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彤

血液科專家

吳彤,女,1963年出生於北京,河北燕達醫院陸道培血液腫瘤中心主任。

擅長血液腫瘤的細胞遺傳學診斷、分子細胞遺傳學診斷。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63年出生於北京。
1978年-1980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1980年-1986年就讀於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
吳彤個人照
吳彤個人照

工作經歷

1986年-2003年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先後歷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及副主任醫師,從事HSCT及血液腫瘤的診斷與治療。
1994年在醫科院病毒所進修病毒診斷學。
199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進修。
1995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學院學生的物理診斷及系統內科教學。
1997年-2000年在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NIH)心肺血液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從事有關造血幹細胞基因治療的基礎及臨床前研究,具有豐富的實驗血液學基礎。
2000年-2006年6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副主任醫生。
2003年起在北京市道培醫院移植科任主任醫師,自2006年起任移植中心主任。
2006年7月-2012年3月:北京市道培醫院幹細胞治療科主任,主任醫生。
2012年3月-現在:河北燕達醫院陸道培血液·腫瘤中心移植科主任。
吳彤出席活動
吳彤出席活動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細胞重大生命活動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北京大學,2001-2004,973課題,子課題“胚胎幹細胞分化調控機理研究”的研究骨幹)。
MLL/AF9融合基因在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中的表達及其與臨床相關性的研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2001-2002,院內基金,負責人)。
造血幹細胞基因治療與調控(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血液分部,1997-2000,博士后課題)。
證實轉染了新黴素耐葯基因的造血幹細胞無競爭植入的劣勢。
在小鼠和靈長類動物模型均證實可通過流過(flow-through)培養體系,中和TGF-b 以及應用fibronectin 可顯著提高逆轉錄病毒為載體的造血幹細胞基因轉導效率。
證實p27kip-1在體內和體外對造血幹細胞的影響。
骨髓移植(BMT)患者人類巨細胞病毒(CMV)感染/疾病的實驗室診斷(中國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1994,進修課題)用ELISA,病毒分離,免疫酶法檢測CMV感染/疾病。
製備胎肝及胎胸腺細胞懸液用於誘導HLA不全相合BMT的免疫耐受(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1990-1993,研究骨幹)。
吳彤演講
吳彤演講
BMT后血液腫瘤的過繼細胞免疫治療。
對傳統治療無效的BMT后早期複發的DC-CIK和NK細胞治療。b. 難治/複發白血病的挽救性移植聯合預防性免疫治療。
BMT后難治性病毒/真菌感染的免疫治療。
CMV-CTL,EBV-CTL,BKV-CTL。
麴黴-CTL。
應用無關臍血作為第三方細胞誘導親緣半相同及非血緣BMT的免疫耐受。
用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難治性GVHD。
亞急性白血病的論證診斷和探索性治療(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2003-2005,211課題,負責人)。
應用大蒜提取物預防和治療BMT后CMV感染/疾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1987-現在,研究骨幹)。
應用胎盤提取物預防及治療GVHD(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1989-現在,研究骨幹)。
應用胎肝和胎胸腺細胞誘導HLA不全相合BMT的免疫耐受(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1990-1993,研究骨幹)。
用免疫毒素體外去除T細胞以減輕移植后GVHD(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1990-1992,研究骨幹)。
應用抗CD3單克隆抗體預防異基因BMT的排斥反應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1988-1992,研究骨幹)。
吳彤參加活動
吳彤參加活動

論文著作

在國內外發表論文40餘篇,參與編著三部中英文醫學專著。作為主要成員之一。

獲得榮譽


1995年獲優秀教師獎。
2005年獲內科中青年教師英文講課比賽二等獎。
2006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和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
2007年獲總後勤部科技二等獎。
2008年獲亞太骨髓移植會議十佳論文獎。
2009年亞太骨髓移植會議傑出論文獎,亞太骨髓移植會議最佳牆報一等獎。

社會活動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會員及造血幹細胞移植學組成員,美國血液學會會員,國際血液學會會員,亞太骨髓移植學會會員及該協會在中國大陸的協調員,亞太骨髓移植學會會員,中國抗癌協會理事及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造血幹細胞移植協會(CSBMT)秘書長,女醫師協會青年委員。任《中國實驗血液學雜誌》《臨床血液學雜誌》及《Hematology/Oncology and Stem Cell Therapy》編委。任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及《臨床技術操作規範》血液學分冊的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