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環境學基礎

核環境學基礎

《核環境學基礎》是原子能出版社於1999年12月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宋妙發。

基本信息


書名:核環境學基礎
封面
封面
.
作者:宋妙發,強亦忠 主編
出版社:原子能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出版日期: 1999
分類號: X21
ISBN: 7-5022-2127-1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論述了環境中天然與人工輻射的來源、分佈及其監測方法,放射性核素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和蓄積行為,公眾受照途徑、劑量估算及健康危害評價,輻射防護、核安全及輻射環境管理標準、體系和控制措施。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核技術核工程環境工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放射醫學、生態學、輻射防護、環境保護、核安全等領域的專業人員、管理幹部及高校有關專業的師生閱讀參考。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關於環境的若干基本概念
1.1.1環境
1.1.2環境物質
1.1.3生態
1.1.4環境的污染與保護
1.2核能與環境
1.2.1能源需求與危機
1.2.2核能的前景
1.2.3核能對環境的影響
1.3核環境學概述
1.3.1核環境學的產生和發展
1.3.2核環境學的定義和內容
1.3.3核環境學的特點
參考文
第一篇 環境輻射及其監測
第2章 環境輻射源
2.1天然輻射源
2.1.1宇宙輻射
2.1.2陸地輻射
2.1.3氡
2.1.4礦物的開採和應用
2.2人工輻射源
2.2.1核試驗
2.2.2核武器製造
2.2.3核能生產
2.2.4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產和應用
2.2.5核事故
參考文獻
第3章 環境輻射監測方法和技術
3.1環境輻射監測
3.1.1環境輻射監測的目的與特點
3.1.2環境輻射監測方案的制定
3.1.3環境輻射監測儀器
3.2流出物監測
3.2.1流出物監測的目的
3.2.2流出物監測的設計
3.2.3流出物採樣和測量技術
3.3環境輻射就地監測技術
3.3.1就地監測前的準備
3.3.2監測網點的布設
3.3.3地表y輻射劑量的測量
3.3.4就地r能譜測量
3.3.5氡及其子體與析出率的測量
3.4環境樣品的採集和前處理
3.4.1環境樣品的採集
3.4.2環境樣品的前處理
3.4.3環境樣品的化學分離
3.5環境樣品的室內物理測量
3.5.1總放射性活度測量
3.5.2a能譜分析
3.5.3r能譜分析
3.6環境樣品的放射化學分析
3.6.1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放射化學分析
3.6.2裂變產物核素的放射化學分析
3.6.3超鈾元素的放射化學分析
3.6.4氚的測定
3.7放射性測量數據的處理
3.7.1數理統計基礎知識
3.7.2實驗誤差
3.7.3數據的處理
3.7.4檢測下限
3.7.5監測結果的正確表達
3.8環境監測質量保證
3.8.1質量保證及其方法
3.8.2環境監測中的不確定度及其來源
3.8.3環境監測質量控制
3.8.4環境監測質量評價
參考文獻
第二篇 放射性物質在環境中的行為
第4章 放射性物質在大氣中的行為
4.1放射性物質在大氣中的化學行為
4.1.1大氣的化學組成
4.1.2大氣中的一般化學過程
4.1.3放射性物質在大氣中的化學行為
4.2放射性物質在大氣中的輸運和彌散
4.2.1大氣邊界層的溫度場和風場
4.2.2湍流擴散的基本理論
4.2.3點源彌散的高斯模式
4.2.4高斯模式中各項參數值的選定
4.2.5特殊條件下的彌散計算
4.2.6複雜地形對大氣彌散的影響
4.3放射性物質在大氣中的沉積和再懸浮
4.3.1放射性物質的沉積
4.3.2地面沉積物的再懸浮
4.3.3煙羽濃度耗減的修正
參考文獻
第5章 放射性物質在地面水體中的行為
5.1放射性物質在地面水體中的化學行為
5.1.1地面水體的分類和組成
5.1.2放射性物質在地面水體中的化學形態
5.1.3放射性物質在地面水體中的化學反應
5.2放射性物質在地面水體中的輸運、彌散和遷移
5.2.1放射性物質在河流中的輸運和彌散
5.2.2放射性物質在其它水體中的輸運和彌散
5.2.3底質污染及其對水體污染的調節作用
參考文獻
第6章 放射性物質在岩石、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行為
6.1岩石、土壤和地下水系統
6.1.1岩石
6.1.2 土壤
6.1.3地下水
6.2放射性物質在岩石、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物理、化學與生物學行為
6.2.1放射性物質在岩石中的行為
6.2.2放射性物質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學行為及其影響因素
6.2.3放射性物質在地下水中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學行為
6.3放射性物質在包氣帶及飽水帶地下水中的遷移
6.3.1地下水中物質遷移的基本理論
6.3.2地下水中污染物的遷移方程
6.3.3 地下水中污染物濃度的計算
6.3.4地下水中污染物遷移參數的確定
參考文獻
第7章 放射性物質通過生物鏈向人的轉移
7.1放射性物質的生物鏈轉移
7.1.1生物鏈轉移的基本途徑
7.1.2放射性物質在生物體內的蓄積和平衡
7.1.3影響放射性核素生物鏈轉移及蓄積的因素
7.1.4放射性核素食人量的估算
7.2放射性物質的水生物鏈轉移
7.2.1水生物對放射性物質的吸收機制
7.2.2水生物對放射性物質的蓄積
7.2.3水生物體內放射性核素濃度的估算
7.3放射性物質的陸地生物鏈轉移
7.3.1通過農作物的轉移
7.3.2通過動物類食品的轉移
參考文獻
第三篇 輻射環境管理
第8章 輻射防護、核安全和輻射環境管理
8.1輻射防護中使用的量
8.1.1放射性活度A
8.1.2吸收劑量D
8.1.3器官劑量DT
8.1.4輻射權重因子WR和器官當量劑量HT
8.1.5組織權重因子WT和全身有效劑量E
8.1.6待積當量劑量HT(τ)和待積有效劑量E(τ)
8.1.7劑量負擔HCTT和Ecc
8.1.8外照射監測中採用的當量劑量
8.1.9集體當量劑量ST和集體有效劑量SE
8.2輻射防護的生物學基礎
8.2.1電離輻射的生物效應及危害估計
8.2.2輻射危險及其可接受水平
8.3輻射防護和核安全體系
8.3.1輻射照射類型
8.3.2照射源項、途徑、劑量和效應
8.3.3輻射防護的目標
8.3.4實踐的輻射防護體系
8.3.5干預的輻射防護體系
8.3.6排除和豁免
8.3.7潛在照射的防護——核安全
8.4輻射防護和核安全基本原則
8.4.1實踐的防護原則
8.4.2干預的防護原則
8.4.3潛在照射防護及核安全基本原則
8.5輻射環境管理體系和標準
8.5.1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
8.5.2輻射環境管理的目標和原則
8.5.3管理體系和審管控制
8.5.4輻射環境管理標準
參考文獻
第9章 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
9.1概述
9.1.1環境影響評價概論
9.1.2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概論
9.2環境輻射劑量的估算與評價
9.2.1環境輻射劑量估算的整體模式
9.2.2常規釋放所致公眾受照劑量的估算
9.2.3事故釋放所致公眾受照劑量的估算
9.2.4公眾受照劑量的評價
9.3輻射環境的健康危害評價和風險評價
9.3.1輻射環境的健康危害評價
9.3.2輻射環境風險評價
9.4評價模式不確定度的估計
9.4.1不確定度分析範圍的確定
9.4.2模式的可靠性檢驗
9.4.3參數的不確定度分析
參考文獻
第10章 放射性廢物管理和核設施退役
10.1放射性廢物管理的目標和原則
10.1.1放射性廢物的分類和特點
10.1.2放射性廢物管理的目標和原則
10.1.3放射性廢物管理的基本步驟
10.2放射性廢水的管理
10.2.1中、低放射性廢水的凈化處理
10.2.2低放射性廢水的排放
10.2.3放射性廢液的貯存
10.2.4放射性廢物的固化或固定
10.3氣載放射性廢物的管理
10.3.1氣載放射性污染物的分類
10.3.2粉塵與氣溶膠的分離
10.3.3碘同位素和放射性氣體的去除
10.3.4氣載廢物排放的控制管理
10.4固體放射性廢物的管理
10.4.1固體放射性廢物的去污和處理
10.4.2固體放射性廢物的包裝、貯存和運輸
10.4.3固體放射性廢物的處置
10.5.1核設施的運行和退役
10.5.2核設施退役過程
10.5.3核設施退役的環境管理
參考文獻
第11章 核事故應急
11.1核事故與核應急
11.1.1國際核事件分級制
11.1.2核應急和應急狀態
11.1.3核應急管理的方針和政策
11.2干預原則和防護措施
11.2.1干預和干預原則
11.2.2事故分期和照射途徑
11.2.3應急防護措施
11.2.4干預水平和導出干預水平
11.2.5應急照射的控制
11.3應急組織、計劃和準備
11.3.1應急組織與指揮
11.3.2應急計劃
11.3.3應急準備
11.4應急環境輻射監測
11.4.1應急監測的目的
11.4.2早期應急監測
11.4.3中後期應急監測
11.4.4個人應急監測
11.5事故後果的預測評價和干預決策
11.5.1預測評價的目的和要求
11.5.2影響事故後果的基本因素
11.5.3事故劑量預測和干預決策
11.6事故後期的環境恢復
11.6.1應急狀態的終止
11.6.2事故後期的環境恢復
11.6.3區域環境去污
11.6.4放射性廢物的運輸和處置
參考文獻