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市
驢市
將目前的股市比作“驢市”。因為它最像一頭驢,不是“黔之驢”的驢,而是正拉磨但根本不好好乾活的驢。管理層彷彿旁邊的主人,看它不走了,抽一鞭子,它馬上往前動一下,再不走,用利好轟炸,它偶爾還會跳兩下,但抽的多了,轟的多了,也就疲了,甚至故意作對,偏偏倒行逆施,弄得主人很生氣,弄得站在門口等糧吃的幾個人,一個叫上市公司的,一個叫證券公司的,一個叫機構投資者的,一個叫個人投資者的,一個叫政府的,還有叫不上名字的,看起來身份各異,貧富懸殊,聽起來需求不同,但在一起鬧意見。
拉磨的驢子倒沒說什麼,依舊蔫了吧嘰,我行我素。其實,它有它的想法:以前你們誰都使喚我,讓我一會兒當牛,一會兒當熊,一會兒又非牛非熊,把我折騰得夠嗆,落下一身病;一會兒把我抬到山上,一會兒把我踩進溝里,一會兒說我好,一會兒說我壞,一會兒又說我屬
於好而壞,弄得我無所適從,從此多了一塊心病。現在歷經千辛萬苦,我慢慢長大了,有了自己的脾氣,也形成了自己的觀點:我對自己的初步評價是不好不壞,覺得自己無辜又無奈,做事原則奉行順其自然,順應規律,該漲就漲,該跌就跌,該磨就磨,該歇就歇,對正面鼓勵將坦然處之,對種種責難會無所謂。
成功學有一個格言:觀念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如果簡單歸納為一句話,就是:觀念決定命運。以前對股市的認識水平,決定了當時股市的命運,也決定了股市現在的命運;現在對股市的認識水平,不僅決定著目前股市的命運,還將決定股市未來的命運。
所以說,認識問題至關重要,正確認識對於解決問題尤為重要。長期以來,包括監管層、投資者和社會輿論在內,對於股票作為證券資產的內在價值判斷認識不足,基本是根據供給和需求制定政策,主要利用內幕消息、資金實力、市盈率和技術理論判斷走勢,從而導致投機泛濫,問題嚴重。如果再不從根本上解決股票市場的認識論問題,監管者就難以判定政策的效果,投資者就難以作出正確的決策,社會輿論就難以把握市場信息。
所以說,從政府到市場,從管理層到投資者,從理論界到媒體,有必要發起一場全新的思想解放運動,重新認識股市作為虛擬經濟的本來面目,明確股票內在價值的決定因素。並在此基礎上,使中國的股票市場徹底大變革。
有人說,因為股市的泡沬太多了,管理層在“擠泡沬”,問題是管理層為什麼要擠呢?
有人說,因為股市的印花稅太高了!問題是印花稅降了,股市為什麼還在繼續跌?
有人說,因為股市缺資金!問題是基金規模越來越大,保險、社保、QFII的投資總額陸續增加,但股市為什麼還在繼續跌?
有人說,因為廣大群眾不進這個市場!問題是這批善良的百姓錢本來就少,負擔又重,見進入股市的親戚、老鄉、同學、朋友等輸得慘不忍睹,怎麼還敢跳進股海喂鱷魚?
有人說,因為銀行資金不能進入股市,股票不能質押貸款!問題是它進來過又退出去,現在為什麼想進就是不進來?
有人說,因為獎懲不明,對上市公司獎懲不明,對機構獎懲不明!問題是對上市公司和機構的違規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不斷加大,稽查、判決時有公告,但股市為什麼還在繼續跌?
有人說,因為中國股市缺乏核心競爭力,這比股指的下跌更可怕。有香港、日本、美國、倫敦那麼多好的股市,我為什麼要投資給你這風險重重的股市?
有人說,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產業周期調整、國際環境變化等等,導致上市公司業績下降。問題是難道大多數公司的業績都下降了嗎?不少業績上升的公司也在繼續跌呀!
有人說,因為擴容!問題是新股發行停止了,增發也不批了,但股市為什麼還在繼續跌?
有人說,因為過去股市波動的政策性因素較強,加上做莊違規操作、惡意經營、內幕交易等等,使得不該漲的股票也能炒上去。但後來慢慢規範了,新的投資理念還沒有形成,新的遊戲規則還沒有建立起來,投資人感到茫然,不知道該如何操作。
有人說,因為構成股市基礎的一些上市公司有質量問題。但為什麼前些年也存在這個問題,股市不跌反漲呢?因為那時監管不嚴,業績不好的公司照樣可以被“炒翻天”,如今要把爛公司炒上去不容易,股價自然下跌。
有人說,因為市場面臨誠信、信心危機,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誠信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懷疑,這是打擊投資者信心的根本原因。上市公司由於沒有約束機制,違規太多太多。擔保、惡意虧損、高管貪污挪用甚至逃跑、炒期貨、配合莊家發布利好和利空消息等等,不一而足。事實上,股市是上市公司的一面鏡子,也是最好的廣告媒體,不少上市公司沒有珍惜這一現實,只在意撈取眼前利益,損害流通股東。多家公司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甚至是被暫停上市資格的上市公司明顯增加。不誠信行為讓投資者感覺防不勝防,總擔心又鑽入“騙局”、“圈套”,甚至對利好政策反應麻木,說明投資信心仍未恢復。
有人說,因為國有股、法人股全流通問題至今尚未解決!這個問題不解決,壓得投資者不敢輕易買股票,有的還拋股票。許多投資者都不傻,看到股市存在問題,擔心股價下跌,所以只能“走為上策”,一反彈就跑,趕緊割肉。幾方面綜合作用下,股市下跌很難避免。回顧幾年前,國有股減持遭到了市場用“腳”投票,政府開始意識到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制度缺陷,所以下決心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從“國有股減持”到“股權分置”,標誌著政府在證券市場認識方面的飛躍。但問題是同樣是股權分置的H股,在完全市場化的香港股市沒有出現問題,所以如果股權分置是最根本的問題,那是不是H股也應該在解決股權分置中獲得補償呢?中國股市的問題是在多種合力下形成的,解決股權分置並不是萬能的,但不解決是萬萬不能的(尚福林答記者問的發言大意)。
有人說,因為沒有做空機制,使市場成了一個長期單邊市,只能做多,而沒有做空機制的後果是漲時容易跌時難,存在最後無法賣空而在高位整體套牢的危險。
有人說,因為“信用溢價”在起作用。由於管理層在市場中的信用受到質疑,雖然他們頻頻出台利好,並對利空傳聞及時闢謠,但由於總給人留下又想圈錢的感覺,所以政策往往會被反向解釋。這種“負”的信用溢價,使同樣價值的股票會低於信用較好的市場。這就是中國股市為什麼會在市盈率低於成熟市場的時候,還在繼續下跌的原因。中國現在的股市有點像“習慣性流產”,利好可能會事與願違,利空會被放大,出現風聲鶴唳的效果。
有人說,對股市持續下跌不能掉以輕心!問題是越來越重視了,但股市還在下跌。
有人說,股市不能再跌了!因為數年來的下跌,已經使中國股市萬億財富灰飛煙滅,而且熊市不斷吞噬著各種資金,損害著融資功能,還破壞著國家的公信力。無論如何,市場不能再下跌了!但問題是中國股市還在下跌。
價值投資理論是目前為止,被事實證明最為成功的投資理論,在歐美和中國港台地區被廣泛認可。對價值投資,中國很多人質疑,認為不符合中國國情。用價值投資理論分析中國股市,發現許多利好政策和救市措施僅僅指向了股票的供給和需求,而無法對股票的內在價值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從而也就無法阻擋股市價值回歸的進程。於是,政策的效應日益遞減,但還戴著“政策市”的不好名聲。對管理層而言,如果能通過監管,通過股權分置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實現股市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就能恢復股市作為國民經濟晴雨表的功能,就能使股市成為資本要素優化配置的主要場所。對上市公司而言,如果能努力提升企業的內在價值和內在質量,依法經營,規範運作,必將創造更多的財富,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對投資者而言,如果能逐步轉變靠博取股價漲跌的差價來盈利的觀念,切實樹立科學的價值投資理念,投資效果將大為改觀。對證券中介機構、媒體和專家學者而言,如果能以挖掘最具價值的上市公司、把中國資本市場營造為世界最具投資價值的場所為己任,國家、投資者、企業等多贏共贏的局面就會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