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王壽昌的結果 展開

王壽昌

尋甸州訓導

王壽昌,麗江永北府中州人,納西族。嘉慶十八年( 1813年)鄉試考中舉人。他出身寒苦,自幼死了父母,靠其叔父王元仕撫養成人。一心想感激叔父的養育之恩,光耀門庭,且為國效力。王壽昌與同科舉人,於是年十月啟程,曉行夜宿,千里跋涉,經過 3 月余,終於到了北京。嘉慶十九年(1814年)春,王壽昌參加了會試,儘管他滿腹經綸,文章超群,三場科考,皇都放榜,仍名落孫山。

人物生平


王壽昌住在京城寓館里,得到東家的幫助,聘進鎮國公學館陪伴公子王孫讀書學習,潛心致力於侍讀和自學。嘉慶二十一年( 1816)鎮國公之子升為郡王,成了慶郡王。他悉知王壽昌是個好先生,於是便聘請他到慶郡王府教授其兩個兒子。一天,一個衣冠楚楚的人抱著一包白花花的銀子來求王壽昌,替他候補官職。他知道王壽昌很受慶郡王器重,要請王壽昌在郡王面前為他求情。而王壽昌為人的信條是“非禮勿言,非禮勿行,非禮勿動,非禮勿視”。他疼刺了求情者,便在自己的門上,粘貼了一副對聯:“惟有著書消永日;更無閑事擾東君。 ”王壽昌從此閉門教書與著述,不管外事。
轉眼到了道光十三年( 1833年),一天,皇帝寧到慶郡王府,慶郡王與皇帝在閑談中提到王壽昌,慶郡王把王壽昌的生平事迹向皇帝講述了一遍。寧皇帝誇獎道,“真是一個正經讀書人啊!”道光十六年( 1836年),年近 50歲的王壽昌思鄉心切,屢次向慶郡王要求解聘。慶郡王再三挽留,王壽昌執意要走,慶郡王無法,只好厚宴相待,贈送禮品,並禮送到十里長亭。
雲南提學使得知王壽昌回到家鄉,於是下文授任他為尋甸州訓導。王壽昌在尋甸州任訓導數年,后因患不治之症,死於任所。王壽昌死後,子王政南搜集整理了其著作十多種,有《韻府探珠》《淺言》《眉山遺著》《時文》《新詞》《古今珍奇志》《讀物類相感志》《題橋集》《杏花園傳奇》《春雷新省》等。其子王政南吃儉用,將其父著作刊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