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陽鎮

愛陽鎮

愛陽鎮位於徠鳳城北部山區,地處北緯40°49′至41°04′,東經124°18′至124°32′之間;東鄰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鎮,西交賽馬鎮,南連大興鎮、石城鎮,北接本溪滿族自治縣鹼廠鎮;東西長17公里,南北長25公里,總面積362.7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在潘家村一組,距鳳城市88公里;轄獾子背、徐家、潘家、富國、富家、新開嶺、三合、顧家、東新、施家、邵家、龍道、叢家、愛陽城、太河15個行政村,124個村民組;鳳煤、顧煤2個社區,22個居民組;總戶數10607戶,總人口36600人;有滿、漢、朝鮮、蒙古、回、苗、錫伯等7個民族,其中滿族29320人,佔總人口的82%;朝鮮族人口580人。

建置沿革


民國八年(1919年)7月,東路二區設叆陽城村。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偽滿洲國改設叆陽村(鄉鎮級建制)。
愛陽鎮
愛陽鎮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中共賽馬縣設立叆陽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國民黨軍佔領鳳城,設叆陽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國民黨軍撤出,中共恢復叆陽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13日,撤銷賽馬鎮,愛陽區劃入鳳城縣,駐地宮家堡。
1950年10月,撤銷叆陽區,改設為第八區。
1951年2月,改設為第十一區。
1956年2月,併入賽馬區,原愛陽區轄村劃分為叆陽、潘家、顧家3個鄉。
1958年9月,撤銷叆陽、潘家、顧家3個鄉,設立愛陽公社。
1983年9月,撤銷叆陽公社,設立叆陽鄉。
1984年9月,撤銷叆陽鄉,設立叆陽鎮,實行鎮管村體制。
2002年3月,“叆陽”改為“愛陽”。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愛陽鎮轄2個社區、15個行政村:鳳煤、顧煤、愛陽城、潘家、邵家、獾子背、東新、龍道、三合、施家、顧家、叢家、富家、徐家、太河、富國、新開嶺;下設12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愛陽鎮轄2個社區、15個行政村:鳳煤社區、顧煤社區、潘家村、獾子背村、徐家村、富國村、富家村、新開嶺村、三合村、施家村、顧家村、東新村、邵家村、龍道村、叢家村、愛陽城村、太河村,鎮人民政府駐府前街98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愛陽鎮地處鳳城市北部山區,東與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鎮接壤,南與石城鎮、大興鎮毗鄰,西與賽馬鎮相連,北與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蘭河峪鄉為界,行政區域面積362.3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愛陽鎮地處遼東半島的東北部。地勢北高南低。地形主要為丘陵。主要山峰牡丹頂山是寬甸、本溪、鳳城3縣(市)界山,境內最高山峰龍鳳山,海拔1056米。

氣候

愛陽鎮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7℃,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無霜期年平均135天。

水文

愛陽鎮境內有大小河流75條,主要河流有愛河、舊帽山河。

自然災害

愛陽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泥石流、地震。水災年均發生2次,最嚴重的一次水災發生在2010年8月27日。

自然資源

愛陽鎮境內礦藏資源有煤炭、花崗岩、鉛鋅、鐵、方解石石灰石、紫砂等。煤炭儲量1億噸,石灰石儲量2億噸。

人口


2011年末,愛陽鎮總人口35715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7.8人。
2017年末,愛陽鎮常住人口為32116人。
截至2018年末,愛陽鎮戶籍人口有33701人。

礦產資源


愛陽鎮礦藏豐富,蓄勢勃發。主要有煤炭、石灰石、方解石、鐵、鉛、鋅、紫砂土、花崗岩等,其中原煤儲量1.2億噸,是丹東市煤炭主產區,年產優質煤炭200萬噸以上。可建大型水泥廠、方解石礦。此外還有鐵選廠、型煤廠、碳酸鈣廠、礦泉水廠、紫砂礦、鉛鋅礦等,均已列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鎮村企業主要有煤礦、鐵選廠、磚瓦廠、木材加工廠等。工業產品主要有無煙煤、焦煤、鐵精粉、白灰、琉璃瓦、紫砂瓦、繡花線、木材半成品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轉屬企業有丹東鳳城煤礦、丹東顧家煤礦、丹東愛陽紡織廠。隨著國家對煤炭資源政策的調整,愛陽鎮已將工業發展重心轉移到增上地面企業上來,紫砂瓦廠、琉璃瓦廠、鐵選廠、洗煤廠、型煤廠、繅絲廠、花線廠、果汁廠等新興企業,如雨後春筍,生機勃勃。

養殖業


愛陽鎮產業興旺,日趨壯大。種植業主要有林下參、食用菌、釀酒葡萄、山野菜等,其中林下參總面積1.5萬畝,食用菌80萬盤(棒),釀酒葡萄1000畝。養殖業主要有雞、豬、牛、羊、蠶等,其中蛋雞年存欄15萬羽,肉雞年出欄120萬隻,蠶繭年產量400萬噸。同時保鮮、冷凍、深加工等配套廠區建設相得益彰,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蓬勃興起。目前有常豐林下參、科豐絨山羊、聚豐山雞養殖、新豐畜禽養殖、鐵豐農業機械服務、雙豐柞蠶、昊豐養豬、泰豐養雞、龍峰食用菌、金山養雞、三合養牛、勁豐有機專用肥等12個專業合作社,合作組織成員1409人。

交通信息


愛陽鎮交通暢達,環境優美。鐵長(鐵嶺—長甸)、桓蓋(桓仁—蓋州)、北愛(北廟—愛陽)三條公路在境內縱橫貫通。鎮中心距鳳上線鐵路15公里,距丹通高速公路20公里。每日30次客運車輛途經往返,上千次貨運車輛晝夜穿梭,物流日吞吐量3萬噸。以《二十年遠景總體規劃》為藍本,小城鎮建設群樓競秀,棚戶區改造異彩紛呈。先後開發興建了福民、天成、龍鳳園、正前、育紅、釣魚台、鳳煤等7個小區,鎮中心人口驟增,商機無限。鎮政府投入上億元資金,改造地下排水管道,栽植風景樹,安裝路燈,修建廣場、草坪、花壇,實施綠化、美化、香花、亮化工程。水電資源充足,通訊設施先進,電視、電話、網際網路覆蓋全鎮,正在轉入光纖、無線傳輸。學校、醫院、賓館、飯店、超市、商場、迪廳、網吧,鱗次櫛比,繁華壯觀。

歷史沿革


愛陽鎮歷史悠久,人文厚重。處于山區交匯點和交通連接點,愛陽曆來都成為守疆固土的戰略要地。明朝在此設立鎮朔關,成為遼東長城第一關;清朝在此設立柳條邊,烽火台連成一線,至今遺址尚存。1936年4月29日,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部隊自愛陽向北轉移時,被日偽漢奸邵伯良部隊尾追,抗聯在東新村大東溝展開伏擊戰,將敵人全部擊潰。1946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將國民黨軍號稱“千里駒”的25師全殲於新開嶺地區(富國、愛陽城兩村交界處),首創東北我軍殲敵一個整師的輝煌戰績,受到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的通令嘉獎。1986年10月,在戰場舊址建立一座高13.5米、白玉質地的《新開嶺戰役紀念碑》,上書“人民英雄豐功偉績青史永垂”。陳雲同志題寫碑名,肖勁光同志題詞。是丹東市國防教育基地之一。
愛陽鎮山青水秀,獨具風情。位於鎮北東新村的五里長坡,谷深林密,澗泉清流,100多種野生動物棲息於內,為大山林注入了無限的活力與靈性。可開發建設一處森林公園,與東面的天華山、西面的蒲石河兩大景區構成一道靚麗的旅遊風景線。位於鎮南徐家村的小天橋溝,綠蔭翠色,溪水潺潺,可開發建設一處旅遊度假村。愛陽城關帝廟、東新玉皇頂,蔭護一方,久負盛名,正逐步開發建設成兩處充滿神奇色彩的民俗文化朝拜聖地。《新開嶺戰役紀念碑》已經成為遼東紅色旅遊景點之一。
緊緊圍繞實現富民強鎮的宏偉目標,以全新的思路,紮實的作風,堅定的步伐,帶領全鎮人民苦幹實幹,精心打造清潔優美的自然環境,功能完善的設施環境,高效規範的體制環境,健康和諧的人文環境,走“環境立鎮、科技興鎮”之路,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鎮黨委連續被評為丹東市“先進黨委”、“六個好”黨委,鎮政府被評為遼寧省“文明單位”、“文明小城鎮”、“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
2012年,愛陽鎮確立了更加宏偉的奮鬥目標:堅持以加快經濟發展為主線,進一步鞏固煤炭產業,做大做強第三產業,切實改善民生,創新社會管理,完善小城鎮建設和服務功能,把愛陽打造成充滿活力、文明富裕、和諧穩定、山川秀美的經濟強鎮。努力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7100萬元,一般預算收入5033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7000萬元,完成招商引資56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400元。著力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事業等方面提速、升位。
紀念碑
紀念碑
1946年10月下旬,東北國民黨軍為實現其“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戰略方針,集中8個師分三路向南滿地區的東北民主聯軍發起全面進攻,企圖摧毀南滿解放區。人民解放軍東北民主聯軍為打破國民黨軍的進攻,保衛南滿解放區,以南滿兩個縱隊及廣大地方武裝,採取內線殲敵為主,內外線緊密配合的方針,抗擊國民黨軍的進攻。殲滅來犯之國民黨軍第52軍的第25師8900餘人,其中俘5800餘人,首創東北民主聯軍在一次作戰中殲滅國民黨軍一個整師的範例。
946年10月中旬,東北剿總杜聿明制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的戰略,決心首先集中兵力消滅南滿民主聯軍,企圖將南滿3縱,4縱壓縮到鳳城,安東地區加以殲滅,得手后,北上再與北滿主力決戰,從而拉開了新開嶺戰役的序幕。此次戰役,杜聿明集中了國軍8個師的主力,分兵三路向民主聯軍南滿解放區進攻,作戰部署如下:右翼兵團「新六軍(轄第十四師,新編第二十二師之一團、欠第二零七師)、配屬第六十軍之第一八四師、保安第十支隊)」由海城沿海大(孤山)公路兩側,以廣正面擊破當面之敵,攻佔岫岩后,分向庄河、大孤山攻擊前進,與中央兵團連繫,將敵包圍殲滅。中央兵團第五十二軍(轄第二師、第二十五師、第一九五師),配屬保安第一、第六、第十一支隊──爾後增加第七十一軍之第九十一師)」以主力與右翼兵團連繫,由本溪沿沈安鐵路、經連山關向鳳城、安東攻擊;第二十五師之一部,由清河城經賽馬集,迂迴連山側北,爾後即沿沈安路以東地區前進,掩護主力側背;另一部及第一九五師由新賓分向桓仁、通化攻擊,牽制該方面之匪軍,使主力作戰容易。左翼兵團「新一軍之新編第三十師,配屬第六十軍之第一八二師之一部」由柳河向當面之匪佯攻,使中央兵團作戰容易,並相機協力收復通化。預備兵團「新編第二十二師欠一團)位置於海城附近,隨戰況之進展,適時策應各兵團之作戰。

區域文化


轄區內通訊快捷,程式控制電話網、寬頻網際網路、有線電視網、移動通訊網覆蓋全鎮。愛陽鎮是著名的新開嶺戰役主戰場,愛陽城村北1.5KM處為明鎮朔關遺址,是遼東長城第一關。愛陽鎮與灌水鎮交界處為遼東長城、清柳條邊遺址。

經濟發展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以構建“經濟發達、美麗富庶、文明和諧的新愛陽”為奮鬥目標,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全局,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基礎。
經濟發展指標
大2010年,愛陽鎮農村社會總產值達到245920萬元,年均增長15%;農業總產值達到12860萬元,年均增長8%;工業總產值達到214270萬元,年均增長20%;工業增加值達到45640萬元,年均增長20%;企業營業收入達到257830萬元,年均增長18%;企業增加值達到69600萬元,年均增長20%;實現利潤總額11270萬元,年均增長10%;實現稅金28321萬元,年均增長10%;全口徑財政收入達到4800萬元,年均增長20%;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980萬元,年均增長17%;固定資產投入達到16750萬元,年均增長20%;出口總額達到6710萬元,年均增長25%。
愛陽鎮
愛陽鎮
結構調整指標
到2010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分別達到10%、62%和28%;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10%左右。
社會發展指標
徠到2010年,愛陽鎮總人口達到3726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55‰以下,計劃生育率達到99.8%,實現社會充分就業。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5%,小學凈入學率和保留率達到100%,初中階段入學率達到98%。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障,主要健康指標達到發達地區先進水平,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99%以上。
愛陽鎮
愛陽鎮
人民生活指標
到2010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6580元,恩格爾係數達到42%,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5平方米,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人數達到市規定目標。
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到2010年,愛陽鎮基本農田保有量穩定在2640公頃,水資源總量穩定在2.2億立米,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鎮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以上。農村飲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100%。五年植樹造林完成一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75%以上。

地區農業


愛陽鎮轄區內共有耕地5萬畝,林地42.6萬畝。主產玉米、大豆、高粱。愛陽鎮充分利用土地和林業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五味子、山野菜、釀酒葡萄、食用菌和特色養殖業,農業發展和農民致富項目不斷增加。東新村、獾子背村林下參和釀酒葡萄,叢家村、龍道村大力發展山野菜,三合村特色養殖梅花鹿,其餘村相繼建成規模型的養雞場。境內柞蠶場9.4萬畝,年放養柞蠶1110把,產繭470萬噸。主要作物產量:蔬菜:5200畝,年產量:24200噸;玉米:24000畝,年產量:6700噸。
愛陽鎮
愛陽鎮
遼寧省鳳城市愛陽鎮地處鳳北山區,無霜期短,玉米成熟快。自20世紀90年代,愛陽鎮就基本實現了旱田耕作機械化,但是玉米機械收穫和秸稈還田一直是空白。2007年,在鳳城市農機總站的支持下,愛陽鎮引進山東金億集團生產的4YZ-3型自走式玉米聯合收穫機進行示範,從而填補了玉米機械收穫和秸稈還田的空白。

鎮區工業


到2005年末,愛陽鎮通過改善投資環境,提升優質服務,擴大招商引資,鼓勵企業圍繞本企業的定位和市委提出的全市發展的“五個立足,無個構築”的思路,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盤活啟動存量資金,抓好老企業技術改造,使傳統的煤炭行業不再成為支柱產業,石灰石、紫砂等礦產品企業相繼建成投產,年實現產值1000多萬元,稅收近百萬元。2005年,鎮財政全口徑收入2529萬元,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092萬元,農業總產值實現9186萬元,企業總產值實現1286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700元。
至2005年末,企業總產值實現128625萬元,企業增加值實現27397萬元;鎮村企業緊緊圍繞項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新產品開發,盤活啟動存量資產,抓好老企業改造。所涉及的行業有:1、煤炭行業:愛陽鎮有年產4萬噸以上規模煤礦有60家。2、有龍道村鐵選廠一處,愛陽鎮正在啟動。東新村石灰石礦已開工,年創產值1120萬元;創利320萬元。規模企業主要產品的生產能力:年銷售收入超過500萬元的規模企業12家,東新村石灰石廠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可開發利用的資源:有儲量豐富的石灰石、花崗岩、理石礦等非金屬礦

經濟


綜述

2011年,愛陽鎮財政總收入1101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08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93元。
2018年,愛陽鎮有工業企業3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0個。

農業

2011年,愛陽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7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7%。2011年,生產糧食90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料作物、藥材、蔬菜。2011年,油料作物(花生)種植面積45畝,產量3噸;藥材種植面積1125畝;蔬菜種植面積4275畝,產量4585噸,其中商品菜種植面積2235畝,產量2642噸。
愛陽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愛陽鎮生豬飼養量20702頭,年末存欄15606頭;牛飼養量3600頭,年末存欄2300頭;羊飼養量8557隻,年末存欄5973隻;家禽飼養量221萬羽,年末存欄67.6萬羽。2011年,水產品總產量2980噸。

工業

愛陽鎮形成以煤炭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愛陽鎮工業總產值達到39.24億元。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家,職工870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7998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愛陽鎮有幼兒園17所,在園幼兒650人;小學9所,在校生2095人,專任教師166人;初中1所,在校生1145人,專任教師76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愛陽鎮有文化藝術團體3個,會員18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個,演職人員12人;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120場次;文化專業戶25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9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38平方米,藏書1500冊;檔案室1個,建築面積32平方米,館藏檔案1025件。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3人,佔全鎮社會從業人員的0.13%,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1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秧歌皮影戲東北大鼓等,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秧歌隊等。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9336戶,電視綜合覆蓋率87%。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愛陽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3個,其中綜合醫院1所,衛生所22個;病床11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張。專業衛生人員85人,其中執業醫師21人,註冊護士1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9000人次,出院病人2100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585人,參合率99.4%。

社會保障

2011年,愛陽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42戶,人數628人,支出132.7萬元,月人均176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46戶,人數798人,支出95.76萬元,月人均10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5人,支出16.2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7人,支出1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0人次,支出2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600人次,支出32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4.7萬元。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愛陽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線路單程總長度85.3千米,投遞點39個,鄉村通郵率90%。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8個。電話交換機容量10門,固定電話用戶0.8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74%;寬頻接入用戶2400戶。
● 給排水
2011年末,愛陽鎮鋪設幹線水管30千米。
● 供電
2011年末,愛陽鎮有變電站所3座,主變壓器4台,總容量65800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9條。年售電量累計完成35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8%,供電可靠率99.9%。

交通


愛陽鎮境內有202省道、309省道經過。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明朝建叆陽堡,清改稱叆陽城,2002年3月,“叆陽”改為“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