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省
安東省
安東省,是民國時期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省,在中國東北東南部,1947年國民政府將偽滿州國時期的安東、通化二省合併為安東省,省會設於安東(今丹東市)。1949建國後設立遼東省(安東市),1954年撤銷遼東、遼西二省,恢復遼寧省。(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1954年6月19日第32次會議決定),其北部劃歸吉林省、南部劃歸遼寧省。
安東省政府成立於1945年11月3日,省會安東市,省政府位於元寶區八道溝,原偽安東省政府舊址(現工商銀行幹校)。高崇民任主席(1946.3.16到任),劉瀾波任副主席,主持工作。省政府內設秘書處、民政局、財政局、實業局、貿易局、郵政局和省銀行等機構,後來增設船務、電業、糧食、電報電話、鹽務、稅務、礦務局、教育廳,安東海關管理處等機構。
安東地區古代屬於遼朝的契丹族和金朝的女真族活動的地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日軍侵佔東北,淪為“滿洲國”領土。1934年10月,滿洲國把東北4省劃為14省,新增設的安東省管轄安東、鳳城、賽馬、寬甸等12縣,治所設於安東縣城,安東遂成為安東省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
1937年12月,偽滿洲國從安東縣析出設安東市,為安東省會。安東市與安東縣同隸屬於安東省,市區劃金湯、元寶、中興、鎮安、浪頭、大和、旭日7個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政府準備接收東北,明令將東北三省劃為九省,於9月4日任命安東省主席。此時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早己進駐安東市,11月初成立安東省民主政府。蘇軍從東北撤離后,國共在東北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下旬,國軍攻克全省大部分地區,中共的安東省政府撤出省境。11月,國府人員進駐安東市。同年12月17日-次年4月3日,“四保臨江”和“三下江南”戰役后,林彪指揮東北民主聯軍轉入戰略反攻。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5日,國軍撤離安東,6月10日,中共的安東省政府遷回安東市。
1949年4月2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發布建民字第15號命令,對東北地區各省市的行政區劃建制,重新做了調整,撤銷了安東省建制,北部劃歸吉林省,南部與遼寧省合併,成立遼東省,安東市隨即成為遼東省省會。
安東省
安東省取安寧東疆之意。也有說該地是唐朝安東都護府的舊地而命名。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5日國民政府公布的東北新省區方案,以滿州國的安東、通化二省合併而成,面積為62279.23平方公里,轄境相當於今遼寧省清原、新賓、桓仁、寬甸、鳳城、丹東、東港及吉林省通化市,是東北九省面積最小的。
安東省設2市18縣,省會通化
省轄市:安東、通化
安東省面積約63900平方公里,是東九省面積最小的。
安東省
由於近海,年雨量在1000公釐左右,屬溫帶季風氣候,加上在東北緯度較低,是氣候比較溫和的地方。人口1947年上半年統治資料為316萬3911人,下半年統計資料為297萬1170人。
安東省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