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園

浙江省溫州市中山公園

浙江溫州中山公園位於溫州市區公園路,建於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以紀念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得名。其面積4.8公頃(水域1.52公頃),前接華蓋山,后靠積穀山。

歷史沿革


公園於1927年2月,北伐軍進入浙江后,溫州各界人士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籌款建造,1930年10月落成。
2006年開始,對園內的基礎設施、建築小品進行統一規劃改造。翻修文化走廊、四宜亭、留雲亭,突出其原有的古典風格,達到古色古香的觀賞效果;翻新中山紀念堂,對展廳予以重新規劃布置;更換公園木製指示牌,提示牌等公共標識,與環境融為一體;新增整套避雷設施及監控系統,保證園內安全有序;對兒童樂園部分區域進行改造,翻修入口處建築,更換陳舊遊樂設備,兒童樂園又添新裝。
到了2007年7月,完成了中山公園北大門及北大門入口至紀念堂景觀工程,恢復了北大門往日的風采,使得中山公園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園內風景


園中有中山紀念堂、白鹿雕像、中日友好櫻花林、文化走廊、音樂台、九曲橋、玉帶橋、登雲橋、冽泉井、摩岩刻石(包括小赤壁、氣如虹、雲根、枕石等)、小石門洞、飛霞洞、謝客岩、池上樓、如意亭、湖心亭、駐鶴亭、雲輝亭(被毀)、留雲亭、赤壁亭、四宜亭、兒童樂園及其塑像等景點,是市民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地理交通


鹿城區人民東路

交流影響


建園70多年來,歷經多次的修建和改造,中山公園現成為市民喜愛的遊覽、休閑場所。園內名木古樹蒼翠,金錢松、雪松、龍柏交相輝映,蒲葵搖扇、桂花飄香,綠籬伴曲徑,園柳奏鳴禽,幽雅的環境,整潔的園容,讓人心曠神怡。
歷史迭變,歲月滄桑,中山公園歷經近80年的風風雨雨,走過了建設、破落、發展、興旺的過程,也記載了幾代溫州人溫馨而美好的回憶。在上級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中山公園以打造歷史文化名園為定位,在基礎設施建設,綠化布局,人文景觀保護等方面,取得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得到廣大市民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