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太公會
曾氏太公會
徠在城廂鎮仔村一帶,流傳著一個古老而獨特的習俗: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三,凡是曾姓人家都要做“太公會”。
“太公會”,可謂是曾氏宗族的一大盛事。這天一大早,曾氏“宗聖公祠”內紅燭高照,鞭炮齊鳴,全體族人在此祭祖祈福,一派喜慶熱鬧景象。至午時,家家戶戶擺酒設宴,各方親朋好友紛至沓來。家裡客人來得越多,人氣越旺,主人也就越覺得臉上有光。
曾氏太公會是為了紀念他們的祖上先達公。據其族譜記載,早在明朝萬曆年間,鎮仔村有一個名叫曾先達(族人稱“先達公”)的農夫,因父早逝,與母親、弟妹相依為命,日子過得艱難。為了養家糊口,先達公做起了賣鹽的小生意。一日,他路經一座破敗的古廟,無意間看見楊、林、李三姓的太公神像風餐露宿,嘆道:“人窮神也遭殃。”即以乾糧敬奉,並許“鹽價好,當請三位太公到本氏祖祠供奉”之願。後來,生意真的好起來了,先達公感恩於心,遂用鹽籮親自挑三座太公神像回家。行至一個名叫凹背的地方,擔子突然沉重無比,怎麼挑也挑不動。先達公若有所悟,第二天改道秀段(地名),用鼓樂將三姓太公神像迎回祖祠,四方鄉鄰聞訊紛紛前來瞻仰慶賀。這一天,正是農曆三月十三。曾氏宗祠供奉外姓三太公神像的故事(族人稱“太公會”)從此傳為佳話,“太公會”的習俗也一直流傳至今。
曾氏族譜上記載的這個故事,是史實還是傳說並不重要,但其獨特的文化傳承卻頗耐人尋味。
鎮仔村一帶的曾姓,最早見於明朝建文2年(公元1400年)。其先祖榮千九郎自安遠縣東鄉舉家遷至龍南大龍堡榭坊鎮里(即現在的全南縣城廂鎮鎮仔村),卜地築屋而居,再傳至先達公已是第十世了。據史考,千九郎系“宗聖”曾子(即曾參)的第五十一代傳人,鎮仔村現存的“宗聖公祠”即由其開基而建,至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正是這座追思先人曾子的“宗聖公祠”,將同一血緣的宗族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600年來,其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澱、神秘的古韻風雅,將曾子的道德觀念、精神風範薪火相傳。
徠眾所周知,曾子是孔子思想的正宗傳人,上承孔子之道,下啟孔孟學派,編《論語》、寫《孝經》、著《大學》,與孔子、孟子、顏子並稱為中國歷史“四大聖人”。其對儒學文化思想的突出建樹,或者說較之其他孔門弟子不同而獨到的成就,主要見諸“孝道”與“修養”。從鎮仔村“太公會”的動人故事裡,人們不難找到曾子孝道觀和修養觀的脈絡。
曾子崇孝。他認為,最高的孝是能使父母受到尊敬,活著安樂(慎終),死受祭祀(追遠),“一舉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族譜所記的先達公不僅孝母持家,見他姓太公神像風雨飄搖亦心生憐憫,以乾糧敬奉,不僅孝己之親,而且孝人之親,可謂至孝。
曾子守信。《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有曾子信守承諾為兒子殺豬的故事。他那重視“信”的品德教育,言行一致的舉動,令人嘆為觀止。先達公見鹽價轉好,有諾必踐,即請三位外姓太公神像歸本氏祖祠供奉,頗有先人曾子的風範。
頗為有趣的是,先達公擔三姓太公神像路經凹背突然不前。這不由讓人想起《幼學瓊林》所載:“里名勝母,曾子不入。”(曾子事母至孝,聽說魯國有個叫勝母的地方,他就不到那裡去。)孔子不飲盜泉之水,曾子不入勝母之閭,何故?惡其名,丑其聲也!古謂之君子之風。凹背,凹音同“拗”,拗者,不順也;背者,不正也,非吉非義,故眾神不入。儘管族譜所載的“太公不前”,有玄虛之成分,但曾氏族人這一筆寫來,與曾子的行為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