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筱邦
金筱邦
金筱邦,男,越劇老生。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壬寅)出生於浙江嵊縣馬塘村一農戶家中,下有弟妹各一。
幼年瞞著父母隨其堂叔金榮水(矮尼姑)學藝。13歲乘一艘烏篷船隨金榮水進上海演出。后專攻老生,尤擅演包公戲,享譽上海,因擅長唱工,有“文包公”之譽。經常與其合作的有戚雅仙的師父陶素連。抗戰爆發前,倆人在上海閘北演出時,曾被浙江餘姚警方誤以為“江洋大盜”而被捕入獄。在抗戰期間與其弟共創女子越劇科班“月升舞台”,是杭、嘉、湖一帶有名的水路劇團。經常為抗日游擊隊演出(此事中國戲曲志浙江卷有記載)。其時,因金筱邦在滬尚需應付演出,由其弟金月升掌管科班,故以“月升舞台”命名。該科班初期在上海先施公司、永樂等戲院演出。1939年起,常年流動演出於嘉興、平湖、南潯、硤石等地,成為杭、嘉、湖一帶頗有影響的水路班子,深受水鄉觀眾和抗日游擊隊戰士的歡迎,每逢他們換台基途中,當船過游擊隊哨卡時只要聞知是月升舞台,游擊隊員便會熱情地邀請演員到船頭“亮相”,並保護他們順利通行。科班成立之初,先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基本訓練。金月升以當時流行的新腔——四工調給學員練唱。以《盤夫》、《毛龍弔孝》、《十八相送》、《王千金祭夫》等傳統摺子戲開蒙,演出功架武戲,舞台上均能使用真刀真槍,頗見功力。1941年下半年,月升舞台解散。月升舞台存續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他培養出了一批優秀或比較優秀的女演員,如小生吳劍芳,被譽為杭嘉湖水路越劇戲班中獨樹一幟的“功架小生”。
1949年後長期擔任浙江省桐鄉新光越劇團(桐鄉越劇團前身)團長。桐鄉縣人大代表。是早期為數不多的浙江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文革”時受衝擊。1989年12月病逝於德清縣越劇團宿舍其女兒家中。
1928年7月18日,農曆戊辰年六月初二日,晚:越劇最長連台本戲上演
以支維永、金筱邦、裘鳳山、陶素蓮為首的男班,在上海寶興戲院(竣記)夜場開演連台本戲《薛平貴徵東》接《后興唐》,至8月19日夜場止,共演出了30本,創越劇連台本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