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鼓

東北大鼓

東北大鼓因一度盛行於瀋陽,而瀋陽於清末曾設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稱。民國十八年(1929年)奉天省改稱遼寧省后,又曾稱作“遼寧大鼓”。

東北大鼓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說唱,並在腿上綁縛“節子板”擊節,也叫“弦子書”。東北大鼓融入了一些京劇、京韻大鼓東北民歌的唱腔,曲調豐富,唱腔流暢,表現力較強。東北大鼓以說唱為主,內容大多取材於戲曲、小說和傳奇故事,成了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

2006年5月20日,東北大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Ⅴ-6。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瀋陽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瀋陽市文化演藝中心)獲得“東北大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歷史沿革


起源背景

東北大鼓原名奉天大鼓,也稱遼寧大鼓。關於它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乾隆年間(1736-1796年)一個叫黃輔臣的弦子書藝人到瀋陽獻藝,在吸收了東北民歌、東北小調的基礎上演化而成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一個人打板擊鼓演唱,另一個人彈三弦伴奏,一部書少則說三五天,多則說十天半月。還有種說法是東北大鼓起源於遼西農村,當時的農民買來一些鼓詞小唱本,在農困時有人照著唱本用當地的土調唱。那時候沒有收音機,沒有電視機,男女老少坐在一起,聽人來唱“唱本”也是一種樂形式。當時只要是念過一兩年書的人就能順著明唱詞的韻律往下唱,有不認識的生字也能順下來,因此唱“唱本”還能多認識一些字。後來出現了專門叫唱“唱本”的民間藝人,農閑時走鄉中戶,手操三弦,自彈自唱,老百姓都叫它“電大鼓”。有一些農村的人常以此為生,有時還替人算命、批八字東北大鼓傳承人霍大題般是正月里以算命為主,平時則走鄉串戶趕會,誰家辦喜事、壽宴也請藝人去說書唱曲叫“說樂書”。如果某個地方久早無雨,老百姓許願希望天降大雨,也請說書的藝人去說段,叫“說願書”。有些藝人出名了,就開始往城市跑。大約在道光(1821-1850年)、咸豐(1850-1861年)年間,在奉天(瀋陽)已經有鼓書藝人或擺或走鄉串巷去獻藝。

發展情況

東北大鼓在光緒末年(1908)已趨成熟。清代末年,隨關內移民流入,東北農村已地方化的弦子書,群眾稱之為“土大鼓”或“電大鼓”。同時,北京、瀋陽一批移民來到黑龍江,其中一些書曲藝人也將“奉派”、“南城派”等大鼓帶到黑龍江。
20世紀30年代后,是東三省奉天大鼓發展呈現興盛的時期。在遼寧省地區,奉天大鼓一些著名演員經常去京津一帶演出,有些演員還灌制了唱片,對其本人和奉天大鼓在全國曲壇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如去關內演出的先駆人物一一老藝人王玉林,在1910年就把奉天大鼓帶進了天津,這正是奉天大鼓蒸蒸日上的發展時期。1930年,老藝人傅凌閣領著七個女兒組成傅家班進入北京,專唱短篇段兒書,連續演出兩年之久,為奉天大鼓在京城曲壇擴大了影響。1931年左右,被譽為鼓界大王的劉向霞到天津演出奉天大鼓,同樣受到津門聽眾的稱讚,百代公司為其灌制了《寶玉探病》、《劉金定觀星》等唱片。此後不久,朱氧珍、朱士至、朱雅香等姊妹三人又駐足天津演出,其中朱氧珍在強手如林的天津曲壇佔了應有的席位,勝利公司給她灌制了《黛玉望月》、《寶玉哭黛玉》等唱片,廣為流傳。通過這些演員在京津一帶的演出活動,奉天大鼓的聲譽和影響日益提高,從而也大大增強了奉天大鼓在全國曲壇的知名度。
20世紀40年代以後,即日本帝國主義侵佔瀋陽時期,由於日偽的暴政和殖民統治,藝人受盡摧殘,由於不得溫飽逐漸放棄了書場演出,離開城市又開始了走鄉串戶的流浪生活,演唱些段兒書,賺些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生存而已,奉天大鼓進入了一個困難的低谷階段。此後,隨著日本帝國主義投降,東北“光復”,大約在1945年解放戰爭前後,奉天大鼓稱謂漸有更名,后約定俗成為“東北大鼓”。1946年至1948年解放戰爭時期,東北的北部是老解放區,在中國共產黨政策的支持下,下江派東北大鼓走上復興之路。此時期是黑龍江的東北大鼓發展最繁榮的時期,藝人隊伍也得到發展。如拉林縣(1945年合併到五常縣)等地還建立了書曲研究會,湧現了一批有影響的演員,如“江南派”的夏尊品、舒煥章、金寶泉等,“江北派”的劉桐璽、孫桐枝、田雲海等。
20世紀50年代末,黑龍江東北大鼓的演員隊伍有了很大發展,僅五常縣就有民間東北大鼓藝人60多名,全省大部分市、縣曲藝團(民間藝術劇團)都設有東北大鼓演員、伴奏員編製。同時,一些優秀的女演員也湧現出來,如齊齊哈爾市曲藝團的滿素芬、五常縣曲藝團的劉淑清、雙城縣曲藝團的夏秀珍、鶴崗市曲藝團的楊麗芳等都紅極一時。進入60年代,在現代題材書段創作上有很大發展,如夏曉華演唱的《江姐進山》、《雷鋒》等。
1966年,進入“文革”的歷史時期,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可以說給東北大鼓的發展敲了重重的一錘。東北大鼓也同其他曲種一樣,受到“四人幫”文化專制主義的嚴重摧殘。“四人幫”貶斥、誣衊曲藝為“叫花子文藝”,關閉書場,放逐演員,東北大鼓日趨凋零。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後,雖曾出現短暫的復甦現象,但遼寧東北大鼓界原有演員已棄行改業,疏於技藝,而新一代演員又無從產生。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後,又受到港台流行音樂的衝擊和影響,遼寧省的東北大鼓至此一蹶不振。

藝術特點


表演技巧

“鼓套子”,是東北大鼓藝人的基本功。開書時的鼓套,一是招徠觀眾;二是暗示觀眾即將開書。演唱中的鼓板起到調整節奏,烘托氣氮的作用。鼓,講究“打、捻、挑、壓”。板,講究“揚、平、立花”。揚是一種式,平是兩頭點,上邊叫眼下邊叫板。揚是唱慢口的,立是快唱時候用,花板是在唱中間的過門使用。鼓,又分過鼓、底鼓、起鼓、落鼓。鼓是指揮,鼓板一點,樂隊得跟著走,哪停、哪動都有暗示。鼓一收,響動就停止。所以,鼓不但在打、捻、挑、壓中指揮、伴奏,打出套數來,還得打出情來,打出喜,怒、衰、樂。如《寶玉探病》,演員一出場就比較嚴肅,鼓點也是深沉的。又如《擂鼓戰金山》,一點鼓起慢板,三點下去就快,火爆。

表演形式

東北大鼓表演形式大多為演員一人自擊鼓、板,配以一至數人的樂隊伴奏演唱。

伴奏樂器

主要伴奏樂器為三弦,另有四胡琵琶揚琴等。演員自擊的鼓,也稱書鼓,其形狀為扁圓形,兩面蒙皮,置於鼓架上,以鼓箭(竹制)敲擊。板有兩種,一種由兩塊木板組成(多以檀木製成):一種由兩塊半月形的銅片或鋼片組成,俗稱"鴛鴦板"。

音樂唱腔

東北大鼓的音樂結構屬板腔體,唱詞的基本形式為7字句的上下句式。唱腔板式有大口慢板、小口慢板、二六板、快板、散板等。除此之外,還有悲調、西城調、怯口調等小調為它的輔助唱腔。

唱功特點

唱功是東北大鼓演員敘述故事的主要手段。過去有人認為東北大鼓不講字正腔圓,那是不正確的。凡是唱功,字不正,口不開,腔不圓,字也就吐得不清楚。尤其是東北大鼓的唱腔,拖腔運用得較多,如果字不正腔不圓,就容易出現音包字的現象。藝人們說:“字半斤,音要四兩”,演員在練唱時,一定要叼住字。一個字分字頭,字腹,字尾三部分,演員吐字也講究“吐、立、歸”。吐,指的是嘴皮子有力,又叫“噴口”。立,指的是字頭吐出后,要把口腔打開,不然字就唱扁了。如:“天”字(tian),如果字腹“a”口腔打不開,就唱成了“tin”了,字立不起來,觀眾不解其意。在“天”的歸韻時,要注意韻尾“n”,要歸回前鼻韻,才能完成“吐、立、歸”三個過程。咬字清楚有力、乾脆,尤其在表現金戈鐵馬段的唱腔中,用的都是大口,如果吐字不清,就會“一道湯”。

藝術流派


東北大鼓
東北大鼓
東北大鼓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隨著地域、風俗、人情的不同,形成了風格各異的流派。以瀋陽為軸心的“奉調”唱腔優美抒情,適宜演唱《紅樓夢》之類故事曲目;以營口、蓋縣岫岩海城為軸心的“南城調”唱腔慷慨激昂,適宜演唱《三國演義》等鐵馬金戈類故事的曲目;以錦州為軸心的唱腔“西城調”哀怨低沉,適宜《孟姜女尋夫》等悲壯類故事的曲目;還有吉林為軸心的“東城調”和流行於黑龍江的“江北調”(又稱“北城調”)等。

經典劇目


長篇劇目有《劉秀走國》、《紫羅袍》、《三俠五義》、《五女七貞》、《馬潛龍走國》、《巧合奇冤》、《下南唐》、《千里駒》、《施公案》、《十粒金丹》、《回杯記》、《劉公案》、《明英烈》、《烈火金鋼》、《紅岩》、《節振國》等。
短篇劇目有《孫龐鬥智》、《大西廂》、《羅成算卦》、《二進宮》、《楊靖宇大擺口袋陣》、《白求恩》、《漁夫恨》、《毛主席來到十三陵》、《刑場上的婚禮》等。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東北大鼓大部分的唱段已經無人能唱了,在瀋陽,基本沒有演出東北大鼓的地方和氛圍,有名望的藝人大多謝世,最年輕的藝人也年近花甲,霍樹棠當年教的21個學生也都轉行了,東北大鼓處於後繼無人的窘境。東北大鼓的聽眾大批轉移,傳承和演出遇到嚴重困難,生存出現危機,在此情勢下,保護和發展東北大鼓刻不容緩。

保護措施

吉林榆樹市政府採取了多項“非遺”保護措施。比如,由文化部門牽頭成立了由相關部門、東北大鼓藝術工作者及民營企業家組成的東北大鼓搶救保護組織;扶持成立了民營的“市民曲藝茶社”;組織開展了“東北大鼓藝術展演”和“東北大鼓藝術研討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在社會團體方面,各級各類文化藝術團體、單位及部門也以各種方式投入到“非遺”保護工作中來。為這一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瀋陽市群眾藝術館作為遼寧省東北大鼓申報國家級“非遺”保護的承辦單位,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徵集資料,設立專室專櫃專檔保存資料,建立“東北大鼓陳列館”,開辦東北大鼓培訓班,制定“活性繁殖”計劃等,先後出版發行了《東北大鼓漫談》(耿瑛著)、《東北大鼓音樂探尋》(張玉梅編著)、《東北大鼓藝術論輯》(金儼編)、《東北大鼓傳統曲目大全》(耿瑛、楊微編)等書籍。

傳承人物

夏曉華,女,漢族,1954年生,吉林榆樹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東北大鼓代表性傳承人。她出身於吉林省榆樹縣東北大鼓世家,6歲學藝,8歲登台,先後師從東北大鼓第三代傳人馬守信、劉玉璽,系“下江派”東北大鼓第四代傳人。現為黑龍江省群眾藝術館曲藝部主任、研究員。其演唱聲情並茂、剛柔並濟,鼓板精到,表演細膩。代表作品有:《呼家將》《杜十娘》等。

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東北大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曲藝價值


東北大鼓在流行地人民的娛樂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其曲本和音樂也影響了其他藝術,如《憶真妃》被多種鼓曲移植,唱腔曲牌【慢西城】被二人轉吸收等等。
各派東北大鼓在流行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大鼓的曲目和音樂對當地其他藝術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在東北地方民俗及歷史文化的研究中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榮譽表彰


2018年5月26日,東北大鼓《學費的“隱情”》在由遼寧省曲藝家協會主辦的遼寧省少兒曲藝大賽中獲得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