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承

師承

師承,漢語辭彙,拼音為shī chéng,指學術、技藝上的一脈相承。學習並繼承知識、文化、技藝等,引申為傳承,只有傳承才能師承。

含義


師徒傳授的關係或學習並繼承。有師承往哲先賢精髓,才會有繼往開來。例:學有師承。

基本解釋


1. [be an apprentice of]∶師徒相傳的系統。
例:a.這些藝人各有自己的師承。
b.各個流派各有師承。
2. [follow the tutor's suit] ∶徒弟學到了師傅的真傳。精髓,就叫做師承
例:師承有來、師承前賢

出處與詳解


指學術、技藝上的一脈相承。
1、《後漢書·儒林傳序》:“若師資所承,宜標名為證者,乃著之雲。”
2、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王弼 注《易》,直發胸臆,不如 鄭玄 等師承有來也。”
3、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八:“惟曾祖受三天子聘賢之禮數,在先朝為九老人授道之師承,繼 巢 由 之高蹤,辭 夔 龍 之盛舉。”
4、王闓運 《曾孝子碑文》:“少無師承,能自得師,通道執德,秉志不回。”
5、黃侃 《論學雜著·禮學略說》:“今文、古文,往往差異,姑置勿談;即同一師承,立說亦復不齊壹。”

其它


師承有怎樣的魅力?
大陸當今的文化脊樑缺少傳承,應該是一種共識吧?
個體對文化的認知、感受到其厚重感、為自己的生命鋪墊上厚厚的文化底蘊,這樣一種過程,是如何發生的?應該早已有這方面的研究吧?一定也已形成了某種理論和廣為認可的標準。
精神脊梁骨的一些東西,應該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師承,而中國最後半個世紀恰恰缺失了這一種存在。大學校園裡,你能感受到這種力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師承與母親式的言傳身教對個體人格的塑造起到一種怎樣的作用、扮演了一種怎樣的角色?一定也早有定論。老師作為真正的榜樣,一言一行散射出來的力量學生是可以很容易感受到的,並真正為這種力量所折服。但當前校園內這種力量的缺失是我輩都能感受得到的。師徒式的行業雖然古老,但我們也會發現許多傳統的工藝往往需要這樣的傳承,而且在許多發達國家在當前還盛行以這種方式塑造真正的藝術大師。
還注意到,余秋雨先生在其《借我一生》中詳細談到了文革后其是如何虔誠拜訪浩劫後餘生的老人而這些老人(經歷過苦難、深切感受到文化與歷史厚重的具有真正人格的文化人)是如何重又煥發慷慨激昂不吝賜教的。這樣向余展示的人格魅力以及余所感受到的,恐怕整個現代中國並沒有幾個人有這樣的良好機遇有幸遇到。這樣對余的影響和余此後能寫出在文化人格高度上幾可睥睨整個中國文學史的大作品二者間應是存在很大的紐帶關係的。我認定這是師承巨大魅力的又一佐證。
大三時,在對這樣一種人格高度的期盼和尋找中,曾寫過一個小文《渴望一種高度》:
“在嘈雜的環境、浮華的風氣之下,我渴望一份寧靜,一種在嘈雜的環境、浮華的風氣里站得住腳的心平氣和。
一方面,承受得住由於激烈競爭被過度放大的來自生活瑣事的壓力;另一方面,不忘精神意義上的追求,追求一種高山流水式的超凡灑脫。圓滑者無力達到這一高度,他承受不起來自神性的沉重;不韻世故者也無力做到。因為這是一種人格與精神的雙重高度。人格高度的攀升與其社會價值的實現息息相關,無社會價值得以實現的深厚廣大的社會土壤也無以培育人格力量的參天大樹。唯有具有堅強的意志,具有超越一般人的睿智、見識,具有“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廣博胸襟和報負,只有這樣的人,方能進行不屈不撓的追求,承受起這一不可承受之重。
我渴望這樣一種人格和精神,渴望遇見這樣的一位長者或同輩,渴望這樣的一種高度。”
這樣一種文化人格高度,當代中國要到哪裡去找尋?或者,這樣的期盼即使歷史上也從來是一個不著邊際的烏托邦式的文化幻想?人格高度需要社會土壤。或許,文化脊樑師承的缺失,正是由於社會土壤的缺失而引發的。但期盼大學校園裡有更多這樣的高度,應該不能說是非份之想吧?我們知道五四時期的大學教授,他們的逸事仍然為我們津津樂道。或許,可以妄稱:五四那一批教授之後,中國再無教授(當然指人文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