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齋會的結果 展開

齋會

漢語辭彙

齋會,拼音為zhāi huì。意思是漢代天子諸侯祭祀宗廟時的集會;禪寺在特定日期的集會。來源於佛經。

起源


兩大災難
唐朝時期,睢陽(今商丘)城遭受了兩次大的災難。第一次是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的“安史之亂”,叛軍尹子奇為切斷唐朝從江淮物資基地調運物資的交通要道攻睢陽。張巡許遠等保衛睢陽之戰歷時10個多月,終因孤軍無援,寡不敵眾,城被攻破,張巡、許遠為國捐軀,南霽雲、雷萬春等34名將領皆在睢陽遇害。睢陽兵民死於血戰的慘痛,令人不敢回憶。第二次是在事隔3年之後,安、史叛軍又一次包圍了睢陽城,揚言要像上次那樣把守城的兵民全部殺死。睢陽城內兵民想起上次被屠城的慘景,一片驚慌。城池危在旦夕,宋州刺史李岑等官員焦急萬分。在兵民心如火燎之際,河南節度使田神功受副元帥李光弼之命,率救兵趕往睢陽。田神功,河北冀州人,家庭貧寒,但他勇於上進,執著於習文學武。天寶末年為鄉里小官,後來逢上兵亂,有了用武之地,參加了保衛幽、薊的戰鬥,並得以重用。上元元年,為平盧節度都知兵馬使,兼鴻臚卿,於鄭州破賊400多人,生擒逆賊大將4人,獲數不清的牛馬器械。上元二年,生擒逆賊劉展,送於闕下。因為立功,不斷升遷,後任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河南節度使。田神功深知救睢陽對整個戰局的重要,為爭取時間,他火速進兵。到睢陽時,叛軍氣焰正值囂張,睢陽城岌岌可危。田神功不顧長途跋涉之苦,命士兵馬不停蹄,人不卸甲,立刻和叛軍展開殊死拼殺。通過兩天兩夜的浴血奮戰,終於把叛軍殺得落花流水,睢陽在十分危險的時候得救,兵民為之歡呼,對田神功感激不盡。
“八關齋會”
公元772年4月,身為河南節度觀察使、省知事兼御史大夫、汴州刺史、上柱國信都郡王的田神功重病,累月不愈。宋州刺史徐向等地方官為了奉迎田神功,出俸錢10萬(一說30萬),在城外開元寺設“八關齋會”,為田神功祈福。“八關齋會”是佛教的傳統儀式,傳說奉行八關齋可以擺脫生死輪迴,以積德行善感動佛祖為人們消除災難,應人所求。為了給田神功祈福,百姓也紛紛參與。大家按佛教“八關齋會”的內容設“八戒”(戒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食肉,戒歌舞娼妓,戒著化鬟纓珞,戒坐高廣大床),亦即“八關”,自行約束,意欲感動佛祖,降福于田神功。當時,邀請了1000名僧人赴會。一時,香、供擺滿郊外,經聲佛號晝夜不息,四鄉百姓雲集,車馬塞道……這一感天動地的行動與醫藥治療的效果發生了巧合,之後田神功病癒。

解釋


zhāi huì
1.漢代天子諸侯祭祀宗廟時的集會。
《後漢書·魯恭傳》:“永元九年,徵拜議郎。八月,飲酎,齋會章臺,詔使小黃門特引恭前。”
2.禪寺在特定日期的集會。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貶誤》:“市人言二十年前嘗於上都齋會設此。”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相國寺內萬姓交易》:“每遇齋會,凡飲食茶果,動使器皿,雖三五百分,莫不咄嗟而辦。”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四月八日》:“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禪院各有浴佛齋會,煎香藥糖水相遺,名曰‘浴佛水’。”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重陽》:“諸禪寺各有齋會,惟開寶寺、仁王寺有獅子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