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港

天津的貨運港口

塘沽港,又名塘沽新港。為了更好地發揮港口樞紐作用,1951年8月24日,中央政務院決定繼續塘沽新港,成立了以交通部長章伯鈞為主任委員的“塘沽建港委員會”。1952年10月17日,塘沽新港舉行開港典禮,萬噸級輪船“長春號”、“北光號”、“海安號”等駛靠碼頭裝卸。

塘沽港的修建


1937年日本侵佔華北以後,瘋狂推行“以戰爭培養戰爭”的侵略方針,大肆掠奪軍需資源,先後侵佔了中國的陽泉、大同、開灤、井陘等十幾個大煤礦和龍煙、太平、金嶺鎮鐵礦,山西的釩土礦,長蘆鹽場以及大片的棉、糧產區,他們掠奪的這些資源除滿足當地軍需或就地加工成成品運給各戰場外,余者運回日本國。因此,原天津的內河港口不敷運輸需要加上有些木結構碼頭因年久失修已不能使用,急待在華北修築一個海港。1938年日本內務省曾派人在河北沿海地區實地勘察,翌年5月“興亞院”制定了“北支那新港計劃案”,以塘沽位置居中、背靠津城、交通方便之優勢,力主在海河口北岸距離海岸線5公里的海面處修築新的港口“塘沽港”。6月19日,日本派高西敬義在北平設立“北支那新港臨時建設事務局”,隸屬“興中公司”,坂本任總設計,1940年7月31日,該局由北平移設塘沽,同年10月25日正式開工,此為塘沽新港興建之始。1941年10月,“興中公司”解散,“北支那新港臨時建設事務局”改稱“塘沽新港港灣局”,隸屬“華北交通株式會社”。

工程的進展


修築塘沽新港依據日本人原來的計劃要建30公里的南北防波堤,開挖長13.4公里、寬200米的航道,建碼頭12座,船閘一座,年吞吐量2700萬噸,全部工程擬於1947年竣工。由於日本發動的太平洋侵略戰爭屢屢失敗,原計劃三次縮減,至1945年日本投降時完成計劃不及一半。其完成的主要工程有:填築工程312萬立方米,航道開挖2/3,南北防波堤共完成11公里和橫堤的一部分,一碼頭完成700米以及二碼頭和駁船碼頭護岸,船閘完成85%的工程量,修築鐵路11公里、公路17公里以及裝煤機、船塢、水井、房建等工程,總共用去偽幣8500萬元。這一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在緊急興工的同時,利用原有的紫竹林碼頭、塘沽碼頭和新建的新港碼頭大量掠運華北物資,僅從天津港掠奪煤1365萬噸、海鹽205萬噸、鐵礦石40萬噸、棉花299萬擔以及大量的糧、毛皮等農畜產品。

修建到終結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3日美國第三軍團1.8萬人從大沽口登陸,“協助”國民黨政府搶先佔據塘沽新港、紫竹林和塘沽碼頭。接收了天津海關,恢復了天津航政局,成立了私人“引水公會”(后併入航政局)。接管后,美國軍隊以塘沽新港為兵站基地,占駐港口所有房屋和倉庫。其間,天津港海關業務由美國控制,貿易被美國壟斷,1946年至1948年美國在天津港進出口貿易中,分別佔65%和62.9%。1946年,國民政府為擴大港口通過能力,將日本時期的“新港港灣局”改組成“塘沽新港工程局”(即今天的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對原日本築港工程進行維護性建設,至年底,船閘告竣試航,浚挖航道至-3.5米,第一、二碼頭前沿-4米——6米,修整了庫場,恢復了津青、津秦等部分航線,1947年初,新港勉強能靠船裝卸。此後又制定了築港三年計劃,但由於國民政府發動內戰,經濟貧困,築港進度緩慢,三年築港(1946-1948年)用去工程費23000億元法幣(折小米3億公斤),但新建項目甚少,只搞了一些零星工程的整修。至1948年底,航道、港池淤淺嚴重,輪船不能進出,加之國民黨軍隊逃跑時的破壞,新港已成“死港”。從此,塘沽港成為歷史。

港口的接管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17日塘沽解放),當天下午,中國人民解放軍天津區軍事管制委員會交通處以進駐軍代表的形式,遵循“按系統,自上而下,原封不動,先接后管”的方針,開始對天津航政局、天津招商局、塘沽新港工程局、渤海倉庫有限公司、政記輪船公司、大沽海軍造船所、葫蘆島港務局、天津材料儲運處、天津氧氣廠、天津木工廠、天津鋼鐵配件廠等港航單位及所屬的19個碼頭、106座倉庫、163艘各種船舶、1062部機械設備和一批廠房逐步實施接管。4月1日成立華北航務局,統一領導上述各單位,並對外商和民營航運業實施指導監督,對華北各水系的交通實行管制。當月,塘沽新港工程局組織各方面力量搶修港務設施,迅速恢復了港口生產。7月2日成立天津市運輸公司,統一領導和管理港口及全市的搬運工作,。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成立並接管了華北航務局,1950年9月15日,正式成立交通部天津區港務局(原華北航務局所轄各港航單位的部分碼頭、庫場、船舶等設備及本局秘書處及天津航政局一併劃歸天津區港務局),為港航合一體制,專門管理港口航政、港政和裝卸倉儲業務,是天津港口有史以來第一個實行統一管理的政、企合一機構。

新港的開港


9月新港工程局全面開工,次年10月一期工程告竣。新港第一碼頭的4個3000噸級泊位改造成4個7000噸級泊位;第二碼頭安裝浮碼頭81米;浚深新港航道至-6米,修補了防波堤、庫場、道路;檢修了裝煤機、船閘等,總投資1859萬元(人民幣),新增港口生產能力130萬噸。周恩來總理為此題詞:“慶祝新港開港,望繼續為建港計劃的完成和實施而奮鬥”。10月25日,毛澤東主席視察了塘沽新港。至此,塘沽港成為天津港的一部分。

港口的發展


塘沽新港開港是天津港由河港向海港轉折的重要標誌。這一時期,遵照政務院統一管理航務、港務的指示,天津港所轄區域共有泊位150個(含外商、合營、私營中小泊位127個),碼頭岸線總長10200米,庫場32.7萬平方米,總容量31萬噸。其中天津區港務局的新港、塘沽、天津(市內)三個作業區共有海輪貨運泊位23個,碼頭岸線長2600米,庫場9.3萬平方米,鐵路專用線14.5公里,裝卸機械6台(含2台裝煤機),職工6720人,承擔著天津口岸90%以上的內、外貿進出口任務。1952年港口吞吐量完成74萬噸,比1949年增長1倍多。1953年8月20日,經交通部批准,天津港正式公布了《天津港港章》,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繼上海港之後沿海港口公布的第二部港章。是年,天津港口吞吐量完成136萬噸,比1952年增長近1倍;1957年達到289萬噸,又比1953年增長1倍多,居全國港口第四位。1957年12月27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天津港港區範圍為:水域:自海河解放橋以下到新港船閘至大沽錨地的高潮線為界。陸域:天津河西、河東碼頭及倉庫區;陳塘庄危險品倉庫區;塘沽海河北岸自8號碼頭沿海河往下至一號公路為界;海河南岸,自大梁庄往下至舊大沽修船廠;新港,從卡子門以內至南、北防波提。
為了適應日益發展的內、外貿運輸,1957年將塘沽9號碼頭改造成5000噸級的貨運泊位,1958年又在新港1號碼頭東側繼建第5號泊位(萬噸級),並完成海河節制閘工程。翌年,中央及河北省正式決定第二期擴建天津新港,成立了以副市長宋景毅為主任委員的天津市建港委員會。當年4月開工,至1961年5月,完成萬噸級泊位5個(今14-18號泊位),碼頭上首次安裝了4台門式起重機,完成庫場5萬平方米和一部分配套設施。由於塘沽新港碼頭擴建,增加7個泊位(其中萬噸級6個),庫場、裝卸機械分別比1952年增長2倍和46倍,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39萬噸,1961年港口吞吐量完成479萬噸,比開港時的1952年提高了5.5倍。1964年天津港又在塘沽建成2個5000噸級泊位(即5-6號泊位),增加港口吞吐能力44萬噸。

繼續發展


1971年以後,由於聯合國第26屆大會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與美國建交,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使中國海上外貿貨運量以每年平均11.8%的速度迅速遞增,出現了全國性的壓船、壓貨、壓港(即船到港不能及時靠碼頭裝卸;進出口貨物不能及時疏運和集港;造成港口堵塞)局面。為解決港口“三壓”以適應國際貿易的發展,1973年周恩來總理向全國發出“三年改變港口面貌”的號召。當年3月,成立了以天津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孫敬文為總指揮的天津市建港指揮部,4月13日天津港第三期大規模擴建工程正式開工。這期工程計劃宏偉、工程量浩大、持續時間長,參加這期建港的有來自甘肅、陝西、河北、山東、湖北、湖南、北京等省市幾十個施工單位的2萬多人,到1976年,先後完成25個泊位的主體工程(含其他企事業單位的中小型泊位9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4個,5000噸級泊位2個,新建庫場2.9萬平方米,改造塘沽火車站、新建新港三百噸客運火車站和兩個分區車場,鋪設鐵路線72.5公里,完成燃油供應設施和11萬平方米的職工宿舍,天津港面貌得到初步改觀。1976年6月,紫竹林以下河段修建光華橋,海河斷航,興盛了100多年的天津紫竹林碼頭正式宣告廢棄(改建為海河公園),天津港區完全移至海河下游的塘沽新港,此為港區重心第三次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