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民族問題

回回民族問題

回回民族問題是由延安解放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

目錄

正文


中國研究回族歷史和現狀的論著。20世紀30年代成書。中國共產黨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編。全書共9章。第l~2章簡述回族的族源和形成發展的歷史第一章主要論述和探討了回族的來源。根據當時能夠掌握到的材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作者得出結論:“中國回回民族的來源主要的是元時來中國的回回人,回回民族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加入了大量的漢人成份,此外還可能有回紇、回鶻人”。“唐宋時期來中國的波斯人、大食人”,亦成為回回民族的“組成因素”。第二章敘述了回族的革命鬥爭史,認為回回民族是“長期被壓迫與長期奮鬥”的民族。;第3~4論述了伊斯蘭教(回教)、回族與伊斯蘭教的關係。認為門宦制度是“回族以農業為主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定階級上的產物”,就是“一種更集中的擴大的教坊,是教主而兼地主的制度”。指出回教“同回族的發展結成了密切的關係”,同時又著重指出,“回教與回族的密切聯繫,一方面團結了回族,……一方面又嚴重的束縛了回族,阻礙了回族的發展與進步”第5~7章敘述回族的現狀,指出在當時中華民族嚴重的危機下回回民族的出路;第8~9章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及陝甘寧邊區回民的現狀。該書最後一章論述了陝甘寧邊區回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新氣象,認為陝甘寧邊區是“回族自由生活,自由發展的家鄉,是中國回回民族解放的燈塔”。書後附錄有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政府關於民族工作的4個文件。全書論證了“回回是民族”;“回回問題是民族問題”。在回族與伊斯蘭教的關係方面,認為:(1)“伊斯蘭教不只是一種宗教信仰”,而且“還包括著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2)“門宦制度就是一種更集中的擴大的教坊”。(3)歷史上回族穆斯林的新、舊教爭“是廣大回族農民反對內部壓迫階級與反對清朝統治者的運動”。同時還駁斥了“回回是漢人信奉了回教”、“回回問題是宗教問題”等觀點。並深刻揭露了當時日本侵略者利用“回教民族說”推行“回教民族運動”,煽動極少數民族敗類搞民族分裂主義,炮製“回回國”的陰謀。該書1941年4月由延安解放出版社出版。後由山東、渤海等地先後翻印。1980年民族出版社再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