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畫卷的結果 展開
- 成捲軸形的畫
- 2021年央視春晚張藝興演唱的歌曲
- 歌曲
畫卷
成捲軸形的畫
畫卷,徠漢語詞語,拼音為huà juàn,指成捲軸形的畫;比喻動人的壯麗場面。出自於《次韻王定國見贈》,在句中作賓語。
1、 [picture scroll]∶成捲軸形的畫;
2、 [a moved and magnificent scene]∶比喻動人的壯麗場面。
1. 裱后帶軸的長幅圖畫。
宋 蘇轍《次韻王定國見贈》:“屢出詩章新管籥,偶開畫卷小山川。”明 陶宗儀《輟耕錄·隱趣》:“弄筆窗間,隨大小作數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跡、畫卷縱觀之。”清 松泉老人 《墨緣匯觀錄·名畫上·宋迪秋山圖卷》:“此卷且有‘奉華瑤暉’印章及 元 末諸公題詠,宜為 宋 人畫卷中之錚錚者。”
2. 比喻動人的場面或情景。
魏巍《壯行集·開闢中國的黃金時代》:“我們感激 毛主席 和他的戰友們,他們在通宵不熄的燭光下寫下了這部社會主義的燦爛畫卷。”馮牧《不斷革命的戰歌和頌歌》:“當我們把這些詩篇排列在一起,在我們眼前就出現了一幅充滿著革命者的豪情壯志的我們時代的豐富的畫卷。”何為《從蘇家坡到古田會議》:“今天,一幅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壯麗宏偉的畫卷,已在遼闊的 中國 大地上迅速展現。”
畫卷
據《舊唐書·王行恭傳》記載:“初,從討王世充,會戰於邙山之上,太宗欲知其虛實強弱,乃與數十騎沖之,直出其後,眾皆披靡,莫敢當其鋒,所殺傷者甚眾。尋有勁騎數人追及太宗,矢中御馬,行恭乃回騎射之,發無不中,余賊不敢復前,然後下馬拔箭,以其所乘馬進太宗。行恭於御馬前步執長刀,巨躍大呼,斬數人,突陣而出,得入大軍。貞觀中,有詔刻石為人馬以像行恭拔箭之狀,立於昭陵闕前。”畫面選取的正是王行恭為颯露紫拔箭的剎那情景,粗壯膘悍的王行恭,右手拔箭,左手推撫,身體后傾,目光溫和,疼愛之情溢於言表。受傷的馬馴順地佇立,馬頭與王行恭緊緊相貼,也極富感情色彩。颯露紫前腿緊繃,後腿微屈,極細微地描繪出了戰馬強忍劇痛的動態。
徠在細節刻畫方面,此畫較之石刻更加精微。其餘五匹,拳毛 為李世民平劉黑闥時所乘,特勒驃為征宋金剛時所騎,均作徐步行進狀,雙耳豎起,目光有神。身中九箭的拳毛,起步輕捷,頭部前昂,更顯得英俊堅毅,透出久經沙場之神駿的不凡氣質。白蹄烏、青騅、什伐赤分別為李世民與薛仁果、竇建德、王世充作戰時乘騎,皆作賓士之狀,四蹄騰空,鬃毛飛揚,突出了飛奔的動態和勇猛的沖勢,呈現出衝鋒陷陣時的雄姿。六匹駿馬以不同的動作、神情、氣勢,表現出共有的軒昂雄健氣宇,在歷代戰馬圖像中堪稱上乘之作。
從畫風看,此圖明顯吸收了漢族藝術傳統,繼承唐和北宋時代的畫馬技法,尤多唐代韓干遺韻。造型準確樸拙,線描柔和勻細,設色濃重沉厚,渲染富有質感。此圖出自金代畫家趙霖之手,為其存世孤本。每段題贊為金代著名書法家趙秉文所寫,趙的流傳書跡也甚少。唐昭陵六駿浮雕在宋初被勒石摹刻,此畫與石刻拓片的線條結構幾乎一致,趙霖很可能參酌了北宋的石刻拓片(原石刻現藏陝西省博物館)而作。該卷引首有乾隆帝書《昭陵石馬歌》,后幅有趙秉文題記,指出作者是趙霖。
畫卷
龜在古代為祥瑞之獸,與麟、鳳、龍並稱“四靈”,外加白虎,又稱“五瑞”。此圖右下臨水沙灘上繪烏龜一隻,仰首,口中噴出一股雲氣,祥雲中現出一輪紅日,日中有“”字。襯景是廣闊的水面和沙丘,使畫面平添了神秘感。此圖用筆工整細膩,龜之甲紋描畫得一絲不苟。構圖簡潔,設色妍美,畫風近院體,為張 傳世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