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被服廠

四明被服廠

目錄

正文


抗日戰爭勝利后,浙東縱隊奉命北撤,大部隊離開四明山,只留下少數人員隱蔽堅持。內戰全面爆發后,上級黨指示浙東重建革命武裝,發動群眾,恢復游擊根據地。
1947年5月,四明山從隱蔽堅持轉入公開武裝鬥爭,建立了主力部隊。1949年4月,組成浙東人民解放軍第二游擊縱隊總兵員6000餘人。部隊初創時,穿的是雜色服裝,亟需解決子彈袋、榴彈袋,還有裝碗筷、毛巾、牙刷等雜物的飯包袋。四明工委分管財政後勤工作的朱之光,遂與周鐵民商量,要他籌建小型被服廠,以解決這些問題。周鐵民在抗戰時期搞過後勤工作,有這方面的經驗。他接受任務后,首先物色工人,決定從家在基本區的脫產幹部和戰士的家屬中挑選。經與姚南左溪鄉黨支部磋商,第一批吸收4人。緊接著是選廠址,周鐵民與地方黨員羅生良、黃瑞吉等人商量,要求廠址選擇在既隱蔽,又能方便撤離的山嶴里,還要有水源,可以染布。第一個廠的廠址選擇在姚南七丘田村象鼻嶺下的山嶴里。原料依靠當地群眾趕集時購買,因群眾生活貧困,購買多了,會引起敵人懷疑,只能少量的分次購買。剛開始生產時,農婦出身的工人,對當時急需的子彈袋、榴彈袋等不熟悉,於是把從敵人那裡繳獲來的戰利品當樣品,
又聽取戰士的意見作適當的改正,用手工一針一線的縫製。步槍的背帶
陸埠鎮宋嶴村的高路墩竹山坪
陸埠鎮宋嶴村的高路墩竹山坪
用數層毛藍布縫紉,既結實又輕柔,戰士們很滿意。
隨著武裝部隊的發展,被服廠也不斷擴大,到1947年底,職工已增至15人,大部分仍是幹部、戰士的家屬,生產設備也開始有了縫紉機。廠址雖設在基本區,但為防止敵人襲擊,經常遷移,大概每隔一個月遷移一次,地點仍是姚南左溪鄉的七丘田、后澤山、荷卜嶴、五冬嶴等四明山腹地的山嶴里。每次遷移都在晚上,女工們背著被鋪、材料、工具等,爬山坡,過溪溝,摸黑行路,跌倒了,爬起來,再前進。被服廠還見縫插針,組織職工識字學文化,由上海來的李冰任教員。
1948年1月,浙東主力第三支隊建立,周鐵民調任後勤供應工作,被服廠由華林負責。此時被服廠已不是生產小件軍需品,而是生產軍服了,生產規模也進一步擴大,工人增至20餘人,縫紉機增至10餘台,並從城鎮聘請裁剪和染色技工。5月,浦東部隊到四明,成立第五支隊,被服廠需要供應兩個支隊和地方幹部的服裝、棉被。被服廠制訂了供給標準,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管理上也逐步走上正規化,制訂了生產計劃和指標,配備了會計。1948年下半年,被服廠曾一次在慈鎮地區購得細布180匹、棉花700斤、棉紗線65絞、木紗團27打、大紐扣40打、小紐扣9盒。利用黑夜,在武裝護送下運至山區。被服廠仍隱蔽在山嶴中生產,須隨時防止敵人的襲擊。
1948年8月,四明被服廠(又稱織工部)深入陸埠鎮宋嶴村的高路墩竹山坪。紮根在老百姓中間的被服廠,受到了群眾的大力支持。方翁徐等窮苦農民,十分佩服被服廠的職工。夜晚,提著燈籠,幫助挑布料和棉花上山。白天,為掩人耳目,倒穿草鞋,挑著飯菜到被服廠,緩解職工們的飢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