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5條詞條名為牡丹的結果 展開
- 日本町名
- 毛茛目毛茛科植物
- 毛莨科芍藥屬植物
- 中國國花
- 《宮鎖珠簾》人物
- 晚唐羅隱七言詩
- 唐代徐凝詩作
- 晚唐皮日休的詩作
- 電影《畫壁》中的角色
- 唐代李商隱詩作
- 唐代張又新詩作
- 晚唐羅隱的詩作
- 唐代薛濤創作七言律詩
- 動漫幽游白書中人物
- 香玉牡丹
- 劍網三中紅衣教護法
- 著名畫家
- 小型張
- 中國相機品牌
- 南宋陳與義詩作
- 遊戲拳皇中人物
- 劉福時
- 香煙品牌
- 唐朝詩人韓琮創作的一首七言詩
- 2013年王肯執導3D動畫電影
- 北宋傅察詩作
- 2014年央視紀錄片
- 南宋王十朋詩作
- 王十朋詩作
- 羅文演唱歌曲
- 民間剪紙中常用的花形
- 紅綾艷
- 和述古冬日牡丹
- 兔俠傳奇人物之一
- 唐代唐彥謙詩作
- 南宋楊萬里的詩作
- 動畫神奇寶貝中的角色
- 2011年舞台劇
- 唐代鄭谷詩作
- 唐末五代裴說詩作
- 遊戲Clannad中角色
- 唐代李山甫詩作
- 北宋蘇軾詩作
- 唐代溫庭筠詩作
- 南唐孫魴詩作
- 明代馮琢庵詩作
- 乾隆創作的詩
- 唐末五代歸仁詩作
- 陳夫詞作
- 浮生物語·浮瓏登場角色
- 浮生物語肆·天衣侯人登場角色
- 周弼詩作
- 唐代柳渾七絕
- 芍藥屬牡丹栽培品種
- 下
牡丹
晚唐羅隱七言詩
《牡丹》是晚唐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七言詩。
晚唐詩人羅隱著有詩作《牡丹》:艷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公子醉歸燈下見,美人朝插鏡中看。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日晚更將何所似,太真無力憑欄桿。
羅隱這首詠物詩,為古代詠牡丹的名作。
“艷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詩的開頭兩句是說:牡丹花在園中蓓蕾初放,光彩照眼,然而霧氣籠罩著它,似乎難得開大;就開放的花朵來說,花瓣一片粉紅,當小包著深紅的花蕊,十分好看。這兩句是總體上寫牡丹的外觀。詩人不完全限於對其外形、色彩的刻畫,而是置之於自然環境之中,寫它給人的直覺印象。它顏色鮮亮,富有光艷,卻被一層雲氣包裹,如輕紗中的美女,更具誘人的魅力。
“公子醉歸燈下見,美人朝插鏡中看。”前句是寫瓶中的牡丹;后句是寫插在美女鬢上的牡丹。醉眼所見及鏡中所映,皆有失於真。在那些富貴公子、千金小姐們看來,這牡丹能在他們的金瓶之中、雲鬢之上,真算得“富貴花”、“花中王”了,而實際上,這卻並不合於花的本性。
“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當庭始覺春風貴”,這一句是寫庭院中的牡丹。是說只有種在庭院之中,才能顯出它的魅力,竟至使得春風更愜人意,使得春天真正顯示出它動人的容貌。古人云:“蝶來風有致,人去月無聊。”蝴蝶可以顯示春風的婀娜美妙,牡丹花就更是這樣。“帶雨方知國色寒”,則是寫雨中的牡丹。牡丹被稱為“富貴之花”,是因其本身的花繁朵大,色彩艷麗,並非由於上了富貴人的金瓶、綠鬢。它不但能使大自然更美,而且也只有在自然的變化中,才能顯示出多種姿態和良好的氣質。在門閥觀念嚴重的唐代,“寒”總是同“微”聯繫在一起,然而,“寒”同時也可以顯出嚴峻剛強的秉性。經一陣雨洗風搖,碧葉更見蒼翠,紅瓣更見鮮艷,那條條枝莖,也顯示出錚錚硬骨。“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這兩句寫出了牡丹的剛強品質與不凡氣度。但是,這兩句的深意,只有在同“公子醉歸燈下見,美人朝插鏡中看”的比較中才能體味出來,“始”、“方”二字,便透露了詩人一反一正進行比較的用意。然而,意思的轉折方面,又十分自然;如一般地去看,中兩聯四句是排比寫牡丹在瓶中、鬢上、庭院、雨里四種情況下的狀況,細心體味,又含著正反兩層意思。
“日晚更將何所似,太真無力憑欄桿。”是以美人楊貴妃為喻(楊玉環為女道士時曾號為“太真”)。這兩句是寫牡丹經過一天日晒,如同嬌輕慵懶、弱不禁風的美女。不過,這兩句詩的另一方面的作用,是引起人們對李白《請平調》三首的聯想。李白的詩是唐玄宗同楊貴妃賞牡丹時奉旨所作,后兩首即將牡丹與楊貴妃聯繫起來,“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羅隱詩的末兩句,擴展了李白詩作的聯想範圍,使讀者從時間的、歷史的座標去認識牡丹的美艷絕倫。
此詩寫牡丹之美,而不限於花葉的描繪,一方面著眼於牡丹的生活環境,另方面著眼於對它精神氣質方面的表現,這二者的結合,使得詩中所寫似乎並非純粹的花,好像還表現了人的一種精神風貌。第一聯概括地寫其給人的直覺,末一聯以美人為喻,前後照應。當中兩聯似為排比地寫了牡丹的四種生活環境,而實際上是正反兩種境遇,細緻品味,意蘊無窮,令人想象無限。
牡丹[晚唐羅隱七言詩]
羅隱(833年—909年),唐末文學家。本名橫,字昭諫,自號江東生,新城(今浙江富陽)人,一作餘杭(今屬浙江)人。少時即負盛名。但因其詩文好抨擊時政,譏諷公卿,故十舉進士不第,乃改名隱。黃巢農民起義爆發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后歸鄉依鎮海節度使錢鏐,深得錢鏐賞識。光啟三年(887年),表奏為錢塘令,遷著作郎。天祐三年(906年),充節度判官。開平二年(908年),授給事中,次年遷鹽鐵發運使,不久病卒。羅隱生活於動亂年代,又久受壓抑,詩工七絕,頗有諷刺現實之作,多用口語,故少數作品能流傳於民間。有詩集《甲乙集》十卷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