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坎鄉

高坎鄉

四徠川省筠連縣高坎鄉位於筠連縣境東部邊緣。鄉人民政府駐高石坎,距縣境東南57公里,東界珙縣洛表鎮,南與落木柔、鎮舟鎮等接壤,西與維新鎮毗鄰,北與樂義鄉相交。全鄉幅員面積3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034畝,人平約1.3畝,鄉境大山綿亘,溝壑相間,以三鍋莊最高,海拔1196米,官田灣有一窩函、大肖洞、三眼洞、環洞子、貓貓洞頒其間,均有流水匯入漏水洞,成為渾水河的重要源頭之一。

地理環境


該鄉整體是中山狹谷地貌,海拔在900—1200米之間,年均溫13—14.8℃,糧食作物主產玉米、水稻,其次是小麥、紅苕、豆類,經濟作物以林木、茶葉為主。還有楨楠、千年銀杏等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同時東鄰僰人懸棺,東南接觀寶山的萬畝林海,是一個夏季旅遊的度假聖地。

建置沿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今鎮舟地域歸大一統的中央王朝。
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或元光五年(前130)屬益州犍為郡(郡治今貴州省遵義縣西)南廣縣地(治今珙縣沐灘鎮傅家壩)。
惠帝太安二年(303)寧州(州治今雲南省曲靖市)朱提郡(治今雲南昭通)南廣縣地(治今珙縣沐灘鎮傅家壩)。
唐武后長安元年(701年)屬劍南道(治今成都)的瀘州都督府(治今瀘州)羈縻高州(今筠連鎮舟鎮)的徒西縣(治地今筠連鎮舟鎮)。
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屬梓州路(治路今綿陽三台縣)的敘府(治今宜賓)長寧軍(今長寧縣雙河鎮)、羈縻高州(今高縣符江)的徒西縣(治今筠連鎮舟鎮)。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屬敘南等處蠻夷宣撫使司(治今宜賓市)的四十六囤蠻夷千戶所(治高縣慶符鎮)落島囤。此時蠻人散居村囤,無縣邑鄉鎮。
明洪武五年(1372年屬)四川行中書省(治在今成都)的敘州路(治地今宜賓)高縣(今高縣文江鎮鳳凰山下懷遠砦)地。
清為高縣安寧鄉(治沐愛場)上五甲。
民國元年(1912)屬四川省的敘州府(治今宜賓)、高縣(治高縣城中)定邊鄉(治今大雪山鎮)。
民國18年(1929年)屬落木柔區,置高石鄉。
民國37年(1948年)屬四川省的第六行政督察區(區治今宜賓市)、沐愛縣(治博愛鎮沐愛場)。
19徠50年2月屬西南大區(駐重慶市)的川南行政公署(駐瀘州市)、宜賓專區(駐地今宜賓縣)的高縣(治今高縣文江鎮))第五區(駐落木柔場)。
1953年10月劃歸筠連縣,1956年平等鄉一部併入落木柔區(原五區),1958年為建設人民公社, 1984年改高石坎為高坎鄉,2001年轄五星、紅旗、大地、順河、紅花、鳳凰、花山、順利8個村,42個組共1444戶,6549人,其中農業人口621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達8.5‰。1953年10月,劃歸筠連縣,屬四川省(駐成都)、宜賓專區(駐宜賓)、筠連縣(治今筠連縣)第五區(駐落木柔場)政治鄉。
1984年屬宜賓地區(駐宜賓)、筠連縣(治今筠連縣)第五區(駐落木柔場)高坎鄉。
1992年建為高坎鄉。

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公路建設迅速推進,全鄉8個村100%通公路,並且在夏季培補村、組公路15公里;二是郵電通訊初見成效,行動電話有效面提高,郵政代辦所成立;三是能源基礎設施的完善,渾水河電站的改製成功,農網改造進展順利;四是農業基礎設施繼續完善,新修堰渠4000米,微型水窖25口,修築河堤500米,顯微型抽水機46台;五是場鎮基礎設施步伐加快,人飲工程的修建,新建計生樓投入使用。

經濟發展狀況


2001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1707萬元,人均純收入1808元,糧食產量634.61萬斤,人均佔有糧食1092斤,林業生產共造林1200畝,基本實現了綠化指標,畜牧生產總值54萬元,生豬出欄4069頭,鄉鎮企業總產值145萬元,順利完成了對鄉辦企業的改制工作,並把五星村建成了該鄉第一個小康村。

高坎梯田


高坎鄉因地處崇山峻岭之中,位於高岩之上而得名。境內有上萬畝成片梯田,縱橫密布,櫛次鱗比,層出不窮,氣勢恢弘。站在該鄉的五星、紅旗村的山岩邊,腳下山花爛漫,眼前美景震撼,只見片片梯田,堆徹如山,險峻挺拔。從底到高望,猶如山梯,一級級登上藍天;從近到遠眺,猶如細沙白浪,層層湧向天邊。梯田的線條,婉約曼妙,如行雲流水,瀟灑飄逸,如少女游弋,柔情萬鍾;梯田的形狀,或如片片魚鱗,或如恐龍脊骨,或如漩渦漣漪,或如木刻浮雕,特別是夕陽照射下的田埂,如墨汁描畫;塊塊水面,如少女美面,輕施粉黛,光潔靚麗。那不規則的梯田曲線,和著山風輕輕搖曳,似乎在低吟著田園交響曲。置身高坎的山岩,令人心曠神怡,胸襟開闊,彷彿置身天堂仙域。其鮮為人知的壯麗景色。近年來,梯田風光吸引不少遊客前去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