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鎮
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下轄鎮
灌水鎮,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下轄鎮,地處寬甸滿族自治縣西北部的邊緣地帶,東連大川頭鎮,南鄰青椅山鎮,西至鳳城市愛陽鎮、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北連雙山子鎮,區域面積407.5平方千米。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灌水鎮屬賽馬縣灌水區。
1950年,為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區。
1958年,為火車頭公社。
1983年,一分為二,設立灌水鄉、灌水鎮。
1990年,鄉、鎮合併稱為灌水鎮。
2011年末,灌水鎮下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灌水、天華、人石、三檯子、土門嶺、團結、二道河子、龍爪溝、車帖轆泡、東岔。
截至2020年6月,灌水鎮下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灌水鎮社區、車軲轤泡村、東岔村、龍爪溝村、二道河子村、團結村、土門嶺村、人石村、三檯子村、天華村。
灌水鎮
灌水鎮境內屬丘陵山區。海拔400—1000米,地勢呈西高東低,被群山環繞。主要山脈有老木垛嶺。境內最高峰位於天華山,海拔1100米。
灌水鎮境內有4條較大河流,總長180千米,丹東市境內最大的愛河發源於灌水鎮天華村。其他主要河流有牛毛生河、大西河、龍爪溝河等。
灌水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泥石流等。洪澇災害20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7—8月。
灌水鎮境內礦藏資源豐富,已開發煤炭和鐵礦2種。灌水鎮有耕地面積3.5萬畝;林地面積42萬畝。
2011年末,灌水鎮總人口3090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359人,城鎮化率20.6%。總人口中,男性15978人,佔51.7%;女性14930人,佔48.3%。總人口中,以滿族為主,達23181人,佔75%;有漢、朝鮮、白、蒙古等7個民族,共7727人,佔25%。2011年,人口出生率6.4‰,人口死亡率6.92‰,人口自然增長率-0.5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6人。
2017年末,灌水鎮常住人口為28142人。截至2018年末,灌水鎮戶籍人口有28733人。
灌水鎮
2006年末,灌水鎮完成銷售收入29.4億元,實現稅金1.5億元,實現利潤1.5億元。灌水鎮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615元。
2011年,灌水鎮財政總收入2914萬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27萬元,比上年增長67%。人均財政收入942元。
2018年,灌水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4個。
2006年末,灌水鎮農業總產值4000萬元。
2011年,灌水鎮農業總產值1.7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0.6%。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0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7349頭,年末存欄7385頭。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15.1萬畝,其中防護林500畝,經濟林6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3萬株,林木覆蓋率76%,活立木蓄積量110.5萬立方米。
灌水鎮是煤炭、鎂碳磚、人造板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
2006年末,灌水鎮實現工業總產值33.5億元。
2011年,灌水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家,職工104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1億元。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1家。
2011年末,灌水鎮有商業網點184個,職工36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1.2萬元,比上年增長1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
灌水鎮史稱歡水,因處於愛河與牛毛生河交匯處,雨季水勢大,常受水害,而得名。后演繹為灌水。
2011年末,灌水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540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7所,在校生1054人,專任教師18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05人,專任教師9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末,灌水鎮有文化站1個。2011年末,灌水鎮有有線電視台開通32個頻道,有線電視用戶0.7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6.%。2011年末,灌水鎮有5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1%。
2011年末,灌水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其中衛生院1所。專業衛生人員170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2011年,灌水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3戶,人數310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01戶,人數677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3人;農村醫療救助4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22人次;農村臨時救濟450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5人。2011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228人,參加失業保險150人。
灌水鎮有309省道經過境內。
灌水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