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雲南省玉溪市下縣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中南部,玉溪市南部,地處昆曼國際大通道、楚河經濟幹線交匯處泛亞鐵路東線、中線在元江境內交匯,昆曼國際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是雲南通往東南亞、南亞的重要交通樞紐。隨著玉磨鐵路、石紅高速、雲南省S35永金高速和通用機場的建設,將在境內形成玉磨鐵路、G8511、G213、S35永金高速和通用機場“三縱一橫一點”的交通路網。距離省會昆明220公里,玉溪132公里,是距離省會最近的熱區。東與石屏縣接壤,南與紅河縣相連,西與墨江縣毗鄰,北與新平縣緊鄰。

2019年末全縣常住人口22.46萬人,戶籍總人口211522人,全縣共轄5個鄉、2個鎮、3個街道,81個村(居)委會,其中:57個村民委員會、2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765個村(居)民小組,其中:539個村民小組、226個居民小組,684個自然村。

2017年獲“國家園林縣城”稱號。

歷史沿革


芒果市場
芒果市場
公元前109年以前,今元江縣境為傣族古國“勐達光”(漢譯“哀牢國”)屬地。
蜀漢、西晉時名羅盤甸,屬興古郡地。
隋、唐時名步頭,屬黎州地。
宋大理時名因遠部、羅必甸,屬威遠瞼治地。
元至元元年(1264年)名羅盤部,屬元江路治地,至元二年(1265年)改為元江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設元江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設元江府。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設元江直隸州。
民國2年(1913年)改設元江縣,屬普洱道。
1949年8月成立元江縣臨時人民政府,屬蒙自專區。
1954年7月改屬玉溪專區。
1979年12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1980年11月22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正式掛牌成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中南部,地處元江中上游,介於北緯23°19′至23°55′,東經101°39′至102°22′之間。東與石屏縣接壤,南與紅河縣相連,西與墨江縣毗鄰,北緊靠新平縣。縣人民政府駐澧江鎮,距玉溪市所在地130公里,距省會昆明210公里。縣境南北長64.5公里,東西寬71.5公里。總面積2858平方公里。

地貌

最高點海拔(阿波列山)為2580米,最低點海拔(小河垤)為327米,相對高差達2253米。山區面積2766.54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96.8%,壩區面積91.46平方公里(元江壩、甘庄壩、因遠壩),佔總面積的3.2%。

氣候

元江地處低緯高原,屬季風氣候,冬夏半年各受兩種不同的大氣環流影響,冬半年(即乾季11-4月)受北非及印度北部大陸乾暖氣流和北方南下的乾冷氣流影響,空氣乾燥溫暖,降水量少,蒸發快,晴天多,日照充足。夏半年(即雨季5-10月)受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和太平洋東南暖濕氣流的影響,空氣濕度大,降水量多,多陰寡照,形成了冬暖夏熱,冬春乾旱風大,夏秋多雨濕潤,乾濕季明顯,雨熱同季的氣候。
縣境內各地年平均氣溫12℃-24℃,最冷月平均氣溫7℃-17℃,最熱月平均氣溫16℃-29℃,極端最低氣溫-0.1℃--7℃,極端最高氣溫28℃-42.5℃,大於等於10度年積溫4000-8700度。無霜期200-364天,年平均降水量770-2400mm,雨季平均於5月16日開始,10月22日終止。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跨五個氣候類型,即熱帶、亞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寒帶。形成了“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山頂穿棉衣,山腰穿夾衣,山腳穿單衣”獨特現象。

自然資源


截至2006年,海拔1300米以下的熱區達166萬畝,海拔1000米以下待開發熱區面積有20多萬畝。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植被覆蓋率62.9%,森林覆蓋率41.5%。
已查明的礦產有金、銀、銅、鈷、鎳、石膏、蛇紋石等,其中鎳礦蘊藏量約53.3萬金屬噸,位居全國第二。
擁有野生動物資源100多種,農作物資源163種,經濟作物資源228種,林木資源2000多種,藥材資源58科87屬170多種,花卉品種資源61科224種。主要經濟作物有芒果、荔枝、香蕉、菠蘿、蘆薈、茉莉花等。

行政區劃


澧江街道紅河街道甘庄街道因遠鎮曼來鎮羊街鄉那諾鄉窪垤鄉咪哩鄉龍潭鄉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風光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風光
轄5鄉2鎮3街道81個村(居)委會759個村(居)民小組:澧江街道、紅河街道、甘庄街道、因遠鎮、曼來鎮、羊街鄉、那諾鄉、窪垤鄉、咪哩鄉、龍潭鄉。

人口民族


2019年末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全縣常住人口22.4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76萬人,城鎮化率43.45%,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出生率13.36‰,死亡率7.57‰,人口自然增長率5.79‰,比上年下降0.4個千分點。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全縣戶籍總戶數67936戶,戶籍總人口211522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73692人,佔總人口的82.1%。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108874人,女性人口102648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6.07(以女性為100)。

政治


主要政府領導
縣委副書記、縣長:封志榮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盧春劍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劉玉龍副縣長:瞿瑞、李麗、鄭榮、鄧拾祥縣政府辦公室主任:蘇新榮
(以上數據截至2019年,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


綜述

2019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實現生產總值94.67億元、增長10%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2億元、增長3.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53億元、增長2.2%;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6億元、增長1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9698元、13971元,增長8%、9.1%。

第一產業

2019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清查核實集體資產總額4.32億元。奮力抗擊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投入資金6977萬元保民生穩生產,嚴防嚴控非洲豬瘟和草地貪夜蛾等動植物疫情,生豬生產總體平穩,實現糧食總產量10.1萬噸,收購煙葉757.5萬公斤、煙農收入2.3億元,新蔗種植1.35萬畝,畜牧業總產值達3.87億元。全力推進紅河谷—綠汁江熱區產業經濟帶建設,加快以芒果為主的“一縣一業”創建,省級元江芒果現代農業產業園、禾潤芒果莊園、高標準農田等項目穩步推進,建成芒果、冰糖橙、沃柑等綠色農業生產示範基地2.4萬畝,水果種植面積突破40萬畝、產值達15億元以上。
2019年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6個、家庭農場7個,扶持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4家,“萬綠”牌蘆薈粉被評為2019年雲南省綠色食品牌“10大名藥材”,農產品加工產值達16.7億元、增長10.1%。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新增有機認證企業2戶、綠色食品15個。強化科技支撐,建立省市級專家基層工作站4個,啟動建設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元江試驗站。預計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22.28億元、增長6.5%。

第二產業

2019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加快傳統工業轉型升級步伐,抓實萬蕊茉莉花精深加工、鑫源建材朗支大理岩開採等項目前期工作,元江金礦綜合技改一期、元江鎳業鎳鐵合金技改等項目快速推進,完成萬綠集團蘆薈乾粉生產線、永發水泥日產1000噸熟料節能降耗及環保升級、清水河電站增效擴容等綜合技改項目。企業創新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培育農潤、優力等6戶高新技術入庫企業,萬象莊園成功認定為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萬綠、永發等5戶企業列為玉溪市2019年100戶重點培育工業企業。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加速釋放,為企業降低各類成本2.04億元,其中減稅降費1.2億元,清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5129.24萬元,實現非公經濟增加值40.89億元、增長10.1%。完成工業園區規劃“瘦身強體”,建成標準廠房1萬平方米,新引進白酒(普洱茶酒)包裝等項目5個,新開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3個,中廣核、中盛等清潔能源平穩運行。預計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6.3億元、增長19%,第二產業增加值24.35億元、增長15.8%。

第三產業

2019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有力推進“旅遊革命”,果香四季國際旅遊度假區和伙頭田、坡垤谷田園綜合體等項目穩步實施,新大陸國際酒店投入運營。成功舉辦2019年金芒果文化旅遊節、中國“薩王納”元江冬季戶外運動嘉年華等系列活動,全國70地慶豐收—雲南元江羊街梯田人家“喍奢扎”登上央視“新聞聯播”,預計全年接待遊客264.7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增長17%。穩步發展建築業,新核准建築企業2家,總投資45.83億元的書香雅苑、濱江明珠等5個房地產項目順利推進,實現建築業總產值21.74億元、增長32.2%。
2019年,加快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啟動建設紅河谷農產品物流與交易園區(一期)項目,元江火車站站前廣場項目前期工作穩步推進,元江福森建材物流城項目(一期)建設完成。加速培育大健康產業,縣醫院遷建項目完成招投標,建成10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功創建省級健康促進縣,國家衛生縣城創建通過省級技術評估。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光纖通信、無線網路等項目建設穩步實施,建設完成電子商務公共倉,行政村光纖及4G網路覆蓋率達100%。預計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48.29億元、增長9.3%。
文化

文化


金芒果節

元江金芒果節自2004年開始,每年一屆,具體節日時間由縣政府根據當年芒果成熟的時間擬定後向社會公布,一般在公曆每年的6月上旬或中旬。

哈尼族

哈尼族
哈尼族
玉溪市哈尼族的傳統文化比較發達,禁忌習俗比較繁多,涉及生產生活多個領域,這些限制性規範和忌諱習慣具有眾多豐富多彩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哈尼族以多神崇拜和祖宗崇拜為主要內容,村內有山神廟,每年農曆二月的第一個屬龍日舉行“祭龍”節活動。祭龍就在山神廟裡或林旁的“龍樹”下舉行,“山神廟”和“龍樹”是不準任何人去破壞、侵害的,否則會被全族人民或神靈懲罰。正月做“封山會”,一年一次,會期一天,主要是制定嚴禁亂砍濫伐、封山育林規約,違者罰油、罰款,罰鑲街心、修路等。嬰兒降生是大事,此時家中門頭掛上用竹筍剪成的人形標誌,以示消災避邪,忌諱外人入屋,只有同宗婦女和外祖母才能進入“月子房”。喪葬習俗中,有的地方在外死亡的人,抬回家時不得由大門進家,要由後山牆撬開個洞將屍體抬入家內,洗身入棺,然後發喪安葬;有些地方,孕婦、嬰兒、在外暴死者不得抬到宗族公共“墳山”埋葬。
多數人跟漢族同時過春節,但年節的內容與活動方式卻較多地保持著該民族固有的特色。
哈尼黃飯節
每年陽春三月的第一個屬羊日,是元江哈尼族歡慶“開秧日”的黃飯節。
這天,家家戶戶都備辦美味佳肴。用“染飯樹”汁水浸泡糯米,腌出噴香的黃色糯米飯,煮好紅鴨蛋,向報春的布穀鳥虔誠敬獻。村村寨寨的小夥子和姑娘們,會聚在一個適中的山野草坪上,歡慶節日。男女青年藉此良機,相互嬉戲,唱山歌、吹樹葉,藉以選擇對象,談情說愛。
哈尼長街宴
按照哈尼族古老的曆法,每年農曆十月第一個龍日為新年的第一天。新年當天,一個個哈尼族居住的村寨,都要在村寨中心擺上長長的酒宴,全村同樂,輪流喝酒,共慶象徵他們團結和睦、吉祥幸福的節日。
哈尼苦扎扎節
元江尼哈族傳統的"苦扎扎"開始於每年五月的第一個申猴日,歷時三至五天,是預祝五穀豐登,人畜康泰的隆重節日。
哈尼十月年
“十月年”;哈尼語為“米索扎”、“年收扎勒特”。節日從十月的第一個辰龍日開始,至申猴日結束,歷時5至6天。年節頭天拂曉,在鑼鼓聲中,婦女們忙著舂糯米粑粑、和糰子面,男人殺豬宰雞,烹制美味佳肴。早上各家要在大門外天井裡宰殺一隻大紅公雞,就地煮熟,全家共食。這天村中廣場架起鞦韆,無論男女老少都要盪一盪。

白族

白族三月街
三月街又稱“團圓會”、“天子會”,農曆三月十八日二十四日隆重舉行。
節日期間,舉行“耍獅子”、“耍龍燈”、“蚌殼燈”、“妝八仙”、“耍草龍”、“彈洞經”、“盪鞦韆”等活動,隆重盛大,即使散居在東南亞各國的白族僑民,哪怕星夜兼程,也要趕回參加盛典。白族火把節
因遠白族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流長,形成了其獨具一格的民族風情、習俗。其中,“火把節”就是因遠白族極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之一。據史料記載,南詔時,白族首領段氏率師到因遠“駐師牧馬”,今因遠壩的“營盤山”、“系馬樁”、“南嶽廟古柏”、“倒栽樹”等古迹相傳即是當時白族官兵“駐師牧馬”遺址。又據民間傳說,段氏率師進入因遠村寨時,正值農曆六月二十五日夜晚,當地各族為段氏軍威所震懾,誠心歸順,男女老幼各點燃一束松明火把,家家戶戶門前亦豎起火光衝天的大火把,把大街小巷照得通明透亮,如同白晝一般,迎接段氏軍隊進村駐紮,白族人從此在因遠紮下了根,並世代繁衍生息。
火把節
每年到了農曆六月二十五日前幾天,白族小伙和姑娘相約,到離村很遠的深山老林里去挑選松樹,去皮后剖成長短均勻的白柴片,作節日火把用料。到了節日這天,家家戶戶在大門前插上高達丈余的火把,在火把上掛上連串的鞭炮,插上五彩繽紛的紙花和紅彤彤的金鳳子花,用來烘托節日氣氛。夜晚,除了點燃起各家門前固定的大火把之外,男女青少年各舉一束扎得十分結實而又相當漂亮的火把,通街達巷“斗火把架”,每次斗四五十個回合,以一方火把斗熄戳散告輸。

傣族

花腰傣婚俗
傣雅和傣仲俗稱花腰傣,這裡所講的就是花腰傣古老的婚俗禮儀。“串姑娘”,又稱“串寨”,這種風俗在中國很多少數民族中都普遍存在,只是叫法不同,形式各異,如苗族叫“串月亮”、“走寨”,瑤族叫“爬樓”,布依族叫“逛場”等,都是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的方式。花腰傣的“串姑娘”是男女青年在一些公開場合,如正月花街節、端陽花街節、春節、歌場,相互了解對方的寨子、名字、一般的家庭狀況,一旦看中了對方。小夥子便開始“串姑娘”的活動,女青年們則三五成群地到田地邊、竹林下、水溝旁等地方,低聲吟唱著“罕木生騷”小調,盼望著心上的小夥子來串玩。
“罕木生騷”小調中的這句唱詞“卜少卜冒墨嶺根”,就是此時此景最好的寫照,意思是“小姑娘、小夥子互相傾訴著心裡話”。
“喝小酒”,男女青年經過“串寨”活動,自由戀愛,訂下百年之好以後,便各自告訴自己的父母親。便由男方的母親和一個已婚婦女擇日到女方家說親,帶去的禮物只有一個精美的篾飯盒,盒內盛有糯米飯、瘦肉等食品,女方父母若拒絕收下禮品。表示不同意這門婚事,若女方父母收下禮品,則表示同意這門婚事,並殺雞串鵝招待客人。數日後,男方母親又帶上一對銀手鐲、一隻雞、一隻鴨子,兩斤酒和禮金,到女方家訂親,並和女方父母交換酒杯,商訂結婚日子。

交通


2019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50889萬元,可比價增長12.6%。年末,全縣公路通車里程2802.397公里;公路運輸客運量完成41.43萬人,同比下降14%;旅客運輸周轉量4075.4萬人公里,下降14.4%。完成貨運量515萬噸,增長11.23%;完成公路運輸貨物周轉量108010萬噸公里,增長14.46%。
2019年全縣擁有機動車89769輛,其中:大型汽車793輛,小型汽車20918輛,摩托車67839輛,農用運輸車(三輪汽車、低速貨車)5輛,掛車140輛,教練車、教練摩托車74輛。全縣共有汽車駕駛員41712人,摩托車駕駛員37507人。營運客車219輛,其中:班線客車113輛,包括(縣內班車69輛;縣際班車22輛;市際班車22輛);客運計程車41輛,城市公交車25輛;城市客運觀光電瓶車40輛。

社會


科技事業

2019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有效發明專利16件,申請專利12件,專利授權37件,科技項目獲得省市主管部門立項支持22項,爭取項目資金285.44萬元,其中:省級2項(項目資金28萬元)、市級28項(項目資金257.44萬元)。
教育事業
2019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全縣共有普通中小學校73所(不含幼兒園)。高中畢業報考人數1081人,(實考)上線人數1060人,高考上線率100%;錄取人數1000人,其中:本科203人,專科797人。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達標率98.1%,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94%,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93.35%,學前3年兒童入園率84.75%,小學毛入學率115.85%,小學輟學率0%,初中毛入學率114.06%,初中輟學率0.53%。
文化事業
2019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全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鄉鎮(街道)文化站10個。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個,省級項目4個,市級項目25個,縣級項目58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8處,縣級11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級10人,市級26人,縣級116人。全年縣群眾文化工作隊下鄉共演出60場次,觀眾達11.53萬餘人次。縣文化館共組織各類文娛活動35場次,觀眾達3.96萬餘人次;縣圖書館共開展各類讀書活動29場次,讀者達0.4萬餘人次;全縣10個鄉鎮(街道)文化站共組織各類文娛活動143場次,觀眾達7.99萬餘人次。放映電影2025場,其中:故事片788場、科教片240場、公益廣告997場;觀眾達70530人次。
縣圖書館藏書35036冊、期刊226種、報紙10種,縣檔案館館藏檔案合計95961卷。
2019年末全縣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達97.5%,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93.5%。本地節目覆蓋率達75.5%,縣電視台全年共播出新聞1422條,在市級電視台播出663條,在省級電視台播出272條,在中央電視台播出28條,拍攝製作電視專題片2部,播出專欄節目533期。
體育事業
2019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全縣共舉辦各類運動會21次,參賽運動員9700餘人次,向上級輸送各類體育人才24人。全縣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佔總人口數的39%。我縣(戶籍)運動員全年共獲獎牌101枚,其中:市級比賽金牌54枚、銀牌32枚、銅牌15枚。
醫療衛生
2019年末,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全縣已婚育齡婦女人數達43518人,年內施行計劃生育手術856例,累計落實各種節育措施人數35521人,“三術率”達70.62%,比上年下降2.27個百分點。全縣計劃生育率達86.42%,比上年下降2.48個百分點。
2019年末,全縣實有衛生機構(含私立)118個,職工167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259人。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56人。全年門診診療病人131.8萬人次,入院人數3.4萬人,病床使用率68.67%;傳染病發病率211.7/10萬。
社會保障
2019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全縣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17286人,其中:企業參保11706人,機關事業單位參保5580人。實際徵收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1972萬元,全年支付養老保險金29606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12981人,參保率98.67%,實際收繳養老保險基金1199.45萬元,政府補貼3188.35萬元,實際支付養老金3496.07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9881人,其中:在職人員13135人,全年實際收繳基本醫療保險金9132萬元,支付9124萬元;全縣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183470人,居民保費收入4130萬元。全年享受待遇95萬人次,基金支出7554萬元。工傷保險參保企業職工18063人,其中:農民工8629人,全年收繳保險基金595萬元,支付588萬元。生育保險參保企業職工12867人,其中:農民工8629人,全年實際收繳生育保險金635萬元,支付538萬元。失業保險參保職工9649人,全年實際收繳失業保險金635萬元,支付538萬元。失業保險參保職工9649人,全年實際收繳失業保險費637.89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支出252.77萬元,其中:失業保險金支出129.8萬元、醫療保險繳費補助42.26萬元、職業技能提升補貼2.03萬元、穩崗補貼75.6萬元、失業保險臨時價格補貼3.08萬

旅遊


它克崖畫
它克崖畫
它克崖畫
1985年發現的它克崖畫經專家考證,成化年代為距今三千年前後原始社會晚期,畫面描繪了古代人類的圖騰崇拜以及生產、生活情景,是少見的藝術珍品和研究古代人類社會的寶貴資料。崖畫位於青龍廠鎮它克村東北的紮營峰南麓。崖畫長19.5米,高3米,繪各種圖象92個,用赭紅色畫成。崖畫之上200米,有一個水平溶洞,當地人稱“陰賓洞”。洞內高大寬敞,幽深,洞口向陽,避風,乾燥,適宜穴居,推斷為崖畫人居住過。崖畫畫面反映的是人類對太陽、星星、天體、自然的崇拜和對人類始祖——母親的崇拜和性崇拜。
1987年12月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列為雲南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元江彩色膏林
元江彩色膏林距縣城8公里,位於官倉附近的石膏箐,有公路直通景區。元江彩色膏林因發育於含石膏膏鹽岩系,呈密集的峰林而得名,互層狀的含石膏頁頁泥岩,經雨水沿垂直裂隙淋蝕形成峰叢,加之原岩物質組分的差異性,構成灰綠、灰紫、灰紅、黃褐色等色調的彩色圖案。柱體多下粗上尖,且稍帶渾圓,高約40-50米,峰叢在平緩斜坡上高百餘米。
哈尼雲海梯田
那諾哈尼雲海梯田位於那諾鄉政府駐地的東面和南面坡度平緩的山樑上,距縣城66公里。梯田鱗次櫛比,循坡面布置連片。

地方特產

元江綠皮冰糖橙
元江,被人們稱為“太陽城”,它是太陽的寵兒,年平均日照時數達2291.7小時,年均氣溫23.8℃,終年無霜,光照充足,熱量充
元江綠皮冰糖橙
元江綠皮冰糖橙
沛,是一個天然的溫室,非常適合發展柑橘等熱帶水果。地處獨特的乾熱河谷地帶,是全國少有的乾熱河谷氣候,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土地肥沃,這裡的植被覆蓋率62.9%,空氣常年優。獨特的自然條件孕育了獨一無二的綠皮冰糖橙,不僅積累了足夠的糖分,甜度一點也不輸給黃皮橙,而且比相距200多公里的褚橙還早上市1個多月。
雲南元江綠皮橙是中國唯一的綠皮冰糖橙,它的果皮雖然是綠色的,但果肉卻是黃澄澄的,而且口感比黃皮橙更加清甜,被稱為“橙中極品”!綠皮橙含有維生素、果膠等多種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極高,加上有止渴、開胃、消食等作用,可謂是老少皆宜。
元江金鳳凰芒果
產自元江的金鳳凰芒果分為大金鳳和小金鳳,金鳳凰芒果都有皮薄、核薄肉
元江金鳳凰芒果
元江金鳳凰芒果
厚、汁多、甜度高的特點。
金鳳凰芒果自然生長,故無法做到每個大小都一致的標準;天然產物,為保甜度和香味,不套袋,自然吸取陽光和雨水,故個別表面會有不影響食用的划痕。真正的樹上成熟的芒果,可以說是造物主的恩賜和農人的堅守共同成就的,元江金鳳凰芒果,也許就是您所期待的樹上成熟的熟芒果。

代表人物


李介,男,明未清初元江軍民府奉化州人(今元江縣因遠),是元江軍民府籍少數民族中第一個中舉的舉人,所以被稱為“開元文之聲”第一人。李介,自幼父母雙亡,孤兒李介及其弟李倬賴撫養母親撫養。某年,兄弟倆因兵災戰亂逃難與其嬸母失散,行乞叫化流落廣西,被某富戶收留為書童。爾後聰明絕倫的李介考中舉人之後,以鄉薦官擢升戶部廣西省司郎中,其弟李倬也中了恩科舉人。李介事迹在《元江府志》《元江州志》中都有記載,其遺著有《省親感憶詩》等。
李相,男,明未清初元江軍民府奉化州(今因遠)安仁村人,是當今元江白族中有記載的最早從大理來元江的先祖之一,元江白族地方民兵隊長,因抗敵有功,被明皇朝褒封為“忠勇禦敵”的地方“土知府”(元江縣誌有記載)。明萬曆年,一股敵人從九龍江衝過來攻打因遠。白族人民紛紛奮起抵抗,但寡不敵眾,敵人還是把因遠團團圍住,看到這種劣勢,聰明的民兵隊長李相在城腳大石橋觀看動靜、尋找戰機。機會來了,敵軍大將騎大象來了,已跑渴了的大象,鼻子伸到石橋下喝水。躲在下面的李相,舉起鋒利的大刀,用盡全力一刀把大象鼻子砍斷,大象又驚又疼,發狂往敵兵隊伍里亂沖亂踏,敵軍大將被大象掀在地上,動彈不得,而士兵被大象踏傷的踏傷,踩死的踩死,亂成一團。李相抓住戰機,指揮白族人民奮勇追殺,把敵人打得落荒而逃了。白族人民非常尊敬這位砍掉大象鼻子,機智勇敢的青年,大家都不再叫他的真名—李相,而改叫他李宰相了。為了紀念他的功勞,人們就把南門大石橋改叫“太平橋”。
張保岐,男,字平之,號鳴瑞,元江直隸州因遠人(今元江縣因遠),清朝同治癸酉科拔貢,光緒乙亥科舉人,因成績突出,被褒封為“文魁”。他歷任鎮沅廳教授、澧江書院主講。同治壬戌,發賊楊大司馬,侵犯因遠,發兵千餘攻打甸索新安營,而我方營中僅有百餘人,寡不敵眾。他親自坐鎮指揮,把敵人打得落荒而逃,過幾天我方大軍趕到,一鼓作氣進攻他郎,殺斃賊軍無數,殘兵敗將連夜逃走,因遠一戰完勝。後來他又參與指揮了多次肅清叛軍殘匪戰鬥,褒獎被保獎藍翎五品銜,並賜匾額詩章。遺著有《紅杏山房詩抄》。

獲得榮譽


2017年該縣獲“國家園林縣城”稱號。
2020年7月29日,該縣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