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無因的反叛的結果 展開

無因的反叛

無因的反叛

《無因的反叛》是一部由尼古拉斯·雷執導,詹姆斯·迪恩,娜塔利·伍德,薩爾·米涅奧,科里·艾倫主演的劇情片,於1955年10月27日在美國商業。

該片講述了三個被家庭拒絕的孩子吉米、朱迪、柏拉圖在24小時之內的一場反叛悲劇。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十幾歲的少年吉米·斯達克總是免不了陷入麻煩,弄得他愛面子的父母 只好到處搬家。在一次由好心的社會工作者雷主持的夜間法庭審理中,因喝酒鬧事而被捕的吉米在法庭上大叫:“你們快讓我發瘋了!”而他的死腦筋的父母則在一旁鬥嘴,爭論著怎樣才能解決好這件事。朱迪是個不錯的孩子,卻因為無法與故意疏遠自己的父親溝通而表現得瘋狂野蠻。柏拉圖是一個極其敏感的孩子,脆弱得就快像瓷器一樣碎掉,為了引起他那闊綽但卻對他漠不關心的父母的注意,他不惜瘋狂地殺死小狗。
第二天早上,吉米想在新的中學里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結果卻和那裡的流氓頭子巴茲,也就是朱迪的男朋友發生衝突。由於急於和大家打成一片,吉米同意通過玩夜間的飛車遊戲來解決分歧:他和巴茲跳進偷來的汽車裡,開車沖向懸崖邊,第一個跳出車來的就是“軟蛋”。當有人問他是不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吉米謊稱自己做得多了。這贏得了同樣不合群的普拉脫的無限欽佩。在約定的時間,飛車賽開始了。朱迪揮動雙臂,表示比賽開始。兩輛汽車沖向懸崖,吉米安全的跳出車來,可巴茲卻因為大衣掛在了車門把手上不能脫手,掉下山崖死了。按照巴茲手下一夥的古怪邏輯,吉米要為巴茲的死負責。當天晚上他們無情地折磨吉米,甚至鬧到了他家門口。吉米無法向懦弱的父親解釋清楚,便趁夜出走。他找到同樣“失魂落魄”的夥伴朱迪和柏拉圖,三個人藏在一間被遺棄的富麗堂皇的屋子裡扮起了父親、母親、和兒子。他們第一次體會到了親緣關係的真諦——然而那些破壞三人的生活的大人和孩子們並沒有放棄,最終以悲劇收尾。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吉米·斯達克詹姆斯·迪恩
朱迪娜塔利·伍德
柏拉圖薩爾·米涅奧
巴茲科里·艾倫
Frank Stark吉姆·巴克斯
Goon丹尼斯·霍珀
Crawford family maid瑪麗埃塔·坎蒂
Chick尼克·亞當斯
Man in last shot (uncredited)尼古拉斯·雷
Mrs. Carol Stark安·多蘭
Judy's Father威廉姆·霍珀
Judy's MotherRochelle Hudson
Ray Fremick愛德華·普拉特
MilSteffi Sidney
Mrs. Stark, Jim's grandmotherVirginia Brissac
HelenBeverly Long
Dr. Minton (lecturer at planetarium)Ian Wolfe
CrunchFrank Mazzola
GeneRobert Foulk
CookieJack Simmons
HarryTom Bernard
MooseJack Grinnage
CliffClifford Morris
Nurse (uncredited)多蘿西·阿伯特
Beau (Judy's little brother) (uncredited)Jimmy Baird
Police Chief (uncredited)Paul Birch
Desk sergeant #2 (uncredited)Paul Bryar
Ambulance attendant (uncredited)Chuck Hicks
Policewoman (uncredited)Louise Lane
Desk sergeant #1 (uncredited)Nelson Leigh
Crunch's father (uncredited)David McMahon
Hoodlum (uncredited)Peter Miller
Monitor admonishing Plato (uncredited)Bruce Noonan
Officer at police station (uncredited)House Peters Jr.
Girl (uncredited)Stephanie Pond-Smith
Attendant (uncredited)Gus Schilling
Old lady teacher (uncredited)Almira Sessions
Planetarium guide (uncredited)Dick Wessel
Ed (Moose's father) (uncredited)Robert Williams

職員表

製作人David Weisbart
導演尼古拉斯·雷
副導演(助理)唐·阿爾瓦拉多、Robert Farfan、Gary Nelson
編劇尼古拉斯·雷、Irving Shulman、Stewart Stern
攝影Ernest Haller
配樂Leonard Rosenman
剪輯William H. Ziegler
藝術指導Malcolm C. Bert
美術設計Malcolm C. Bert
服裝設計Moss Mabry
布景師William Wallace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無因的反叛
無因的反叛
吉米·斯達克
演員 詹姆斯·迪恩
一個十幾歲的少年,總是免不了陷入麻煩,弄得他愛面子的父母只好到處搬家。在又一次來到一所新學校的時候,和學校混混巴茲發生了衝突,由於急於和大家打成一片,吉米同意通過玩夜間的飛車遊戲來解決分歧。
無因的反叛
無因的反叛
朱迪
演員 娜塔利·伍德
一個不錯的孩子,卻因為無法與故意疏遠自己的父親溝通而表現得瘋狂野蠻,甚至故意犯事進警局來父親獲得注意。她在男友巴茲和吉米·斯達克的夜間飛車賽中充當裁判。
無因的反叛
無因的反叛
柏拉圖
演員 薩爾·米涅奧
一個極其敏感不合群的孩子,脆弱得就快像瓷器一樣碎掉,為了引起他那闊綽但卻對他漠不關心的父母的注意,他不惜瘋狂地殺死小狗,他的死亡也是影片整個故事悲劇氣氛的催化劑。
無因的反叛
無因的反叛
巴茲
演員 科里·艾倫
在一所中學當流氓頭子,也是朱迪的男朋友,在吉米·斯達克來這所學校的第一天就和他發生了衝突,兩人決定通過玩夜間的飛車遊戲來解決分歧,最終在比賽中因為意外死去。
(以上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拍攝花絮
• 為追求整體的真實性,製作人員請來了一個真正的黑社會成員弗蘭克·瑪左拉擔任武打場面的技術指導。
• 迪恩經常在雷家裡進行排練。為了讓迪恩能表演得更加自然,雷按照自家屋子的布置安排斯達克家的起居室。
• 在吉米和巴茲執刀打鬥那一段,演員使用了真正的彈簧折刀,並在外衣里穿了軟盔甲作為保護。
• 原本是為馬龍·白蘭度度身訂做,1947年馬龍·白蘭度試演過片段,但因白蘭度不願與製片方簽署一份有效期長達7年的合約而拒絕出演該片的男主角。
• 吉米父親穿著圍裙的戲來自編劇的親身經歷。
穿幫鏡頭
• 吉米將他的右手伸進窗戶,但下一個鏡頭卻是他的左手在擰收音機的旋鈕。
• 當吉米在警察局被審訊時,在所有演員頭頂上的一面鏡子清晰地照出一個話筒吊杆。
靈感和劇本
《無因的反抗》的靈感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尼古拉斯·雷對自己身為父親的職責有極為痛苦的感受;二是斯坦恩對自己身為人子則有著極度的憤怒。但是這部影片的視點最終放在了少年人身上。影片的故事則由導演尼古拉斯·雷親自上街頭和少年幫派搭仙閑聊而來。具體的想法來自報刊雜誌,跟孩子、警察、家長交談的結果。在諸多來源現實的故事收集完畢之後(編劇斯圖爾特·斯坦恩也曾到警察局少年組觀察),誕生了這個故事。
其中在天文館中的“校外教學”這一段戲,斯坦恩加入編劇,因為華納公司原先派來的兩位編劇都沒有能表現出這場戲中的“宇宙感”,僅僅將天文館當作一個場地而被雷伊勸退了。在斯坦恩的劇本中,天文館放映的科教片有著強烈的象徵意味,昭示著最後的悲劇。
拍攝過程
影片開拍的頭三天用黑白膠片,之後改為彩色膠片拍攝。一種官方說法是:福克斯公司卻收回了剛獲得的採用clnemascope技術的攝影機,華納公司決定自行採用彩色clnemascope技術來拍攝該片,之前這個技術一直用在史詩電影中。另一種傳奇說法是,因為詹姆斯·迪恩在黑白片中的造型比較“魯鈍”,必須穿咖啡色外套並戴上眼鏡,改為彩色拍攝后他的形象立即突出。

製作發行


公司類型公司名稱國家/地區
製作公司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發行公司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華納兄弟公司法國
Warner Bros. Films芬蘭
Warner-Columbia Films芬蘭
Fazer Musiikki Oy/Fazer Video芬蘭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Finland芬蘭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Finland Oy芬蘭
TV3芬蘭
Yleisradio (YLE)芬蘭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美國
Warner Bros.加拿大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1955年10月27日中國香港1957年3月21日
瑞典1956年3月19日法國1956年3月28日
西德1956年3月30日日本1956年4月18日
義大利1956年4月27日挪威1956年5月17日
奧地利1956年8月希臘1956年10月26日
芬蘭1956年10月26日丹麥1958年5月12日
丹麥1967年7月24日重新上映芬蘭1981年10月16日重新上映
瑞士1998年9月11日重新上映英國2005年5月6日重新上映
德國2005年9月29日重新上映中國香港2005年12月1日重新上映
奧地利2006年2月3日重新上映挪威2006年5月5日重新上映
(以上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屆數獎項獲獎人提名/獲獎
1956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薩爾·米涅奧提名
1956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娜塔利·伍德提名
1956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故事《無因的反叛》提名
1957第10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電影《無因的反叛》提名
1957第10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男演員詹姆斯·迪恩提名
2014第40屆土星獎最佳DVD/藍光套裝《無因的反叛》提名
(以上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無因的反叛》是一部正視青少年問題的經典影片,它真切地描寫出美國青年“垮掉的一代”的思想混亂狀態,由此成為反映二戰後美國年輕人的傑作,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整部影片充斥著叛逆,深刻的表現了青少年的彷徨、無助、苦悶和反叛。這部講述時代青年故事的劇情片成為同時期同類影片的標準。而詹姆斯·迪恩身上那種叛逆呈現出了一個時代躁動的脈搏。尼古拉斯·雷以其高級電影化的導演技巧成就了這部既緊張刺激又氣質曖昧的家庭情節劇(《電影評介》、時光網、雅虎綜合、《西部皮革》評) 。
《無因的反叛》的故事和場面看上去並不算精彩,但是它極為真實的表現出了“迷惘一代”青年們之間的問題,那些真實可信的素材使它既具有紀錄片的警示價值,也具有B級片震撼人心的力量。它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國苦悶孩子們一次電影化的探討,導演拍攝了一個鄰家正常的孩子即將失控的故事,他用了大量的隱喻手法:吉米的大紅夾克和黑色小汽車象徵了反叛;柏拉圖兩隻襪子兩種顏色象徵著迷惘。電影中的青少年對自我產生了懷疑,對社會價值觀產生了懷疑。“反叛”不應該被責備,應該被責備的反而是從陳腐價值體系的觀點看來的“無因”。男主角的壓抑感來源於他的父親(不能給予吉米男子氣概的象徵),這似乎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使得他的反叛也成了無因的反叛,但正是這無因的抗議才更為深刻的加強了控訴的力度(斯圖爾特·斯特恩、埃爾文·舒爾曼、厄內斯特·哈勒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