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神武村的結果 展開

神武村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港溝街道下轄村

神武村位於濟南市市政府(奧體中心)正東10公里。元朝(1271--1368)末期建村。相傳明朝時村內建廟一座。廟內塑像因多系武士形象而得名。后以廟為界稱東神武、西神武。因神武乃兩地之總稱,仍沿用其村名神武,由黨支部,村委會統一治理協調各種事務。 2009年山東濟南第11屆全運會的速度賽馬和馬術三日賽在村南國際賽馬場順利舉辦。

歷史沿革


元朝(公元1271--公元1368)末年建村,村內寺廟盛行,每座廟旁必有一水泊相映。
神武片區
神武片區
寺廟大多毀於“文革”期間。

地理環境


神武東至力諾集團,西至濟南高新開發區,南至旅遊路,北至經十東路。其地處山東丘陵向平原過渡段,地勢由南部丘陵向北部平原逐漸降低。東部以力諾集團與彩石相隔,北部以經十東路與唐冶新區相隔,南部以旅遊路與南部山旅遊區相隔,西部臨高新開發區。神武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冷少雪。
神武北面有北小山,南面有南小山。傳說是二郎神下凡,挑來的兩座山。南小山的附近及南面是延綿的山丘,有玉嶺山等。西面的神武水庫(河壩),劉公河(西河埃)。
濟南葯谷
濟南葯谷

人口民族


人口

神武位於港溝街道中部,共1800多戶,人口5500餘人。由黨支部、村委會等組成領導集體,下設12小組,每組設組長一人,協力組內各項事務。包括向組員傳達村內政策,春節組織文藝娛樂活動等。

經濟


建設

2001年開始,神武開始了引資之路。力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開先河入駐。
濟南葯谷:產業園微生物研發實驗室
濟南葯谷:產業園微生物研發實驗室
2006年,“雍景豪庭”開建。
2008年3月20日,濟南國際賽馬場開建,馬術賽馬場館位於神武南,旅遊路以南,蟠龍山以西,三面環山,面積1066畝,其中基本農田900畝。整個項目建設包括越野賽道、馬術賽場、觀眾看台、運動員公寓、賽馬馴養基地及俱樂部會所等其他輔助設施五個主要部分,投資4.2億元。
2013年,“東岸嘉園”落成。
至2013年底,山東武警總隊、山東公路管理局、山東省地震預測中心、銀座配送公司、山東造血幹細胞研究中心、寶雅汽車公司、濟南葯谷、濟南綜合保稅區先後在此落成。
濟南綜合保稅區:全球商品直銷中心
濟南綜合保稅區:全球商品直銷中心
濟南綜合保稅區:北區
濟南綜合保稅區:北區
濟南綜合保稅區:夜景
濟南綜合保稅區:夜景

社會


教育事業

東南部:濟南市委黨校新校區
中南部:濟南護理職業學院
中心:濟南市歷城區神武小學
未來星雙語幼兒園、智慧星幼兒園
神武中心衛生室
濟南市委黨校
濟南市委黨校

歷史文化


神武水庫(河壩)是1962年人工而成的水庫,是濟南最大的人工水庫,五十多年裡,有效的發揮了防洪儲水的作用,是全神武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神武2001年前(經濟開發前):東部是胡坡,遺留了毛澤東時代建造而半途廢棄的水渠;多清水的泉子溝,每年夏天來臨,眾多泉水咕咕而出,一眼古井,一條小河,幾棵垂柳,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留下了一串串85后—95前孩子們的歡笑......南面山丘里的“里桑”,眾多的樹木,野果“遲麗子”。西面的神武河壩,西河埃,途中
濟南市委黨校
濟南市委黨校
的桃園、蘋果園,留下了多少孩子們的童年......經濟開發后,神武面貌大換天地,現代化節奏代替了生活安逸的原生態,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神武兒女在懷戀過去的同時,又昂首闊步向前,把神武精神發揚光大!

交通


綜述

神武交通線路發達:西部有京滬高速(G2)和繞城高速公路,北部有山東的大動脈經十路(G309國道),南部為貫穿濟南東西的旅遊路,兩大動脈由港西路鏈接,另有村外環路環繞。
公交路線:158路。136路、303路、305路、306路、311路可在邢村站或山青院下車,向南步行即可。

代表人物


古代

道德模範—劉延寶
劉延寶,男,1949年12月生,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港溝街道神武村人,濟南市“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榮獲2011年“第三屆全國誠實守通道德模範”稱號。劉延寶祖孫四代人不管世事如何變遷,把守墓接力棒代代相傳,63載誠心守護烈士墓園,譜寫了一曲忠義守信的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