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1983年成立的組織機構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成立於1983年,由卧龍自然保護區與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合作建立,大熊貓研究專家胡錦矗任中心第一任主任。2008年,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原卧龍基地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創,後由香港援助重建。

中心科研的主要任務是圍繞大熊貓的繁育,增加大熊貓的數量進行應用基礎研究,綜合開展大熊貓、珍貴經濟動植物的行為、生態、飼養、繁殖、育幼、生理生化、內分泌、遺傳、疾病防治、人工複壯、種群監測等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卧龍都江堰、雅安碧峰峽三個基地組成,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大熊貓科研與自然保護教育基地,提升中國大熊貓保護與科研水平。中心現任主任是張和民研究員。

歷史沿革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政府世界自然基金會達成在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協議,1983年研究中心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
汶川震,國家林業局和四川省林業廳等上級主管機構的領導下,在香港特區政府的鼎力對口援建下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研究中心著眼於大熊貓科研保護事業未來發展需求,重新進行了定位、規劃和建設。目前研究中心下轄的卧龍、都江堰和雅安三個基地已經全部完成重建或改造並投入使用。
存“保護熊貓研究”卧龍級保護區管局、卧龍政區政府屬套,管省林業廳。熊保護研究屬林業局,仍設卧龍級保護區境。
2015年12月28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四川卧龍大熊貓基地內正式掛牌成立,首任主任由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陳鳳學兼任。
新成立的研究中心將不僅局限在四川一地,而是整合國內大熊貓科研資源,在四川、北京、上海和廣東等地新設或增加大熊貓科研機構、保護基地。
2019年1月15日,四川省大熊貓科學研究院和大熊貓學院掛牌成立。
2020年4月9日,熊貓中心神樹坪基地大熊貓“祿祿仔”(2019年8月10日出生,雌性)因丰容吊球繩纏繞頸部窒息死亡。
2021年7月17日18時44分至19時34分,在熊貓中心卧龍神樹坪基地內相繼出生了兩胎四仔熊貓寶寶

機構簡介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是由卧龍、都江堰、雅安碧峰峽三個基地組成的,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世界一流的大熊貓科研與自然保護教育基地,提升中國大熊貓保護與科研水平。卧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兼任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主任。
取得成就
大熊貓專家通過幾十年對大熊貓的研究,在吸取前人的經驗,不斷總結過去失敗的原因基礎上,終於在近兩年內攻克了大熊貓繁殖領域裡的“配種”、“受孕”、“幼仔存活”三大難關。在解決“配種難”的過程中,主要通過對“大熊貓種公獸培育”等課題的研究,僅卧龍中國保護林業局世紀大熊貓研究中心在近幾年間就培育出了4隻具有自然交配能力的種公獸。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最終目的是把所有圈養的大熊貓放歸野外,壯大野生種群,從而增加大熊貓遺傳物質多樣性,讓這一瀕危物種能繼續生存。截止2002年我國一共建立了33個自然保護區。陝西5個大熊貓保護區、四川27個、甘肅1個。

事迹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針對“受孕難”的課題,除更加深入的研究大熊貓精液採集、冷凍、冷藏、獲能外,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還經過多年艱苦探索,對繁殖齡不育的雌性大熊貓採取了外源促性腺激素等治療方法,2000年終於獲得了成功,使兩隻前幾年配種良好但均未產仔的大熊貓產下了幼仔,攻刻了“幼仔存活”的世紀難題。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青年專家們,在前輩們研究的基礎上,從“育幼環境、免疫力、人工乳、飼餵技術”等多個環節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1998年產4胎5仔,存活4仔;1999年產了4胎8仔,1個3胞胎,2個雙胞胎,除產的3胞胎由於自身發育不全死去1仔外,其餘7仔全部存活;2000年是創造歷史奇迹的一年。圈養雌性大熊貓發情配種比歷年都多,發情雌性大熊貓有11隻。2000年大熊貓共計產仔8胎12仔,成活11仔(其中1隻出生時已死亡),4個雙胞胎,4個單胎,創大熊貓人工繁殖史上一年內產仔胎數和幼仔成活數最多兩項世界紀錄。懷孕產仔率72.7%,幼仔成活率91.6%,均居全國首位。近年連年幼仔存活率均為100%,1991年至2004年,研究中心共繁殖47胎60仔,存活57仔。
2002年在國家林業局的支持下新建,減輕了種群壓力。研究中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碧峰峽基地心的大熊貓分別借展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聖地亞哥動物園、日本神戶王子動物園、泰國清邁動物園、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每年為國家創匯數千萬美元,這些經費全部用於中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019年10月7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突破310隻。

熊貓基地


卧龍神樹坪基地
2016年5月11日,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卧龍神樹坪基地“中華大熊貓苑”開園,總建築面積為19844.51平方米。基地分為大熊貓飼養、野化培訓和野生動物公眾教育3大功能區,具備59套大熊貓圈舍,並配套遊客接待中心,科研辦公樓,科普教育中心,獸醫院,圈養大熊貓野化培訓區等。
都江堰基地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圈舍、科研設施、設備等損毀嚴重。為更好地保護大熊貓,在香港特區政府的援建下,四川省有關部門選址都江堰,建造了一個集大熊貓養老、救護與疾病防控於一體的保護機構。四川一些上了年紀或在其他地方受傷的熊貓,都會被送到這裡來調理、治療。
雅安碧峰峽熊貓基地
碧峰峽景區位於雅安市北16公里,景區面積20平方公里,森林面積20000餘畝。景區為兩條峽谷,左峽長7公里,右峽長2.5公里,呈“V”字形,寬30-70米,海拔700-1971米,峽壁相對高度100-200米。植被、峽景和瀑布是碧峰峽景區的鮮明特色。峽內林木蔥鬱,蒼翠欲滴,峰巒疊嶂,崖壑崢嶸。時而奇峰聳峙,高插藍天,時而兩山併合天光一線,多類型的瀑布景觀,更使雙峽增添無限景色,令人陶醉。鑒於碧峰峽極其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把基地設置在碧峰峽風景區內,2003年12月28日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基地佔地1000餘畝。5.12大地震后,卧龍的部分大熊貓搬遷到碧峰峽,目前基地圈養大熊貓80餘只,成為全球圈養大熊貓最多的地方,吸引了眾多國際友人來雅旅遊。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基地重建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卧龍基地遭受重創,32套大熊貓圈舍嚴重被毀。震后重建中,香港特別行政區承擔起了對口資助援建卧龍自然保護區的任務。涉及重建項目23個,涵蓋基地圈舍復修、生態修復、社會福利、文化教育、電力能源等多個方面。研究中心當年6月開始緊急轉移60多隻大熊貓,其中32隻被轉移到北京、福州、成都等相關單位寄養,其餘的則被轉移到碧峰峽基地緊急安置。
2012年10月30日上午,卧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卧龍神樹坪熊貓基地舉行大熊貓回家儀式,歡迎震后首批18隻大熊貓從碧峰峽基地重返卧龍。卧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表示,首批大熊貓的回家,標誌著卧龍災后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
震后新建的研究中心神樹坪基地距原址約22公里,總建築面積近兩萬平方米,約為原基地的20倍大。該項目由香港特區政府援助,按綠色三星標準設計。基地分為大熊貓飼養、野化培訓和野生動物公眾教育三大功能區,有59套大熊貓圈舍,獸醫院,大熊貓過渡、野化培訓區等配套硬體設施。
十八隻卧龍大熊貓踏上回家路——首批18隻大熊貓回歸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耿達鄉神樹坪,入住災后重建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新基地2012年10月30日,災后新建於卧龍自然保護區耿達鄉神樹坪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新基地投入試運行。十八隻大熊貓從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碧峰峽基地重返卧龍,這是地震4年來,首批大熊貓返回卧龍的重建基地。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林業廳的堅強領導下,在香港特區、廣東省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卧龍廣大幹部群眾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按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地的有關要求,紮實工作,堅定地邁上了民生優先、統籌保護、科研的重建之路,取得了災后重建基本完成的偉大勝利。一是大熊貓棲息地有效恢復。通過植樹造林、封山育林育草等措施,累計開展植被恢復5.9萬畝、人工造林1.85萬畝、封山育林4.1萬畝,治理棲息地地質災害11處,重建了一批基層保護站點。二是大熊貓保護科研能力顯著提升。堅持高起點、高科技、高質量,新建卧龍大熊貓研究中心、都江堰大熊貓救護與疾控中心,擴建了雅安基地、新建了卧龍生態教育中心,“世界一流的大熊貓科研保護基地”初步形成。三是大熊貓保護科研活動有序推進。地震以來,卧龍共繁育成活大熊貓45隻,圈養數量增至175隻,先後有8隻大熊貓被選送到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台灣地區。加強大熊貓野化培訓,建立了大熊貓野外放歸梯隊,成功將全球首個野化培訓的大熊貓“淘淘”放歸自然。四是民生重建工程率先完成。首先完成了13個新村住房757戶的民房重建任務,同時重建了學校2所、醫院2所、福利院1所。新建了熊貓電站、旅遊棧道及一批垃圾處理、供排水、輸電線路等基礎設施,開展風貌塑造、五改三清、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五是應急工程及時完成。在水利等部門的支持下,區內正河、走馬嶺等4處河道防洪堡坎納入了全省應急工程,落實資金5000萬元完成河道整治3500米、防洪堤3954米,成功經受了今年“7.21”特大暴雨等考驗。
在此次入住卧龍新家的十八隻大熊貓中,有經過經歷過2008年“5.12”地震送到其他動物園寄養的,有震后在碧峰峽基地安置的,也有震后在碧峰峽基地出生的大熊貓。為慶祝這十八隻大熊貓入住,當天上午,卧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卧龍重建基地舉行了一場隆重的歡迎儀式。活動現場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看見闊別已久的家鄉親人,熊貓們也是難掩內心的喜悅和激動,在盡情享受美食之餘,還不忘在鏡頭面前向千里之外的同伴們炫耀一番。
2008年,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卧龍基地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深受重創,32套大熊貓圈舍嚴重被毀。震后,在國家林業局、省林業廳等上級部門的幫助下,研究中心緊急將60多隻大熊貓分批轉移,其中32隻被轉移到到全國各省市兄弟單位寄養,其餘的被轉移到碧峰峽基地緊急安置。2012年是研究中心“熊貓回家年”,通過多方努力,研究中心災后重建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圈養大熊貓野化培訓二期項目也取得巨大成果。今年6月29日,首批3隻成年大熊貓正式入住卧龍保護區都江堰大熊貓救護和疾病防控中心;10月11日,人工繁育大熊貓“淘淘”順利放歸自然;而今天,重建的神樹坪基地正式啟動試運行,迎來十八隻大熊貓入住。至此,卧龍大熊貓已經完成了回歸“健康之家“、“自然之家”、“愛心之家”三個回家。
新建的研究中心神樹坪基地位於四川卧龍自然保護區耿達鄉神樹坪——黃草坪區域,總建築面積19844.51平方米,項目由香港特區政府援助。建設目標是成為集大熊貓飼養、繁育、研究、野化培訓與放歸研究以及公眾教育和高端科學觀察為一體的世界一流的大熊貓研究中心。基地分為大熊貓飼養、野化培訓和野生動物公眾教育3大功能區,具備59套大熊貓圈舍,遊客接待中心,科研辦公樓,科普教育中心,獸醫院,大熊貓過渡、野化培訓區等配套硬體設施。重建完成後,卧龍將成為“世界一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典範”。
今天,由香港特區援建、按綠色三星標準設計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迎來了首批震后在外避災的18隻大熊貓回家,標誌著卧龍的災后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卧龍、都江堰、雅安碧峰峽三個基地組成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世界一流的大熊貓科研與自然保護教育基地,將極大地提升我國大熊貓保護與科研水平,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熊貓過生日


“海歸”大熊貓集體過生日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8月21日,6隻在國外出生並歸國的大熊貓,在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碧峰峽基地度過了歸國后的第一個集體生日。來自國內外的上千名遊客和愛心人士為“國寶”們送上生日祝福。圖為志願者為海歸熊貓送上生日蛋糕。中新社發安源攝
中新社雅安8月21日電(楊傑安源)6隻在國外出生的大熊貓,21日在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碧峰峽基地度過了歸國后的第一個集體生日。來自國內外的上千名遊客和愛心人士冒著瓢潑大雨,為“國寶”送上生日祝福。
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大熊貓科研保護機構,卧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近年來在大熊貓國際科研合作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這裡先後有16隻大熊貓出國“定居”,共繁育大熊貓幼仔10胎13仔,存活9仔,其中,“華美”、“美生”、“泰山”、“福龍”、“蘇琳”和“珍珍”6隻已經回國,形成目前最大的“海歸”大熊貓種群。
據介紹,為更好地照顧這6隻海歸大熊貓,2010年,研究中心在碧峰峽基地專門修建了目前唯一的“海歸大熊貓樂園”,配備了技術經驗豐富的飼養管理人員精心照顧。同時,面向全球開展志願者服務項目,讓眾多“熊貓迷”有機會為自己喜愛的大熊貓做義工服務。首屆“海歸”大熊貓集體生日慶典后,志願者代表小心翼翼地將6個熊貓蛋糕分別抬進6隻大熊貓的圈舍,供它們享用。由飼養員、志願者和遊客代表共同製作的蛋糕,由竹子、蘋果、胡蘿蔔和冰塊構成,周圍擺放著鮮花。“國寶”們對蛋糕非常喜愛,聞香而來,尤其是“美生”,一出圈就迫不及待地享受美味。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集體拜年


2018年2月15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17隻2017年新生熊貓寶寶集體亮相,向全國人民拜年,為全國人民送上最“萌”的新年祝福。

繁殖情況


2021年9月22日,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獲悉,中心2021年待產母獸全部完成生產,共繁殖15胎24仔,其中有9對雙胞胎,幼仔存活率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