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棟
中國航天的“大總師”
孫家棟,男,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4月8日出生,遼寧省瓦房店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風雲二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北斗二號衛星工程和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高級顧問,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中科院院士。
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從事航天工作60年來,主持研製了45顆衛星。擔任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總設計師,實現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組網和應用。作為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擔任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總設計師。 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孫家棟院士
1942年,考入哈爾濱第一高等學校土木系。
1948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學習俄語,後轉入汽車系。新中國開始組建空軍后,作為急需的俄語翻譯人才被選送入伍。
1951年,和另外29名軍人被派往蘇聯茹科夫斯基工程學院飛機發動機專業學習。
1958年,畢業並獲得全蘇斯大林金質獎章,回國后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從事導彈原創工作。
1960年,擔任型號總體主任設計師。
孫家棟照片
1980年,獲七機部勞動模範稱號。
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
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89年,孫家棟擔任中國火箭進入國際市場談判代表團團長,參加中美兩國政府間的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協議談判。
1992年,當選中科院院士。
1996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2003年,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2009年2月,受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聘請出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名譽校長。
2010年1月11日,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1年9月2日,被聘為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名譽校長。
2018年10月,辟締思(PDC)未來學校在北京正式成立。該校由呼家樓中心小學倡導成立,坐落於朝陽區酷車小鎮。北斗之父孫家棟受聘擔任學校名譽校長。
孫家棟採訪
是中國月球探測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提出了2020年前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分三個階段的實施方案,明確了中國月球探測的發展方向、目標和路線圖。他擔任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總設計師,確定了工程目標和工程總體方案,對工程各大系統的技術途徑作出重要決策。
是北斗衛星導航工程、風雲二號靜止氣象衛星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繼續活躍在中國航天技術的前沿領域。
2009年4月15日0時16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參加指揮的北斗導航定位衛星發射任務又一次獲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發射的第100個航天飛行器,這之中孫家棟擔任技術負責人、總師或工程總師的就有34顆,在他領導下所發射的衛星奇迹般地佔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
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20-12-18 | 2020中國品牌人物500強第59位 | |
2019-9-17 | 共和國勳章 | |
2018-12-18 | 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航天科技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 |
2017-02-08 | 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 | 獲獎 |
2011-01-18 | 終身成就獎 | 獲獎 |
2011-01-11 | 入圍2010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候選人名單 | 提名 |
2010-07-01 |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 獲獎 |
2010-01-11 | 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獲獎 |
1999 | 兩彈一星功勛獎 | 獲獎 |
1985 |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獲獎 |
孫家棟獲獎
在中國的航天領域,孫家棟是很有權威性的。孫家棟幾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的航天事業。(人民網、歐陽自遠評)
他為人正直,顧全大局,善於綜合,敢於決策。他十分重視人才培養,通過航天工程實踐,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航天科技人才。他的業績受到我國航天界廣大科技人員的敬佩和讚譽。(新華網評)
少年勤學,青年擔綱,你是國家的棟樑。導彈、衛星、嫦娥、北斗、滿天星斗璀璨,寫下你的傳奇。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感動中國頒獎)
曾因左撇子被退學
1935年,孫家棟上學,和母親一樣,也是左撇子,不被學校接受,兩周以後退學。一年以後,孫家棟就學會熟練地使用右手。到營口上學后,他已可左右開弓打乒乓球,而且各科成績優異。
紅燒肉“吃”出錦繡前程
1950年元宵節,很多同學回家團圓,哈工大預科班安排學生晚餐吃紅燒肉。孫家棟決定吃完難得的紅燒肉,再回姐姐家。開飯後,校領導突然來到餐廳通知在場學生空軍招人,當晚就要趕往北京。孫家棟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他當時可能沒想到,貪饞也會貪出個錦繡前程。
相識108天後結婚
1959年8月9日,在孫家棟和魏素萍第一次見面后的第108天,按照兩人的約定,魏素萍帶著自己在哈爾濱“道里秋林”百貨商店量身定做的鏤花布拉吉和時髦高跟皮鞋,拎著提包,隻身從哈爾濱跑到北京來找孫家棟。這一天,領導和同志們為他們倆舉行了簡樸、熱鬧的婚禮。
錢學森欽點主持設計“東方紅一號”
1967年,孫家棟開始迎來人生的第一次輝煌。他被錢學森點將,調任第一顆人造衛星總體設計師。他被提拔為型號總體設計室主任,他參與成功仿製“P-2”導彈、試射國產“東風一號”導彈。
衛星發射時出現意外
20世紀70年代,孫家棟帶領團隊研製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時出現了意外。震驚過後,孫家棟帶著大夥兒在天寒地凍中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篩子把炸碎的火箭衛星殘骸篩出來,最終找到了失敗的原因。一年後,一顆新的衛星騰空而起。
1984年,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發射后,在向定點位置漂移過程中發生了意外。孫家棟果斷地發出了打破常規的指令——他要求再調5度,最終正確的指令使衛星化險為夷。
坐輪椅出席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儀式
2020年7月31日,91歲高齡的孫家棟院士坐著輪椅,出席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儀式。進入現場時,他向參會人員和工作人員揮手致意、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