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東鎮

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轄鎮

宜東鎮位於漢源縣城西北55公里的流沙河上游北岸,四周群山高聳,中央河谷低平,地理位置在北緯29°39′,東經102°26′。北以大雪包、廣東山、打馬崗同榮經縣交界,南與梨園鄉毗鄰,東接大堰鄉,西靠三交鄉。面積96.3平方公里,轄茂盛、天罡、長榮、富鄉、海銀、銀安、新市、關華、廣安、大安、群安、眾安、永定、海亭、林政、新林16個村民委員會,119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宜東,海拔1465米。

2019年12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雅安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4號):撤銷三交鄉和梨園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宜東鎮管轄,宜東鎮人民政府駐天罡村1號。

歷史沿革


宜東聲是宜東區、鄉的中心集市,也是漢源縣西北部的集市貿易中心。早在秦時,就成為漢、藏、彝各族人民友好往來的要驛。
宜東鎮
宜東鎮

交通


九宜路連接國道108線公路,每天有九襄至宜東的客運班車往返。

地理環境


宜東鎮位於雅安市漢源縣西北方,距縣城55公里。地處流沙河上游,北與滎經縣交界,南與梨園鄉毗鄰,東接富庄鎮,西靠三交鄉,鎮域面積104.68平方千米;境內四周群山高聳,中央河谷低平,海拔在1265米至2791米之間,氣候冬暖夏涼,四季分明。
宜東鎮是宜東區、鄉的中心集市,也是漢源縣西北部的集市貿易中心。早在秦時,就成為漢、藏、彝各族人民友好往來的要驛。
宜東地勢周高中低,流沙河穿過境內,氣候溫濕,多年平均氣溫16℃,降水量669.3毫米,無霜期220天,山上、壩下差別較大。土特產品較多,有雪山大白豆、梨蘋果蘋果、花椒、核桃、板栗、柿土土豆漆等,年產水果6500噸,蔬菜2151噸,出欄肥豬10768頭。境內“峽口”,峭壁對峙,險要壯觀。
宜東鎮
宜東鎮

行政區劃


全鎮轄16個村民委員會,119個村民小組,21084人(2017)。
天罡茂盛長榮
海亭新林林政

經濟


宜東鎮是以種植業為主的典型高山鄉鎮。宜東鎮已形成高山花椒、核桃、板栗特色產業帶,主要分佈在關華、新市、永定等地;中山紅富士蘋果、大櫻桃優質水果產業帶,主要分佈在林政、新林、海亭、海銀、群安、銀安、大安等地;河谷糧食蔬菜產業帶,主要分佈在流沙河河谷地帶。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農業發展模式初步成型。

文化


宜東鎮歷史悠久,文風昌盛,民風淳樸。宜東場鎮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古稱泥頭驛),其城鎮格局及清末以來古建羅馬良好,古茶鋪羅馬馬店古風猶存。宜東鎮也是漢源縣紅軍過境時蘇維埃政權駐地,紅軍文化革命傳統影響深遠。同時境內底蘊深厚的第三中學,底蘊深厚的傳統村落天罡村西側沖溝上建有一座古石拱橋,名為護國橋,修建於清代末期。村落西側陳家大院後有一株小葉黃楊樹,該古樹為陳家大院修建者所種,種植於陳家大院修建初期,距今已三百餘年歷史,原為一株,後分為三株。天罡村北側現存天罡池和雙水井遺跡各一處。

特產美食

土特產品較多,有雪山大白豆、梨、蘋果、花椒、核桃、板栗、柿餅土豆漆等,年產水果6500噸,蔬菜2151噸,出欄肥豬10768頭。境內“峽口”,峭壁對峙,險要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