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七葉樹科的結果 展開

七葉樹科

七葉樹科植物

七葉樹科(學名:Hippocastanaceae)屬薔薇亞綱(Rosidae),無患子目(Sapindales)。喬木或灌木,掌狀複葉對生,無托葉。2屬,25種以上,分佈於北半球溫帶地區的北美、歐洲、東亞以至印度;中國有1屬,數種;江蘇引種栽培的1屬,2種。

簡介


七葉樹科
七葉樹科
七葉樹科,雙子葉植物,2屬,25種以上,廣佈於北溫帶我國只有七葉樹屬Aesolus1屬。喬木或灌木,冬芽通常具粘液;掌狀複葉對生,小葉常5-9片,有鋸齒或有時全緣,無托葉;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頂生;花雜性,多少兩側對稱;萼片5,覆瓦狀排列,或管狀而分裂,花瓣5或4,不等大,有爪,覆瓦狀排列;花盤環狀或偏在一邊;雄蕊8-5,著生花盤內,花絲分離;子房無柄,3室,或退化至1或2室,花柱通常長,柱頭不裂,胚珠每室2顆,疊生,或一顆上升而另一顆下垂;蒴果革質,平滑或有刺,3裂或近球形,室背開裂;種子通常每室1顆,近球形,種臍寬大,種皮革質。
科號恩格勒:136哈欽松:198a
分佈量世界:2屬,25種;中國:1屬,8種
引種狀況非引種
所有屬AesculusL.

形態描述


落葉喬木,高可達20m。樹皮灰褐色,片狀剝落。冬芽肥大。掌狀複葉對生,小葉5-7片,倒卵狀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倒披針形,長9-16cm。圓錐花序,花小,雜性(花序基部多兩性花),白色,芳香。蒴果球形,直徑3-4cm,密生疣點。種子深褐色,形如板栗。花期5月;果熟期9~10月。

產地及習性


產於中國,自然分佈在海拔700m以下之山地。喜稍陰,不耐強光;喜溫暖氣候,也能耐寒;喜深厚、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土壤。深根性,萌芽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偏慢,壽命長。

用途


七葉樹樹榦聳直,冠大蔭濃,初夏繁花滿樹,蔚然可觀,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樹種,四大行道樹之一(國外主要是其同屬種歐洲七葉樹)。
在中國,七葉樹與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因此很多古剎名寺如杭州靈隱寺、北京卧佛寺、大覺寺中都有大樹栽植。七葉樹種子可食用,但直接吃味道苦澀,需用鹼水煮後方可食用,味如板栗。也可提取澱粉。

識別要點


七葉樹科
七葉樹科
落葉喬木或灌木,掌狀七葉枝條粗。
總狀圓錐花頂生,兩側對稱花兩性。
萼片4 5 覆瓦列,花瓣離生不等形。
雄蕊長短不一致,子房上位3 心皮。
果實3 裂為蒴果,種子大型無胚乳。

七葉樹


七葉樹
七葉樹
七葉樹又名梭欏樹,葉形優美,樹體高大雄偉,開花時碩大的花序豎立於葉簇中,蔚為奇觀,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樹木。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片狀剝落,小枝粗壯,栗褐色,光滑無毛。掌狀複葉,小葉常為7枚,倒卵狀長橢圓形,緣具細鋸齒,花小,白色,或微帶紅暈,組成直立密集圓錐花序,蒴果球形或倒卵開,徑3-4厘米,黃褐色,內含種子1-2粒,種子形如板栗,種臍大,占種子一半以上。花期5月,果期9一10月。
變種有:浙江七葉樹var.chekiangensis小葉較薄,葉柄無毛,圓錐花序狹長。同屬樹種還有紅花七葉樹A.pavia花紅色觀賞價值極高。

分佈

產中國黃河流域及東部,包括陝西、甘肅、河南、江蘇、浙江等省區,自然分佈於海拔700米以下山地。北京也有栽培觀賞。

習性

七葉樹為亞熱帶北緣及溫帶樹種,性喜光,稍耐陰,怕日灼,喜溫和氣候,亦能耐寒,喜深厚、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土壤,以山谷的酸性土或溪邊石礫土上生長發育最好。深根性,萌芽力不強,生長緩慢,壽命較長。

相關文化


七葉樹是娑羅樹娑羅雙樹英文名稱:sal兩棵娑羅樹,相傳釋迦牟尼涅盤於娑羅雙樹間。據傳說,古時候印度有一條名叫希拉尼耶底的河,岸邊長著一片十分高大茂盛的娑羅雙樹(也有稱娑羅樹的)。釋迦牟尼80歲時(在當時的印度,80歲已經是很高的年齡了)的一天,他走進希拉尼耶底河裡洗了個澡,然後上岸走到娑羅雙樹林中。他在兩株較大的娑羅雙樹中間鋪了草和樹葉,並將僧伽鋪在上面,然後頭向北,面向西,頭枕右手,右側卧在僧伽上,最後就涅盤升天了。所以,卧佛寺的卧佛就是釋迦牟尼圓寂的式像。娑羅雙樹屬龍腦香科常綠大喬木,樹榦可割采龍腦香。龍腦香是高級天然香料,十分名貴,有名的印度蚊香是用龍腦香製造的。虔誠的佛教徒常用龍腦香油點佛燈,常用娑羅雙木材點香敬佛,致使佛堂滿屋清香。在印度、泰國等國,人死後用木材焚燒屍體,富裕高貴的人家,常用娑羅雙樹作燃料。娑羅雙樹是娑羅樹原產喜馬拉雅以南的丘陵山國,是熱帶植物。北京附近多古寺。許多寺廟的植有娑羅雙樹。比如潭柘寺。資料說,娑羅樹,又叫七葉樹,原生於印度,佛祖釋迦牟尼,宏揚佛法和涅盤均與此樹有關,是佛門聖樹。
公元566年,印度高僧智約將此樹移植到潭柘寺。再比如,位於海淀區西北的千年古剎大覺寺。每年5月,娑羅古樹正含苞待放,成為吸引遊客的景點。大覺寺內共有七棵娑羅樹,其中一棵是一級古樹,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娑羅樹又名七葉樹,因其樹葉似手掌多為七個葉片而得名。此樹夏初開花,花如塔狀,又像燭台,每到花開之時,如手掌般的葉子托起寶塔,又象供奉著燭台。四片淡白色的小花瓣盡情綻放,花芯內七個橘紅色的花蕊向外吐露芬芳,花瓣上泛起的黃色,使得小花更顯俏麗,而遠遠望去,整個花串又白中泛紫,像是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