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馬歷史中心
利馬歷史中心
利馬舊城歷史中心:位於武器廣場(Plaza hrmas)周圍。利馬老城已於1988年4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利馬歷史中心
利馬是因里馬克河而得名的,里馬克為神的名稱,據說以前在這裡有一尊大神像,當人們朝拜時,藏在神像裡面的僧人就大聲說話,人們以為神像在同他們談話,於是人們便用神的名稱來命名這個地方,意為“會講話的神”。利馬是南美洲一座著名的歷史古城。公元10世紀前後,秘魯原是古代印第安人建立的“印加帝國”所在地,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利馬城建於1535年,從公元16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曾經長期為西班牙在南美洲殖民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1821年,秘魯獲得獨立,利馬市從此成為首都后,城市建設逐步得到發展。今天的利馬市,擁有640萬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1/4強,是秘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享有“南美洲最富庶、最優美的城市”稱號。
利馬市分為舊城、新城兩部分。舊城區位於城市北部,臨近里馬克河,街道自西北向東南伸展,同里馬克河成平行狀。
利馬舊城歷史中心:位於武器廣場(Plaza hrmas)周圍。廣場的一邊是建於1938年的原總統官邸和辦公的戈貝爾諾宮(Palace de Gobierno),每天12:45和下午6點,戴著閃光的羅馬式頭盔,穿著紅黑色制服,踏著緩慢鵝步的警衛在該宮庭院行進和換崗。廣場的另一邊是教堂,在教堂的玻璃棺材里躺著在1535年建設利馬城並在1541年被謀殺的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扎羅(Francisco Pizarro)的屍身。教堂旁邊則是總主教官(Archbishop’s Palace)。
利馬歷史中心
1535年,查理王授權皮薩羅建立了後來的利馬城,這是征服秘魯中發生的重大事件。作為南美洲西班牙帝國的首府,以及1543年秘魯成立後作為總督管轄的領地,利馬城提供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農產品。16世紀下半葉,利馬城內宗教場所的數量逐步增多;這其中就包括有聖弗朗西斯科女修道院。新大陸的第一所大學聖馬爾克斯於1551年在此建造。大量仿殖民地時期式樣的民居也修建起來。利馬城的人口數量在17世紀快速增長,其繁榮景象吸引了海盜的注意。1670年為了防禦而修建的城牆劃定了利馬老城的邊界。利馬城在1586年、1687年和1746年遭受到連續的嚴重地震破壞。第三次地震不僅損壞了圓頂和尖塔,而且幾乎夷平了其所有的6000間房屋。1821年宣布獨立后,利馬在現今的秘魯境內享有至高無上的特權。阿爾馬斯廣場在新的共和國中是政治權力和宗教等級制度的中心。古鎮的城市布局大部分沒有受到19世紀下半葉在世界其它地方發揮作用的現代化影響。
大部分建築古迹可追溯到17和18世紀。許多宗教和民用建築體現了巴羅克風格,是西班牙與美國獨創和統一的建築藝術的典範。經過雕琢的大門和木雕陽台為這個城市增添了華麗獨特的風格。除了這些非常重要的建築古迹之外,這一歷史中心還擁有殖民地時期以前的一些遺跡,著名的有佛羅里達慶典中心。
正如規劃中所設計的城市網格布局是對整個建築古迹的選擇和統一的結果。大部分重要的建築古迹在阿爾馬斯廣場,也是殖民地城市中心;較古老的居民區位於南面。利馬城中心相互垂直的網格狀布局仍保持原樣,仍在發揮著原來的功能。
利馬著名的歷史建築——聖佛朗西斯科
新城區街道寬闊,高樓林立,面積碩大。眾多的博物館彙集在博利瓦爾廣場周圍,有建於19世紀初,陳列殖民統治前後珍貴繪畫、手稿的共和國博物館,陳列殖民統治前後文化、藝術和歷史文物的人種學和考古學博物館以及1570年至1820年西班牙殖民者作為宗教法庭使用的宗教法庭陳列館等。
利馬是世界上聞名的無雨城市,一年四季,沒有雷鳴電閃,沒有疾風暴雨,至於結冰、下雪更是聞所未聞的事情。利馬無雨,並非終年滴雨不落,只是年降雨量僅約15毫米左右。
降雨特點是,由濃濕霧形成的露珠以霏霏的粉狀飄落下來。降雨期,天空灰茫茫一片,陰霾多日不散,迷霧蒙蒙,時間一長,路面濕潤,草木滴水,土地滲透。
利馬雖然降雨較少,但氣溫並非酷熱可怕,年平均氣溫在19℃左右,最冷時月平均氣溫為16℃,最熱時月平均氣溫不超過24℃,是名符其實的四季如春。利馬市不僅氣候溫和,而且植物茂盛。條條街道綠樹成蔭,街心公園遍布全市,在那些空隙土地上,不是種花,就是植草;每個居民住宅區都是寧靜幽雅的綠化區,棟棟樓前樹木蔥鬱,家家牆頭都露出片片綠葉、串串紅花。正是由於綠化工作搞得好、儘管利馬市區與西部沿海茫茫的沙漠地帶近在咫尺,卻見不到黃沙瀰漫或飛沙走石的景象。城市空氣十分清新,室內傢具多日不擦依舊一塵不染,遊客外出遊玩返回旅館,腳上的皮鞋照樣油光閃亮。
秘魯西部沿海地帶,因常年乾燥無雨,天長日久,便形成一片茫茫沙漠地區。利馬市處在沙漠包圍之中,驅車出城,只見公路兩旁,近處沙丘重迭,遠方層層沙浪,無垠的沙漠與浩瀚的太平洋海面交相映照,別是一番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