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河
淮河中游左岸一條支流
渦河,是淮河中游左岸一條支流,淮河第二大支流,淮北平原區主要河道,呈西北東南走向。發源於河南省尉氏縣,東南流經開封、通許、扶溝、太康、鹿邑和安徽省亳州、渦陽、蒙城,於蚌埠市懷遠縣城附近注入淮河。
長380公里,流域面積1.59萬平方公里。戰國時期開鑿的“鴻溝”與之相通。渦河歷來是豫、皖間水運要道。歷史上屢受黃河決口泛濫之害。支流惠濟河口以下的中下遊河槽,原本寬深,排水能力較好,有“水不逾渦”之說。
20世紀50年代將鄰近排水困難的西淝河、茨河、北淝河等上游部分積水,改道排入渦河。
20世紀60年代后,為發展灌溉,干支流普遍建閘蓄水。
渦河,是一條中原地區古老的河流。據《柘城縣誌 》,《爾雅》記載:"渦為洵"。晉郭景純注云:"大水溢出別為小水也,本作過,省文為渦,義取漩流也。"渦河之名即由此得之。但《蒙城縣誌》由認為:渦河,古稱過水,《水經注》:“陰溝始,亂蕩蕩終,別於沙,而過水出焉。”
陰溝水古為渦河上源。《水經注》(卷九)載:“陰溝水出河南陽武縣蒗盪渠,……陰溝始亂菠盪渠終別於沙而水出焉,水受沙於扶溝縣。”
渦河
渦河主源為運糧河,發源於河南開封以西,黃河南堤腳下,東南向流,穿過中牟縣與開封市之間隴海鐵路,至朱仙鎮南,右納一分支,以下始稱渦河。至邸閣左納孫城河,至芝麻窪渦河故道(又稱惠賈渠)由左岸匯入,至太康縣東,右納老渦河;太康至玄武間折東流,左納小新溝、鐵底河;玄武以下至豫、皖界,兩岸無支流匯入。玄武至鹿邑又東南向流;鹿邑至亳縣為向東流,在焦庄北進入皖境,至劉寨東,惠濟河自左岸來匯,匯口處稱兩河口,至亳縣城,左納小洪河、陳治溝;亳州以下河道東南流,經十九里,過大寺閘,在沙土集至百尺河村,左納新武家河?武家河上段?,右納趙王河;至義門集,漳河自右岸來匯;又經趙屯、大吳家,至渦陽縣城北,有渦陽節制閘,老武家河(武家河下段)於閘上游左岸匯入,五道溝自閘下左岸匯入;又穿過濉阜鐵路橋,經高爐集,至西陽集,左有青羊溝來匯,右有北鳳溝來匯,均為渦陽與蒙城兩縣的界溝。續東南流,至蒙城縣城北,有蒙城節制閘,孫溝灣(阜蒙河)於閘上游右岸匯入;蒙城以下,地域狹長,左岸有8條大溝、右岸有12條大溝直接入渦。流經雙澗、移村、龍亢、燕集、河溜、雙溝、沙溝,至紅廟西,左通符懷新河,符懷新河上有許營閘,距渦河約1公里許。折南流,至龜山頭穿過渦河大橋,又折東流,於懷遠縣城東北注入淮河。
河道總長度423公里,直線距離360公里,彎曲度1.2,其中豫境196公里,皖境227公里。河源地面高程78米,河口19米,平均沿河地面坡降1/6500。河源至惠濟河口為上游,比降1/5000;亳州至蒙城為中游,比降1/10000~1/11000;蒙城至河口為下游,比降1/12000~1/15000。
渦河:源於開封縣西姜寨鄉郭廠村西,賈魯河東岸,向東南流經朱仙鎮、大李庄鄉,從四合庄出境人通許縣,境內流長20公里。河床寬21~24米,深2.7米,最大流量25立方米/秒。重要支流有運糧河、惠賈渠、馬家河、孫城河、南、北鐵底河等。縣南部澇水主要由此河排泄,趙口淤灌區的全部退水也由它排泄。
尉氏縣,渦河 其源有二:一在開封縣西姜寨鄉郭廠西;二在鄭汴公路南側開封林業總場西,至大律王合二而一,再東南穿過開尉公路流入尉氏境。經北賈寨,至崔崗東界入通許。渦河在本縣流長7公里。
渦河源出開封縣,在通許縣北李左村南入境。東南流,經半截樓、裴庄、中牟王,至車崗東,有孫城河匯入;繼向東南,經婁庄、南樓、西時庄,至秦庄西,有惠賈渠來匯;再南流,至田王莊東,有百邸溝匯入;繼而東南,過劉閣、蘇庄、箍桶劉、稷子崗,向東南入太康境。
渦河(系常年河)境內長度51.625公里,流域面積1052平方公里。防洪流量562立方米/秒,除澇流量30.6立方米/秒。沿河建水閘1座(計劃灌溉16.4萬畝,現灌溉3萬畝)。公路橋3座,機灌站16座。1966年10月治理時,主槽流量只通過120立方米/秒,防洪流量為360立方米/秒。現底寬24米,深3.2米。
亳州市境內流域面積為1881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84.5%。主要支流左岸有小洪河、亳宋河、武楊河、老武河、大觀新河等;右岸有油河、趙王河等。
渦河上源為陰溝水。《水經注》(卷九)載:“陰溝水出河南陽武縣蒗盪渠,……陰溝始亂菠盪渠終別於沙而水出焉,水受沙於扶溝縣。”今一上源為惠濟河,發源於河南省開封市西北部黃河南大堤下,東南流向,流經杞縣、睢縣、柘城、鹿邑,自安溜鄉入境。另一上源發源於河南中牟縣東,東南流向,流經河南省通許、太康、鹿邑,自代橋入境。兩源流至十八里集西之兩河口合一,東向流經十八里集、市區北關、十九里集、大寺集、東釣魚台、百尺河,至義門入渦陽縣境。境內河段長66公里。河道斷面:上寬約230~250米,底寬約50~100米,河深約13~15米,在高程37米以下的河槽,平均斷面為1553平方米,最大泄洪流量為2500秒立方米,達20年一遇排澇標準。據1950~1986年水文觀測,最高水位為36.67米,最低水位為24.79米;最大洪水流量為2140秒立方米,最小枯水流量為零。因河槽深闊,兩岸地勢高,近百年來未曾漫溢成災,故民間有“水不逾渦”之說。但自1968年以來,上游地區開展“引黃淤灌”,大量泥沙入渦,形勢越來越嚴重,最大含沙量由1983年的4.43公斤/立方米,增加到1985年的31.1公斤/立方米。年來沙量由1983年的6.32萬噸,增加到1985年的91.9萬噸。1981年渦河實測斷面與1953年實測斷面相比,大寺閘以上至兩河口東平均淤高6米;河槽平均斷面由1553平方米減少到957.5平方米;平槽泄洪流量由2510秒立方米減少到1110秒立方米,尚不足5年一遇排澇標準。是時縣水利局將渦河淤積情況逐級上報,引起了省、地和國家水利部門領導的重視。1982年,水電部向國務院提交了《渦河淤積和引黃淤灌問題處理意見》的報告,國務院很快下達了(82)國函字54號文件,批轉了水電部的報告,著重指出:“河南省引黃淤灌必須完善沉沙設施之後才能進行”。並立即下撥渦河防洪應急工程經費105萬元,要求及時做好渦河安全渡汛工程。1982年冬至次年春,亳縣修築渦河防洪堤40.7公里,城市防洪牆13554米。但因經費有限,防洪堤、牆工程標準偏低,且未封閉。兩岸溝口60餘處,均未建防洪配套工程。所以目前仍不能充分發揮防洪效益。尤其是上游引黃淤灌在沉沙設施不配套的情況下仍繼續進行,使渦河水含沙量有增無減,河床淤積日趨嚴重,洪澇災害的威脅與日俱增,實為當地百萬人民的心腹大患。
渦河屬雨源型河道,其水位、流量、含沙量均受流域內降雨量的直接影響。年最高水位、最大流量和含沙量多出現於6~9月,枯水期和最小含沙量多出現於冬季和春季。
70年代后,隨著中上游工業廢水排放日多,污染逐漸加重。
建國前,渦河在當地境內無永久性橋樑,兩岸交通極不方便。建國初,為溝通亳——商公路,在城東北角建起一座木排架公路橋。1969年9月,建九孔井柱“T”型梁板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公路橋,成為貫穿渦河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此後又在城西韓營修建區鄉公路橋一座,在城北二橋渡口修建浮橋1座,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1978年,經中央水電部批准,在市境東南15公里之大寺集近處,修建了渦河亳縣樞紐工程淺孔閘1座,為當地第一座大型蓄水閘。
渦陽縣境內,流經亳縣城父寨七里橋入縣境。渦河流至義門集東南,漳河(現稱“章河”)自西南注入。后曲折東流至大石橋,拖江溝自北注入。東南流至乾柴廟,龍鳳溝自南注入。東流至趙屯南,薛溝(姚子溝)水自南注入。東南流至彭渡口,湖溝水自南注入。東流至孫樓北,界洪河水自南注入。東流至縣城北,界溝水自南注入;雉河水(現稱武家河)自西北注入。東流過縣城北。五道溝水自北注入。從縣城東北角折轉南流,至官路口東去,葛溝水自南注入。東流至楊樓西,蔡溝水自北注入。東流至蒙關店北鐵牛嶺,白膏溝水自南注入:普溝水自北注入。東南流,張溝水自北注入。東流至解庄,解溝水自南注入。東流至橋口張南,馬溝水自北注入。南流至王辛庄,沈溝水自西注入。折轉東流至楊瓦房西,白羊溝水自北注入。東南流至劉溝西北,黑溝水從東北注入。東南流,銀溝水自南注入。東南流至小王園南,文溝水自東北注入。東南流至西陽集北,金溝水從東南注入。東流至渦陽與蒙城邊界前張庄,青羊溝水自北注入。自此,渦河人蒙城縣界。渦河經縣境55公里,流域平均寬度16.7公里,流域面積1268平方公里。總落差58.7米,河床平均比降0.3‰,河上口寬190米至200米,底寬140米至160米。最高水位30.45米,出現於1963年8月7日。最低水位18.99米,出現於1960年3月4日。最大流量每秒2480立方米,出現於1963年8月6日。最小流量每秒40立方米,出現於1962年8月21日。建渦陽閘后,閘上最高水位為30.15米,出現於1976年;最低水位為22.73米,出現於1971年;閘下最高水位為28.66米,出現於1971年;最低水位22.27米,出現於1972年。
蒙城縣境內,渦河(古稱過水) 《水經注》:“陰溝始,亂蕩蕩終,別於沙,而過水出焉。”源於河南省通許縣,流經杞縣、太康、鹿邑與北干惠濟河匯流,經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由田橋入境,東南流經小澗鎮西、城關鎮北、全集西、雙澗鎮北、移村集南至界溝集出境,至懷遠縣城北入淮。境內長52公里,兩岸37條大溝注入,境內流域面積671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31.8%。境內河寬200—300米,深8—10米,平槽流量1500立方米/秒,可常年通航。沿岸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建國后,修築兩岸防洪堤、溝口涵閘、蒙城節制閘、分洪閘、船閘,多次疏浚河道,水利、航運條件大為改善。
懷遠縣境內,渦河 源於河南省開封縣西,於蒙城縣界溝入境,至縣城東注入淮河,過境約55公里,縣內流域面積154.6平方公里。上游支流呈扇形分佈,客水面積15735平方公里,歷史上因受黃泛影響,河岸高於兩側平原1~2米,河床狹窄,呈長槽形。汛期受淮水頂托、倒灌,兩岸平原排澇困難。渦河境內計有支流14條,左岸有湯家溝、新溝、黃家溝、帖家溝、王家溝、陳家溝、施家溝;右岸有鈕家溝、楊家溝、褚家溝、西毛溝、東毛溝、唐家溝、新莊溝。渦河正常情況下水深5~8米。
渦河
百邸溝,原系1938年黃河決口沖刷之自然溝,汛期坡水多順其排泄,1951年沿自然串溝開挖成百(百里池)邸(邸閣)溝。源出本縣水坡鄉雙河府,南流經蘇橋、夾河、至水坡東南去,經霍寨和十八里鄉武家、石槽李,於東周庄向東入通許,到邸閣南匯入渦河,在尉氏境流長21公里,流域面積160平方公里。
尉扶河,源於本縣張市鄉水牛張村,本為1938年黃河決口的串溝,建國後作排泄尉氏、扶溝之澇水加以疏浚,遂稱尉扶溝。水沿張市鄉大庄、王老,永興鄉段庄、劉符陳、孫留,至前杜柏出尉境入扶溝。到太康黃口匯入渦河。全長55公里,流域面306平方公里,其中本縣境內長23公里,流域面積170平方公里。
運糧河:運糧河自杏花營農場的秫米店村西北入境,穿杏花營、仙人庄、西姜寨、朱仙鎮等鄉(鎮),最後於大李庄鄉的四合庄入渦河,在境內全長35.6公里,流域面積214平方公里,流量61立方米/秒,除澇標準為3年一遇。運糧河一帶是明清時期賈魯河遺址,當時是河南對外聯繫的主要水路,尤其江淮一帶的“幺幺茶米粟”須通過賈魯河運往朱仙鎮,再銷散於汴及華北各省,故又名運糧河。后經數次黃河泛濫,至1900年河道淤塞,遂無航行之利。
圈章河:發源於開封縣杜良鄉大康寨村附近,至羅王鄉溝村入杞縣境。該河屬淤泥河支流,境內長19.4公里(埽街村以上系小溝不計長度),除澇標準5年一遇。隴海鐵路以上除澇流量23.4立方米/秒。
圈章河中支:發源於曲興鄉耿樓村附近,至羅王鄉馬樓村入圈章河。全長14.01公里,流域面積40平方公里,1978年按5年一遇的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圈章河東支:發源於曲興鄉大丁寨村附近,至羅王鄉董樓村入圈章河,境內長11.4公里,流域面積31.7平方公里,1978年按5年一遇的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9、運糧河西支:在朱仙鎮小店土村西由運糧河分出,經朱仙鎮中向南入渦河。境內河長6.7公里,1972年按3年一遇的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40立方米/秒。
9、運糧河西支:在朱仙鎮小店土村西由運糧河分出,經朱仙鎮中向南入渦河。境內河長6.7公里,1972年按3年一遇的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40立方米/秒。
惠賈渠:發源於開封市郊區汪屯鄉伍村附近,經縣內范村、半坡店兩鄉,於通許縣小城村匯入渦河故道。境內長18.5公里,流域面積112.8平方公里。1975年按3年一遇的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28.4立方米/秒,防洪流量42.7立方米/秒。
馬家河:發源於杏花營鄉西網村運糧河東岸,流向東南,在邢堂村過隴海鐵路,至榆園村北進入丌封市郊區,到后伍村東北入惠濟河,全長29.6公里,流域面積193.2平方公里,境內長10公里,流域而積38.5平方公里,最大流量96.2立方米/秒。
馬家溝:發源於開封縣潘堂村北,至通許縣人渦河故道,境內長29.1公里,流域面積104.2平方公里,足趙口灌區骨幹退水河道。1978年按5年一遇除澇標準治理,20年一遇防洪標準治理,防洪流量139立方米/秒。
上惠北泄水渠:發源於開封市郊區卜李寨村南,在電廠專用鐵路線以東進入縣境,從興隆鄉石牛村東過隴海鐵路流向東南。於陳留鎮石庵村折向正南,至陳留鎮北關匯入惠濟河,全長26.8公里,流域面積106平方公里,境內長14.49公里,流境面積29.2半方公里。1980年進行治理,除澇標準5年一遇,除澇流量40—49.3立方米/秒。境內有橋15座,閘1座,渡槽1座。
下惠北泄水渠:發源於陳留鎮石庵村,經土山崗鄉的月林、魏寨、馮庄等村,在仇樓鄉閻家屯村北入惠濟河,全長11.2公里,流域面積57平方公罩。1978年按5年一遇的除澇標準治理,20年一遇防洪標準治理,除澇流量35立方米/秒,防洪流量56立方米/秒。
柏慈溝:發源於開封縣八里灣鄉柏樹墳村附近,經土山崗鄉黃崗村出縣境,至杞縣慈母崗村入惠濟河。全長13.2公里,流域面積42.2平方公里,縣境內長10公里。1979年按5年一遇除澇和20年一遇防洪標準治理,除澇流量26立方米/秒,防洪流量41.7立方米/秒。
孫城河:發源於開封縣朱仙鎮老飯店村北,經大李庄鄉、萬隆鄉入通許縣境。境內長17.3公里,流域而積78平方公里。1984年按3年一遇除澇和20年一遇防洪標準治理,除澇流量24立方米/秒,防洪流量84立方米/秒。
香冉溝:發源於朱仙鎮廟崗村附近,到通許縣冉庄入孫城河。境內長10.2公里,流域面積51平方公里。1978年汛期局部按5年一遇標準清障,1984年按3年一遇標準除澇治理。
大高廟溝:發源於范村鄉邊橋村東南,在萬隆鄉楊樓南入通許縣境。境內長20公里,流域面積47.5平方公里。1976年按3年一遇除澇治理,除澇流量23立方米/秒。
北鐵底河:發源於陳留鎮五里廟村附近,經仇樓鄉小營村南入通許縣境。境內長12.7公里,流域面積32.13平方公里,1964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20、南鐵底河:發源於半坡店鄉吳樓村附近,經陳留鎮至仇樓鄉和寨村南入通許縣。境內長15.7公罩,流域面積54.5平方公里。1974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11.27立方米/秒。
20、南鐵底河:發源於半坡店鄉吳樓村附近,經陳留鎮至仇樓鄉和寨村南入通許縣。境內長15.7公罩,流域面積54.5平方公里。1974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11.27立方米/秒。
韋政崗溝:發源於范村鄉許墩村西,到半坡店林場入惠賈渠。全長15.55公里,流域面積58公里。1971年按3年一遇除澇標準治理,除澇流量30.8立方米/秒。
開蘭溝:發源於開封市東郊十里鋪村北,由后樓村入縣境,到曲必鄉蔡庄村東進入蘭考縣境。境內長20公里,流域而積49.6平方公里。1979年10月對中西河段按5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18.8立方米/秒。
鐵路溝:發源於杜良鄉治台村北,至羅王鄉閻店東進入蘭考縣境。境內長19.3公里,流域面積55.3平方公里。1979年對西、中河段按5年一遇標準除澇治理。
殷公渠:發源於八里灣鄉川軍營村,經八里灣村北到小河村東入淤泥河,全長5.8公里,流域而積11.5平方公里。1979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18.7立方米/秒。
黃石溝:發源於城關鎮獨樂崗村北,經興隆鄉至陳留鎮朱庄村入上泄水渠。全長11.9公里,流域面積35平方公里。1979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興月溝:發源於興降鄉興降村東,到土山崗鄉月林村入下泄水渠。長10.4.公里。流域面積18平方公里。1979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12.2立方米/秒。
六支排:發源於八里灣鄉,至土山崗村東北入淤泥河,全長5.8公里,流域面積12.5平方公里。1979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秦奉溝:發源於土山崗鄉月林村東,經張九庄村西北,過後黃崗至杞縣秦奉寨入柏慈溝。境內長5.6公里,流域面積12.5平方公里。1963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小青河:發源於半坡店鄉半坡店村附近,經半坡店鄉周庄村入通許縣境,境內長7.6公里,流域面積23平方公里。1988年按5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金盔李溝:發源於杏花營鄉后棗林村南,經西姜寨鄉進入朱仙鎮,入運糧河西支。全長12.9公里,流域面積28.5平方公里。
白芋溝:發源於杏花營農場八店村東,到西姜寨鄉大律王村入渦河。全長17.4公里,流域面積58.4平方公里。
惠濟河 源於開封城西北黃汴河源。惠濟河原為古汴河。清乾隆六年(1741年),河南巡撫雅爾圖奉敕開挖疏浚古汴河故道,竣工之後賜名惠濟河。惠濟河屬淮河支流渦河的支流,全長181.8公里,流域面積4130平方公里。幹流自開封城東南角黃汴河口開始,穿過隴海鐵路橋,向東南經高樓、汪屯橋,到后伍村東北馬家河入惠濟河口北,全長10.74公里,流域面積177.9平方公里,平均流量3.22秒/立方米,河口寬度40-44米,河槽深度3.5-4米,已被工業和生活污水嚴重污染。
渦河水系發源和流經通許縣境的一級支流有6條:左岸有孫城河、下惠賈渠、渦河故道、小青河、標台溝;右岸有百邸溝。源於外縣匯入通許縣境的二級支流有香冉溝、大高廟溝、上惠賈渠、馬家溝等4條。流域面積大於30平方公里的二級支渠共6條:張百溝、渦河故道西支、申庄溝、棗林溝、於任溝、安嶺溝;流域面積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排水支溝有13條:裴崗溝、三王溝、老王莊溝、唐崗溝、崗李溝、姜清溝、袁灘溝、仲庄溝、大比支溝、東乾渠、田王莊溝、謝李溝、孟連溝。
渦河支流 小洪河:清代稱清水河,上游在河南省境內為古宋河。發源於河南省民權縣東部,東南流向,經寧陵、商丘,於減店鄉苗樓入市境至城北鄭家店子入渦河,全長90公里,總流域面積為1553平方公里,境內河段長22.6公里,流域面積180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口寬150~200米,底寬60~120米,深5~8米。最大流量為800秒立方米,達20年一遇排澇標準。是當地排澇標準最高的河道。但因河底比降大,河口以上無控制工程,故枯水季節流量甚微,兩岸農田易旱。境內除澇面積18萬畝,橋樑配套兩座。較大支流有大鴻雁溝、小鴻雁溝、洮河、亳柘路溝、趙坡河、吳新溝等。
亳宋河:上遊河南省商丘縣段稱小白河,自三孔橋入市境始稱亳宋河。東南流向,沿亳商公路縱貫張集區,至五里鄉汪庄與陳澮溝匯流南下,至湯陵辦事處三聖廟居委會以東入渦河,全長57公里,總流域面積170平方公里。境內河段長23公里,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35~36米,底寬10米,深4~6米,達5年一遇排澇標準,境內除澇面積9萬畝,橋樑配套12座。
亳宋河是建國后新開挖河道,因陳治溝排澇標準偏低,兩岸多水災。故從柳行鄉劉樓處截引原陳治溝上游入新河,至汪庄復與陳治溝匯流,納陳治溝為支流,因新河南至亳州,北及宋集,故命名為亳宋河。
武家河(武楊河):清代名雉河。自河南省商丘縣起,至蘆廟鄉雷庄入境,流經當地東北部,至渦陽縣入渦河。1964年前,武家河與大楊河均因工程標準過低,兩岸多受澇災。為解除兩河上游災情,1964年經阜陽地委與商丘地委協商決定,將大楊河上游自張店鄉焦窪處截引改道至高閣改入武家河。再將武家河自上李橋處截引改道南下奪九女澗下遊河段,至觀堂區沙土鄉孟窩入渦河。此段河道,1965年冬按3年一遇標準治理,因納大楊河上游入武家河,故改名為武楊河。境內為42.8公里,流域面積238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42~55米,底寬29~40米,河深4~5米。排澇標準為3年一遇,除澇面積為28萬畝,橋樑配套13座。中型涵閘配套兩座,呈二級蓄水控制。主要支流有大楊河、蘆引溝和北狐狸澗。
老武河:原武家河下段,源於劉集鄉上李橋,東南流向,斜穿觀堂區,自蔣集鄉大吳庄出境,至渦陽縣城北入渦河,境內河段長17公里,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30~42米,底寬25~30米,河深3~3.5米。排澇標準為3年一遇,除澇面積8萬畝,橋樑配套2座。主要支流有老楊河(上段)、姜溝和老楊河(下段)。
大觀新河:原名大觀河,建國后新開挖的排水河道。因其西起大寺鄉鳳凰寺,東至觀堂鄉徐樓入老楊河而得名。1978年按引輸水河道疏浚成引排兼用河道,故名“大觀新河”。全長17公里,流域面積40平方公里。
趙王河:上遊河南省境內稱白溝河,發源於鹿邑縣西北之玄武集,東南流向,自梅城鄉夏庄入市境,橫穿十河、大楊2區,至百尺河處入渦河,境內河段長38公里,流域面積580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45~55米,底寬22~80米,深4~6米。排澇標準達3年一遇,除澇面積為70萬畝。橋樑配套7座,在蔡橋和余埠口建閘兩座,呈二級蓄水控制。主要支流有急三道河、清水河、北丁溝、麥秸溝和亳城河等。其中急三道河,源於河南省鹿邑縣東南部,東南流向,自侯橋鄉宋菜園入境,於十八里區十二里鄉河口穿宋塘河東南至趙橋鄉馬小閣入趙王河。境內河段為21.5公里,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28~32米,底寬12~16米,深3~4米,排澇標準達3年一遇,除澇面積10萬畝,橋樑配套7座,在大張庄和王蔡建閘兩座,呈二級蓄水控制。清水河,古稱百尺河,源於河南省鹿邑縣之王小廟,東南流向。自梅城鄉張樓北入境,於卞鋪穿宋塘河,再東流經核桃場至大楊鄉吳樓處入趙王河,境內河段長35公里,流域面積113.7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16~30米,底寬4~11米,河深3~4米,達3年一遇排澇標準,除澇面積為10萬畝。橋樑配套20座。於三官集處建蓄水閘1座,主要支流為張溝。
油河:上游在河南省境稱清水河,源於太康縣馬廠寨,東南流向,經柘城、鹿邑、鄲城等縣,自雙溝區紀樓鄉之藺樓入市境,至大楊區城父鄉常小街材東入渦河。境內河段長49公里,總流域面積712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45~60米,底寬25—36米,深5~6米,排澇標準為3年一遇,除澇面積為70萬畝,橋樑配套8座。在賈集和三叉口建閘兩座,達二級蓄水標準。主要支流有洺河、亳城河、中心溝、老油河、丁溝、沙溝、小龍溝、立楞溝和張儀溝等。其中洺河,上遊河南省境內稱東名河,源於鄲城縣張胖店,東流自雙溝區淝河鄉之樊橋入市境,至三岔口入油河。境內河段長25公里,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33~36米,河底寬15~16米,河深4~4.5米,排澇標準為3年一遇,除澇面積10萬畝。橋樑配套7座,有鐵佛閘和銘河閘兩座,呈二級蓄水控制。主要支流有宋塘河、油河一河和油河二河。
清游湖:據民國4年《安徽省亳縣水利詳細總分圖說》記載:“清游湖寬六丈,深一丈,長三千三百丈。”其圖所示位置,即今油河自三岔口東至蔣板橋河段和梭溝口以東至觀橋之梭溝段。當時連為一體,因這些河段又寬又深,且每到汛期,諸流彙集,下游渲泄不暢,故兩岸低洼處盡成澤國,波及甚廣,經月不退,故以“湖”名之。建國后,經多次治理,排水漸暢,積水面積減縮,原清游湖也漸消失。1951年治理后,三岔口以下皆稱漳河。1957年治理時,漳河併入油河。三岔口以下河段上口加寬至60米,河深加至6米(是原湖深的2倍),排水暢通,洪澇盡除,清游湖完全絕跡。
龍風新河:1976年新開挖的引水河道。北起城南七里之鳳尾溝,南至古城區龍德寺,故名“龍鳳新河”。全長38公里,原設計經由鳳尾溝引渦水南流灌溉,但因規劃不當,新河中趙王河南堤均未拆除,現全河分為三段,引渦灌溉未能實現,僅起到分段排水作用。其北段由權庄至趙橋集、趙王河,長12.5公里,流域面積38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30米,底寬8米,深5.5米,達5年一遇排澇標準,除澇面積4萬畝,橋樑配套5座,趙橋集西建節制閘一座。其中段由趙王河南岸起,至朱小庄入詫河,長10.5公里。河道斷面:上寬30米,底寬6~8米,深5~5.5米。此段排澇作用不明顯。其南段起於洺河南岸,至龍德寺入西淝河,長15公里,流域面積40.5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30米,底寬6米,河深5米,達5年一遇排澇標準,除澇面積4萬畝,橋樑配套10座,龍德寺西建節制閘1座。
西淝河水系:上游稱清水河,源於河南太康馬廠集。至安徽亳縣入縣境西南,始稱西淝河。1954年至1955年,該河於石雁溝、白膏溝、北風溝8處分段引入渦河。
界洪河:1958年開挖,自高公向東北,至孫樓東北入渦河。再東北向,至青疃麻瘋病院西北而中斷。
符懷新河 人工河道。上自渦河老河灣經許郢、楊郢在尹口穿過北淝河進入澥河,再經澮河、運糧河直達宿縣符離集,全長120公里,縣境長20.4公里。1958年11月開挖,1960年底竣工。新河河底寬30—50米,河底高程14.50米,現為蚌埠閘灌區的總乾渠。
渦河,1965年該河曾按除澇3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標準進行開挖治理,基本上改變了過去水系紊亂、河道淺窄的狀況。但由於治理標準低,除澇流量僅達設計標準的36%,防洪僅達設計標準的50%。1984年經再次治理,除澇標準達3年一遇。
百 邸 溝,1951年在黃水潰決而形成的串溝基礎上,開挖了一條從百里池至邸閣的排水溝叫百邸溝,之後,又上延至尉氏縣境內。該溝是本縣西南部的主要排水河道。1977年前,對該溝曾進行3次開挖治理。1978年又作第四次治理。1984年經再次治理,除澇標準5年一遇,防洪為20年一遇,可安全通過185立方米/秒之洪峰。1977年為適應引黃灌溉的需要,建前李欄河閘,1978年5月1日竣工。
孫城河。新中國建立后,對孫城河開挖治理5次,較大的兩次為1965年和1977年。1965年將其從盧傲西南改道至萬寨,讓提前匯入渦河。改道治理總長12.6公里,其中改道段長8.1公里。這次治理投工15.96萬個,國家投資17萬元,糧食16.6萬公斤,完成土方45.16萬立方米。經改道治理后,境內長16.6公里,流域面積142平方公里,保證防洪水位63.19米(姜清溝口)。1977年,又按小於3年除澇標準治理,投工11.8萬個,國家投資7.2萬元,完成土方35.42萬立方米。但歷次開挖治理,均未達到除澇3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的設計標準。1984經再次治理,除澇標準達3年一遇。
惠賈渠原是1927年人工開挖之渠道。1938年,國民黨政府為溝通惠賈渠和賈魯河之航運,予以重新開挖。但是,因截斷了水的自然流向,且河道斷面狹窄,致使河道泄水不暢,下游經常發生水災,直接威脅縣城的安全。1953年,雖然進行了治理,但因治理標準低,水災仍不斷發生。為進一步解決惠賈渠下游之水災,保障通許縣城的安全,經省、地批准,1965年冬至1966年春,將小城以上段(現名上惠賈渠)和馬家溝,改遭入渦河故道;將下段(現名下惠家渠)主要支流孫城河,改道匯入渦河,流域面積由原來的471.2平方公里縮小到136.8平方公里。情況雖有好轉,但排澇能力仍然很差。1977年,再次進行疏浚治理,除澇標準達3年一遇。
渦河故道,1941年徐口堵復后,為區別新開渦河而得名。境內長41.8公里。小城以下河段於1954年和1958年進行兩次疏浚治理,除澇標準達3年一遇。1965年冬至1966年春又進行開挖治理,並將惠賈渠上段和馬家溝共217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改歸該河,增加了水量,加之渦河本干回水的影響,使河道除澇標準僅為3年一遇的47——65%,防洪能力僅為20年一遇的44——58%。1971年6月,暴雨驟至,流域內受害面積達7萬畝。1975年,對該河小城橋至入渦河口41.48公里進行開挖治理。工程按除澇5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標準設計,按小於5年一遇,大於3年一遇標準施工,1975年12月30日動工,1976年1月25日結束,歷時27天,投工190萬個,完成土方182萬立方米。建橋19座、函洞1座,砌磚110萬立方米,總投資104萬元,基本上解除了水災對該河流域的威脅。
小青河是本縣東部骨幹排水河道。新中國建立后,於1958、1963、1964、1966年進行4次規模較大的治理。但由於治理標準低,河道仍然淺窄。1975年又進行統籌治理,治理河段由油坊寨溝口至渦河故道口,全長28.72公里,總投資51.38萬元。1984年經再次治理,除澇標準達3年一遇。
標台溝是上大堰溝(渦河故道沿渦河堤段原名大堰溝)的主要支流,源於邸閣村南,向東流經標台、牌路、后柳行、申店、茶葉崗至杞縣宗寨,匯入上大堰溝,流域面積106.12平方公里,長17.76公里。此溝兩岸地勢低洼,流域面積內澇災頻繁。1965年按除澇3年一遇標準治理,投工10.5萬個,完成土方20.99萬立方米。但由於工程安排較晚,投資少,未達標準,仍不能解除澇災危害。1970年又按除澇5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標準設計治理,但除澇標準僅達3年一遇。
亳州市渦河疏浚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經知州徐廷琳詳請,疏浚楊家屯與兩河口之間的渦河河道,長38.5丈,用銀277兩。
光緒十五年(1889),因渦河水淺,舟楫不通,知州陳晉向上稟明,動員民眾捐資,對鄭家店起至十九里溝止,長20餘里河段進行疏浚。
1976年冬,配合興建渦河閘水利工程,開挖了渦河引河,全長1.2公里。上口寬180米,下口寬113米,深11米。至1978年4月竣工,總投資55萬元,開挖土方140.5萬立方米。
(二)惠濟河、小洪河疏浚
乾隆二十三年(1758),疏浚惠濟河境內河段,長計299丈,寬5丈。
光緒十五年(1889),知州陳晉率邑人馬景太、洪士連,求社會捐助,招募民工疏浚小洪河。工程南自鄭家店,北至周堂子,長10里,寬2丈,深5尺。
歷史上,渦陽是黃河決口的分洪道之一。為有效的運用縣境溝河排泄洪水的作用,1953年採用了“引淝入渦,引芡入渦”的措施,興建引淝入渦工程,將北淝河從五道溝、青羊溝分段截人渦河。1954年、1955年興辦引芡入渦工程,把芡河從石雁溝、白膏溝和北風凰溝三處分段引入渦河。該工程包括石雁溝12.6公里,白膏溝13.084公里,北風溝14.319公里的改道,計土方1637300立方米。由於干河排泄能力低,大雨後受水頂托,窪地排水條件差;已治理的大溝設計標準偏低,橋頭堵水,中溝未能系統治理,排水不暢,1956年6月至8月,縣境耕地面積的72.3%,仍受澇災。
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黃河破堤奪渦63年。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黃河水再次奪渦22年,史稱“大黃河”。民國27年(1938年),國民黨當局扒開花園口、黃水泛渦9年。1953年西淝河、芡河、北淝河分八處截流入渦,渦河流域面積增1760平方公里。1957年夏為改種水稻在城東馬拐灣和雙澗東兩處攔河打壩蓄水,每處填土20萬立方米。沿岸各大溝口亦打壩蓄水,后壩破,土方沖入主航道,造成淤積。1967年水利、交通兩局清淤91.7萬立方米。1983—1984年交通局用機械清淤,以保持通航。
白洋溝和華洋溝為渦河北岸主要支流,民國元年春(1912年)美籍傳教士羅炳生用華洋義賑款以工代賑開挖。
阜蒙新河 西起阜陽潁河,東至李庵橋入渦。1958年秋全線開工,蒙城縣出工2萬人,重點開挖中疃集至望疃集,閆庄至黑庄兩段,后因連續三年嚴重經濟困難停工。1983—1984年,九里橋閘建成后,在原開挖的基礎上又疏浚閘下至渦河口4.5公里,1985年出工2.7萬人,疏浚閘上7.8公里,土方36萬立方米,全線開通,可供灌溉和航運。
渦南公路溝引水工程 1950年後多次疏浚,由城郊漁場涵經老城河向南,轉入冷澗溝,又折入阜蚌公路溝至縣界。並建三處配套閘,建電灌站102處,實現了高水高灌高排,低水低灌低排,旱澇保收的面積達萬畝,沿岸水稻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渦南李長溝引水工程 1959年由渦南二里吳進水涵南下,經李長溝、羊皮溝、二十里橫溝直達樂土區和楚村區陳橋鄉境,建節制閘3處。
渦北蒙王河引水工程 西起長流溝東至王集,橫穿白洋、孫溝、行水等大溝。1955年至1959年建配套閘4座。1985年外資治理區再次疏浚,引水暢通,沿溝岸建站發展灌溉,改種水稻。
馬家溝 1956年由北淝河治淮工程指揮所統一規劃施工。行水溝以下諸溝建閘,以防渦水倒灌。
南水北排 淝、渦河之間水系無明顯分界,渦左原有排水大溝,1953~1956年,築渦左堤時,原排水溝口被封閉,新挖沿渦一、二、三、四號大溝,將排渦之水北排入淝。工程總長102.5公里,集水面積202平方公里,實完成土方160萬立方米。
渦河大寺閘樞紐工程位千城東南大寺集近旁,1958年省、地水利部門批准興建,1959年2月破土動工,1961年12月停建。當時處於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人力、物力、財力均受客觀條件限制,故三年連續施工,僅完成閘基開挖、閘底板混凝土澆築和下游引河等少量土方工程,計完成土方871406立方米,混凝土7236立方米,砌石方2297立方米。
1967年4月,續建工程再次上馬。但由於“文化大革命”的衝擊,開工僅20餘天,又被迫停工,工程基本上沒有什麼進展。
1975年9月,縣水利部門再次向上級提出續建渦河大寺閘的要求,得到省、地水利部門的支持並上報中央水電部。1976年6月,中央水電部下達文件,正式批准於當年開工續建。
該閘工作總體規劃包括淺孔閘、深孔閘和船庫3部分。1978年6月,建成淺孔閘。淺孔閘共20孔,每孔寬4.7米,孔高10米,全閘總寬度為113米,底板高程29米。閘門分上下兩層,上層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扁殼式閘門,下層為鋼筋混凝土平板式閘門。正常蓄水位為35~35.5米,最高蓄水位為37.06米,設計流量為每秒1510立方米。境內蓄水庫容為5000萬立方米。閘門啟閉形式為手搖、電動兩用卷揚式。上閘門裝配2×15噸啟閉機10台,下閘門裝配2×25噸啟閉機10台。啟閉機分別安裝於鋼筋混凝土排架式啟閉台上。啟閉台高6.2米,寬5.4米。台下排架兩邊,分別鋪設2.4米的人行橋和7米寬的汽15級公路橋。橋身長115米,兩端建10米高橋頭堡各1座。
渦河渦陽閘
〔主體工程〕
根據“以蓄為主”方針設計的渦河渦陽閘樞紐工程,1958年11月動工,1986年9月完成閘身主體建築工程。使用時發現閘底偏高,孔徑偏小,標準偏低。加之上下游引河只按小斷面施工,閘未發揮作用。
1969年冬,經水利會議確定,續建渦陽閘工程,增建渦陽船閘。同年11月至次年5月,調動民工2萬人開挖引河。1970年9月5日,組織15個公社民工16000人(包括長期民工4700人),實施引河尾工及底部砌築工程。另有5個公社民工採運石料。至1971年5月,節制閘擴建工程竣工,蓄水發揮作用。1976年,對節制閘進行防震加固,將疊加的啟閉台用角鋼和槽鋼連成整體,在平板門頂上又改裝加上網插板門。
節制閘為拱形涵洞式,22孔,每孔凈寬4米。原由省水利廳設計,擴建工程由地區水利局配合縣水利局設計。閘墩條石結構,底板高程22.5米,厚1.7米至1.9米,素混凝土。岸牆為拱形空箱式暗牆。北岸滔原計劃建水力發電站,裝機150瓩。1969年擴建時,將進出水孔堵塞,但今後仍可繼續建機發電。翼牆為重力式,上游翼牆半圓形,下游翼牆八字形,以1比2的坡度擴散。橋面高程33.5米。閘門為鋼筋混凝土平板門,用串聯平衡舵,每孔安裝手搖電動兩用啟閉機1台。引河斷面上游為單式梯形斷面,下游為複式梯形斷面,底寬140米,上、下游引河河底高程分別為20米與19.5米。上游邊坡1比4,下游在26.5米高程處留平台11米,邊坡為1比3。上下游引河閘上100米,閘下200米為漸變段,延伸切灘西至上肘東頭,東至五道溝,河底高程分別為23米、22米。
1958年至1963年,建築節制閘,工程量為38089立方米,共計經費8051800元。1966年至1971年擴建工程量15103立方米,經費213萬元。1976年防震加固,1977年增制鋼閘門,計經費97000元。以上總計建築工程量53192立方米,總計經費1027.88萬元。
〔船閘〕
1971年冬,在拆老河壩和引河壩同時,開始船閘施工。工程由阜陽地區水利支隊一、工區承建,省建築支隊承擔安裝。土方工程1973年冬完工。因透水底板冒水孔堵塞,底板受揚壓力影響斷裂,在閘室兩側增做排水明溝后,1975年正式通航。
船閘由阜陽地區水利局設計室設計,閘室長100米,寬7.5米,備用分洪考慮沖淤。上閘欄高程22.5米,平於節制閘底高程,下閘高程20米,平於閘室底板。側牆為支墩壩型式,下部結合部署輸水廊道,側向為多孔分散的輸水孔。廊道進口底高21.5米,公路橋面高程34.5米。閘門為薄殼“人”字門,安裝5噸拉杆啟閉機。輸水伐門為鋼筋混凝土平板門,安裝10噸螺桿啟閉機。
船閘建築工程量計9520立方米,共計經費759.83萬元。
〔工程效益〕
渦陽節制閘樞紐工程,以上流域面積14300平方公里。蓄水位在29.5米時,總庫容量為
4700萬立方米;按正常蓄水位27米時,興利有效庫容量為2060萬立方米。1983年末,有效灌溉面積超過20萬畝。節制閘引河灘土、灘地栽樹3萬餘棵。節制閘泄洪3000立方米/秒,閘上下落差0.4米。擴建通用后,尚未經大水考驗。渦陽船閘,自1976年以來,至1981年已收過閘費36000元。
閘管所成立於1963年春,屬縣水利局。因當時閘未發生過作用,管理工作僅限於綠化。1970年5月,節制閘正式啟用,方開展正常業務。
蒙城渦河節制閘
1959年1月於原節制閘上游100米處再次施工建閘。設計20孔,孔寬5.2米,20年一遇,1600立方米/秒,百年一遇,2500立方米/秒,校核。閘底高程21米,1960年5月竣工。設立渦河閘管理所管理。1968年經安徽省批准在節制閘右側建船閘與分洪閘。船閘按五級航道設計,閘室長108米,凈寬10米,閘室底板寬14米。上游鋼孤形門寬11.52米,高8.05米,下游推拉式兩扇鋼板“人”字門,每扇寬6米,高14米。通航能力300噸/只。流量200立方米/秒。分洪閘軸線與船閘平行相距104米,閘身東西長15米,南北寬78米,12孔每孔凈寬5.2米,雙曲扁殼形閘門,每孔配15噸啟閉機1台。流量800—1000立方米/秒。閘上水位26.5米(閘下相應水位17.5米),庫容8800立立米。閘上水位控制在24.5—22.5米/時,庫容為2600萬立方米。1969年3月1日開始施工,1970年2月4日回填基礎。1972年竣工,1972年7月3日,通過洪水總流量1760立方米/秒的考驗,其中節制閘1380立方米/秒,船閘85立方米/秒,分洪閘295立方米/秒,安全渡汛,船閘8月1日臨時蓄水通航,10月1日公路橋通車。
許郢閘 位於符懷新河與渦河交匯處。1959年3月動工,6月竣工。全閘8孔,孔寬4米,中孔高7.5米,邊孔高5.5米,閘底高程14.50米,閘頂高程25.80米,石拱結構。設計閘上水位18.50米,閘下水位23.80米,最高蓄水位19.00米,流量320秒立方米。安裝鋼筋混凝土疊梁閘門,手搖鋼絲繩啟閉。原計劃由此閘引水320秒立方米通過符懷新河灌溉懷遠、五河、靈璧、宿縣、濉溪、泗縣等404萬畝耕地。后因符懷新河未按計劃完工,且許郢閘設計標準低,施工質量差,1968、1981、1982年三次加固,將閘身加長10.6米,更換成鋼閘門,築鋼筋混凝“反拱”加固底板,現可引澥水供河南岸、符懷新河沿岸和淝河下游灌溉農田。
渦河是跨豫、皖兩省的河流,流域面積15905平方公里,河道全長423公里,系純平原。亳州以上來水面積佔66%,亳州至渦陽面積佔24.4%,渦陽以下至河口為一帶狀,區間面積不足10%。其流域範圍,在渦陽縣的義門集以上,西以潁河支流賈魯河、新運河流域為界;西南與黑茨河流域相鄰;東北與廢黃河南堤及包河流域接址。義門集以下,東北與北淝河流域相鄰;西南在蒙城以上與西淝河流域分界,蒙城以下與芡河流域接壤。
渦河歷史上受黃泛至深,相鄰河溝,相互串流,受淤阻塞,葦草叢生,致使本干泄量增大,河床沖深刷寬,漫灘后流速遞減,泥沙沉積,年復一年,兩岸逐漸淤積而形成約2公里寬的自然堤,河岸地形受自然堤控制,堤后地面有一段較長距離形成了倒比降,造成一種"水不逾渦"的假象。實際皖境沿岸低洼地區,倍受洪水自溝口倒灌之苦,內澇也難以迅速排出。現渦河流域面積,包括1951年在氵名河南岸王河口及小十字河堵壩,將西淝河上源清水河來水面積1200平方公里,截引經油河、氵名河向東排水入渦河;1951年將北淝河上源大楊河300平方公里來水截經武家河入渦;1953年截引北淝河上游300平方公里來水,分別經五道溝、青羊溝入渦;1954年蒙城以上將芡河上游411平方公里來水,分別經石雁溝、白膏溝、北鳳溝及孫溝灣截引入渦。總面積15905平方公里,其中豫境11565平方公里,皖境4340平方公里。
渦河橫貫亳州市全境,是聯接黃、淮兩大河流的紐帶,在境內長度76公里。水勢平緩,木帆船可常年通航,是天然優良航道,亳州歷史上的繁榮,多賴其便。在境南部有淝河水道,每年春夏季節通行木帆船。但由於黃河多次泛濫,黃河泥沙大量流入渦河,河床漸次增高,航槽也逐漸狹窄。民國27年,河南省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被炸開后,黃水多次南泛,大量泥沙淤積下沉,渦河河槽形成多處淺灘。加之河上橋樑屢建屢廢,河底遺有大量塊石和暗樁,故每至枯水季節,船隻即不能正常航行。至民國37年,亳縣解放時,境內76公里航道中,共有淺樁8處,沉石7處,浮橋22座,通航頗為艱難。
渦河為歷代漕運之要道,也是中原地區航運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明清時期,在渦河之上,亳州市配有專門的灌運船隻。清康熙十八年(1679),共有僧運丁船46隻。嘉慶十二年(1807),又裁去10隻丁船,剩餘36隻丁船主要往返於壽州(今壽縣)、鳳台、懷遠、定遠、六安、霍山、英山、潁州、潁上、霍邱、太和、蒙城等州縣。漕糧分兌於懷遠、臨淮關、壽州、正陽關4處。清末民初,南北貨物在此聚散。在西起韓營,東至車埠口的5公里河段上,常年停靠著5000多艘船隻等待進港裝卸。其中多是幾個噸位的木船,只有少數三蓬三桅20噸位大船和對連划子,運出的貨物大部分是農副產品和棉花、藥材等,運進貨物主要是京廣雜貨、竹、木、茶、麻、煤油、食鹽、山窯等。民國27年,亳縣淪陷后,日軍封鎖了渦河航道,河上船隻一部分被燒毀,一部分被押往蚌埠,渦河水運中斷。
渦河 建國后6次疏浚,8次清航,正常水位可通300噸級,汛期500噸級貨船。航道技術標準6級,營運標準2級,境內長52公里,是蒙城境內主要水上運輸航道。
懷遠縣,渦河:西從龍亢區炮台溝入境,至縣城東北入淮,境內長55公里。近百年來,因黃河多次泛濫改道,至使河道淤塞嚴重。建國后,經清障、疏浚、裁彎、取直,正常水深已達5~8米,上游可達蒙城、渦陽,常年通航百噸級船舶。
符懷新河:1958年開挖,自渦河老河灣起,向北於固鎮縣境內入澮河。縣境段長20.4公里,河寬50米,水深5~10米,季節通航。
懷遠港位於縣城渦淮三角地帶,東距蚌埠市14公里。客運碼頭原在外河口(渦河入淮處),1959年遷至水門口,新建碼頭岸壁70米,配24米混凝土躉船一艘,鐵質跳板一塊。1974年建旅客候船室,面積240平方米,備有木條椅,可供近600名旅客休息。
龍亢港,位於縣城西46公里的渦河北岸,屬自然坡岸碼頭,可停靠100噸級船隻,抗日戰爭時期,為皖北鹽、糧、百貨中轉集散地。1985年吞吐量約5萬噸。
上橋閘跨茨淮新河,距縣城10公里,船閘兩側設立式碼頭,可停靠200~300噸級駁船,年吞吐量約7萬噸。
渦河交通渡——文昌閣渡口。此渡口右岸在小街、左岸在縣城文昌閣,是溝通城鄉的主要渡口。始用於宋寶祐五年(1257年),初為私營渡口。民國年間由保公所經營,有木船多隻。抗日戰爭期間,由日偽水上稽查隊管理。抗戰結束后,由城關區建國鎮經營。建國后,由城關區引鳳鄉接管。1959年蚌埠淮河大橋通車后,蚌阜公路客貨車輛由此渡運,增加渡運設備,改為輪渡,由縣交通局直接管理。日渡客貨汽車與大中型拖拉機300餘輛,年客運量200萬人次。1964年渦河大橋建成通車,輪渡停運,改為農渡,管理權轉交城關鎮引風辦事處。此渡口現有鋼駁3艘、木船9隻,日客運量仍近萬人次。
渦河農渡——龍亢渡口。此渡口位於龍亢鎮口,清末時有浮橋兩座,后被水毀。民國初年改用船渡。抗日、解放戰爭時期,龍亢鎮為豫皖蘇區主要抗日根據地,龍亢渡口位處國統區、解放區、淪陷區交界處,川、陝、鄂、豫等省商販為牟取厚利,多冒險到此交易,時龍亢鎮有“小上海”之稱,日客流量在萬人以上,抗戰勝利后冷落。建國后,隨水陸交通運輸量的增加,龍亢渡於1981年由縣撥款4.2萬元,地方籌款3千元,購置小火輪1艘,建築新碼頭1座。此渡口現有水泥駁船一艘、機動鋼駁一艘、木船12隻。日渡機動車輛50餘輛,日客運量近5000人次。
渦河歷史上為重要水道,建安十四年(209 年),曹操曾引水軍經渦河入淮;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 年),金南侵亦自渦河入淮。從黃河在中牟、開封一帶決口之後,黃泛水都經渦河入淮,使渦河排水系統受嚴重破壞。尤其20 世紀60 年代以來,河南省農田採用虹吸管引黃河水灌溉,尾水中夾帶大量泥沙不斷淤積渦河河道,據河南省水利廳測算,河南省境內渦河淤積土方有3165 萬立方米;安徽省境內渦河根據1981 年實測河道斷面資料計算,共淤積土方達7500 萬立方米;致使大寺集以上河床淤高6 米,大寺集至渦陽、蒙城段河床淤高2~5 米。渦陽站歷史上最大流量為2480 立方米每秒(1963.8.7)相應最高水位是30.45 米。1962年4 月發生斷流、最低水位是18.99 米。現下游兩岸築有防洪堤,但不能抗10 年一遇以上的洪水。渦河渠化工程始於60 年代,1960 年蒙城節制閘建成,閘上最低控制水位23.0米,正常水位27.1 米,回水可抵渦陽,河道寬200 米,水深8 米,1971 年蒙城建成100噸級船閘;1971 年建成渦陽節制閘,閘上最低控制水位24.5 米,正常水位28.0 米,回水達亳州大寺集,河道寬200 米,水深8 米。1976 年建成渦陽100 噸級船閘;1978 年大寺集建成節制閘,回水可達河南省鹿邑縣,閘上正常水位28.5 米,河道寬200 米,水深8 米,但由於渦河的水量要優先考慮農業用水,因此渠化河段仍經常出現淤淺,僅蒙城至懷遠河段,枯水期就有20 處淺灘,只能通航5~10 噸木船,運力不能充分發揮。
渦河歷經黃泛侵襲,上中遊河床被沖刷淘深拓寬,下游受淮水頂托而受淤積,如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口的9年中,雙澗至河口70公里河段,平均淤深2米。到1950年河道泄水能力尚屬良好,亳州城北河寬250米,河底寬42米,河槽深13米;義門集河寬230米,底寬23米,深12.8米;渦陽河寬200米,底寬24米,深13.9米;蒙城河寬200米,底寬20米,深11.0米。亳州至渦陽閘,河道平槽泄量為2500立方米每秒;渦陽至蒙城間為2500~1500立方米每秒;蒙城至懷遠間僅為1500~1000立方米每秒。60年代,上遊河南省引黃灌溉以來,渦河遭受嚴重淤積,據《渦河流域規劃報告》分析,1973年實測河道斷面比1953年實測斷面縮小很多,亳州至渦陽間縮小20%~25%,渦陽至蒙城間縮小10%~20%,總淤積量達3300萬立方米。1981年實測河道斷面比1953年實測斷面,顯示淤積更加嚴重,累計淤積總量達到7500萬立方米,大寺閘以上河床淤高5.0~6.5米,大寺閘至陽閘淤高4.0~6.0米,渦陽閘至西陽集淤高2.0~5.0米,西陽集至蒙城閘淤高1.0~2.0米,蒙城閘以下至河口,基本沒有變化,僅河灘掛淤。亳州水文站渦河基本斷面的面積已減少70%亳州市境渦河的平槽泄量,已由原來的2500立方米每秒,降低到1100立方米每秒。渦河有記載以來發生的最大流量、最枯流量和最高、最低水位如表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