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營經濟
私營經濟
私營經濟是指以生產資料私有和僱工勞動為基礎,並以盈利為目的和按資分配為主的一種經濟類型。私營經濟是個體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本質上與個體經濟一樣,是一種私有制的經濟形式。在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由私人投資興建,歸私人所有,存在雇傭勞動關係的經濟成份。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它同佔優勢的公有制經濟相聯繫,並受公有制經濟的巨大影響。
私營經濟
私營經濟具有以下特徵:
1.生產資料私有。即生產資料完全由企業主私人所有和支配,僱工不佔有生產資料。這是私營企業和私營經濟的根本特徵之一。
2.以僱工勞動為基礎,也就是說私營企業主要依靠僱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3.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私營企業的生產目的,是為了獲取剩餘價值,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
4.勞動所得投資分配或以按資分配為主。
私營經濟
是指一人投資經營的企業。由於獨資形式由獨家投資、獨家決策、獨家享有利潤,責權利高度統一,有利於提高效率、靈活經營、改善管理,也有利於保守商業秘密,是私營企業尤其是小規模私營企業較多採用的形式。由於這種組織形式是個人獨家投資,規模不易很快擴大,所以私營企業也有採取合夥形式的。
是兩人以上按照協議投資、共同經營、共負盈虧的企業。合夥企業對企業債務負連帶無限責任,所以它也有局限性,投資者負無限責任,風險較大。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有限責任公司以股金的形式向社會集資,股東對企業投資風險小,有利於迅速籌集資金、形成生產規模,彌補了獨資和合夥兩種組織形式的不足。
比較規範,股金不得抽走,不能隨意出賣轉讓,不準上市,有利於保持企業經營的穩定性,也有利於政府行政管理、監督和指導。有限責任公司的這種特點,決定了它是今後大多數私營企業的組織形式。私營經濟的組織形式還有私營企業與公有企業的聯合與聯營,以及與外商合資、合作經營等形式。
私營經濟具有靈活的經營模式,能夠彌補舊經濟結構中的不足,增加社會服務、活躍城鄉市場、方便人民生活,擴大勞動就業,推動城鎮化發展。但是,私營經濟以最大利潤為目標,有可能採取與國家宏觀調控取向相逆的經濟行為,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目標產生不良影響,同時私營經濟存在較普遍的偷、漏稅行為,不正當競爭,對資源的破壞性開發和污染環境損害了國家、集體和消費者利益,不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因此,在發展私營經濟的進程中,要注意發揮其積極作用,通過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強管理等限制和減少消極作用,使其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
私營經濟
是指按《私營企業暫行條例》(1988年6月25日,國務院第4號令發布)第七條第一款規定:“獨資企業是指一人投資經營的企業。”即由一名自然人投資經營,以雇傭勞動為基礎,投資者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
是指按《合夥企業法》或《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的規定,由兩個以上自然人按照協議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負盈虧,以雇傭勞動為基礎,對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
是指按《公司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的規定,由兩個以上自然人投資或由單個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另外,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自然人出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登記註冊和監督管理問題的通知》(1994年11月18日,工商個字〔1994〕第325號)第六條規定:“凡由自然人為主申請,自然人出資額占註冊資本51%以上的有限責任公司,其登記註冊和監督管理適用上述規定(按照私營企業管理)。”私營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的規定,由五個以上自然人投資,或由單個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私營經濟
由於個體經濟建立在分散的、小規模的生產條件基礎上,本身又具有不穩定性,因而在各個社會形態之中,都不能成為占統治地位的經濟關係,它總是依附於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形式,作為一種附屬和補充的經濟形式存在。
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私營經濟,是以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和雇傭勞動為基礎,以謀取利潤為生產經營目的的私有制經濟。存在剝削性質。我國對私營經濟的方針是鼓勵發展、積極引導,加強監督和管理。
外資經濟,包括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發展外資經濟,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學習國外企業的管理經驗,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三資企業都具有資本主義性質,但它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控制和調節的資本主義經濟。
另外三資經濟,認為就是以三資企業為主的經濟.
首先明確一下,三資企業不同於外國企業。三資企業是按照中國法律成立的企業形態,包括中外合資企業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和外資企業;而外國企業則完全是國外的組織。根據經濟法上的屬人主義和屬地主義,兩者在管理方式上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在涉及稅收、外匯管理、投資機制等方面。三資企業包括三種形態:
中外合資企業又叫股權式合營企業,由外國投資者同中國的公司、企業或者其他類型的經濟組織,雙方共同投資、共同經營,按照各自出資比例分擔風險、共負盈虧的企業形態;外合作企業又叫契約式合營企業,由外國投資者同中國的公司、企業或者其他類型的經濟組織,通過合作協議來組成的企業形式。
外資企業又叫外商獨資經營企業,由外國投資者單獨投資,在中國國內設立的企業。
私營經濟
如何根據行業特點和投資者的要求以及風險偏好選擇合適的企業形態,有時是很重要的問題,特別是中國這種特殊的國情和政策環境下,毫釐之差就能帶來非常不同的結果。
一般來說,合資企業中雙方權利義務關係明確,產權明晰,利潤分配和風險分擔比較公平,因此比較多的適用於投資金額高、技術含量高、商業周期長的項目。
合作企業的特點是基於雙方協議組建企業,這種自治原則使得雙方在合作內容上擁有很大的靈活性。另一個特殊的地方在於,合作企業是我國稅法體系下唯一允許外方投資人從稅前利潤中先行收回投資的企業形式!這種規定有利於外國投資者儘快實現投資回收,因此具有在實踐中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正常情況下,投資人只有在交納完企業所得稅、法定公積金和公益金以後,才能分配剩餘利潤);而對於國外投資人來說,獨資企業因為全部投資來自國外,所有受到中國法律的管制相對也就最少,投資者可以擁有全部的管理許可權。所以很多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很多願意選擇這種形式(不過在很多領域,國家對於企業的資本結構有比例限制,很多外國資本只能選擇合資的方式規避中國的政策限制)。
私營經濟
(3)企業組織結構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工業產值佔60%。提供了約75%的城鎮就業機會。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帶動力量,最活躍的部分。如果將個體工商戶算做微型企業的話。中國內地現在中小企業超過了3000萬戶。
(4)個體、私營企業從事的行業正在逐步擴大。個體、私營企業從事的產業主要以第三產業為主且發展較快。從行業分佈看,截止2001年底,在私營企業中農牧漁業的戶數為1.84%,採掘業為0.86%,製造業為33.76%,建築業為3.2%,交通運輸與倉儲業為1.33%,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為40.54%,社會服務業為11.26%,其他為7.21%。
(5)企業組織形式正在發生質的轉變,更加符合市場主流發展的要求。2001年私營有限責任公司達137.98萬戶,增長26.9%;合夥企業13.1萬戶,增長25.1%;獨資企業戶數為51.7萬戶,增長3.44%。目前私營企業集團已達2200多戶。
(6)民營科技企業成為私營企業中的一個亮點。對私營經濟發展貢獻率高,融合了市場機制和知識密集的雙優勢。現在民營科技企業約有9萬家(保守數),600多萬人,資產總額10000億元以上,銷售收入2萬億元左右,實現利稅1000億元以上,創匯300億美元以上,中國有53個高新技術開發區。有80%的民營科技企業在園區中,國家為此設立了技術創新基金,有6%可得到貸款。
私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