成了鎮一中、二中教學樓,宿舍樓建設、公交車站建設、35KV變電站建設、移動通訊塔建設等,全鎮範圍內實現了“水、電、路、電話、有線電視”五通,其中鄉間公路12條,通車里程97公里,“村村通”工程全面實現。
玄武鎮的農業發展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05年,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幫助下,該鎮先後建成了郝庄、陳油坊兩個生態文明村,全鎮建沼氣池320多個,打深水井6眼,修鄉村公路兩條長18公里,新發展養殖戶500多家,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也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560人,專任教師24人;小學24所,在校生5817人,專任教師293人;有初中3所,在校生2218人,專任老師145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有文化站1個,圖書室5個。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有體育場地16處,26%的社區地方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有廣播喇叭42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0.85萬戶。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1個。2011年,玄武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6萬人。

社會保障

2011年,玄武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76戶,人數78人,支出14.98萬元,比2010年增長1.1%;月人均16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96戶,人數2748人,支出237.4萬元,比2010年增長了1.2%;月人均72元;農村醫療救助2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026人次,共支出15.1億元,比2010年增長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3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3.99萬元,比2010年增長2%;有敬老院1家,床位100張;有社區服務設施4個;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9519人,參保率75%。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6個,鄉村通郵率100%;有固定電話用戶1653戶,行動電話用戶52348戶。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有自來水廠1座,生產能力250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5%。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擁有35千伏以上變電站2座,用電負荷7000千瓦。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玄武鎮人均綠地4.5平方米。

獲得榮譽


快速發展的玄武鎮,先後被國務院體改委命名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河南省委組織部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和“全省‘六好’先進黨委”,河南省建設廳授予“中州名鎮”,省科技廳授予“科技示範鎮”,多次獲“周口市財源建設先進單位”和鹿邑縣“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信訪工作先進單位”、“綜治工作先進單位”、“計劃生育工作‘一類鄉鎮’”、“林業生產先進單位”等。
2015年入選河南公布首批重點示範鎮名單
玄武鎮
玄武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