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搖滾年代的結果 展開
- 美國2012年湯姆·克魯斯主演歌舞電影
- 眩光魔音游
- 2002年迪斯特所著圖書
- 中文版音樂劇
搖滾年代
美國2012年湯姆·克魯斯主演歌舞電影
《搖滾年代》是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於發行的一部歌舞片。影片由亞當·山克曼執導,朱莉安·浩夫、迪耶戈·博內塔、拉塞爾·布蘭德、亞歷克·鮑德溫、湯姆·克魯斯等聯袂主演。影片於2012年6月15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改編自2006年在百老匯公演的同名音樂劇,講述了一位萬眾矚目並且無比自戀的超級明星和一名為了實現演藝夢想,從家鄉小鎮遠赴好萊塢打拚的年輕女孩的一見鍾情的故事。
劇照
那個女孩叫做雪莉·克里斯蒂安(朱莉安·浩夫飾),那個男孩叫做德魯·博利(迭戈·博內塔飾)。他們懷揣著夢想,在洛杉磯這個大都市裡做了飄在洛杉磯的人。他們相親相愛,他們共同奮鬥。雖然洛杉磯里明星很多,不過,他們對歌唱和搖滾的熱愛,還是讓他們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很快他們得到了演出的機會,有成為巨星的可能。而與此同時,他們的愛情也接受了挑戰。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朱莉安·浩夫 | 雪莉 | |
迪耶戈·博內塔 | 德魯 | |
拉塞爾·布蘭德 | 朗尼 | |
保羅·吉亞瑪提 | 保羅 | |
凱瑟琳·澤塔-瓊斯 | 帕特麗夏 | |
瑪琳·阿克曼 | 康斯坦斯 | |
瑪麗·布萊姬 | Justice | |
亞歷克·鮑德溫 | 丹尼斯 | |
湯姆·克魯斯 | 史戴西 | |
凱文·納什 | 史戴西的保鏢 | |
布萊恩·科蘭斯頓 | 麥克·惠特莫爾 | |
喬丹娜·戴寶拉 | 女服務員 | |
戴瑞克·浩夫 | Dancer (uncredited) | |
T·J·米勒 | Rolling Stone Receptionist | |
克里斯多夫·蒂斯丹法諾 | Rocker Fan (uncredited) | |
安妮拉·麥吉尼斯 | Waitress #2 | |
Shane Hartline | Bartender Jimmy (as Alan Shane Hartline | |
羅琳·卡波拉索 | Amusement Park Guest (uncredited) | |
康斯坦丁·馬洛里斯 | Record Executive | |
傑西卡·瓜地斯 | Broadway Dancer (uncredited) | |
威爾·福特 | 米奇·麥莉 | |
Patrice Sepulveda | Rocker (uncredited) | |
傑夫·蔡斯 | Stacee's Bodyguard | |
吉賽兒· 岡薩雷斯 | Broadway Dancer (uncredited) | |
Alicea Karelix | Sinnamon |
製作人 | Jimmy Badstibner |
導演 | 亞當·山克曼 |
副導演(助理) | 麗貝卡·鮑曼 |
編劇 | 賈斯汀·塞洛克斯 |
攝影 | 博揚·巴澤里 |
剪輯 | 艾瑪·希考克斯 |
選角導演 | Juel Bestrop |
藝術指導 | 喬恩·哈特曼 |
服裝設計 | 麗塔·麗雅克 |
視覺特效 | 查利·伊圖裡亞加 |
布景師 | K·C·福克斯 |
演職員表參考來源
搖滾年代[美國2012年湯姆·克魯斯主演歌舞電影] | 雪莉 演員 朱莉安·浩夫 片中女主角,一名為了實現演藝夢想,從家鄉小鎮遠赴好萊塢打拚的年輕女孩。但是到了洛杉磯后,為了生活成了一家歌舞廳的女服務員。憑著對唱歌的熱愛,等到了出名的機會,還與超級明星史戴西見了面。 |
搖滾年代[美國2012年湯姆·克魯斯主演歌舞電影] | 德魯 演員 迪耶戈·博內塔 片中男主角,家居住在洛杉磯這座繁華的大都市裡,但為了在追尋屬於自己的好萊塢之夢,毅然踏上追夢之路,在在日落大道的街頭相遇了雪梨,兩人隨後相知至相愛。 |
搖滾年代[美國2012年湯姆·克魯斯主演歌舞電影] | 帕特麗夏 演員 凱瑟琳·澤塔-瓊斯 片中的反派人物,一個強硬的、道德上的守舊派,也是一個憎惡搖滾樂的保守媽媽,她希望在洛杉磯禁止一切搖滾樂。 |
搖滾年代[美國2012年湯姆·克魯斯主演歌舞電影] | 丹尼斯 演員 亞歷克·鮑德溫 片中的喜劇角色,長發翩翩的他口音怪異、扮相奇特,但幽默感十足,是史戴西眾多瘋狂歌迷的一員。 |
搖滾年代[美國2012年湯姆·克魯斯主演歌舞電影] | 史戴西 演員 湯姆·克魯斯 是一位萬眾矚目並且無比自戀的超級明星,魅力無限的他擁有大量的歌迷,甚至讓女主角雪梨對他一見鍾情。 |
部分角色介紹參考來源
曲目 | 專輯資料 | |
Paradise City | Harden My Heart | 搖滾年代[美國2012年湯姆·克魯斯主演歌舞電影] |
Sister Christian /Just Like Paradise /Nothin' But A Good Time | I Wanna Rock | |
Juke Box Hero /I Love Rock 'n' Roll | Here I Go Again | |
Hit Me With Your Best Shot | Undercover Love | |
Can't Fight This Feeling | Don't Stop Believin' | |
Every Rose Has Its Thorn | Any Way You Want It | |
Waiting For A Girl Like You | More Than Words /Heaven | |
Rock You Like A Hurricane | Pour Some Sugar On Me | |
We Built This City / We're Not Gonna Take It | Wanted Dead Or Alive | |
Shadows of the Night /Harden My Heart | 發行日期:2012年6月5日 |
• 故事發生在搖滾風行的80年代,片中能聽到很多歌手樂隊的經典曲目,如Def Leppard、Joan Jett、Journey、Foreigner、Bon Jovi、REO Speedwagon、Twisted Sister、Poison、Whitesnake等。
搖滾年代海報
• 影片原計劃在2010年開拍,2011年上映,可是這個計劃未能實現。後來影片於2011年5月開拍,2012年上映。
• 安妮·海瑟薇和艾米·亞當斯曾經先後是影片中康斯坦斯這個角色的候選人。這是這兩個女演員都因為要出演超級英雄電影而放棄了這部電影。海瑟薇出演的是《黑暗騎士崛起》,而亞當斯則出演了《超人:鋼鐵之軀》。後來,格溫妮絲·帕特洛和奧利維亞·王爾德成為了這個角色的候選人,不過她們也未能出演。最後曾經出演了《守望者》的瑪琳·阿克曼接下了這個角色。
創作背景
影片是根據百老匯的同名音樂劇改編而成,音樂劇《搖滾年代》從2006年開始首演,之後一直是長盛不衰的百老匯節目。而這出音樂劇改編自克里斯·德阿里恩佐的同名小說,展示了1980年的搖滾界的風采。在德阿里恩佐撰寫這本小說的時候,就在書中描繪了大量的搖滾歌曲和搖滾明星的生活。
在2011年,華納和新線這兩家公司出於這部音樂劇的喜愛,買下了《搖滾年代》的電影版權。而華納公司關於影片導演的選擇,可謂是絞盡腦汁。最後由製片方找到了歌舞片《髮膠》的導演、富有歌舞片製作經驗的亞當·山克曼來執導。
演員選擇
為一部音樂劇選擇演員並不容易,因為這樣的電影既要求演技,又要求唱功,更難的是影片甚至還要求一些演員會跳舞。劇組在經過重重的選擇之後,最終確定了朱莉安·浩夫和迭戈·岡薩雷斯出演男女主角。而湯姆·克魯斯、亞歷克·鮑德溫、保羅·吉亞瑪提和凱瑟琳·澤塔-瓊斯等演員作為配角的陣容。
對於女主演,導演山克曼認為朱莉安·浩夫能在現場表現出出色的爆發力,而且非常善於跳舞和唱歌,能用自己的舞姿和歌聲打動所有人。至於其他的作為綠葉出場的大牌演員,導演山克曼選擇他們並不是沖著他們的明星效應才找他們來表演的,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對角色的理解。如湯姆·克魯斯扮演的一個搖滾明星,其氣質就和角色非常類似。而且克魯斯的聲線非常有感覺。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英國UK | 2012年6月13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2012年6月14日 |
德國Germany | 2012年6月14日 | 中國香港Hong Kong | 2012年6月15日 |
加拿大Canada | 2012年6月15日 | 義大利Italy | 2012年6月20日 |
法國France | 2012年7月11日 | 巴西Brazil | 2012年8月17日 |
中國台灣Taiwan | 2012年8月17日 | 日本Japan | 2012年9月21日 |
票房成績
影片於2012年6月15日在美國本土正式上映,放映時僅共在全美的3470家影院進行放映,放映的首個周末獲得1443.7萬美元的票房收入,平均單塊銀幕收穫4161美元。影片一共在美國市場上映63天(九周),最終的全美累計票房為3851.8萬美元,而美國之外的累計票房為5941.8萬美元。
• 影片不需要觀眾對搖滾有多大的熱情,只需要觀眾能夠對影片中那些80年代的誇張旋律放聲大笑。(《舊金山紀事報》評)
• 電影可以讓觀眾參與一次作為旁觀者的時光旅行,於是片中的那些讓人尷尬的部分也可以原諒了。(《後視鏡》評)
• 影片完全被它的音樂所拯救了;幾乎不可能不隨著它們搖擺起來。(《滾石》雜誌評)
• 影片擁有不可阻擋的能量和毋庸置疑的幽默感,以及衣著節省的湯姆·克魯斯,把那些可能從來沒有喜歡過的歌曲改造成了一部很容易享受的音樂劇。(《洛杉磯時報》評)
• 影片
• 唯一的問題就是在沒有歌舞的時候,影片的情節就顯得十分無趣了;如果一部影片的情節俗套得所有觀眾都猜得到的話,那最好就不要在那些部分浪費太多時間。(《芝加哥太陽報》評)
• 看到克魯斯的皮褲和假紋身原本是影片的賣點,但影片在沒有他的時候要有趣得多。(Movieline網站評)
• 影片看上去像迪士尼樂園、聽上去則像一部糟糕的百老匯音樂劇。(《紐約時報》評)
• 片中的幾乎所有歌舞場面都被拍得了無生趣,而且就像是用切肉刀剪輯到一起似的;影片完全沒有傳達出音樂中的激情。(《娛樂周刊》評)
• 山克曼從克魯斯與鮑德溫那裡得到了十分出色的表演,但這也帶來了影片最大的問題:這不是一部關於他們的電影。(《亞利桑那共和報》評)
• 缺少了現場觀眾的熱情,改編而來的影片除了在視覺上作文章以外,完全沒有煥發出足夠的能量讓劇情中的俗套段落變成閃光的金子。(《綜藝》評)
• 影片是一部“影壇盛事”——畢竟不是每天都有機會看到美國的兩大傳統:搖滾與音樂劇,但在這部電影中被如此的污辱。(《村之聲》評)
影片宣傳圖片
片中三位主演的唱功都靠速成,而以旋律感和飆高音著稱的“槍炮玫瑰”樂隊,那種現場激情和唱到靈魂震顫的高音,遠非正經八百的阿湯可以神似的。縱然在服裝造型上做了最大努力,但那種后發而至的感覺貫穿始終,所有舞台上的狂吟,一跪一躍都像是努力卡在點兒上的刻意。而背對觀眾的狂野扭動,不慎泄露了靚湯后腰的層層“皺紋”。
與片名《搖滾年代》不同,影片內里可謂什麼都往裡裝,就是沒有搖滾樂的“真身”,都是“皮相”。電影最大的主題是“搖滾樂”,許多八九十年電影流行配樂改頭換面后恍然出現,它們如同保證影片大賣的私貨夾雜在硬搖滾里。儘管絕非搖滾樂,但作為保證電影敘事的情景創造者,它們俏麗風情並身段柔軟地討著大眾的巧。無數歌曲,無數甩頭扭胯的激越歌舞,簡單說這是一部成人版的《歌舞青春》。 (《大眾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