輜重

輜重

輜重最開始是古代軍事中的用語,表示運輸部隊攜帶的軍械、糧草、被服等物資,后擴用於社會方面,出自《老子》。

詞語信息


【示例】今曹家~車輛無數,你們欲得富貴不難,只就今夜三更,大家砍將入去,把曹嵩一家殺了,取了財物,同往山中落草。—— 《三國演義》

基本解釋


1.[impediments;suplies and gear for troops]∶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搬運的物資。
2.[baggage]∶運輸中的(或可以運輸的)設備。
軍隊的輜重。
3.[luggage,baggage]∶外出的人攜帶的包裹行李。
4.後勤以前在中國古代一直被稱為輜重,後來在近代才逐漸改為後勤。

引證詳解

1、外出時攜載的物資。
《老子》:“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史記·蘇秦列傳》:“蘇秦為從約長,並相六國。北報趙王,乃行過雒陽,車騎輜重,諸侯各發使送之甚眾,疑於王者。”
袁枚《新齊諧·喀雄》:“一日周女忽至,帶來輜重甚富,雄驚且喜。”
2、指隨軍運載的軍用器械、糧秣等。
《孫子·軍爭》:“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
《新五代史·唐臣傳·王建及》:“﹝建及﹞即呼眾曰:‘今日所失輜重皆在山西,盍往取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一回:“原來國歸父、小子憗二將殺散楚兵,據了大寨,輜重糧草,盡歸其手。”
楊朔《征塵》:“隊伍通過我們身旁,長長的一列,最後是輜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