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管理手冊
灌溉管理手冊
灌溉渠系管理第一節 灌區排水系統的管理第一節 灌區用水信息管理第三節
內 容 提 要
本《手冊》以我國灌區管理經驗為基礎,以有關法規和標準為依
據,反映了現代科學技術在我國灌溉管理方面應用的成就。內容豐富,
科學性、實用性強,是一部較全面的適應我國灌區現代化管理的工具
書。全書分7篇,計44章。第一篇為工程管理。主要分述渠首、水庫、
泵站、機井和灌排渠系的管理,強調了渠系配套與改造,渠道襯砌與
防滲,同時簡述了管道灌排、灌區綠化、灌區常用工程機械等技術管
理。第二篇是用水管理。主要介紹當前灌區用水管理的各個方面。除
包括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計劃用水、灌水技術、灌區測水、多種
水源利用和灌區土地整治等傳統灌溉管理工作內容外,還介紹了灌區
土地與水環境保護。第三篇灌溉試驗。除介紹了一般灌溉試驗方法外,
對近年來發展的作物水分生產函數試驗也做了專門介紹。第四篇灌溉
管理現代化技術。分別介紹了現代化信息技術、微機技術、自動監測
與管理以及預測方法、優化技術在灌區管理中的應用。第五篇組織管
理和第六篇經營管理。主要總結我國多年來在這方面的經驗,反映我
國灌區在組織管理和經營管理方面的特點。第七篇為管理質量評估。是
把現代化管理質量評估方法,應用於我國灌區管理,概述了灌區經濟
分析與效益評估、評估指標以及綜合評估方法等,本書不少內容是過
去灌溉管理書上所沒有的。
本《手冊》主要供全國灌區廣大水利、農業幹部和技術人員學習
和查用。
目 錄
序言
編者的話
概 論
第一篇 工 程 管 理
第一章 引水灌區渠首工程管理
第一節 渠首及分水樞紐的運行管理
第二節 渠首及分水樞紐的檢查與觀測
第三節 渠首及分水樞紐的養護和修理
第四節 渠首及分水樞紐的改善與加固
第二章 水庫管理
第一節 水庫的調度運用
第二節 水庫工程檢查觀測
第三節 水庫工程養護維修
第三章 泵站管理
第一節 泵站的運行與維護
第二節 泵站的維修
第三節 泵站的測試
第四節 泵站的技術改造
第五節 泵站的技術經濟指標
第四章 機井的管理
第一節 機井配套與田間工程配套
第二節 機井的管理養護
第三節 機井的修復
第五章 灌溉渠系管理
第一節 灌溉渠系的運行管理
第二節 灌溉渠道整修養護
第三節 渠堤白蟻的防治
第四節 渠道沉陷坍坡裂縫的處理
第五節 渠系建築物的管理運用
第六節 渠系建築物凍脹破壞的防治
第七節 渠系重要建築物的觀測
第六章 灌區排水系統的管理
第一節 排水系統管理的一般要求
第二節 排水系統工程的變形與毀壞
第三節 排水系統的養護
第四節 排水溝系塌坡的防治
第七章 灌排渠系的配套改造
第一節 更新改造工程項目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節 灌溉渠系的配套與改造
第三節 排水溝渠的配套與改造
第四節 田間灌排設施的改善
第八章 渠道襯砌與防滲
第一節 渠道襯砌防滲的方式選定
第二節 土料襯砌
第三節 塑料薄膜與瀝青材料襯砌
第四節 磚石與混凝土襯砌
第九章 低壓灌排暗管的建設與管理
第一節 低壓管灌系統的布設
第二節 低壓管灌系統的運行管理
第三節 農田排水暗管的布設
第四節 農田排水暗管的管理
第十章 灌區綠化
第一節 灌區綠化規劃
第二節 灌區綠化建設
第三節 灌區綠化管理
第十一章 灌區常用工程機械
第一節 清淤機械
第二節 開溝與平地機械
第三節 混凝土機械
第四節 起重機械
第五節 鑿岩機和鑽機
第六節 打井機械
第七節 溝渠機械
第二篇 用 水 管 理
第一章 作物需水量與灌溉制度
第一節 作物對農田水分條件的要求
第二節 作物需水量的估算
第三節 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
第四節 主要作物的需水特性與灌溉制度
第二章 計劃用水
第一節 灌區需供水量的估算
第二節 灌區可供水量的分析
第三節 灌區用水計劃的編製
第四節 用水計劃的執行與總結
第五節 動態用水計劃
第三章 灌水技術
第一節 畦灌法與溝灌法
第二節 格田淹灌法
第三節 噴灌法
第四節 微灌法
第四章 多種水源的開發利用
第一節 引洪漫地
第二節 利用高含沙水淤灌
第三節 微鹹水利用
第四節 污水灌溉
第五節 回歸水利用
第六節 岩溶水的利用
第七節 冰川資源的開發利用
第八節 儲水灌溉
第五章 灌區測水
第一節 灌區測水站網的布置
第二節 灌區測水方法的選擇
第三節 水位 含沙量及水溫觀測
第四節 利用渠系建築物測水
第五節 利用專用量水設備測水
第六節 利用流速儀測流
第六章 灌區土地整治
第一節 土地平整
第二節 田間溝渠路林的布置
第三節 灌區低產田改造
第七章 灌區土地與水環境保護
第一節 土壤侵蝕的防治
第二節 土壤污染的防治
第三節 灌溉水質標準與評價
第四節 水環境污染的監測與控制
第五節 水環境管理與監測
第三篇 灌 溉 試 驗
第一章 灌溉試驗的規劃 設計
第一節 試驗站的設置
第二節 灌溉田間對比試驗設計
第二章 作物需水量及潛水蒸發的測定
第一節 作物需水量及稻田滲漏量的測定
第二節 作物需水量及稻田滲漏量測定成果的整理與分析
第三節 旱作物農田潛水蒸發量測定
第三章 灌溉制度試驗
第一節 灌溉制度試驗的基本做法
第二節 旱作物灌溉制度試驗
第三節 水稻灌溉制度試驗
第四節 灌溉制度試驗成果分析
第四章 作物缺水反應和作物水分生產函數及灌溉效益試驗
第一節 試驗方法
第二節 試驗成果分析
第五章 灌水方法及灌水技術試驗
第一節 灌水方法試驗
第二節 灌水技術試驗
第四篇 灌溉管理現代化技術
第一章 灌溉管理現代化的基本任務 內容及實施
第一節 灌區管理現代化的基本任務與內容
第二節 實現灌區管理現代化的指導思想和條件
第三節 灌區管理現代化的實施步驟
第二章 灌區現代化通信系統
第一節 通信系統概述
第二節 系統設計要求
第三節 有線通信系統及其管理與維修
第四節 無線通信系統及其管理與維修
第五節 電話通信系統及其管理與維修
第三章 微機在灌區管理中的應用
第一節 灌區微機系統的設置與管理
第二節 灌區用水信息管理
第三節 灌區灌溉用水資料庫管理系統
第四節 灌區河源供水量預報
第五節 灌區作物需水量與灌溉預報的微機模擬
第六節 灌區用水計劃及水量調配的微機管理
第四章 灌區水情的自動化監測
第一節 河渠水位 流量的自動化監測
第二節 灌區地下水的自動化監測
第三節 灌區土壤墒情的自動化監測
第五章 灌溉管理自動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渠系自動化
第三節 噴灌系統自動化
第四節 微灌系統自動化
第五節 泵站自動化
第六章 灌區現代化預測方法與優化技術
第一節 常用預測方法
第二節 時間序列生成和灰色預測方法
第三節 優化技術的應用
第五篇 組 織 管 理
第一章 灌區管理體制與管理組織
第一節 灌區分類
第二節 灌區管理的行政機構及領導體制
第三節 灌溉工程設施的歸屬
第四節 灌區管理機構的設置與籌建
第二章 專業管理組織
第一節 專業管理機構的設置
第二節 專業管理組織的任務和職責
第三節 專業管理組織的人員配置
第四節 考核 任免和工資制度
第三章 灌區的民主管理組織
第一節 灌區代表會
第二節 灌區管理委員會
第三節 灌區職工代表會
第四章 灌區的群眾管理組織
第一節 群眾管理組織的形式和人員構成
第二節 群眾管理組織的職責和任務
第三節 群眾管理組織的經費籌集和勞動報酬
第五章 灌區的勞動組織管理
第一節 灌區勞動生產的特點
第二節 灌區的勞動組織形式
第三節 灌區的勞動管理制度
第四節 灌區勞動定額和定員
第五節 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
第六篇 經 營 管 理
第一章 財務管理
第一節 財務管理原則
第二節 財務計劃管理
第三節 固定資產管理
第四節 流動資金管理
第五節 收入及成本管理
第六節 財務包乾結余管理
第七節 專用基金管理
第八節 事業費專款管理
第二章 會計制度
第一節 會計科目
第二節 會計憑證與帳簿
第三節 記帳程序
第四節 帳務規則
第五節 會計報表
第六節 重要會計事項
第三章 水費管理
第一節 供水成本計算
第二節 用水戶納費能力測算
第三節 水費標準的制定
第四節 水費計收辦法
第五節 群管水費的管理
第四章 物資管理
第一節 物資申請計劃的編製
第二節 物資採購與調撥
第三節 物資儲運管理
第四節 物資財務管理
第五章 綜合經營
第一節 綜合經營的原則與要求
第二節 綜合經營項目管理
第三節 收益分配
第六章 內部審計監督
第一節 水管單位審計的內容
第二節 審計種類及標準
第三節 審計計劃程序及方法
第四節 幾種類型審計的步驟
第七篇 管理質量評估
第一章 灌溉管理質量評估的方法
第一節 評估目標與方法分類
第二節 評估方法的共同特性
第三節 評分法
第二章 經濟效益評估
第一節 經濟評估的目的與要求
第二節 資金的時間價值與計算公式
第三節 費用計算
第四節 效益計算
第五節 經濟評估分析方法
第六節 經濟評估分析方法選擇與應用準則
第三章 評估指標與指標測算
第一節 工程效益目標實現程度
第二節 工程(設備)管理質量評估
第三節 灌溉用水管理質量評估
第四節 組織管理質量評估
第五節 綜合經營管理質量評估
第六節 灌區經營效果與生產效率評估
第七節 考核指標的修正和比較
第四章 管理質量綜合評估
第一節 綜合要點
第二節 應用注意事項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