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永正

於永正

於永正,男,1941年生於山東萊陽,中共黨員。1962年從徐州師範學校畢業后,就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教研室主任。

於永正老師於2017年12月8日上午6時02分逝世,享年77歲。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
xx——1962年徐州師範學校

工作經歷

1965年調到大馬路小學,一待就是18年,1976年到1983年擔任教導主任,1983年底調到教研室。
1985年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

社會活動


1990年中國教育電視台拍了三集報道於永正的“言語交際表達訓練”作文教改實驗的電視片,並向全國播出;
1991年初《人民教育》發表了報告文學《徐州有個於永正》;全國小語會會刊《小學語文教學》和《江蘇教育》《小學教學》等刊物先後報道了於永正的教改事迹。
1992年12月14日-16日國家教育部在南京專門召開了"於永正語文教學研討會",推廣於老師的"五重"教學法。這是建國以來教育部為個人召開的第一個教學研討會
1992年12月14日—16日,教育部在南京召開了"於永正語文教學研討會",推廣其"五重"教學;2000年5月原江蘇省教委基礎教育辦公室和江蘇省中小學教研室在徐州聯合召開了"於永正教學經驗研討會",會上集中研究討論了於永正老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藝術,概括總結了於永正的"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的教學特色,對於永正教學觀的研究達到又一新高度。"五重"教學的提出,抓住了語文教學的關鍵,是語文教育的一次回歸,標誌著於永正老師語文教學藝術風格的成熟和進一步完善。於永正"教無定法"的閱讀教學、生動活潑的作文教學對陳舊的教育理念、封閉的教學思想都形成了很大的衝擊,他將傳統與現代巧妙融合,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

主要成就


教學成就

於永正
於永正
觀點一:備課不等於寫教案
備課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寫教案只是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把鑽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關教學的信息記錄下來,是“備忘錄”——供課前翻閱,以便把課上好。
觀點二:隱性備課最重要
我把備課分為隱性和顯性兩部分。如果說寫教案是顯性的,那麼,鑽研教材、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備學生、思考教法則是隱性的了。
第一步:鑽研教材。一篇課文擺在案頭,先做什麼?先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隨著悟性的提高,有些關鍵詞語,寫得精彩之處,以及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會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記號。
第二步:朗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四五遍。這是鑽研教材、語文備課重要的環節。朗讀是活的,是躍出紙外的,賦予了作品生命力。備課時,我力求把課文讀“活”。如我朗讀《小稻秧脫險記》,小朋友聽了無不手舞足蹈。朗讀好了,鑽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師朗讀水平有多高,學生就會有多高,並超過老師。師生朗讀得精彩的課堂,必然是充滿生機的、充滿靈性的、富有情趣的課堂。
備“朗讀”,一是多讀,用心揣摩課文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二是多聽別人朗讀,聽錄音。平時,我特別喜歡聽廣播電台的小說朗讀、詩歌朗誦,這對提高我的朗讀能力大有裨益。三是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
第三步:正確領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意圖。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就更不要說了。對於作者推敲、錘鍊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老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超常發揮。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包括鑒賞能力)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第四步:認真思考課後練習題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學生背誦的部分(或全文),我先背下來;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課文,我先努力去做。如《水上飛機》一課,要求學生用“究竟”造句。課文中是這樣寫的:“小海鷗決心去問個究竟。”這裡“究竟”當“結果”講,即看個明白,看個結果。但詞典里講,“究竟”還當“追問”講,“因有疑問,而追問”。如:“這種冰箱究竟省不省電?”我弄明白了之後,心裡一亮,便有了底兒了,於是每個不同解釋我都造了幾個句子,這就取得了指導造句的發言權。但我造句的目的,絕不是讓學生抄襲以應付考試,那樣做,就把孩子教“死”了。
觀點三:要思考教法
在思考教法的時候,必然“備學生”、“備學法”。上邊說了,課文鑽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隨之有了。即使教師在教學前沒有找到什麼好的教學方法,只要朗讀好了,讀出文章的妙處和味道來了,也能把課上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有人請教一位台灣的教授怎樣教語文,該教授說:“跟我讀。”這話真是說到根本上了。
觀點四:教案一定要寫
隱形實際上並不隱形,它指的是在寫教案之前的準備工作。當然其中包括無形的思考。備課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是顯性備課。所謂顯性備課指的是寫教案。教案一定要寫,但不要拘泥於形式。教學目標要記,過程要記,關鍵詞語的處理及體會要記,老師要講的重要的話要記;要求學生回答的問題、要求學生寫的片斷、造的句子,我先寫一寫,造一造;重要的參考資料也寫下來。想每課都讓學生喜歡,所以更多的是“備課於心”和“備課於書”。教案往往只寫個過程,更細微的東西在書上。
觀點五:討論與自讀尤為重要
鑽研教材時,我喜歡和同事討論。同事間的討論,特別是上公開課,很有作用,有時會使我豁然開朗。自己久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往往會被別人一句話點破。聽別人上課,也有助於對教材的把握,即使上得不成功,但至少幫助你熟悉了教材。

個人作品


於永正
於永正
1995年,人民日報出版社,《於永正課堂教學教例與經驗》;
1998年,山東教育出版社,《言語交際表達訓練》;
2000年,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教海漫記》;
2000年,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於永正語文教學實錄薈萃》;
2003年,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於永正文集》;
2011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於永正與五重教學》
於永正著作證明材料,通過後可刪掉
於永正著作證明材料,通過後可刪掉
主要成就

獲得榮譽


時間獲獎全稱具體獎項頒獎機構
2001年江蘇省教育模範教育模範
1995年8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1985年江蘇省特級教師特級教師
1985年勞動模範稱號模範稱號徐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