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

大型綜合醫院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急救、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醫院始建於1946年,由外科醫生張超昧在成都昭忠祠街創建名為中華外科醫院,1951年成都市工人醫院在中華醫院的原址上正式成立,1958年改名為成都市第一工人醫院,1963年正式從昭忠祠街遷往現址—建設路南街,1984年改名為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

據2020年7月醫院官網顯示,醫院有職工160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483人,博士10人,碩士162人;高級技術職稱221人,中級職稱545人。

歷史沿革


1946年張超昧在昭忠祠街115號建立“中華外科醫院”張超昧擔任了該院的院長兼任外科手術室主任醫師。中華外科醫院剛成立之時,之時借住在成都浙江同鄉會館所等診病。
1948年一座四百平米多層洋房的私立醫院在原址落成,同年醫院改名為“中華醫院”。
1950年中華醫院被接管。
1951年11月7日,成都市工人醫院在中華醫院的原址正式成立,11月8日對外應診,由市總工會管轄。
1958年改名為成都市第一工人醫院,並在跳蹬河開設第二門診部。
1997年成功榮升國家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2009年成功榮升國家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
2014年成功榮升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科室設置


常規科室

院區科室
沙河院區
神經外科
心胸外科
肝膽外科
骨科
胃腸外科
泌尿外科
心血管內科
消化內科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腎病內科
神經內科
內分泌科
血液風濕科
腫瘤科
兒科
婦產科
眼科
耳鼻喉科
肛腸科
急診科
重症醫學科
口腔科
中醫科
康復科
皮膚美容科
麻醉科
全科醫學科
肛腸科
放射科
檢驗科
核醫學科
超聲影像科
藥劑科
病理科
內鏡中心
體檢科
成華院區內二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兒科婦產科外一科急診科康復科中醫科口腔科五官科重症醫學科放射科檢驗科超聲科手麻科體檢科血透室藥劑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內一科肛腸科

特色科室

眼科中心,呼吸內科,內分泌科

醫護團隊


照片姓名職稱行政任職專長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
張光全  主任醫師
大外科主任
肝膽外科主任
四川省特殊貢獻優秀專家
全國省市普外專委會委員
成都市學科帶頭人
肝膽管結石病多次手術后複雜技術問題再手術處理,對複雜性損傷性膽管狹窄手術處理技術水平高。特別是將傳統開腹、腹腔鏡、微小切口、肝膽內鏡技術融於一身,並有機結合解決疑難肝膽胰疾病的絕技臨床效果好,深得患者的信任。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
廖 忠 主任醫師
肝膽外科副主任
成都市學術技術帶頭人
成都市普外質控中心肝膽秘書
成華區普外質控中心秘書
2015年華西都市報大型公益評選為“四川省十大名醫”稱號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診治,胰腺惡性腫瘤的複雜外科手術,肝膽內鏡ERCP、EST技術,肝膽疾病的診治及腹腔鏡微創外科治療,肝膽管結石病多次手術后再手術,膽道損傷性狹窄再手術。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黨委領導行政領導
姓名職務姓名職務
 劉 勇 黨委書記 廖雪松 黨委副書記、院長
 曾雪峰黨委專職副書記黃雄 黨委委員、副院長
徐蓉紀委書記、黨委委員李曉貞黨委委員、副院長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2017年六醫院檢驗科晉陞成都市重點學科。

學術交流

2018年復旦大學與成都第六人民醫院進行全科醫學中心建設合作洽談。
2018年攜手高校 合作共贏—我院與遵義醫學院進行教學科研座談會。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醫院宗旨 —— 仁心妙手 濟命扶危
醫院院訓 —— 崇德精業 仁愛惠民
核心價值觀 —— 慈心濟世 患者為先 博勤精進 惠澤萬民
辦院理念 —— 患者信賴 職工自豪 行業認同 省內知名
管理理念 —— 診治規範化服務人性化環境 舒適化
發展戰略 —— 誠信是基石 實力是關鍵 團隊是保障 文化是動力
醫院願景 —— 打造省內知名的優質三甲綜合醫院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授予“2020年全國敬老文明號”。

醫院地址


地址:成都市成華區建設南街16號
公交路線:
乘坐159路180路 到 建設南二路 下車步行50米
乘坐159路180路 到 建設南三路 下車步行210米
乘坐159路180路 到 建設南新路口 下車步行230米
乘坐61路65路71路75路 到 建設南新路南 下車步行292米
乘坐108路108114路159路2路51路單向行駛52路單向行駛 到 二環路東二段南 下車步行36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