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家四將

《封神演義》中人物

魔家四將,是明代神妖小說《封神演義》中的神話人物。原是鎮守商紂佳夢關的四名大將,又稱魔家四兄弟。伐紂大戰中,和西周的闡教門徠人比武鬥法,四人戰死後入封神榜,被姜子牙封為天庭正神。原型是佛教中著名的四位護法神將,特徵是隨身攜帶著一件特殊的法器(青雲劍、混元傘、碧玉琵琶、紫金花狐貂)。

魔家四將分別為:增長天王魔禮青、多聞天王魔禮紅、持國天王魔禮海、廣目天王魔禮壽。初登場於《封神演義》第四十回《四天王遇丙靈公》,於第四十一話《聞太師兵伐西岐》中全數死在丙靈公黃天化的攢心釘之下。

最後於第九十九回《姜子牙歸國封神》中被封為“四大天王”,輔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風之相,護國安民,掌風調雨順之權。

人物形象


四大天王
《封神演義》封號為“四大天王”。
東方持國天王(魔禮海)
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
西方廣目天王(魔禮壽)
北方多聞天王(魔禮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5411x73E?p=2
魔家四將圖片
魔家四將圖片
神話小說《封神演義》說四大天王是“佳夢關魔家四兄弟”。

南方

增長天王,名魔禮青,身長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須如銅線。手持青鋒寶劍(西遊記稱“青雲劍”),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風’,這風乃黑風,風內有萬千戈矛。若人逢著此刃,四肢化為齏粉;若論火,空中金蛇纏繞。遍地一塊黑煙,煙掩人目,烈焰燒人,並無遮擋。職風。
魔家四將
魔家四將
關於佛教增長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其為佛教護世四大天王之一,梵名“毗流馱迦”,率諸鳩盤茶(雍形鬼)、薜荔(餓鬼)等守護南方閻浮提洲(南贍部洲),居須彌山琉璃埵,身穿青色,穿甲胄,手握寶劍,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他可以令人增長智慧和善根,手中所持寶劍能斷煩惱,增智慧。“增長”意為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五天王。

東方

持國天王,名魔禮海
魔禮海,用一根槍,背上一面碧玉琵琶,上有四條弦,也按‘地、水、火、風’,撥動弦聲,風火齊至。職調。
關於佛教持國天王。東方持國天王,佛教護世四大天王之-,梵名“提多羅吒”,率領諸毗舍闍(顛狂鬼)等守護東方弗提婆洲(東勝神州),居須彌山黃金埵,身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樂司調。持國”意為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四天王。

北方

多聞天王,名魔禮紅
魔禮紅,手持混元珠傘(徠西遊記稱“混元傘”),以傘之義諧“雨”;傘上有祖母綠,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塵珠,碧火珠,碧水珠,消涼珠,九曲珠,定顏珠,定風珠,還有珍珠穿成四字“裝載乾坤”。這把傘不敢撐,撐開時,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轉一轉,乾坤晃動。職雨。
關於佛教多聞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佛教護世四大天王之-,梵名“毗沙門”,率領夜叉、羅剎等守護北方郁單越洲(北俱蘆洲),居須彌山水晶埵,身著綠色,穿甲胄,右手持寶傘(又稱寶幡)用以制服魔眾,護持眾生財物,左手握神鼠——銀鼠。“毗沙門”梵文譯音,意即“多聞”。“多聞”比喻福、德,聞於四方。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
魔家四將
魔家四將

西方

廣目天王,名魔禮壽
魔禮壽,用兩根鞭。囊里有一物,形如白鼠,名曰“紫金花狐貂”(西遊記中是蛇),放起空中,現身似白象,肋生飛翅,食盡世人。職順。
關於佛教廣目天王。西方廣目天王,佛教護世四大天王之-,梵名“毗留博叉”,率領諸龍族及富單那(臭餓鬼)等守護西方瞿耶尼洲(西牛賀洲),居須彌山白銀埵,身為紅色,穿甲胄,,為群龍領袖,故手纏一赤龍(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教,即用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都司順,主懷愛,據說能以清凈天眼觀察護持世界,因其為金翅鳥所化,能鎮伏龍王,故右手捉龍。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六天王。
他們連起來就是風調雨順。
初登場於《封神演義》第四十話《四天王遇丙靈公》,於第四十一話《聞太師兵伐西岐》中全數死在黃天化,也就是丙靈公的攢心釘中。
於第九十九話《姜子牙歸國封神》中被封為四大天王,輔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風之相,護國安民,掌風調雨順之權。

出場回目


魔家四將相關漫畫
魔家四將相關漫畫
第四十回《四天王遇丙靈公》
第四十一回《聞太師兵伐西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