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龍台鎮的結果 展開

龍台鎮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下轄鎮

龍台鎮,隸屬於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地處廣安區東北部。

歷史沿革


清朝,屬上崇義鄉。
民國四年(1915年),設名龍台場。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設龍台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併入惠育鄉。
1951年,惠育鄉更名龍台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61年,分為龍台、旺盛、雲風3公社。
1966年,更名立新公社。
1971年,更名龍台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
1992年10月,龍台、旺盛、雲龍3鄉合併為龍台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台鎮地處廣安區東北部,東與肖溪鎮接壤,南與恆升鎮相連,西與花橋鎮、消河鄉毗鄰,北與達州市渠縣嘉禾、定元鄉為界。區域面積68.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龍台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朝亭安,海拔394米;最低點位於雙河溝,海拔258米。

氣候

龍台鎮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暖多霧,霜期短。多年平均氣溫17.8℃,1月平均氣溫6.2℃;7月平均氣溫28.1℃。平均氣溫年較差21.9℃。無霜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00小時,年總輻射89.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9月,8月最多。

水文

龍台鎮境內有代龍河流經保城、茶蠟、團石、團灘等6個村,長約5千米。肖水河、沙溪河流經域內22個村,長約9千米。

自然災害

龍台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風、雹等。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11年9月19日,受災人口2000人,緊急轉移安置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000畝,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龍台鎮轄龍台寺1個居民委員會,紅旺、紅日、旺盛、雲頂、團結、北斗、德山、重石、墟觀、竹壊、保城、茶蠟、高廟、水井、中灣、東堂、小橋、高燈、團石、團灘、紅龍、玉城、紅花、西家、紅燈、四缸、齊力、齊心、齊建、青松、白橋、箭灘、高水、青山、百花、富興、和平、雲龍、高城、塔水、三拱4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5個居民小組、32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龍台鎮下轄1個社區和2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龍台街144號。
龍台寺社區齊力村竹埝村
車堂村青松村高廟村
高燈村紅旺村白橋村
團石村旺盛村箭灘村
玉城村北斗村青山村
西家村德山村富興村
四缸村墟觀村雲龍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龍台鎮轄區總人口527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78人,城鎮化率6%,另有流動人口1368人。總人口中,男性26800人,佔50.9%;女性25900人,佔49.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2651人,佔99.9%;有壯、苗等12個少數民族,共49人,佔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31‰,人口死亡率3.55‰,人口自然增長率-2.24‰。
2017年,龍台鎮常住人口20105人。
截至2018年末,龍台鎮戶籍人口46825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2270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龍台鎮財政總收入400萬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0萬元,比上年增長8%,是1949年的20倍,比1978年增長10倍。
2018年,龍台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龍台鎮有農業耕地面積38000畝,林地面積3000畝。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1000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2400萬元,2011年達到23500萬元。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薯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4200噸,其中水稻17200噸,小麥3258噸,玉米190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高粱、花生、油菜、大豆等。
龍台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8.6萬頭,年末存欄3.4萬頭;家禽飼養量52.1萬羽,上市家禽27萬羽。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3000畝,其中經濟林1000畝,竹林2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0萬株,林木覆蓋率28%;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1248噸,主要品種有柑橘、龍安柚、黃花梨。

文化


地名由來

龍台鎮因境內龍台寺得名。南宋瑞平元年(1234年)建寺於高台之上,雕樑畫棟,龍飛鳳舞,故名。

文物古迹

廣安的龍台古鎮,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境內有多處文物古迹。

龍台寺

龍台寺位於古街中部。宋端平元年(1234年),在鎮旁的龍鳳山龍首築台建龍台寺,明代毀於大火,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建於此。沿石級而上,就是山門。龍台坐北朝南,分為前殿、中殿、正殿三層,中殿、正殿建築保存完好。佔地800餘平方米的正殿飛檐畫棟,莊嚴肅穆。高大的屋宇,石頭鏤空雕花基礎,明代的建築風格,用料的精細,是廣安市古寺廟中比較考究的。現龍台寺為龍台中學所佔用,正殿曾作為學校的禮堂,如今已未用。

禹王宮

禹王宮位於龍台寺前200米處。始建於宋代,毀於民國二年(1912年)。門前原有兩對約5噸重的大石獅子雄蹲兩側。共有四重殿,前殿尚存,拾級而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石碑上的功德碑依稀可見。

楊漢秀故居

楊漢秀故居位於禹王宮前50米處的龍台街123號附5號。是解放前夕被國民黨殺害於重慶金剛坡的革命烈士。故居佔地約400平方米,為九通街房形式。上下二層,磚木結構,下面作商業用,上面作住宅。後面的二層上有通房的走廊,一層後面有通房搭了半間,用作廚房和堆放雜物的房屋。

秦家祠堂

秦家祠堂位於龍台鎮西面4公里的北斗村。是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秦炳(字燧生)的故居。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為四合院落。整座祠堂的殿堂、樓閣、木梯都保存完好。

楊森故居

楊森故居位於龍台鎮5公里的紅旺村。楊森是國民黨著名將領。故居是典型的川東民居建築——三合院。正中是五間穿斗木結構的排傘房,兩側各為三間廂房。木雕細節精美,圖型不同,有“福”字型、有花樣型,紋飾雕刻。最吸引人的是在院牆的四角築有四座軍事防禦工程——碉樓,每座樓共有三層,高約10米,猶如四員大將守護著莊園,令人望而生畏。這種軍事化的故居,極為少見。可惜院牆和碉樓已毀於“文革”。在廣安市區北紫金山麓的涵虛園,1931年,楊森納作私邸。此處為明戶部尚書王德完修建。

交通


2011年,龍台鎮境內有花(橋)石(筍)、廣(安)肖(溪)公路過境,境內總長15千米;鎮村級公路總長約20千米。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龍台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680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3所,在校生4043人,專任教師19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2011年,龍台鎮教育經費75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8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5%。

文化事業

1992年10月,龍台鎮開通有線廣播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1800戶。
2011年末,龍台鎮有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530場次,觀眾達6萬人次;文化專業戶4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龍台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20張。專業衛生人員50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4000人次,住院手術150台次,出院病人150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龍台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7戶,人數138人,支出29.3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177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45戶,人數1523人,支出129.8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71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41人,支出50.8萬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65人,支出35.9萬元,比上年增長2%;農村醫療救助12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31人次,共支出5.8萬元,比上年增長35%。救災支出19.5萬元,比上年增長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8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9.5萬元,比上年增長7%。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龍台鎮有郵政網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200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40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2000件,征訂報紙6800份、期刊3100冊,業務收入24萬元。有電信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000門,固定電話用戶3000戶,比上年增加4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21.4%,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17000戶,比上年增加3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32.3%,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網際網路埠總數500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400個,寬頻接入用戶400戶,比上年增加70戶。
龍台鎮
龍台鎮
能源
2011年,龍台鎮天然氣管線長26千米,天然氣用戶1400戶,燃氣普及率10%,月天然氣平均用量3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