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史箴

晉代張華創作的箴文

《女史箴》是晉代文人張華以歷代賢記事迹撰文。蕭統將其收錄於《文選·卷五十六》箴一類。

晉惠帝時,賈後專權善妒,張華作《女史箴》一文來諷刺她,並藉此教育宮廷婦女。"女史"指宮廷婦女,"箴"則為規勸之意。《女史箴》以歷代賢記事迹為鑒戒,被當時奉為"苦口陳箴、庄言警世"的名篇。

曹嘉之《晉紀》曰:張華懼后族之盛,作《女史箴》。

作品原文


茫茫造化,兩儀既分;散氣流形,既陶既甄;在帝庖犧,肇經天人;愛始夫婦,以及君臣;家道以正,王猷有倫。
婦德尚柔,含章貞吉;婉嫕淑慎,正位居室;施衿結褵,虔恭中饋;肅慎爾儀,式瞻清懿。
樊姬感庄,不食鮮禽;衛女矯恆,耳忘和音;志勵義高,而二主易心。
玄熊攀檻,馮媛趨進;夫豈無畏,知死不吝!
班婕有辭,割驩同輦;夫豈不懷,防微慮遠。
道罔隆而不殺,物無盛而不衰;日中則昃,月滿則微;崇猶塵積,替若駭機。
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飾其性;性之不飾,或愆禮正;斧之藻之,克念作聖。
出其言善,千里應之,苟違斯義,同衾以疑。夫出言如微,而榮辱由茲。勿謂幽昧,靈監無象。勿謂玄漠,神聽無響。
無矜爾榮,天道惡盈。無恃爾貴,隆隆者墜。鑒於小星,戒彼攸遂。比心螽斯,則繁爾類。
驩不可以黷,寵不可以專。專實生慢,愛極則遷。致盈必損,理有固然。美者自美,翩以取尤。冶容求好,君子所讎。
結恩而絕,職此之由。故曰:翼翼矜矜,福所以興。靖恭自思,榮顯所期。女史司箴,敢告庶姬。

作者簡介


張華(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陽郡方城縣(今河北固安)人。西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西漢留侯張良的十六世孫。
張華自少貧苦,因才學過人而受同鄉名臣盧欽、劉放、阮籍等人的讚賞。在曹魏時,他歷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書郎等職。西晉建立后,拜黃門侍郎,封關內侯,逐漸受到晉武帝的重用。后拜中書令,加散騎常侍,與大將杜預堅決支持武帝伐吳,於戰時任度支尚書。
吳國滅亡后,以功進封廣武縣侯。其後遭到排擠,出鎮幽州,政績卓然。之後返朝任太常,終武帝之世未得參與政事。晉惠帝繼位后,累官至司空,封壯武郡公,被皇后賈南風委以朝政。張華盡忠輔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對安寧。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張華慘遭殺害,年六十九。太安二年(303年),獲得平反,追復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