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婭·哈姆

前美國著名足球運動員

米婭·哈姆(Mia Hamm),全名瑪麗埃爾·瑪格麗特·哈姆-加西亞帕拉(Mariel Margaret Hamm-Garciaparra),1972年3月17日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塞爾瑪市,前美國著名足球運動員,球員時代司職前鋒。

米婭·哈姆在國際比賽中總共為美國女足國家隊打入158粒進球,幫助美國隊贏得了兩次奧運會冠軍和兩次女足世界盃冠軍,兩次當選國際足聯世界足球小姐

人物關係


早年經歷


1972年3月17日,米婭·哈姆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的塞爾瑪市,由於腳部有輕微的先天畸形,童車裡的米婭不得不帶著矯正裝置。由於父親工作調動,1972年11月,不滿1歲的米婭隨父母遷至加利福尼亞。1973年5月,父親又帶著她遷居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正是在佛羅倫薩,米婭·哈姆完成了她的足球啟蒙,據姐姐回憶,2歲時的米婭曾在公園裡試圖從一個5歲的男孩腳下搶下足球。1975年回到美國后,米婭一家在北弗吉尼亞停留1年後又搬到了得克薩斯。在得克薩斯,5歲的米婭·哈姆進入了她平生的第一支球隊,並迅速展示了自己的足球天賦,七年級時加入了一支男子少年隊。1985年,13歲的米婭·哈姆便成為得克薩斯女足全明星陣容中的一員。

運動生涯


國家隊生涯
國家隊生涯
1987年8月3日,15歲零140天的米婭·哈姆在與中國隊的比賽中首次為美國女足國家隊出場,成為美國隊歷史上最年輕的球員。
1988年,米婭·哈姆高中畢業,次年進入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1990年7月25日,在美國隊4比0勝挪威隊的比賽中,米婭·哈姆替補出場攻入了她在國家隊的首球,兩天後4比1勝加拿大的比賽中首發出場再入一球。
1991年中國女足世界盃,19歲的米婭·哈姆作為最年輕的球員參加了首屆女足世界盃,美國隊在決賽中2比1戰勝挪威獲得冠軍。
1989至1993年,米婭·哈姆在五年內率北卡大學隊4奪全美大學聯賽冠軍。1994年,米婭·哈姆在北卡獲得政治學學士順利畢業,她在該校所穿的19號球衣被宣布“退役”。
1995年瑞典女足世界盃,米婭·哈姆在與中國隊的三四名決賽第55分鐘攻入一球,幫助美國隊2比0戰勝中國女足,獲得季軍,其本人獲得該屆賽事最有價值運動員稱號。在本屆世界盃的一場比賽中,米婭·哈姆還作為守門員參加過比賽。
獲得2002年世界足球小姐
獲得2002年世界足球小姐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子足球第一次被列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在開始的比賽中,米婭·哈姆扭傷了左腳,但她只休息了一場,又上場為美國隊進球。這屆奧運會的決賽在美國隊和中國隊之間進行,在全場76841名觀眾面前,米婭·哈姆助攻美國隊的第一顆進球,並幫助美國隊以2比1戰勝中國隊,奪得第一枚奧運女足金牌。在比賽結束后,因為她的腳踝的傷勢,她已經無法站起來加入到隊友們的慶祝中。
1998年,米婭·哈姆在國家隊創紀錄地攻入20球並有20次助攻,並於1998年9月18日在紐約4比0勝俄羅斯的比賽中攻入了自己在國家隊的第100球。
1999年4月,耐克公司將自己總部最大的一幢大樓以米婭·哈姆的名字命名。 5月22日,在美國和巴西隊的一場比賽中,米婭·哈姆攻入了個人的第108粒國際比賽進球,打破了由義大利球員伊麗莎白·維格諾托保持的107球的女足國家隊進球紀錄。1999年美國女足世界盃,在6月19日對丹麥隊的揭幕戰中,米婭·哈姆攻入該屆杯賽首球。在7月10日於玫瑰碗進行的決賽中,美國隊再遇中國隊,雙方激戰120分鐘不分勝負,點球決戰中米婭·哈姆罰入美國隊的第四個打球,幫助美國女足5比4獲勝,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2000年悉尼奧運會,米婭·哈姆的進球幫助美國隊在女足半決賽中1比0戰勝巴西。決賽中,美國隊不敵挪威,獲得銀牌,但是哈姆的表現仍然得到大家的廣泛稱讚。
2001年,歷史上首個女足職業聯賽美國女子足球大聯盟開踢,米婭·哈姆成為華盛頓自由隊的一員。為能使女足大聯盟能夠在財政上維持平衡,擁有全聯盟最高身價的米婭·哈姆接受了僅為8.5萬美元的年薪。同年,當選首屆國際足聯世界足球小姐。
賽場外的米婭·哈姆
賽場外的米婭·哈姆
2002年,米婭·哈姆蟬聯世界足球小姐。
2003年8月24日,美國女足大聯盟總決賽,米婭·哈姆代表華盛頓自由隊經過加時賽2比1戰勝亞特蘭大撞擊隊,獲得賽季總冠軍。 2003年美國女足世界盃前,美國女足大聯盟因財政難以為繼宣布停擺,本屆賽事是米婭·哈姆第四次參加世界盃,在這之前她因膝部手術度過了職業生涯的一段低迷期。美國隊最終在半決賽0比3不敵普林茨領銜的德國,三四名決賽3比1戰勝加拿大,獲得季軍。在2003年度國際足聯世界足球小姐評選中,米婭·哈姆獲得第二名。
2004年雅典奧運會,米婭·哈姆率領美國隊在女足半決賽中加時賽2比1淘汰德國隊,並在決賽中以相同的軌跡擊敗巴西隊奪得冠軍。奧運會閉幕式上,米婭·哈姆作為美國代表團旗手入場。 2004年12月8日,為慶祝美國女足2004年奧運會奪冠而舉行的“女足全美表演賽”10站中的最後一站在加利福尼亞州卡爾森市家庫體育場舉行,本場比賽也是米婭·哈姆退役前的告別賽,她的兩次助攻幫助美國女足以5比0戰勝墨西哥女足。比賽第80分鐘,面對全場起立鼓掌的觀眾,米婭·哈姆強忍淚水被換下場以接受球迷致意。
米婭·哈姆職業生涯共代表國家隊出場275次,打進158球,助攻144次,28次梅開二度、8次帽子戲法、2次大四喜,總共攻破過31個國家隊對手的大門,其中包括進中國隊的11球。她是有史以來為國家隊進球最多的足球運動員,超過了伊朗球員阿里·代伊保持的為國家隊進球102個的男性世界紀錄。

退役之後


退役后的米婭·哈姆入選美國足球名人堂。 2014年10月,米婭·哈姆將加入意甲球隊羅馬的董事會,成為球隊的管理層人員。

個人生活


米婭·哈姆與丈夫諾馬·賈西亞帕拉
米婭·哈姆與丈夫諾馬·賈西亞帕拉
米婭·哈姆的父親比爾是美國空軍飛行員,母親斯蒂芬妮曾是芭蕾舞演員,兩夫婦共有六個孩子,米婭排行第四。
米婭·哈姆5歲時,父母收養了8歲的泰國裔混血兒加雷蒂。16歲時加雷蒂被查出患有罕見的缺陷性敗血症。1996年奧運會女足決賽,病情惡化的加雷蒂但仍堅持來到看台上目睹妹妹親吻金牌。1997年,29歲的加雷蒂在進行骨髓移植后因手術感染去世。
米婭·哈姆在1994年11月17日和她大學的男朋友、美國海軍陸戰隊飛行員克里斯蒂安·科里結婚,但兩人的婚姻關係由於長期分居而十分緊張,最終在2001年離婚。
2003年11月22日在加利福尼亞Goleta,米婭·哈姆和美國著名棒球運動員諾馬·賈西亞帕拉秘密地舉行了婚禮。2007年3月27日,米婭·哈姆的雙胞胎女兒GraceIsabella和AvaCaroline出世,儘管早產了5個星期,但兩個小女孩出生的時候的體重都超過了5英磅。

社會活動


米婭·哈姆基金會
在耐克等公司的幫助下,米婭·哈姆成立了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米婭·哈姆基金會(MiaHammFoundation),旨在支持骨髓疾病的研究,同時幫助每位女性運動員可以從事她們熱愛的運動。每年,美國女足和知名的美國大學球員們都會參加一項名為“加雷蒂杯”的慈善比賽,為米婭·哈姆基金會募款。

獲獎記錄


俱樂部榮譽
▪2003 美國女子足球大聯盟冠軍 華盛頓自由(獲獎)
▪1993 NCAA女足冠軍 北卡羅萊納大學女足(獲獎)
▪1992 NCAA女足冠軍 北卡羅萊納大學女足(獲獎)
▪1990 NCAA女足冠軍 北卡羅萊納大學女足(獲獎)
▪1989 NCAA女足冠軍 北卡羅萊納大學女足(獲獎)
國家隊榮譽
▪2004 雅典奧運會女足金牌 美國女足(獲獎)
▪2003 美國女足世界盃季軍 美國女足(獲獎)
▪2000 悉尼奧運會女足銀牌 美國女足(獲獎)
▪1999 美國女足世界盃冠軍 美國女足(獲獎)
▪1996 亞特蘭大奧運會女足金牌 美國女足(獲獎)
▪1995 瑞典女足世界盃季軍 美國女足(獲獎)
▪1991 中國女足世界盃冠軍 美國女足(獲獎)
個人榮譽
▪2021入選20世紀(1901-2000)女足最佳前鋒
▪2021入選美全國女名人紀念堂(獲獎)
▪2017 IFFHS20世紀最佳女子球員(獲獎)
▪2014 金足獎傳奇獎(獲獎)
▪2002 國際足聯世界足球小姐(獲獎)
▪2001 國際足聯世界足球小姐(獲獎)
▪2000 國際足聯世紀足球小姐第三名(獲獎)
▪1998 全美最佳女足運動員(獲獎)
▪1997 全美最佳女足運動員(獲獎)
▪1996 全美最佳女足運動員(獲獎)
▪1995 瑞典女足世界盃最佳球員(獲獎)
▪1995 全美最佳女足運動員(獲獎)
▪1994 全美最佳女足運動員(獲獎)

社會評價


作為女足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球員,米婭·哈姆鼓舞了整整一代人,並且將這項運動帶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她是成千上萬人心目中的英雄,年輕的女孩和男孩子們急切的索求著她的簽名、照片、擁抱和關注。哈姆是一位大使,這不僅僅是對足球,也是對所有的女性體育運動而言。
不管是在場上還是場下,米婭的舉止就像一個球隊真正的靈魂,她對於美國隊非常重要。
孫雯與米婭·哈姆一樣,超越了體育本身。
米婭·哈姆是既強壯、充滿競爭力、運動性,又是女人味十足的先鋒。她讓我們懂得了,你可以在場上充滿競爭力,甚至要殺人,但在場下仍可以是一個女人。
女足世界盃上美國隊的成功為女子體育運動帶來了巨大的曝光效應,而米婭·哈姆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